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鬼山
2025-01-24 10:18:08
蒲松齡在其鬼狐小說《聊齋志異》裡邊曾有過對鬼市的描寫,鬼市又稱「山市」即深山中的「山中蜃景」,在我國的山東省的蓬萊市,千古以來也有著聞名天下的海市蜃樓奇景,傳說當初秦始皇命徐福出海尋仙求藥正是目睹了海市蜃樓的奇景,認為海裡有仙島,仙島上有仙人居住,求得仙丹後會長生不老。在廣闊的冀中大平原上,有著這麼一個傳說,在多霧的季節,等去大霧散了之後,會有「鬼山」出現。那麼何謂「鬼山」?在這裡我要解釋一下。其實所謂的「鬼山」就在我所生活的那個地方。我們那個市,全境平原,平均海拔不到二十米,沒有一座山和丘陵。在前幾年的時候,鄰縣的老百姓突然發現連續幾天每當清晨的大霧散去之後,在我們市境內的這個方向突然聳起了一座上千米高的大山。生活在這片地區的人們都知道,我們這邊是沒有山的,就算是離著最近的一座太行山餘脈山峰也有差不多二百裡地。當然了,這一奇景在我們這個市境內是看不到的,想看的話就得去我們的鄰縣。所以這件很多我們本市的老百姓都不太清楚事情,卻在鄰縣的老百姓嘴裡卻傳的津津有味兒。
零九年的時候,我特意為了這件事去了南邊的鄰縣採風走訪。我去的是跟我們市僅一河之隔的一個鎮,一條八裡多寬的幹河床劃分了兩個縣市之間的邊界。走在小鎮的街道上,路兩邊打牌,下象棋的人不少。見我挎著皮包,拎著相機,就知道我是外來的,都好奇的看我。我找了一個象棋攤兒,一群老鄉正圍著看下象棋。我客氣的打了招呼,說明了來意,照例拿出好煙來分發下去。
「我是從沙子河北邊兒過來的,來咱們這兒哩,就是想了解了解關於這個咱們這邊兒的老百姓傳的「鬼山」的事兒,俺們那邊兒的老百姓們都不怎麼清楚這件事兒,我了解清楚了好寫出來,讓他們也知道知道。」我對老鄉們這樣講。
「要說你們那邊兒可真是塊兒是風水寶地,有神仙庇佑。那可不是「鬼山」,傻老百姓們瞎叫瞎傳,那是「仙山」。我看見過山上有廟,上山路上還有人,穿著古代的衣服,還有鶴在半山腰上飛。一個老鄉吸著煙對我說道。
「狗剩兒,你淨胡**扯蛋,在咱們這邊兒你幾時見過鶴?人家南方才有哩。不過那山上有廟有人倒是真的,俺們都看見過。」一群人裡面最年長的老人開口說道。
「老輩子,我看這群人裡邊兒數您閱歷高,您就給俺說說這個事兒唄。」我恭敬的對老人說。
「要說這個事兒啊,我也是聽上一輩兒老人講過,說沙子河北邊兒,也就是你們那邊兒有一座「鬼山」,有的年月等大霧散了之後就能看見一座上千米高的山。咱們都是這一片兒的當地兒人,誰都知道,咱們整個冀中也就西縣有山,可就是最近的那座也離著咱們這邊兒二百裡地哩,況且誰也知道你們那邊兒跟俺們這兒一個樣,都是平坦地兒。這山來的邪乎,就那麼個把鐘頭,等霧散完了,出了日頭(方言:太陽)就沒有了。所以哩,俺們這邊兒的老百姓們就都叫它「鬼山」。
老人說完磕了磕煙鍋上的灰,低下頭裝起菸草來。
「老輩子,您活這麼大歲數了,見過多少次「鬼山」?
「不多,在我還小的時候兒見過一次,後來就幾十年再也沒見過。九四,九五年秋天那會兒俺家大小子娶媳婦兒蓋新房見過幾次,那兩年子出來的多,隔那麼個三四天就出來一回。數那兩年出來的時候看的清楚,山頂上有座大廟,那山上有石階路,路上走的人,有背柴火的,有上山上香的,都能看個清清楚楚的。前兩年的時候又出來過幾回,省裡邊兒下來記者,專家來村兒裡問過,可惜了的是他們都沒趕上看見,所以調查來調查去也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前年秋天,我和幾個朋友騎單車從省城走國道去北京,有幸今生第一次親眼一睹「鬼山」的真容。那天早晨,大霧剛開始散,我們騎到了沙子河大橋南岸橋頭的時候,我正在邊騎車子邊低著頭想事情,朋友喊我快看前邊,怎麼突然有座山!我猛地一激靈,趕快抬起頭來那麼一看。那是座上千米高的青山,看起來像是南方的山,山上鬱鬱蔥蔥,秀氣的很,跟我們這邊的太行山裡光禿禿的石頭山明顯不一樣。山頂上隱隱約約有座古建築,看不清楚是寺院還是廟宇。「鬼山,是鬼山,這他媽的就是的鬼山,我草,沒想到咱們這輩子也有機會能看見它一回!」我興奮的對朋友們喊。我們趕緊拿出數位相機來拍照,邪門兒的是,在相機取景框的電子顯示屏上,根本就看不到任何山的影子。我跟幾個朋友個個都面面相覷,這也太他媽的也太扯了吧,難道眼前的這座「鬼山」是人心中的幻覺嗎?難道這麼多年來會這麼多的人都會不約而同的產生幻覺?
過了差不多十分鐘之後,天亮了,鬼山也在我們這些凡人敬畏而虔誠的眼神中慢慢消失了蹤影,天知道它下一次會什麼時候出現,天知道它下一次還會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