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失敗的「掃街」 在磨練中領悟攝影
2025-01-06 07:53:11
泡泡網數位相機頻道1月21日 本來這次的文章主題,應該是和大家分享一些「掃街」時的小技巧。但是當我拿著相機在街上為大家拍攝樣片的時候,卻發現「掃街」實際遠沒有想像中的那樣簡單。
我雖說在攝影上沒有多麼深的造詣,但也在攝影圈摸爬滾打了將近五年的時光,各種題材、場景的拍攝經歷,也算積累了不少經驗。但是說起真正意義上「掃街」,還真是第一次嘗試。而這第一次的嘗試,卻讓我這個還算經驗豐富的攝影玩家吃盡了苦頭。所以本人決定以第一次「掃街」的失敗,為大家充當一次「反面教材",與其教大家一些拍攝技巧,不如分享一些本人在這次「掃街」中的體會和認知。
掃街 · 認識———————————————————————
「掃街」這個名詞,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並不陌生。相信絕大多數未曾親自嘗試過「掃街」的朋友,都會和本人之前的想法一樣。似乎就是拿著相機,在街上隨便拍拍就能拍出好作品。但當你像本人這樣,真正的拿著相機單獨來到街頭拍照時,就會碰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然而,這種挑戰和壓力並不是來自於拍攝時的技巧,而是來自於自身對「掃街」的合理認識。
「掃街」和「街拍」的區別
很多人習慣把「掃街」和「街拍」混為一談,但事實證明,這兩種攝影題材之間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所謂「街拍」,實際就是和普通的「棚拍」大致相同的一種拍攝手法,只不過是將攝影棚搬到了大街上,閃光燈還是閃光燈,反光板還是反光板,當然,模特還是那群模特。
(點擊圖片可下載)
而「掃街」則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拍攝形式,在拍攝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使用閃光燈和反光板(下文中會介紹為什麼無法使用),至於所拍攝的「模特」,就更加讓我們無可奈何了,他們沒有職業的鏡頭感、沒有職業的微笑、沒有職業的身材、沒有職業的大長腿、更沒有職業的36D。他們有的只是平凡、不起眼和貼近生活。
「掃街」時的心態
「掃街」時候的心態,是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可能本人在平時都是在拍攝職業模特,或者已經知道將要被拍攝的被攝者,他們會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來面對鏡頭。而在「掃街」的過程中,我們將要拍攝的都是一些沒有心理準備的被攝者,除了他們會用奇怪的眼神審視我們之外,也會擔心這樣一個拿著相機的人可能威脅到自己的隱私。
通過這次「掃街」,我覺得在「掃街」的時候應該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平和的心態,如果倉促按下快門,只會拍攝到充滿驚恐的表情,或者毫無畫面感的照片。我們在「掃街」的時候應該儘可能的長時間停留在一個地方,並且融入到這個環境中去,以此來降低周圍人的「警戒」,最終達到我們的拍攝目的。
用心去感受光
好照片往往都是不容易拍攝到的,而能否處理好環境中的光線,是決定這張照片成敗的關鍵。經過長時間的拍攝經歷積累,讓本人對環境光線異常的敏感。這也是在這次「掃街」中,僅有的沒費多大力氣就處理好的環節。
當你來到一個新的地方進行拍攝,首先要做的就是盡你所能的去了解環境中的光源,觀察光線的強弱和照射角度。從而發現可以利用的拍攝場景,以及你要站在什麼地方進行拍攝。
搶在事件發生之前拿起相機
作為一個職業攝影人,一定要學會在恰當的時間,按下合適的快門。這一點在「掃街」時尤為重要,我們要學會去觀察鏡頭以外的世界,了解在鏡頭裡將會發生什麼。
在按下快門之前我們需要做一個預判,什麼事該出現,什麼事不該發生,你都需要在心裡有所了解,並且提前拿起你的照相機等待著將要發生的事情。
