世界人口日關於人口的作文
2025-02-12 21:26:24
當今人口與環境的協調發展需要你我共同努力,這是一場永無止境、造福子孫、眼光長遠的戰鬥,小編收集了關於人口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人口
隨著新餘的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其人口發展速度之快,簡直令人驚嘆不已。從2000年的110萬人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119萬人,別看增長率並不高,但是如果全國乃至世界都以這樣的速度增長,那簡直可以用「人口爆炸」四個字來形容。人類如不加以自我約束,其未來將令人擔憂。
如果把我們所生存的新餘比作一方池塘,那我們就像生活在池塘中的魚兒,儘管勉強能賴以生活,但生活的質量並不樂觀。如果池塘中魚兒數目不斷增加,那麼每條魚所擁有的生活空間和食物空氣將不斷減少,最終會讓池塘中的全部資源耗盡,到那時,魚兒都將坐以待斃。而我們賴以生活的新餘不也是如此嗎?它坐落於地球,而地球是一個有限體,地球上的各種物質以其有限的數量,參與各種循環和反應。而礦物的循環需要億萬年時間。人口的增多,使得各種循環產生不平衡性。由此觀之,控制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當今保護環境的一個重要措施。
可雖然人口的不斷增長給環境帶來巨大影響,但是人類對於地球也是不可或缺的。以新餘為例,假如生活在新餘的人類突然消失,新餘將會是什麼樣?科學家們用技術手段,向人們展示了人類在新餘消失的景象:人類消失一周後,新鋼儲存煤氣的兩個巨型煤氣罐將發生災難,劇烈的溫度導致罐體爆炸,你能想像兩棟20多層樓高的罐體爆炸嗎?這將導致一場熊熊大火,如果沒有人類的存在,這場大火會持續一個多月,加上氧氣管的洩漏,其他工廠的可燃液體、氣體的洩漏,最終會使新餘化為灰燼。這說明人類與環境是相依相存,不可分離的,同時又互相影響,因此我們不能一概地把錯誤歸結於人類,要看到人類對整個地球的重要性,我們不更應該愛護這沒好的家園嗎?
在這樣的背景下,要處理好人口與環境的關係,一是要處理開發與保護並重的關係,二是正確處理人口與資源相適應的關係。從大局來看,解決人口與環境的重點在於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與提高新餘地區科學技術的整體水平,新餘的人均資源佔有量少、環境持續破壞,導致原先著有「江西省的一顆璀璨明珠」稱號的新餘,如今已大不如前,因此我們更應處理好人口與環境的關係。過去鄧小平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他人致富,現在我們新餘也可以鼓勵一部分技術先發展起來,加上人口多,即勞動力多的優勢,帶動其它項目的科技發展,到那時,建成美麗新餘的追求指日可待。
從個人來看,我們應在生活中做到降低能耗、節能減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節能減排做出一份低碳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
當今人口與環境的協調發展需要你我共同努力,這是一場永無止境、造福子孫、眼光長遠的戰鬥,讓我們加入這場戰鬥,一同為可持續發展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二篇:人口素質
中華民族素來被稱為「禮儀之邦」,我想這是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大的讚美與褒揚。孔子曾經說過:「不學禮,則無以立。」早在三千年前人們就提倡尊重師長,仁者愛人的重禮思想。可見中華民族對禮儀的推崇與重視源遠流長。所以我們必須汲取其中的智慧與精髓,將這種優秀的傳統繼承和弘揚。
但在現今的中國,文明禮儀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隨地亂丟垃圾,滿嘴的髒話似乎成了現實的寫照,難道這是國家在經濟發展快速的情況下必然造成的結果嗎,我想不是,這是國人缺乏了基本的道德素養。有人也許會說人口素質,文明禮儀不會造成多大的問題,可真的會這樣嗎?
20xx年的春節,大多數人都知道中國遊客到日本買電飯煲,買馬桶蓋的事件,這麼多人大費周章地跑到日本去買,難道中國就沒有這樣高質量的物品嗎?其實,日本的智能馬桶蓋,國內最早生產的就是台州星星集團旗下的便潔寶公司,其產品不僅國內暢銷,還出口國外,部分款式的智能馬桶蓋,售價遠遠低於日本。那國人為啥不惜高價捨近求遠呢?在國外的商人眼中,商品要做的精益求精,要通過一道道精密的考核,才會出售。反觀我國的部分商人,一味的注重眼前的利益,做出的產品質量不合格,導致國人對自己國家的產品失望透頂,是什麼造就了這樣的結果,是人們的素質,是人們的文明禮儀!
然而我們完全可以改變這一現狀,我們也完全做得到!回首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被國際奧委會主席冠以「無與倫比」的字樣,是什麼使北京奧運會贏得這樣的讚譽?是盛世恢弘的場面嗎?是投資巨額的場館嗎?不是,是中國人民的彬彬有禮,是中國人民的好客熱情,是一個以「和」字貫穿始終的申辦理念。所以我們獲得了成功,所以我們永載史冊。
文明禮儀絕不是難事,禮儀美德也絕不是什麼空話、套話,簡簡單單就能做到,一時片刻就能養成。它更注重長遠的堅持、發展。面對老師時,躬身行個禮;公共場所時,低聲細氣語;與人交談時,不說髒辱粗;隨時隨地笑,好比那明珠。做到這些,你也是個文明的人。細節決定成敗,國家的興盛在乎硬實力,更在乎軟實力的體現,更何況這五千年的泱泱大國。當我們為國外不斷的建造起「孔子學院」而感到自豪與驕傲時。我們是否也該愧怍我們日常的行為!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要注重基本的禮節,這不僅是為人處世之道,更是我們必須遵循的原則。禮儀是沒有法律的約束的,它是從社會生活中提煉出的一種自覺地社會意識形態,它是需要我們自覺地去遵守,是要靠我們個人的信念去支撐與維持的。
荀子曰:「人無禮則不立,國無禮則不興,無禮,則無以立。有禮,則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