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愛國情懷的作文
2024-09-11 22:04:11 1
我愛我的祖國,因為她有五千年光輝且不朽的悠久歷史;我愛我的祖國,因為她博大精深蘊藏著無窮的寶藏。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有關愛國情懷的作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第一篇愛國
那曾經戰鬥的地方,有著無數烈士的鮮血;在那時而平靜的江底,有著無數烈士的靈魂。
1949年元旦,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者的授意下為了爭取喘息時間又在南京玩弄假和平陰謀,發表了一個「引退求和」聲明。4月1日,國民黨政府和談代表團飛赴北平,4月20日北平和談破裂,4月21日,毛澤東和朱德發出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百萬雄師,在千裡長江分三路渡江作戰。4月23日深夜,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4月24日早晨,解放軍先遣部隊直奔「總統府」,把勝利的紅旗插上了蔣介石「總統府」的門樓上。從此,南京這座世界聞名的文化古城獲得了新生,永遠歸入人民的懷抱。捷報傳到北平,毛澤東寫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的不朽詩篇:「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為了紀念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渡江戰役,南京市軍民在下關熱河路廣場新建了渡江勝利紀念碑。上有當年指揮渡江戰役的鄧小平手書的「渡江勝利紀念碑」七個大字。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希望,祖國的未來,為了讓祖國更加美好,讓我們一起奮鬥,一起努力,共建祖國美好未來!飄揚的國旗是烈士的鮮血染成的;胸前的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讓我們一起努力吧!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那次解放,那次戰爭,那次解放南京的場面,祖國永遠在我們的心中!我雖沒看見那場面,但我知道,那時,解放的南京一定會向中國,甚至世界吶喊:「我們解放了!」
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僕後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鬥,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於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
今天,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繫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少年興則國興,小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愛國
愛國是一個人對自己祖國的一種誠摯的熱愛和深厚的情感,是一個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但作為一個涉世不深的我,一直認為愛國是高不可攀也是比較渺茫的事。最近,我讀了《民族英雄鄭成功》一書,對愛國之情有了深刻的感悟。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在波詭雲譎的時代浪潮中揚帆前進,經歷歷史滄桑而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為有這麼一種堅如磐石的愛國主義情感和信念作為民族思想支柱,正是它成為祖國發展騰飛的不竭動力。在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愛國英豪,有虎門硝煙的愛國將領林則徐;有捨身炸碉堡的解放軍戰士董存瑞;有征服體育界一舉奪得六枚金牌被譽為「體操王子」的李寧;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應該為擁有這樣的先輩而感到光榮、自豪和驕傲。但我們不能安於現狀,而是要不斷的發揚愛崗敬業的優良傳統,勵精圖治,與時俱進,在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企業大環境裡,鑄造出與企業共有的一片輝煌。
愛國的體現來自於必勝的決心和恆心。當年鄭成功就破釜沉舟,昭告百姓:「如果不收復臺灣,就不回來見父老鄉親。」在攻打臺灣城的過程中,他遇到了不少困難,但他憑著那種永不放棄、永不退縮的信念,把它一一都克服了。
愛國的行動來自於情感的無私和無畏。為了「反清復明」鄭成功不惜「殺父報國」。為了早日把荷蘭軍隊趕出臺灣,他顧全大局毅然離開了妻子和兒子。為了讓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他大公無私,拒收荷軍總督的賄賂,與荷軍鬥爭到底。
雖然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和平的社會。但是愛國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時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體現,也可以通過每件事當中體現。我們要從小樹立一個愛國的思想,努力學習,掌握本領。自信自強,無私無畏。只有這樣,長大了才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所謂「愛國」,顧名思義,就是熱愛自己的國家。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中,確實有很多的愛國志士,就說一代名將嶽飛吧!從小就在背上刺了「精忠報國」的字樣,為了宋朝的大好河山立了不少的汗馬功勞。又說中國的開國功臣周恩來總理,從讀書時就立下誓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愛國志士多各朝各代的奸臣、奸雄也不少。像與嶽飛同時期的奸臣秦檜,禍國殃民,還害死了嶽飛,遭後人唾罵,遺臭萬年。還有一代奸雄的國民黨首領蔣介石,不幫助共產黨一致對付小日本,反而與自家人窩裡反。被打敗後夾著尾巴逃到臺灣,導致了現在的中國無法使領土完整。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話是南宋時期的民主英雄和愛國詩人文天祥說的。北宋政治家範仲淹也說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可現代人都不屑什麼愛國不愛國的,都本著「事不關己,己不為人」的錯誤觀念,認為只要認真賺錢,只要有錢了,自己就能過上好日子了。卻不知,如果國家不安定,天天與別國械鬥,今天被別國的原子彈打掉了大片地區,明天又要用氫彈去打別國,然後後天又被打……這樣反反覆覆地打來打去,個人能有安寧嗎?
我曾在一篇文章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條人來人往的大街上,有一團紙屑就沃在了那垃圾桶旁邊,過往的人群們紛紛從它身上跨過,……就這樣,它在那裡呆了好久好久,直到有一個鄉下的少年來到了這條街,看到了著團紙,第一眼就把它撿了起來……那只是一個簡單而又樸實的一個動作,卻飽含了深刻無比的愛國之情,難道我們這些所謂的現代人就不如一個鄉下少年嗎?
都說國家、國家沒有國何來家,沒有愛國又何來愛家,讓我們行動起來吧,不是要我們去做什麼捨生取義、為國捐軀的愛國烈士。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成為世界大國做出一點點的貢獻吧!我們有權利,更有這個義務去做這件事,相信祖國的明天會更好,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加油吧!
