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小兒感冒的口服液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6:07:01 2
一種治療小兒感冒的口服液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小兒感冒的口服液,屬中藥領域;本發明口服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為:爵床、藎草、盤腸草、天竺黃、木藍、玉米須、桔梗、蟬蛻、紫菀、楊桃、百合、黃柏、胡蘿蔔、葛根、白薇和甘蔗;本發明口服液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潤肺降氣之功效,對於小兒感冒引起的發熱、頭脹痛、咳嗽痰黏、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選取的藥材原料配伍相得益彰,成本低廉且無任何毒副作用,適合小兒服用,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小兒感冒的口服液
所屬【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小兒感冒的口服液。
【背景技術】
[0002]小兒感冒即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喉部以上、上呼吸道鼻咽部的急性感染,亦簡稱「上感」。小兒感冒以病毒為主,除此外可有支原體和細菌感染,全年均可發生,以冬春季較多,幼兒期發病最多,學齡」L童逐漸減少。
[0003]輕度小兒感冒只有鼻部症狀,也可以有流淚、輕咳或者咽部不適,會自然痊癒。如果感染涉及鼻咽部,常有發熱、咽痛、扁桃體炎,發熱可持續2-3天或者一周左右。重症小兒感冒體溫可達高熱,伴有冷感、頭痛、全身無力、食慾銳減、睡眠不安等症狀,並因為鼻咽部分分泌物引起頻繁咳嗽。
[0004]目前對於小兒感冒的治療主要分為西醫治療和中醫治療。西醫治療主要以抗生素、非留體抗炎藥、抗組胺藥等為主,這些藥物副作用多,有的甚至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對兒童的健康恢復極為不利;中醫在治療小兒感冒方面,主要以中成藥為主,不僅劑量大、藥物吸收慢,且患者接受程度差,長時間不見好轉,往往會延誤病情,使病情加重。
[0005]為此,我們急需一種治療效果好,無副作用的藥物治療小兒幹感冒以滿足臨床需要。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小兒感冒的口服液,本發明口服液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潤肺降氣之功效,對於小兒感冒引起的發熱、頭脹痛、咳嗽痰黏、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選取的藥材原料配伍相得益彰,成本低廉且無任何毒副作用,適合小兒服用,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如下:
[0008]一種治療小兒感冒的口服液,製成所述口服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09]爵床61~91份寒草61~86份盤腸草56~86份天竺黃56~81份
[0010]木藍51~81份玉米須46~76份結梗46~76份蝶脫41~71份
[0011]紫斃41~71份楊桃36~66份百合31~61份黃柏31~56份
[0012]胡蘿蔔26~56份葛根21~51份白薇16~46份甘鹿11~41份。
[0013]製成所述口服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14]爵床66~86份寒草66~81份盤腸草61~81份天竺黃61~76份
[0015]木藍56~76份玉米須51~71份結梗51~71份蝶脫46~66份
[0016]紫斃46~66份楊桃41~61份百合36~56份黃柏36~51份
[0017]胡蘿蔔31~51份葛根26~46份白薇21~41份甘鹿16~36份。
[0018]製成所述口服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0019]爵床71~81份寒草71~76份盤腸草66~76份天竺黃66~71份
[0020]木藍61~71份玉米須56~66份結梗56~66份蝶脫51~61份[0021 ] 紫斃51~61份楊桃46~56份百合41~51份黃柏41~46份
[0022]胡蘿蔔36~46份葛根31~41份白薇26~36份甘鹿21~31份。
[0023]製成所述口服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24]爵床76份藎草73份盤腸草71份天竺黃69份
[0025]木藍66份玉米須61份桔梗61份蟬蛻56份
[0026]紫斃56份楊桃51份百合46份黃柏43份
[0027]胡蘿蔔41份葛根36份白薇31份甘蔗26份。
[0028]一種治療小兒感冒的口服液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0029](I)將爵床、藎草、木藍、玉米須、桔梗、紫菀、百合和白薇洗淨,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後,煮沸3~4小時,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後,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I~2小時,提取;合併三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備用;
[0030](2)將盤腸草、楊桃、胡蘿蔔和甘蔗去雜質洗淨,絞碎,濾雜質,留汁液備用;
[0031](3)將天竺黃、蟬蛻和葛根去雜質,微波烘乾後,置於研缽內研末,過200目細粉,備用;
