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似親人作文課件
2025-03-04 18:22:25
看圖作文《勝似親人》課件
一、走近「親人」,感受真愛
1.連結文本:
同學們,還記得他們嗎?秋涼在即,是誰挑選平整方正的石頭放在小溪,精心踩踏,方便他人?又是誰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兩人同時過溪,誰主動招手禮讓?誰偶遇老人,背負過溪?是他們——淳樸的山裡鄉親,用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譜寫了一曲美的讚歌。還有杭州的小錢得了白血病,臺灣的青年獻出骨髓,用愛心挽救他的生命;小男孩卡羅納不幸失去母親,身邊人真誠的理解,默默地關愛,使它不再難過悲哀。聖誕節前夜,保羅讓貧困的小男孩乘坐自己的新車,將關愛送給小男孩,感受給予的快樂……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愛,使人間充滿溫暖。
2.激發情感
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親身經歷過或見過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的感人故事呢?
3.小組交流
把自己知道的感人故事講給你的同學聽,好嗎?
4.教師提示注意故事的細節。
5.同桌互相講述,感受人間真愛。
二、走進圖畫,理解圖意:
1.出示圖畫
這也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圖上都有什麼呢?它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2.指導看圖:
(1)圖上畫的都有誰?
(2)她們可能是什麼關係?
3.理解題目:
(1)題目《勝似親人》,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是親人?
(2)「勝」意思是什麼?
(3)「勝似親人」怎麼理解?
不是親人,卻比親人還親。
4.仔細看圖:
師:請同學們關注圖中細節,我們應該先觀察什麼?
生:老奶奶和小姑娘的表情、動作。
師:老奶奶正在幹什麼呢?有什麼樣的表情?
生:老奶奶正微笑著擁抱、撫摸小姑娘。
師:小姑娘有什麼動作?又有什麼樣的表情?
生:小姑娘不好意思地抿嘴微笑,正用圍裙擦拭著手。
師:請再仔細觀察她們周圍的物品擺放,都有什麼?
生:小姑娘身後是一盆還未洗完的衣服,她們身旁晾著可能是剛剛洗好的床單。
三、合理想像,豐滿形象:
1.啟發想像:從老奶奶和小姑娘的動作、表情以及它們周圍的物品擺放中,你覺得她們之間可能發生了什麼事?
學生簡單敘述老奶奶和小姑娘之間發生的事,可能沒有細節方面的介紹。
2.細節聯想:
師:還有什麼問題圖上沒有,但必須交代清楚?
小姑娘要給老奶奶洗衣服的原因必須交代清楚。
教師提示學生注意圖中人物的衣著打扮。
生:她們是不是親祖孫倆?
師:這件事怎樣才能寫得感人,哪些細節需詳細描寫?
生:小姑娘幫奶奶洗衣服時的動作、神態、表情以及內心活動都要詳細描寫。
生:小姑娘洗衣服時遇到困難了嗎?
生:老奶奶是怎樣感謝小姑娘的?都說了什麼?
教師課件提示關鍵細節:
把小姑娘幫老奶奶洗衣服的過程寫清楚,把老奶奶和小姑娘的動作、表情以及內心活動寫詳細。
3.回歸題目,嘗試習作:
(1)圖畫題目為什麼叫作《勝似親人》?
(2)文章中怎樣突出「勝似」二字?
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4.學生自由習作。
四、例文點評
例文——勝似親人
這是一個偏僻的苗族山寨,古老而寧靜。秀美的山水間星星點點的分布著幾戶苗族人家。這裡的空氣清新自然,一如苗家人善良而樸實的心靈。
小紅剛剛搬來這裡,她天性活潑開朗,不久就與這裡的鄉親打成一片,對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偶然的一次,在她放學回家的路上,瞥見了一處破舊的房屋,她好奇地走上前,偷偷的觀察,才知道裡面只住著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太太。白霜已經完全浸染了老奶奶的髮絲,歲月在她的臉上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跡,只見老奶奶吃力地雙手抱起被單,用枯槁的雙手在冰冷的水中艱難地揉搓著,洗了一會兒就得用拳頭捶捶酸痛的腰,「真是歲月不饒人啊!」老奶奶嘆息著,一種孤獨和悽涼之情在小紅的心裡油然而生。大約過了十來分鐘,老奶奶洗完了衣服,緩緩地站起來,用那雙已經通紅的雙手提起水桶,邁起細碎的步子,一步一步向山下挪動。那隻空空的水桶對於老奶奶來說似乎有千斤重,她的腳步是如此蹣跚,在長滿青苔的石階上搖搖晃晃。小紅的眼睛溼潤了,「我一定要為奶奶做點什麼,」小紅暗暗下了決心,她擦乾淚水向山下跑去。。。。。。
從此以後,每天放學小紅就趁老奶奶不在家,偷偷地為她洗衣服。雖然被單很粗糙把小紅白皙的手磨的生疼,雖然初春的河水依然是那麼寒冷刺骨,可是每次幹完了家務,小紅內心總會感到一絲絲甜蜜。老奶奶也很詫異,每天回來總會看到洗好的衣服整整齊齊地搭在衣架上,到底是誰呢?
