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熱點企業家
2024-12-24 21:19:10
20xx年「兩會」已落幕,除了對政府工作報告和各項議案解讀的同時,兩會作為各行各業參政議政的平臺,其湧現出的亮點人物也映入公眾視野。我們根據企業家的輿情熱度和美譽度的綜合考量,選取了今年「兩會」輿論最熱、言論最突出的十位企業家。
表:20xx年「兩會」熱點企業人物排行榜
說明:①關注度=0.4*新聞指數+0.2*論壇指數+0.2*博客指數+0.2*微博指數,新聞、論壇、博客、微博指數均為功能指數。②美譽度為輿論在「兩會」期間對企業家及其言論的肯定程度,包括媒體和網友。③數據監測的時間範圍:20xx.3.3-20xx.03.15。④數據來源於人民網輿情監測室。
1、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 馬化騰
「兩會」輿情關注點:網際網路+
關注度:30.5 美譽度:89
重要言論:
網際網路跨界融合:「網際網路+」戰略將帶給各行業新生機。
微信紅包:B2C紅包需要納稅,5個億的紅包交了1個億的稅。
智慧民生:移動網際網路將實現智慧民生。
騰訊發展方向:過去騰訊走了彎路。
網絡版權:保護網絡版權事關文化產業興衰
行業競爭:和支付寶掐架是外界誤解 和阿里百度是良性競爭。
輿情點評:
作為網際網路科技領域的領軍人物,馬化騰在今年兩會中的四項提案均與網際網路密切相關,其提案中提到的「網際網路+」、「智慧民生」等詞語均成為今年兩會熱詞,「用移動網際網路防治霧霾」這一新穎提法,更是激起人們關於霧霾防治問題的一次思想碰撞,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發揮了重要的積極意義。
2、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
「兩會」輿情關注點:中國大腦
關注度:29.3美譽度:97
重要言論
網際網路創新:a)滴滴打車的出現是好現象。b)網際網路對傳統服務業是促進不是衝擊;c)政府是鼓勵網際網路企業去做金融業務的;d)傳統行業結合網際網路有太多機會。
關於百度:百度即將推出金融貸款服務;百度已開始著手研發智能汽車。
年輕人創業:選擇喜歡的創業,趕潮流可能吃殘羹冷炙;一個創新的公司,在技術上一定需要大規模的投入。
霧霾問題:霧霾汙染對吸引人才產生制約。
輿情點評:
在本屆「兩會」上,李彥宏提出的關於建立「中國大腦」的提案,被《人民日報》、《第一財經日報》、《華西都市報》等媒體評為本年度最熱提案,輿論稱讚此提案是撬動中國創新的槓桿。
3、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 董明珠
「兩會」輿情關注點:建言個稅
關注度:26.0 美譽度:90
重要言論
回應熱點話題:
馬桶蓋現象是在為企業不誠信買單。
我從來不跟房地產打賭。
周鴻禕到格力讓他重新認識了製造業,網際網路就是工具。
建言提高個稅:
即使個稅起徵點提高到5000元,對於國家整體稅額影響不大,但卻能讓工薪階層深刻感受國家稅收政策情系民生的溫暖。
獻計中國環保事業:
真正能夠改善空氣、土、水等問題的是製造業。
只要全社會,尤其是環境汙染的生產者下定決心,三年就能解決霧霾問題。
製造業創新:
製造業創新的關鍵在於實幹。
工業革命不能做跟隨者。
其他:退休也不會跟格力分開。
輿情點評:
作為人大代表,董明珠關於「個稅起徵點提至5000元」的提案切合大眾切身利益,贏得廣泛關注。與此同時,在回應媒體關心的熱點話題時,董明珠善於將話題引到格力上。總體上看,董明珠此次較好地詮釋了「企業家」和「人大代表」的角色,既提出了受關注的議案,還很好地突出了格力的形象。
4、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
「兩會」輿情關注點:為教育代言
關注度:25.3 美譽度:93
重要言論:
大學生創業:創業要大膽往前衝。95%的創業項目都缺乏創新性。國家不宜拼命鼓勵學生休學去創業。
農村教師待遇:農村老師的待遇一定要超過城市老師的待遇。
教育改革、教育資源分配:教育公平首先是城鄉教育公平問題,其次是中國城市中的教育公平。應逐步地排除某種特權因素,比如說高考加分。
社保政策調整:現代網際網路時代,因為信息對稱,所以大量的行業都變成了微利行業,在一個微利行業的狀況之下,社保基金每年增長10%,這是一個非常難以承受的數字。
民辦高校建設:民辦教育要發展,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其法人屬性問題,讓民營資本放心地進入教育領域。
線上教育發展:藉助移動互聯,未來的遠程在線教育會越來越逼真,效果會越來越好。
輿情點評:
作為民營教育領軍人物,俞敏洪對教育行業發展進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其關於教育資源分配、農村教師待遇、民辦高校前景等的積極表態,為其樹立了引領行業發展、帶動行業轉型的良好形象。
5、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
「兩會」輿情關注點:再不改革成恐龍了!