[0032](4)將黃柏去雜質洗淨晾乾,加入0.5倍量的黃酒悶潤,待黃酒完全吸收後,置於炒鍋內文火炒幹,取出,置於研缽內研末,過180目細粉,備用;
[0033](5)將上述步驟(1)~(4)所製得的濾液、汁液以及細粉混合,利用現代先進的製藥科技,製成口服液,即為所述的治療小兒感冒的口服液。
[0034]本發明所用中藥的藥性如下:
[0035]爵床:味微苦,性寒。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截瘧。用於感冒發熱,瘧疾,咽喉腫痛,小兒疳積,痢疾,腸炎,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乳糜尿,外用治癰瘡癤腫,跌打損傷。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載:「清熱解毒,消滯散瘀。治感冒發燒,咽喉腫痛,小兒疳積,乳癰,肝炎,跌打損傷。」
[0036]藎草:味苦,性平。清熱降逆,止咳平喘,解毒袪風溼。主治肝炎,久咳氣喘,咽喉炎,口腔炎,鼻炎,淋巴腺炎,乳腺炎。外用治疥癬,皮膚瘙癢,癰癤。水煎服。《藥性論》載:「治一切惡瘡。」
[0037]盤腸草: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毒。用於脾胃虛寒,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痰飲嘔吐,胃氣不和嘔吐,風寒痰咳,感冒,惡風發熱,鼻塞頭痛。《本草衍義補遺》載:「辛溫,俱輕,陽也。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之聖藥。治咳嗽痰涎多用者,此藥能行陽而散氣故也。」
[0038]天竺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肺經。清熱豁痰,涼心定驚。主治熱病神昏譫妄,中風痰迷不語,小兒^(風抽搐,癲癇。《開寶本草》載:「主小兒風天吊,鎮心明目,去諸風熱,療金瘡止血,滋養五臟。」
[0039]木藍:味苦,性寒。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治乙型腦炎,腮腺炎,急性咽喉炎,淋巴結炎,目赤,口瘡,癰腫瘡癤,丹毒,疥癬,蟲蛇咬傷,吐血。《生草藥性備要》載:「消瘡腫,去瘀生新。葉治眼熱膜,吐血。」[0040]玉米須:味甘,性平;歸膀胱、肝、膽經。利尿消腫,平肝利膽。主治水腫,小便淋浙,黃疸,膽囊炎,膽結石,高血壓病,糖尿病,乳汁不通。
[0041]桔梗:味苦、辛,性平;歸肺經。宣肺祛痰,利咽排膿,補氣養血。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肺癰吐膿,胸滿脅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小便癃閉。《別錄》載:「利五臟腸胃,補血氣,除寒熱、風痺,溫中消谷,療喉咽痛。」
[0042]蟬蛻:味甘,性寒;歸肺、肝經。散風除熱,利咽透疹,退翳解痙。用於風熱感冒,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翳障,驚風抽搐,破傷風。
[0043]紫菀:味苦、辛,性溫。潤肺下氣,化痰止咳。主治肺虛勞嗽,肺痿肺癰,咳吐膿血,小便不利,慢性咳嗽氣喘。《本草正》載:「紫菀,辛能入肺,苦能降氣,故治咳嗽上氣、痰喘,惟肺實氣壅,或火邪刑金而致咳唾膿血者,乃可用之。」
[0044]楊桃:味甘、酸,性寒;入肺、心、小腸經。清熱生津,下氣和中,利尿通淋,生津消煩,醒酒助消化。主治風熱咳嗽,口渴煩躁,咽喉疼痛,口腔炎,牙痛,肝病,小便不利,結石症,壞血病,食毒酒毒。《陸川本草》載:「疏滯,解毒,涼血。治口爛,牙痛。」
[0045]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肺經。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養心安神,養顏抗衰。適用於咽喉乾咳,熱病後餘熱未盡,煩躁失眠等症的治療。《綱目拾遺》載:「清痰火,補虛損。」
[0046]黃柏:味苦,性寒;歸腎、膀胱、大腸經。清熱燥溼,瀉火解毒,除骨蒸清虛熱。用於溼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溼疹瘙癢。《藥品化義》載:「黃柏,味苦入骨,是以降火能自頂至踵,淪膚徹髓,無不周到,專瀉腎與膀胱之火。蓋腎屬寒水,水多則慚消 ,涸竭則變熱。若氣從臍下起者,陰火也。」
[0047]胡蘿蔔:味甘、辛,性溫,無毒。健脾消食,補肝明目,清熱解毒,降氣止咳。用於小兒營養不良,麻疫,夜盲症,便秘,高血壓,腸胃不適,久痢,飽悶氣脹等。《日用本草》載:「寬中下氣,散胃中邪滯。」
[0048]葛根:味甘、辛,性涼。解表退熱,生津透疹,昇陽止瀉。用於外感發熱頭痛,高血壓,頸項強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熱痢洩瀉。《本草綱目》載:「葛根,性涼、氣平、味甘,具清熱、降火、排毒諸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葛根中的異黃酮類化合物葛根素對高血壓、聞血脂、聞血糖和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療效。
[0049]白薇:味苦、鹹,性寒,無毒;歸胃、肝、腎經。清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用於溫邪傷營發熱,陰虛發熱,骨蒸勞熱,產後血虛發熱,熱淋,血淋,癰疽腫毒。《本經》載:「主暴中風,身熱肢滿,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氣,寒熱酸疼,溫瘧洗洗,發作有時。」
[0050]甘蔗:味甘、澀,性平,無毒;歸肺、胃經。主治下氣和中,助脾氣,利大腸,消痰止渴,心胸煩熱,嘔吐反胃,胸膈。《本草匯言》載:「多食久食,善發溼火,為痰、脹、嘔、嗽之疾。」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甘蔗中含有豐富的糖分、水分以及各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有機酸、鈣、鐵等物質,對於提高機體新陳代謝具有顯著效果。
