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拗的小樹為話題的作文
2024-12-04 08:39:08
小數的執拗是對生命的奮鬥,對命運的不屈。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執拗的小樹的作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借鑑。
執拗的小樹為話題的作文【1】
去年我在山上取了些土,栽了一盆花,那麼精心的,小心翼翼的,澆水,鬆土,上肥----每天看著它出芽,想著它開花時的美麗。當那嫩嫩的小芽破土而來的時候,我的心也隨之興奮,期盼----可是不知為什麼,漸漸發出的小芽卻有些萎靡不振,無精打採。我有些著急,更加精心的伺弄著它,想著它會好起來,可是只一夜的功夫,她就死了,軟軟的倒在盆裡,沒有一點生的跡象。失望之際,我也就不再管它,不澆水,不鬆土的,放在那裡。
這天我擦窗戶,挪動花盆時,無意中發現一點鮮綠,仔細一看,竟是一顆細細的小酸棗,這是取土時帶來的,無意的。那滿滿的盆土裡,它只在一個角落裡,緊貼著盆邊,我想也許它知道自己不是主角,甚至連配角都不是,只是佔有這一點點的空間自己活著罷了。唉,不管怎樣,它畢竟來了,畢竟和我有緣,就讓它在這就好了。自此,我在澆花的時候,也會給它一些水,給它一些肥,讓它自己長吧。今年我在裡面種了一些香菜,蔥蔥綠綠的,那顆小酸棗便顯得不那麼起眼了,有一天我想拔掉它,只因怕它影響了這盆實用的香菜。我試著往上拔它,我想它會和那些小草一樣,一拔便起,沒想到的是它竟然結結實實的紮根在泥土裡,好像根根鬚鬚的分布很廣,想把它除掉還有些「費勁」,於是我放棄了拔掉它的念頭。
香菜倒是長得蔥蔥綠綠,茂盛的時候會把那棵小酸棗遮蓋,也只有收穫香菜的時候才看見它----還是那麼細細的,葉子呈了黃紅色,就像一棵成年的老樹,執拗的在生長著。這課小酸棗,麻雀一樣,雖小五臟俱全-----枝枝伢伢,上面布滿了扎手的刺牙,不小心還會被扎一下-----該有的都有了,就是沒結果。會不會結果真說不好。這期間,我曾幾次去拔掉它,都被它的執拗和倔強感動。我想,山上那麼多的生命,偏偏它來到我家,成為我家的一員,它和我有緣,我要珍惜,珍惜它也是一個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現在人們對動物的生命很執著,但很少想到植物的生命。其實植物之美,「是一種本真與個性之美,是一種多樣性與豐富性之美,是一種充滿競爭與進化之美,是一種自然之美。」地球上的生命,最初都依賴於植物的生命,它們是地球生命的始祖。植物的生存和動物的生存是同一個事物,是生命的兩個方面,尊重它,愛惜它,讓它與我共存吧。
執拗的小樹為話題的作文【2】
窗前有兩棵樹,一大一小。
盛夏。大樹慈愛地伸出巨臂,庇護著身下的小樹,它擔心柔嫩的小樹被烈日曬著,被熱風吹著。枝葉枯萎了,怎麼能生長。
小樹偏偏向著大樹遮不到的地方生長,它想看廣闊的天地,吸收更多的陽光,甚至在風中搖曳,在雨中磨礪。
大樹用巨臂攏攏小樹:「你還沒長大,枝弱葉嫩,經不住日曬風吹,甚至會遇上狂風暴雨!」小樹仍執拗地探著身子,向著太陽。
望著眼前的一幕,我不禁聯想到孩子與母親。(過渡自然)這樣的材料作文難點在材料上,怎樣理解和把握材料呢?
面對這樣的材料。不能就大樹、小樹展開議論,「見物不見人」而應藉助「聯想」這一思維的彩帶將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思考。材料說的是植物,其實說的是人,是社會現象。應用類比的方法,想到社會生活中有類似的現象。如一些家庭中父母對子女的愛只是一味的「慈愛」、「愛護」。而缺乏鼓勵子女到大自然,到社會上經受鍛鍊,更不用說「磨難教育」了。而一些子女對來自父母的「庇護」、「關懷」卻不贊同,總想迎著社會的風雨成長。
這樣思考,便能抓住材料的寓意,自然能從材料中提煉出觀點,命題也迎刃而解了。
不管是哪一類型,理解、領會材料含義.提煉觀點,準確擬題,是最關鍵的,是第一位的,「一招失手,滿盤
皆輸」,千萬忽視不得。孩子的成長難免會遇到岔路口,他想掙脫母親的手,自己前行。母親生氣而傷心,更多的是擔憂。她們多想將自己的孩子拽上通向成功的平坦大道。孩子固執地走在自己的路上,摸索著前行,一跌再跌,勁頭十足。而母親只得無力地站在一邊,隨他去。
一生總有幾多風雨波折,體味一下又有何妨?大海沒有了洶湧澎湃的波濤,也就失去了壯闊;山崖沒有了重巒疊嶂,也就失去了巍峨。大千世界,風光旖旎,為何不去闖一闖呢?經歷風雨,我們的大腦會更加睿智,我們的情感會更加豐盈,我們的視野會更加開闊!在歷史的長廊上,古有孔子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今有海倫.凱勒在困境中戰勝自己每一個成功人的背後,都不是平坦的大道。
向窗外望去,只覺得那小樹在烈日的暴曬下越發挺拔了。
[執拗的小樹為話題的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