關注度:22.3 美譽度:86
重要言論
暢談反腐:當前的反腐鬥爭離不開「立好規矩」、依法治國。
環境保護:霧霾等環境問題不是一天形成的,治理霧霾也不是一天能完成的。
國企改革:中石化是頭大象再不改革就成恐龍了。央企的問題,根本來說,還是改革不徹底,不繼續改革,國有資產流失會更大。
創業話題:如果企業沒有一個賺錢的環境,就是一錘子買賣,不可持續。
民主建設:西方民主沒有做到人類的極致,中國會建成最好的民主。
輿情點評:
傅成玉今年在「兩會」上的表現可圈可點。針對當前面臨的環保難題,傅成玉直接點明了油企產業升級的落地周期與公眾迫切期待間的重大矛盾,實現了企業與公眾的有效溝通,進一步讓公眾了解到油企環保工作的難度與實施的時間差。而面對記者對巡視組進駐中石化的關切詢問,傅成玉不迴避、幽默處理的態度亦得到輿論認可。此外,針對(央)國企改革,傅成玉的言論敏銳地抓住了央(國)企發展的困難,也不迴避央(國)企存在的問題,其觀點得到媒體的普遍認可。
6、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張建國
「兩會」輿情關注點:弱勢的銀行
關注度:21.1 美譽度:75
重要言論:
弱勢的銀行:現在有錢的大儲戶都要高價,沒錢的貸款者都批銀行。銀行也是「弱勢群體」啊!
人民幣國際化:目前,人民幣在海外市場的結算量、保有量已經很大,並且仍在擴大,但人民幣在境外作為世界貨幣的基本功能尚未得到應有體現,應從國家層面高度重視人民幣「能出去、願持有、用得多」的吸引力問題。
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中,會伴生三個問題:一是銀行存款成本上升,進而推動全社會融資成本上升或居高不下;二是銀行利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三是風險偏好變化與信用風險爆發的機率增加。
金融改革創新:人民幣利率市場化、存款保險制度的有序推進以及網際網路金融的飛速發展,金融業的改革創新已經到了關鍵期。
輿情點評:
本屆「兩會」,張建國攜涉及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等內容的金融改革提案而來,卻因一句「銀行也是弱勢群體」,成為輿論關注焦點。新聞媒體對此言論片面化、娛樂化的誤讀,促使張建國成為今年「兩會」期間最熱門的財經人物之一。
7、中國聯通集團董事長常小兵
「兩會」輿情關注點:降薪顯示央企進步
關注度:19.5 美譽度:60
熱點提案:無
重要言論:
自曝月薪:我現在基本工資稅後吧也沒有到1萬,8000塊左右。
電信行業發展:受4G發牌、「營改增」政策實施等諸多因素影響,市場競爭更加複雜,行業收入增速放緩。
國企改革:要滿足市場這些新的期盼,可能我們不改變一些做法、不調整一些資源配置的方法,也很難適應這種期盼。
輿情點評:
常小兵「自曬月薪8000」,成為兩會央企領導人言論的一大看點,引發輿論爭議,部分媒體甚至用「聯通董事長常小兵兩會期間哭窮」的字眼來博眼球。可見,央國企領導人對薪酬、壟斷等敏感問題的回應需謹慎,稍有不當,將加深民眾對央國企領導人以及央國企的誤解,惡化央國企的輿情形象。
8、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
「兩會」輿情關注點:心繫民生
關注度:17.3 美譽度:96
重要言論:
關注民生發展
住房問題:拆遷成本被政府土地出讓價格推高,最終將轉嫁給城市居民,十分不公平;可加大對城市年輕人的住房保障力度,另外還可通過低息房貸讓「80、90後」安居樂業。
汽車限購限行:空氣照樣汙染,照樣堵車,還增加消費者的負擔。
高鐵票價:確實是太貴了,超出了普通老百姓的實際承受能力。
霧霾防治:其實霧霾等很多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相關部門要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光收費。
貧困生教育難題:有很多品學兼優的城鄉貧困家庭子女上不起大學。縣級政府要定向免費培養貧困家庭子女讀大學。
建言經濟發展
打破壟斷:要打破壟斷,讓民營企業進入各個領域,給企業放權,也給老百姓放權。
減輕稅賦:2%的企業交了90%的稅。一般實體企業的稅負達到40%以上。
簡化審批:方方面面的前置審批太多,那經濟怎麼能搞活?
