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感悟優秀作文
2024-08-19 23:56:11
在中秋節這個美好的季節裡,我打開我珍藏在我心底的回憶之窗。小編收集了中秋的感悟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中秋的感悟
今天,我心裡十分激動,因為終於迎來了盼望已久的中秋節,可以賞月-、吃月餅,過去每到這一天都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月到中秋分外明」、「月是故鄉明」,古代,人們都把月亮看作一種思鄉的工具,也有許多描寫月亮的詩詞,特別是蘇軾在《水調歌頭》中說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由此我又想起中秋節的下午,一家人參觀呂梁鳳冠山孔子觀道處,看到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碑刻,聽爸爸解釋「時光好象東去的流水,不分白天黑夜,一去不復返」的話語,使我深刻領悟到:「人生如月」、「人生如水」、「人生如夢」,轉眼就是一年,明年的今天我將走出小學的校門,成為了一名中學生,遙想朝夕相處的同學已經各奔東西,真是感慨萬千。面對即將逝去的寸寸光陰,我要時刻珍惜寶貴的學習時間,珍惜同學間兄弟般的友誼,珍惜老師父母般的教誨,儘快懂事明理,長大成人!明年的中秋,不知是何年,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它是歡慶豐收的節日,是與家人團圓的節日,更是寄託美好與希望的節日。記得從上幼兒園起,每到中秋明月夜,我有時在爸爸的肩頭上,有時在爺爺的小院裡,有時在奶奶的床頭邊,一邊吃著月餅,一邊看著天上圓圓的月亮。聽著他們講「嫦娥奔月」「玉兔搗月」「吳剛伐桂」等故事,聽著聽著就慢慢地進入了甜蜜的夢鄉。今年中秋節的夜晚,五顏六色的煙火像一條條火龍衝上天空,朵朵煙花像綻開的牡丹花,與那明燦的月亮相互映襯,把中秋節的夜空打扮得更加美麗。「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中秋的月亮像一面碩大的銀鏡,像一面巨大的白玉盤,更像一個可以看到遠方的望遠鏡,看著明月浩空,給我帶來了無限的愉悅和美的享受,我不禁想起美麗傳說中的嫦娥、玉兔、吳剛、桂花樹……不知道月亮上寂寞的嫦娥和那堅持不懈砍樹的吳剛有沒有看到如今人間的變化,看到人間的歡樂,真希望他們早日來人間作客。
第二篇:中秋的感悟
今年的9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那天,全家的老老少少都要趕回家來,因為「每逢佳節倍思親」,大家聚在一起,有說有笑,熱鬧極了。晚飯後,每戶人家都要賞月亮、吃月餅、看晚會,別提有多高興了!
中秋節晚上,爸爸買了些菜,親自下廚給我們燒了一頓豐盛的晚餐,我感到今天的飯菜比平時都要好吃,都要香,因為今天是全家團圓的日子。晚飯過後,我們全家坐在陽臺上,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亮。我發現今晚的月亮很圓很亮,皎潔的月光把蔚藍的天空打扮得絢麗多彩。在我的眼裡,月亮像一個含羞的少女,一會兒躲進雲間,一會兒又隱隱約約地出現了幾條銀絲,似乎整個世界都被她那月光染成了銀灰色。
我拿了一塊月餅吃了起來,媽媽問我:「你知道月餅的來歷嗎?」我搖搖頭。媽媽告訴我:「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漸漸把中秋節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它代表著平安、幸福,慢慢地月餅也成了節日的禮品了。」媽媽又問我:「你知道月餅名字的來歷嗎?」我又搖了搖頭。媽媽又告訴我:「在很久以前,『月餅』也叫『胡餅』,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唐太宗嫌胡餅這個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著皎潔的明月,隨口說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字便在民間漸漸傳開。」聽到這裡,我對媽媽說:「月餅,不但好吃,原來還有這麼多故事啊!」
今年的中秋節,我過得既快樂又有意義。中秋節是團圓的象徵,是充滿喜悅的象徵,我喜歡中國的中秋節,更愛中國的傳統文化!
第三篇:中秋的感悟
在八月十五幽靜的月夜裡,我們全家一起興奮地來到黃河邊,欣賞中秋的月亮。我反剪著手搖頭晃腦地念著蘇東坡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把全家人逗得哈哈大笑。
人們常說「月到中秋分外明」,這話很有道理。看,那帶著一圈金環的月兒終於升起來了。它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穿過一朵一朵輕煙似的白雲,向上升著、升著,就在一剎那間,月兒的顏色變淺了、變白了!
