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生態調蓄池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14:53:21 1
專利名稱:雨水生態調蓄池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雨水生態調蓄池,包括依次設置的植物淨化池、生化過濾池以及集水井,所述植物淨化池與市政雨水管連接,所述植物淨化池沿水流方向依次設有水緣植物區、漂浮植物區、沉水植物區及擋泥出水區,所述擋泥出水區沿水流方向依次設有碎石層、粗砂層、細沙層及土工布層;所述生化過濾池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反應區和過濾區,反應區和過濾區之間設置有第一溢流牆,反應區頂部設有加菌盒,反應區底部設有曝氣管,曝氣管連接一曝氣泵,過濾區底部為PP棉層,過濾區與集水井之間設置第二溢流牆,第二溢流牆矮於第一溢流牆,集水井內設有提水泵,提水泵連接一穿出地面的用水管。本實用新型可實現初期雨水的截流和處理,減輕市政汙水處理壓力。
【專利說明】雨水生態調蓄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市政雨水收集處理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雨水生態調蓄池。
【背景技術】
[0002]自從我國確立了城市建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以來,全國各城市都加大了園林綠地的建設速度,綠地面積快速增長,與之相伴而來的是園林綠地用水量的急劇增加。然而,當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的園林綠地用水來自市政自來水,對於缺水地區,水資源短缺使自來水的使用受到當地政策方面的限制,持續上漲的水價也逐漸成為園林綠地建設與養護的限制性因素。
[0003]與此同時,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區地表不透水面積逐年增加,傳統的雨水處理方式多為直接排放,大量雨水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白白流失。我國城市排水設施普遍陳舊、老化,排水能力不足。暴雨來襲時,雨水徑流量瞬間急劇增加,排水系統不堪重負,還會造成洪澇危害。可見,現有的市政給水系統一方面面臨著水資源的短缺;另一方面卻任由大量雨水資源的流失。因此,在城市園林綠地建設中,設法提高雨汙水收集利用技術,必定可以有效緩解城市園林用水緊張的局面。合理充分的雨水回灌,還能涵養地下水、防止地面沉降、防洪減災、調節氣候、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雨水生態調蓄池,其一方面可在大雨或暴雨時消減洪峰,一方面可對初期雨水進行處理,使其符合綠化用水的要求,實現雨水回灌。
[0005]因此,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雨水生態調蓄池,其特徵在於:包括依次設置的植物淨化池(2)、生化過濾池(3 )以及集水井(4 ),所述植物淨化池與市政雨水管(I)連接,所述植物淨化池(2 )沿水流方向依次設有水緣植物區(21)、漂浮植物區(22)、沉水植物區(23)及擋泥出水區(24),所述擋泥出水區(24)沿水流方向依次設有碎石層(241)、粗砂層(242 )、細沙層(243 )及土工布層(244 );所述生化過濾池(3 )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反應區(31)和過濾區(32 ),反應區(31)和過濾區(32)之間設置有第一溢流牆(33),反應區(31)頂部設有加菌盒(8),反應區(31)底部設有曝氣管(5),曝氣管(5)連接一曝氣泵(6),過濾區(32)底部為PP棉層(321),過濾區(32)與集水井(4)之間設置第二溢流牆(34),第二溢流牆(34)矮於第一溢流牆(33),集水井(4)內設有提水泵(41),提水泵(41)連接一穿出地面的用水管(42)。植物淨化池一方面可對調蓄雨水,一方面可對雨水進行初次淨化,同時,增加綠化面積,改善環境和空氣品質;水緣植物區可使雨水中的雜質沉澱下來,同時吸收雨水中的部分有害物質,漂浮植物區的根部浮在水中可充分吸收雨水的中有害物質,而沉水植物區,對水中的漂浮物進行充分沉澱,還可增強雨水中的氧氣含量;隨後雨水經擋泥出水區各層的吸附和淨化後,進入生化過濾池,生化過濾池的反應區通過加入菌類,使菌類生物吸收和分解雨水中的有害有機物質,並通過曝氣泵和曝氣管使菌類與雨水充分反應;pp棉可將經菌類淨化處理的雨水進行過濾操作,將雨水中的雜質進行過濾,得到乾淨的雨水存入集水箱;設置提水泵和用水管可將雨水引至地面上直接使用;因此,本實用新型可對雨水進行充分處理,使其符合綠化用水的要求,實現雨水回灌。