又是一個平常的下午,老奶奶沒有像往常出門,而是躲在家裡尋找這個「不速之客」。悠揚的歌聲越來越近,小紅準時蹦蹦跳跳地來到了老奶奶家,她輕輕地推開院門,躡手躡腳地走進院子,確認沒有人,然後才跑到屋裡,找到該洗的被單澆上水,起勁地洗了起來,邊洗邊唱。一股暖流湧入老奶奶的心坎,她快步走上前,小紅看到了老奶奶,一愣,頓時臉通紅,「我,對不起,我沒經過您允許就進來了……」老奶奶此時已是老淚縱橫,他一把抱住了小紅,「好孩子,你真懂事,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你比我的親人還親哪!」小紅調皮地說:「我就是您的親孫女啊!」
從此以後,小屋又多了一個活潑可愛的身影,充滿了歡聲笑語……
點評:小作者飽含深情用流暢生動的語言寫下這篇習作,字裡行間流露出圖畫中的老奶奶和可愛的小姑娘的濃濃真情,讀來令人感動。
細節描寫是這篇文章的顯著特點。「……只見老奶奶吃力地雙手抱起被單,用枯槁的雙手在冰冷的水中艱難地揉搓著,洗了一會兒就得用拳頭捶捶酸痛的腰,『真是歲月不饒人啊!』」「老奶奶嘆息著……大約過了十來分鐘,老奶奶洗完了衣服,緩緩地站起來,用那雙已經通紅的雙手提起水桶,邁起細碎的步子,一步一步向山下挪動。」「她輕輕地推開院門,躡手躡腳地走進院子……」想像多麼豐富,描寫多麼細膩!也正是有了這樣的細節描寫,才使文章感人至深,扣動讀者的心弦。
小學生看圖習作,往往只注意圖上有的靜止的畫面,簡單介紹一下就算完成任務,畫面外的感人情節多數孩子容易忽視,這也是小學生寫看圖作文,語言乾癟,敘述簡單,不生動感人的癥結所在。而這篇習作,恰恰就是在畫面外的情節想像方面做得十分到位,把平面的圖畫豐富成了立體的場景,如:小女孩看到年邁的老奶奶艱難的洗衣服的過程以及老奶奶去山下打水的動作刻畫等,都告訴讀者,在苗家山寨曾發生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個天真的小姑娘無私地幫助一個非親非故的老奶奶,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另外,文章開頭恰到好處的環境描寫,也給文章增色不少,「秀美的山水間星星點點的分布著幾戶苗族人家。這裡的空氣清新自然,一如苗家人善良而樸實的心靈。」美的景色一如那裡人們美好的心靈。
總之,無論語言描寫還是人物刻畫,本文都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五、教學反思
看圖作文《勝似親人》是以愛為主題,向人們講述一位漢族小姑娘和年邁的苗家老奶奶的感人故事。執教這一課,從學生的習作反饋來看,教學過程是成功的。
首先,引導學生緊扣「題眼」,仔細審題,「題目《勝似親人》,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是親人?」「勝」意思是什麼?「勝似親人」怎麼理解?審清了題,就抓住了文章的靈魂,習作也就成功了一半。
針對小學生看圖作文中出現的只注重寫圖上有的內容而情節敘述簡單的弊端,我在引導學生看完圖後,及時啟發:「還有什麼問題圖上沒有但必須交代清楚?」(小姑娘要給老奶奶洗衣服的原因必須交代清楚。)「她們是不是親祖孫倆?」教師再次提示學生注意圖中人物的衣著打扮。「這件事怎樣才能寫得感人,那些細節需詳細描寫?」(小姑娘幫姥奶奶洗衣服時的動作、神態、表情以及內心活動都要詳細描寫。)「小姑娘洗衣服時遇到困難了嗎?」「老奶奶是怎樣感謝小姑娘的?都說了什麼?」教師課件提示關鍵細節:把小姑娘幫姥奶奶洗衣服的過程寫清楚,把老奶奶和小姑娘的動作、表情以及內心活動寫詳細。教師適時的啟發引導,不僅提示學生合理想像,還指導學生明白:要想把文章寫得生動感人,細節描寫很重要。正是有了教師的相機指導,多數孩子文章中都有細節的描寫,看圖作文語言乾巴的頑疾自然也就緩解了。
不足之處:儘管也知道作文指導中不要過細,否則會限制學生思維,但這次作文指導也沒能走出這個怪圈,對學生過多的寫作幹涉,必定導致學生思路朝一個模子裡鑽,怎樣把握好作文指導的度,讓學生習作個性飛揚,是今後作文教學中應特別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