區域發展:中西部不能永遠落後,永遠讓東部地區養你。中西部也要自己發展。
加大謠言刑事打擊力度
還有一個是網絡謠言,有人炮製所謂的「科學實驗」,其理論失實,對企業形成巨大損失,希望打擊網絡謠言維護企業權益。
普及食品安全知識
我認為要加強食品安全全民教育,要用老百姓能聽得懂的聲音去傳遞食品安全科學知識,促進全社會食品安全基本認知的形成。
爆料媒體敲詐
有媒體借3·15晚會尋17萬元「贊助」。
《商標法》亟待完善
塑造一個品牌不容易,品牌是需要保護的,中國品牌需要全社會的呵護。
輿情點評:
宗慶後的提案涉及經濟改革、民生發展、環保治理等多個熱點領域,充分貼合民眾訴求,他提出的多項建議博得廣泛好評。知名財經評論人葉檀對其高度評價稱,「認真、清醒、理性,在有限的空間內儘可能的盡參政議政之力,很不容易」。
此外,宗慶後連續三年在「兩會」中提出與「商標」有關的議案,亦成為業界關注重點,輿論將此解讀為「宗慶後具有商標情結」,中國企業需要全社會的呵護,這一言論也獲得輿論推崇。
9、中國移動集團公司董事長 奚國華
「兩會」輿情關注點:帶領中國TD-LTE技術走出去
關注度:17.2 美譽度:86
重要言論:
4G發展
TD-LTE走出去:通過去年一年的實踐,中國移動已經對td-LTE充滿信心。希望政府能夠像帶動高鐵和核電一樣,把TD-LTE推出去。
TD與FDD牌照:中國移動已經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申請FDD牌照。我要牌照的目的是要進行融合組網的試驗。
反腐問題
中國移動一度是腐敗的重災區,前幾年發生了一系列高管腐敗事件。教訓是慘痛的,我們深深地感受到要認真總結經驗。
輿情點評:
「兩會」期間,奚國華直接回應了輿論關注熱點,開誠布公、用數據說話的表達方式既真誠也有說服力。在業務方面,「有信心」、「TD-LTE走出去」等言論,體現了央企領導人的自信和戰略眼光。在反腐方面,恰逢巡視組入駐中國移動,奚國華沒有避重就輕:明確表示「反腐教訓是慘痛的」、「我們要認真總結經驗」。奚國華直面輿論對央企腐敗的詬病,彰顯了央企領導人的擔當,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輿情壓力。
10、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賀禹
「兩會」輿情關注點:推發展,助調整
關注度:12.0 美譽度:90
重要言論:
推動核電新一輪規模發展
「十三五」時期,國家應從戰略層面進一步明確核電在優化能源結構中的支柱地位。核電規模化發展正當其時。霧霾主要來源於燃煤及汽車尾氣,治理霧霾需改變我國以燃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規模化發展核電。
中國核電技術「走出去」 支持自主技術「華龍一號」
核電技術之所以能夠「走出去」,是因為我國的核電技術在很多方面都有優勢,特別是自主技術「華龍一號」,與國外三代技術相比,明顯具有經濟性、安全性等綜合優勢。
核電安全
安全是核電的生命線,核安全重於泰山。對於核電企業來說,安全永遠是我們的「安身之基,立命之本」。
輿情點評:
通過與霧霾治理與「走出去」兩個當前熱門話題,賀禹成功將輿論視線吸引至核電領域。作為「高精專」行業,核電感覺上距離普通民眾生活較遠,因此,缺乏恰當的切入點就成為其提升行業關注度的最大障礙。賀禹此次分別以「規模化發展核電是治理霧霾重要途徑」和「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有望進軍歐洲市場」為切入點,迅速推高了核電行業熱度,也為相關提案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