[0051]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52]本發明口服液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潤肺降氣之功效,對於小兒感冒引起的發熱、頭脹痛、咳嗽痰黏、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選取的藥材原料配伍相得益彰,成本低廉且無任何毒副作用,適合小兒服用,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0053]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闡述。
[0054]實施例1
[0055]本發明口服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56]爵床86g寒草81g盤腸草81g天竺黃76g
[0057]木藍76g玉米須71g桔梗71g蝶脫66g
[0058]紫斃66g楊桃61g百合56g黃柏51g
[0059]胡蘿蔔51g葛根46g白薇41g甘蔗36g。
[0060]本發明口服液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0061](I)將爵床、藎草、木藍、玉米須、桔梗、紫菀、百合和白薇洗淨,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後,煮沸3~4小時,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後,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I~2小時,提取;合併三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備用;
[0062](2)將盤腸草、楊桃、胡蘿蔔和甘蔗去雜質洗淨,絞碎,濾雜質,留汁液備用;
[0063](3)將天竺黃、蟬蛻和葛根去雜質,微波烘乾後,置於研缽內研末,過200目細粉,備用;
[0064](4)將黃柏去雜質·洗淨晾乾,加入0.5倍量的黃酒悶潤,待黃酒完全吸收後,置於炒鍋內文火炒幹,取出,置於研缽內研末,過180目細粉,備用;
[0065](5)將上述步驟(1)~(4)所製得的濾液、汁液以及細粉混合,利用現代先進的製藥科技,製成口服液,即為所述的治療小兒感冒的口服液。
[0066]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I次,每次15ml,飯後溫開水送服;3天為I個療程,輕者I個療程,重者2~3個療程可痊癒。
[0067]實施例2
[0068]本發明口服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69]爵床81g寒草76g盤腸草76g天竺黃71g
[0070]木藍71g玉米須66g桔梗66g蝶脫61g
[0071]紫菀61g楊桃56g百合51g黃柏46g
[0072]胡蘿蔔46g葛根41g白薇36g甘蔗31g。
[0073]本實施例的口服液製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74]實施例3
[0075]本發明口服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76]爵床76g寒草73g盤腸草71g天竺黃69g
[0077]木藍66g玉米須61g桔梗61g蝶脫56g
[0078]紫斃56g楊桃5Ig百合46g黃柏43g
[0079]胡蘿蔔41g葛根36g白薇31g甘蔗26g。
[0080]本實施例的口服液製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81]實施例4
[0082]本發明口服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83]爵床71g寒草71g盤腸草66g天竺黃66g
[0084]木藍61g玉米須56g桔梗56g蝶脫51g[0085]紫斃51g楊桃46g百合41g黃柏41g
[0086]胡蘿蔔36g葛根31g白薇26g甘蔗21g。
[0087]本實施例的口服液製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88]實施例5
[0089]本發明口服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90]爵床66g寒草66g盤腸草61g天竺黃61g
[0091]木藍56g玉米須51g桔梗51g蝶脫46g
[0092]紫斃46g楊桃41g百合36g黃柏36g
[0093]胡蘿蔔31g葛根26g白薇21g甘蔗16g。
[0094]本實施例的口服液製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95]臨床資料:
[0096]1、病例選擇:
[0097]作為治療小兒感冒的口服液,選擇確診的小兒感冒患者200例臨床觀察,病人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治療組100例,其中男童52例,女童48例,年齡I~12歲,平均年齡6.4歲,病程最短者3天,最長者30天,平均13天;對照組100例,其中男童51例,女童49例,年齡I~13歲,平均年齡6.7歲,病程最短者4天,最長者32天,平均14天。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病例的病程、症狀輕重程度基本一致,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0098]2、藥物選擇:
