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共贏 樂視與中國電信達成全面合作
2025-01-01 00:19:08
全生態合作繼續推進,樂視移動運營商渠道再下一城。7月15日,中國電信與樂視生態全面合作發布會在廣州召開。中國電信集團副總經理高同慶、樂視移動總裁馮幸、中國電信集團市場部總經理劉平、中國電信集團銷售及渠道拓展事業部總經理馬杉等領導出席會議。
雙方宣布共同推出樂視手機電信版,並將在智能終端、寬帶業務、品牌聯合宣傳等領域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據悉,本次生態合作總額將達到41.75億元,其中樂視超級手機目標合作量為200萬臺。
在樂視移動和中國電信的合作中,用戶將享受到最大的生態紅利。樂2電信版和樂2 Pro電信版的用戶,將享受到每月15G超大定向流量免費使用的超級權益,盡情享受樂視生態帶來的極致體驗。
200萬臺手機合作落地 每月免費享15G超大定向流量
根據合作協議,樂視移動與中國電信共同推出樂視手機電信版,並在智能終端、寬帶業務、品牌聯合宣傳等領域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拓展市場,持續創新,共同開發和實踐業務,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形成新的收入增長點。
其中,手機終端方面,雙方在渠道、產品、營銷方面加強合作,今年推動樂視超級手機銷量超200萬臺。智慧家庭方面,在國家三網融合相關政策和要求框架內,雙方在中國電信天翼高清平臺上引入樂視影視劇內容,包括樂視獨家優質電影200部、電視劇800部,自製原創網絡劇100部及樂視網製作發行的大電影、動漫、綜藝等內容100部,並通過樂視體育公司平臺提供精品體育賽事,包括但不限於網球公開賽、中超聯賽等。
營銷方面,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服務領域的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合作模式,互惠互利、共同推動業務發展。就「電信定向流量+樂視視頻會員」特色終端開展流量及會員銷售合作。雙方還將共同打造包含手機號碼、定向流量和視頻會員特權在內的視頻體驗卡,提供用戶體驗使用。
同時,雙方渠道互進,探討重點電信營業廳的樂視產品銷售和優質樂視生態店的電信業務銷售。未來,樂視金融或在電信掌廳、網廳、線下營業廳針對樂視超級手機和樂視超級電視以及其他能夠進駐電信渠道的樂視產品的消費金融分期服務,以優質的消費分期服務服務於電信用戶。
此外,IDC業務方面,未來三年每年新增收入3億元,到2018年達到12億元人民幣。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樂視手機電信版的用戶將優先體驗到樂視與中國電信生態合作的紅利。每一部樂2電信版和樂2Pro電信版的用戶,都可以享受到「電信免流量」服務,即每個月15G超大定向流量免費領取,為期6個月,另有樂視超級影視會員6個月免費權益。服務期間,用戶可以使用該服務觀看樂視視頻、Live桌面、樂見桌面的樂視生態相關內容。1G流量可觀看7集高畫質電視劇或者3部高清電影,用戶可以盡情享受樂視生態帶來的極致體驗。
中國電信加入樂視生態運營商合作圈
自去年誕生以來,樂視手機與運營商的生態合作逐步升級。
樂視移動成立僅一年,整體銷量已躋身手機行業前十,得益於不盲目追逐潮流、自己努力創造生態風口,但是更離不開所有渠道夥伴的支持。其中,全渠道、多兵種、立體作戰是樂視移動市場戰略的關鍵。全渠道中,運營商在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不言而喻。
對於此次與中國電信的全面合作,樂視控股高級副總裁、樂視移動總裁馮幸在致辭中表示,樂視擁有「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完整生態體系,中國電信擁有優質的通信網絡。「每一個廠商都有生態,但樂視生態是獨特的,是以用戶思維為重心,能夠給用戶帶來核心價值的。」
事實上,中國電信集團董事長楊傑表示,面對未來,中國電信轉型3.0戰略的重要目標之一是致力於打造業務生態。聚焦當前2+5經營重點,開放合作、融合創新,構建「一橫四縱」重點業務生態圈,以及未來與大家合作的重點領域。他相信,中國電信致打造業務的生態樹在產業鏈合作夥伴的推動下,必然會枝繁葉茂。
馮幸表示,中國電信將要打造的業務生態,與樂視的生態價值觀十分契合。此次樂視移動與中國電信的合作,是豐富的內容有優質的體驗,與優質流量和渠道的強強結合。未來,樂視與電信將把優質資源聚集在一起,共同獲取用戶。每一個合約機的銷售,都是深度服務的開始。
中國電信集團銷售及渠道拓展部總經理馬杉在致辭中也表示,通過終端+業務帶動,中國電信移動用戶規模不斷增大,已達到2.3億戶。通過電信、樂視及渠道夥伴三方的緊密合作,樂2系列產品呈現熱銷局面,上市僅一周,日銷量已突破千臺。電信與樂視雙方將共同創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打造新的生態增長極,滿足和引領用戶的需求,共贏生態未來。
生態共贏 同享產業供給側改革紅利
目前,國家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基礎通信市場日趨飽和,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與此同時,國家正在積極推動網絡強國、網際網路+等戰略,為信息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巨大空間。特別是在十三五期間,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引領消費升級,創新驅動等政策紅利將加快釋放。
而製造業正是對宏觀經濟最為敏感的行業之一,是宏觀經濟波動變化的晴雨表。當前,手機市場增速放緩,同質化競爭嚴重,低層次的價格戰又限制了行業的發展。因此,手機行業,乃至通信產業都急需「供給側改革」。
手機廠商需要不斷依靠提供高價值的「供給」,包括內容和服務,才能創造更高的利潤空間,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運營商同樣需要通過堅持轉型升級,在基礎通信網絡之外,探索雲服務、大數據等新興業務,推進網絡、終端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降本增效。通過提升供給側的質量,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網絡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