掃街 · 器材———————————————————————
進行這次「掃街」之前,本人一直覺得在拍攝這種題材的照片時,長焦鏡頭會更加的遊刃有餘一些。但事實證明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我發現,拿著長焦鏡頭在並不寬敞的環境中進行「掃街」時,如果第一次的畫面定位的不準確,很有可能就讓我們錯過了非常好的的拍攝時機。而且由於拍攝環境是在街上,我們幾乎沒有什麼可以休息的地方,所以在出發之前,我們要精簡我們的拍攝器材,以便於保存體力。
挑選適合「掃街」的鏡頭
我認為在拍攝的過程中一定要以環境來選擇鏡頭。如果你站在樓頂進行「掃街」,那麼你使用長焦鏡頭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你像本人一樣在一條狹窄的胡同裡進行「掃街」的話,長焦鏡頭顯然就不太合適了。
所以,我們要通過拍攝地點來選擇一支合適的鏡頭,比如說拍攝環境比較寬闊我們可以使用長焦鏡頭,而像本人這種比較狹小的地方,則可以選擇像50mm、35mm這樣的定焦鏡頭進行拍攝,或者直接選擇富士X100T、理光GR、索尼RX100III等便攜隨身機。要明白我們在「掃街」的時候只有一次機會拍攝到你想要的照片,如果錯過了絕沒有第二次機會讓你重來。
為什麼不使用閃光燈和反光板?
實際這個問題並不值得為大家細說,只要稍微動點腦筋就能想明白。我們在「掃街」的時候,很多照片都是在被攝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拍攝的,想要躲避他們充滿怒意的目光都來不及,為什麼還要用閃光燈來吸引他們的目光呢?
至於反光板,就更加不用說明了。這種攝影器材不僅會吸引被攝者的目光,還要有人來協助你才能完成使用。這種使用起來不方便,還會吸引被攝者目光的東西,被PASS掉是必然的。
不要攜帶過多器材
很多攝影愛好者都認為,身上的攝影器材越多越好。我之前也是這樣認為的,寧願在拍攝的時候一次都不使用,也不能因為沒有器材而導致更改拍攝時的創意。但是對於「掃街」來說,這一點顯然又不太適合。因為在「掃街」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的走走停停,對於拍攝者來說,顯然是對體力的一個考驗。而且過多的器材加身,更加引人矚目,那就更難抓到人物自然的動作與神態了。
我們在挑選攜帶的攝影器材時,要儘量的去挑選即輕便又實用的器材。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扛著一支1200mm的「大炮」在街上拍攝照片的時候,想不引起注意都難,說不定還會導致交通堵塞。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取捨,能少帶就少帶,可以不帶就不帶。
不要將相機放進包中
這是我通過這次「掃街」領悟到的最後一件事,就是不要把相機放進包中。之前的拍攝經歷大多數都是主攻某一個時間段,在該拍攝的時候全神貫注的去拍攝,等到拍攝完成之後就將相機收起來多一個快門都不會去按。
與我之前的拍攝體驗經歷不同,在「掃街」的時候,由於我們不知道什麼樣時間將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所以就要將相機保持在一個「備戰」的狀態下。發現可以拍攝景象時,我們要做的是拿起相機按下快門,而不是打開背包。
很多人說「掃街是最能磨練一個人攝影技術的拍攝形式」,之前本人對於這句話並不敢給予苟同。但是經過了這次嘗試之後,本人真正的感受到了「掃街」的難度。對「掃街」而言,它不像其他拍攝題材那樣具有可操控性,因為在街上行走的路人不會輕易的任由你擺布。然而,也正是因為有這種不確定因素的存在,賦予了一張照片不同尋常的美感,也承載了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使人不禁陷入沉思。這次拍攝可以說是一次嘗試,也可以說是一次開始,因為本人已經完全的被「掃街」這種拍攝形式所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