[0099]治療組服用本發明口服液,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I次,每次15ml,飯後溫開水送服;3天為I個療程,輕者I個療程,重者2~3個療程可痊癒。
[0100]對照組服用強力銀翹片,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5天為I個療程,輕者2個療程,重者3~4個療程可痊癒,病情嚴重者通常無效,
[0101]3、療效判定:
[0102](I)治癒:服藥後,高熱、冷感、頭痛、全身無力、食慾銳減、睡眠不安等臨床症狀消失,身體抵抗力提高,身體健康恢復。
[0103](2)好轉:服藥後,上述症狀有所緩解,身體健康有所恢復。
[0104](3)無效:服藥後,症狀無明顯改變。
[0105]4、結果:
[0106]選用本發明口服液的治療組中,治癒75例,好轉24例,無效I例,治癒率75 %,總有效率99%。
[0107]對照組中治癒49例,好轉24例,無效27例,治癒率49%,總有效率73 %。
[0108]以上結果顯示,治療組的治癒率和總有效率明顯高於對照組。
[0109]典型病例 舉例:
[0110]1、秦某,男,3歲,山西大同人。患兒被風吹後開始出現流清涕、喉中痰鳴、納食減少等症狀,家長帶其入院治療,用過多種藥物治療,效果很差,無效。後來我院就診,開始服用本發明口服液,服用I個療程後症狀消失,病情痊癒。
[0111]2、楊某,女,5歲,河北保定人。患兒3天前洗澡後開始出現咳嗽、鼻塞、流清涕、喉中痰鳴、納食減少、夜寐不安等症狀,家長餵其服用強力銀翹片、止咳糖漿等藥物均無效果。經醫生推薦服用本發明口服液,服用I個療程後,症狀基本消失,服用第2個療程後,症狀完全消失,病情痊癒。
[0112]3、李某,男,10歲,山東青島人。患兒家長某天早上發現孩子發燒咳嗽並伴有鼻塞、噴嚏等症狀,來我院就診,診斷為嚴重性感冒。服用本發明口服液2個療程後,鼻塞、咳嗽、噴嚏、發燒等症狀全部消失,感冒完全康復。 [0113]4、李某,女,12歲,遼寧瀋陽人。患者由於患有小兒感冒而引起高燒不退、出汗不止、煩躁口渴、咽喉腫痛、肢酸體倦等症狀,用過許多藥物均無療效,後入院就診,服用本發明口服液I個療程後,感冒症狀基本消失,服用第2個療程後痊癒。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小兒感冒的口服液,其特徵在於:製成所述口服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爵床61~91份寒草61~86份盤腸草56~86份天竺黃56~81份 木藍51~81份玉米須46~76份桔梗46~76份蝶脫41~71份 紫斃41~71份楊桃36~66份百合31~61份黃柏31~56份 胡蘿蔔26~56份葛根21~51份白薇16~46份甘鹿11~41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小兒感冒的口服液,其特徵在於:製成所述口服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爵床66~86份寒草66~81份盤腸草61~81份天竺黃61~76份 木藍56~76份玉米須51~71份桔梗51~71份蝶脫46~66份 紫斃46~66份楊桃41~61份百合36~56份黃柏36~51份 胡蘿蔔31~51份葛根26~46份白薇21~41份甘鹿16~36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小兒感冒的口服液,其特徵在於:製成所述口服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爵床71~81份寒草71~76份盤腸草66~76份天竺黃66~71份 木藍61~71份玉米須56~66份結梗56~66份蝶脫51~61份 紫斃51~61份楊桃46~56份百合41~51份黃柏41~46份 胡蘿蔔36~46份葛根31~41份白薇26~36份甘鹿21~31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小兒感冒的口服液,其特徵在於:製成所述口服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爵床76份藎草73份盤腸草71份天竺黃69份 木藍66份玉米須61份桔梗61份蝶脫56份 紫斃56份楊桃51份百合46份黃柏43份 胡蘿蔔41份葛根36份白薇31份甘蔗26份。
5.一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治療小兒感冒的口服液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將爵床、寒草、木藍、玉米須、桔梗、紫菀、百合和白薇洗淨,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後,煮沸3~4小時,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後,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I~2小時,提取;合併三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備用; (2)將盤腸草、楊桃、胡蘿蔔和甘蔗去雜質洗淨,絞碎,濾雜質,留汁液備用; (3)將天竺黃、蟬蛻和葛根去雜質,微波烘乾後,置於研缽內研末,過200目細粉,備用; (4)將黃柏去雜質洗淨晾乾,加入0.5倍量的黃酒悶潤,待黃酒完全吸收後,置於炒鍋內文火炒幹,取出,置於研缽內研末,過180目細粉,備用; (5)將上述步驟(1)~(4)所製得的濾液、汁液以及細粉混合,利用現代先進的製藥科技,製成口服液,即為所述的治療小兒感冒的口服液。
【文檔編號】A61K36/899GK103585510SQ201310634057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30日
【發明者】鄭美玲, 孫秋香, 鄭曉瑛 申請人:鄭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