第三篇愛國
「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我們也許不曾聽聞過這首老歌,因為歷史的硝煙已離我們遠去,2101世紀的我們又被賦予新的責任。今天在這裡,請允許我捧出我在新世紀裡的中國心……
爺爺告訴過我:曾幾何時,我們的祖國飽經滄桑,歷盡磨難,她成了帝國主義傾銷鴉片的場所,成了軍閥混戰的戰場,成了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賭場,成了野心家們爭權奪勢的賽場。她曾遍體鱗傷,千瘡百孔。是中華兒女,他們用一股股豪情,一片片忠心,發出了一聲聲震蕩環宇的吶喊,抒寫了一首首大海回波的壯歌。正是有了祖國幾代人的痛苦、辛酸和血淚,數萬萬同胞的艱苦奮鬥,才有了我們現如今的幸福生活。看吧,今天的中國正以驚人的速度向前飛奔,經濟飛速發展,科技碩果纍纍,教育日新月異,體育突飛猛進,08奧運的成功舉辦,神州7號的升空……多次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我們自豪萬分。這是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這更是離不開他們的那顆中國心。
然而,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我們不能活在過去的榮耀裡。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祖國人民在期盼著我們,時代賦予我們新的責任和使命,我們怎能忘記?當然不能。那就讓我們行動起來,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去刻苦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報效我們的祖國,這是我在2101世紀裡的中國心。
第四篇愛國
愛國主義是人們忠誠、熱愛、報效祖國的一種集思想、情感、意志和行為為一體的社會意識形態。它包括愛國的思想觀念、愛國情感、行為等多層面的內涵。
1.愛國主義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愛國主義是—種精神現象,是一種思想觀念的社會意識形態,它受社會存在的制約,由社會存在所決定,並對社會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愛國主義的思想觀念對形成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動民族的進步與發展具有重大影響,是一個民族之魂,一個國家之魂。
2.愛國主義是幹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祖國的一種深厚感情。熱愛故土和祖國的大好河山是愛國主義的重要內容,它是一個民族、國家全體公民的一種神聖美好的心理情感,蘊藏於每個公民的感情世界之中。這種情感集中表現為:對養育自己成長的祖國山河、文化、歷史的熱愛;關心祖國的前途和命運,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和為祖國的獨立富強而英勇獻身的精神等。
熱愛祖國的各族人民也是愛國主義的重要內容,中國各族人民自古以來就相互依存,共同書寫祖國的歷史、創造祖國的文化、推動祖國的進步。因此,對祖國各族人民的愛是愛國主義的集中體現。
3.愛國主義是一種政治原則和道德準則。愛國主義具有深刻的社會內容,是調整個人與國家、民族之間關係的基本政治原則、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其主要表現是:在思想觀念上認識到國家的利益高於個人利益,把國家的發展和強大看作是個人發展的力量源泉;在行為準則上,始終把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矛盾時,無條件地服從國家的利益,自覺維護國家的獨立、完整、統一和尊嚴,促進國家的繁榮昌盛,維護全國人民的大團結,為國家的強大貢獻全部力量等。
熱愛自己的國家是愛國主義的政治要求。祖國往往表現出其民族性、自然性,而國家則強調其政治性、階級性,強調該社會共同體的主權和穩定。現階段,所謂愛國家即熱愛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4.愛國主義是一個歷史範疇。愛國主義的概念並不是從來就有的,它是在人類社會產生了階級和國家以後形成的,並隨著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而發展。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民族國家之一。在歷史變遷中,中國始終保持著大一統的國家格局,在今天形成了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大國。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的具體內容有不同的表現。例如:在抗日戰爭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是「抗日救亡」、「拯救中華」;在我國現階段,愛國主義的主題是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愛國主義傳統的民族。幹百年來,愛國主義像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滋潤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心田,塑造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風貌。這些優良傳統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時代內容和表現形式。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大致可以分為古代、近代和當代的愛國主義。在古代、近代的愛國主義中,一脈相承的共同特徵是:
1.不畏艱險、改造山河、創建文明。自古以來,我國各族人民就世代相承地改造祖國山河,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中,有物質文明的貢獻,也有精神文明的貢獻。例如,李冰父子領導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李春設計、營造的石拱橋,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張衡研製的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這樣的例子燦若群星,雄踞北疆的萬裡長城,縱貫南北的大運河,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2.維護統一、抵禦入侵、反對分裂。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是在祖國的統一和分裂不斷交替,民族融合和衝突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雖然,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上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但主流、主導的趨勢是聯合、是統一。歷史上的傑出人物,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乃至清朝的康熙皇帝,都為中國的統一作出貢獻。
3.順應歷史潮流,積極改革弊政。治國安邦,施利於民,同一切阻礙歷史進步的反動階級、反動社會勢力和反動制度進行英勇頑強的鬥爭,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傳統的一個重要體現。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不僅有作為主力軍的農民階級反抗封建專制統治的鬥爭,還有無數具有愛國熱情的封建地主階級或資產階級中的有識之士,為了祖國的進步和民族的發展,他們總是站出來以天下為己任,對國家內政、舊的體制進行改革,調整生產關係,力圖振興國家、造福人民。從商鞅變法到近代戊戌變法,都是為了改革社會弊政。
4.虛心學習世界各國、各民族的長處。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儘管有過短暫的盲目排外、閉關自守時期,但更多的時期是注重與世界各國友好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