[0007]作為優選,所述碎石層(241)為沸石層、粗砂層(242 )為石英砂層,細沙層(243 )為粉煤灰層。粒徑逐漸縮小的各層,在吸附過濾水中雜質的同時,將雨水滲透入下一處理池,雨水與各層的濾料接觸充分,效果好。
[0008]作為優選,所述曝氣泵(6)與控制器連接,控制器通過逆變器與太陽能電池板(7)相連。通過太陽能電池收集和利用太陽能,節約資源,減少人工維護成本。
[0009]因此,本實用新型一方面可在大雨或暴雨時消減洪峰,一方面可對初期雨水進行處理,使其符合綠化用水的要求,實現雨水回灌,減輕市政用水及汙水處理壓力。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2]如圖1所示,一種雨水生態調蓄池,包括依次設置的植物淨化池2、生化過濾池3以及集水井4,所述植物淨化池與市政雨水管I連接,所述植物淨化池2沿水流方向依次設有水緣植物區21、漂浮植物區22、沉水植物區23及擋泥出水區24。水緣植物區21內種植有水緣植物,如荷花、水蔥、再力花等;漂浮植物區22種植有漂浮型水生植物,如水葫蘆、睡蓮、芡實等,而沉水植物區23種植有沉水植物,如輪葉黑藻、金魚藻及苦草等,不僅起到了淨水的作用,還可增強綠地面積,改善空氣品質,可去除雨水中夾雜的金屬離子等有害物質。
[0013]所述擋泥出水區24是用於吸附、過濾、出水、擋泥的作用,擋泥出水區24頂部還形成種植區,可在種植區內種植植物進一步增大綠化面積,避免水土流失。擋泥出水區24沿水流方向依次設有碎石層241、粗砂層242、細沙層243及土工布層244。
[0014]所述生化過濾池3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反應區31和過濾區32,反應區31和過濾區32之間設置有第一溢流牆33,反應區31頂部設有加菌盒8,可通過加菌盒8向反應區31添加各種菌類生物,進而對雨水中的有害物質進行充分反應和沉澱。反應區31底部設有曝氣管5,曝氣管5連接一曝氣泵6,過濾區32底部為PP棉層321,過濾區32與集水井4之間設置第二溢流牆34,第二溢流牆34矮於第一溢流牆33,集水井4內設有提水泵41,提水泵41連接一穿出地面的用水管42。所述碎石層241為沸石層、粗砂層242為石英砂層,細沙層243為粉煤灰層。曝氣泵6與控制器連接,控制器通過逆變器與太陽能電池板7相連。
[0015]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雨水生態調蓄池,其特徵在於:包括依次設置的植物淨化池(2)、生化過濾池(3 )以及集水井(4 ),所述植物淨化池與市政雨水管(I)連接,所述植物淨化池(2 )沿水流方向依次設有水緣植物區(21)、漂浮植物區(22)、沉水植物區(23)及擋泥出水區(24),所述擋泥出水區(24)沿水流方向依次設有碎石層(241)、粗砂層(242 )、細沙層(243 )及土工布層(244 );所述生化過濾池(3 )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反應區(31)和過濾區(32 ),反應區(31)和過濾區(32)之間設置有第一溢流牆(33),反應區(31)頂部設有加菌盒(8),反應區(31)底部設有曝氣管(5),曝氣管(5)連接一曝氣泵(6),過濾區(32)底部為PP棉層(321),過濾區(32)與集水井(4)之間設置第二溢流牆(34),第二溢流牆(34)矮於第一溢流牆(33),集水井(4 )內設有提水泵(41),提水泵(41)連接一穿出地面的用水管(4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生態調蓄池,其特徵在於:所述碎石層(241)為沸石層、粗砂層(242 )為石英砂層,細沙層(243 )為粉煤灰層。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生態調蓄池,其特徵在於:所述曝氣泵(6)與控制器連接,控制器通過逆變器與太陽能電池板(7)相連。
【文檔編號】C02F9-14GK204265607SQ201420680703
【發明者】陸冰, 董磊, 陳徐棟, 鍾江波 [申請人]杭州中藝園林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