它高高地升起來了。圓得那樣可愛,那樣有趣,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啊,皎潔的月亮,你引起多少人的豐富想像:嫦娥,因偷吃仙藥,被關在寂寞的廣寒宮內;吳剛,被罰砍那砍不斷的桂花樹;小玉兔,在廣寒宮裡為嫦娥搗藥……
我多想和吳剛去做伴,多想去慰問孤獨的嫦娥,多想去逗逗可愛的小玉兔呀……
可你又那麼遙遠,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這歡樂的時刻飛向你的懷抱,可大雁也飛不了這麼高;我想用長虹架起一座彩橋,去探望你這地球的少年,可當彩虹出現時,你卻不知在何方……
看著這圓圓的月亮,我又思念起去世的奶奶來。她那慈祥的面龐又浮現在我的眼前。一想起奶奶來,我的眼睛就溼潤了,奶奶好像也在我們身旁和我們歡度佳節。這不正應了「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詩句嗎?
我凝神望著月兒,口裡嚼著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著月亮的傳說,我又想起臺灣的小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第四篇:中秋的感悟
在中秋節這個美好的季節裡,我打開我珍藏在我心底的回憶之窗。
回首這一十五年光陰,我的父母為我付出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當我才蹣跚學步時,我的母親就用她那雙又大又溫柔的手攙扶著我。當我傷心難過的時候的時候,我的父親總會來激勵我勇敢面對。中秋月圓,細細回想,母親父親對我的愛是如大海,恩比天高。他們給予我世上最珍貴的東西
——生命。因為他們讓我體驗了這五彩繽紛的世界,是他們讓我在充滿愛的港灣中幸福成長。他們是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我今生最需要感激的人。
中秋月圓,懷著一顆感恩的父母,一顆感恩的心就如冬天裡的陽光,讓父母的心中感到一絲一絲的欣慰,一顆感恩的心就如沙漠中的一縷甘泉,給父母送去無窮的溫暖…
雖然他們只是想為你默默付出,也許他們從沒想過要讓你回報,但做為他們的子女我們應該要懂得感謝他們,應為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很多人、很多事,其咎蓋源於不會、不願感恩,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
話雖然說的好聽,但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同學們請你捫心自問:你對父母的掛念有多少?你可曾知道父母的生日?當他們生日來臨的時候,你們有沒有想起給父母過一下生日,哪怕只是一句祝福而已。我相信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因為我早已把古人留給我們的警示:百順,孝為先。拋之腦後。同學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小時候背誦的這些詩句,講的就是感恩。難道我們90後只知道為自己著想嗎,卻不知道去感謝嗎?不!不!我們不能讓別人瞧不起,我們比任何人都懂感恩!感恩深深,真情切切,感恩使我懂得如此之多,甚至有超脫世俗的情愫。那我們為什麼不感恩「感恩」呢?那麼,讓我們合上雙手,閉上雙眼,向上天誠心的禱告,願天下人都學會感恩「感恩」!
第五篇:中秋的感悟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大家都一副喜氣洋洋的樣子,慶祝中秋。高興,是因為自己遠方的親屬要回來過節吧!真的好羨慕他們,一家人可以坐在一起快快樂樂地過中秋,訴說自己心中埋藏已久的千言萬語。孩子們可以快樂地玩耍,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
這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意境。對至親至愛萬般的思念,在中秋佳節更為強烈。回想多年前與家人們在一起和和美美地吃月餅,賞月亮,仿佛已經是幾個世紀前的事情了。今年的此刻,滿滿的一大盤月餅只有我一個人獨自享用,那輪皎潔的明月,也不再有人在身邊陪伴我共同欣賞了。明月似乎有了小小的一個缺口,不再是當初的皎潔美麗,月餅似乎也沒有當年那麼香甜可口了,伴隨著陣陣苦澀,直沁入我的內心。
支離破碎的現實,難道連傳統的中秋節日也無法挽回了嗎?一個人的中秋,真的叫團圓嗎?時鐘依然還在不停地走,它一次次地告訴我,那想像的場景早已成為美好的回憶了。我多次想捉住這回憶,但是鐵一般的事實無情地否定了我這個想法。美好的中秋,黃金的中秋,痛苦的中秋,哀傷的中秋,都只能由我一個人來靜靜度過了吧。
低下頭來,細細默數一滴滴酸楚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