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17:14:51
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包括:供料桶,其設置在空心磨軸的上部,該空心磨軸的下部安裝有螺旋葉,該供料桶容納所述空心磨軸的所述上部;進料孔,其設置在所述空心磨軸的所述上部上;供料管,其與供料桶連接;出料孔,其設置在下部的螺旋葉的下側面上,該出料孔與所述進料孔連通;以及用於打開或關閉所述出料孔的閥門,該閥門設置在螺旋葉上設置的銷軸上。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解決了供料管道易堵塞的問題,降低了維護檢修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立式球磨機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主要用於對各種礦石的粉碎。立式球磨機也是近幾年來國內外極為關注的節能環保型的新型礦山機械設備。它與常規臥式球磨機相對t匕,具有使用安全、耗電少、磨粒細、噪音小、環保等特點。但因目前市場上立式球磨機的技術在停機後難以啟動,不能達到全負荷工作效率等問題,這使大型立式球磨機的推廣和應用遇到很大的技術障礙。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中國專利201210237571.8公開了 一種高效立式球磨機,其包括:外殼;磨桶,其固定地設置在外殼中並位於外殼的中下部,該磨桶中用於放置待處理的磨球和磨料;用於球磨所述待處理的磨球和磨料的球磨單元,其包括電機、磨軸以及旋葉,該磨軸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旋葉設置在磨軸上;以及控制單元,用於控制所述球磨單元的運轉,其中,在停止所述球磨單元前,該控制單元控制所述球磨單元反轉,所述旋葉以反螺旋方向旋轉產生對磨桶內磨球和磨料的反推力,使所述旋葉脫離磨桶內磨球和磨料區域,並懸浮在磨球和磨料上面的區域,以滿足再次啟動所述立式球磨機時所述電機的啟動電流處於安全啟動電流以內。該專利解決了立式球磨機停機後難以啟動的問題。該201210237571.8號專利通過引用結合到這裡。
[0004]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於上述現有立式球磨機的供料管從磨桶的下部區域由高壓供料泵實施供料,由於磨桶中磨球在工作時是與礦漿緊密的混合在一起的,伴隨螺旋葉運動,造成供料管道進入立式球磨機的連接口強迫高壓供料才能正常工作,一旦遇到所供礦漿中混有大顆粒物,就容易造成供料管道的堵塞,生產停止,這大大增加了維護檢修的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0005]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種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考慮到至少一個上述問題而完成了本實用新型,並且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供料桶,其設置在空心磨軸的上部,該空心磨軸的下部安裝有螺旋葉,該供料桶容納所述空心磨軸的所述上部;進料孔,其設置在所述空心磨軸的所述上部上;供料管,其與供料桶連接;出料孔,其設置在下部的螺旋葉的下側面上,該出料孔與所述進料孔連通;以及用於打開或關閉所述出料孔的閥門,該閥門設置在螺旋葉上設置的銷軸上。
[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所述供料管設置在供料桶的上方。
[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所述進料孔和出料孔均為多個。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所述出料孔設置在下部的螺旋葉的下側面上靠空心磨軸處。
[0010]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出料孔的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或者多邊形。
[0011]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立式球磨機,包括前述的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解決了供料管道易堵塞的問題,降低了維護檢修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具有根據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工作狀態)的立式球磨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圖1的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的示意圖,其中左上為供料系統立體圖,右上為供料系統斷面圖,下方為螺旋葉上的閥門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優選實施例來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方式,這裡的【具體實施方式】在於詳細地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實質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變形和修改,這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0016]參見圖1-2,其中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該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包括:一種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供料桶3,其設置在空心磨軸5的上部,該空心磨軸5的下部安裝有螺旋葉7,該供料桶3容納所述空心磨軸5的所述上部;進料孔4,其設置在所述空心磨軸5的所述上部上;供料管I,其與供料桶3連接;出料孔6,其設置在下部的螺旋葉7的下側面上,該出料孔6與所述進料孔4連通;以及用於打開或關閉所述出料孔的閥門11,該閥門11設置在螺旋葉上設置的銷軸上。
[0017]優選地,所述供料管I設置在供料桶3的上方。
[0018]優選地,所述進料孔4和出料孔6均為多個。
[0019]優選地,所述出料孔6設置在下部的螺旋葉7的下側面上靠空心磨軸5處。
[0020]優選地,所述閥門11以銷軸為軸心運動。
[0021]優選地,工作過程中所述閥門11在重力作用下自動打開,停機過程中空心磨軸5反轉並退出磨桶9,所述閥門11依靠磨球8與礦漿2混合物的阻力自動關閉出料孔6。
[0022]優選地,出料孔6的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或者多邊形。可以理解的是,出料孔6的形狀可以為任意適合的形狀。
[0023]優選地,還提供了一種立式球磨機,包括前述的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
[0024]優選地,提供了一種利用前述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進行供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供礦漿2經由供料管I進入到供料桶3後通過進料孔4、空心磨軸5、下部螺旋葉7、出料孔6進入下部螺旋葉7的下側與立式球磨機的磨球8混合;
[0025]其中,立式球磨機在工作中,空心磨軸5旋轉時磨桶9中的磨球8和礦漿2在螺旋葉7的上面向上移動,在磨桶9的下端區域靠空心軸5的地方形成無磨球、無礦漿的負壓空區12,閥門11由於重力作用自動打開,出料孔6可以暢通無阻的使礦漿2流出與磨球8混合;在停機過程中,由於空心磨軸5反轉,磨球與礦漿的混合物產生對螺旋葉7的反作用力,致使螺旋葉7上升,脫離磨球和礦漿的混合區,此時由於螺旋葉下面磨球與礦漿混合物是密集填充在螺旋葉下側面以下,閥門靠磨球8與礦漿2混合物的阻力自動關閉出料孔,防止磨球及礦漿混合物進入到出料孔6以防止堵塞進料管道,使立式球磨機再次啟動進入工作狀態後出料孔處的閥門11自動打開,出料孔正常工作。
[0026]可以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7]礦漿2通過供料管I流入到供料桶3、進料孔4、空心軸5、出料孔6進入到螺旋葉
7下面的磨球混合。完成無堵塞常壓進料任務。
[0028]立式球磨機在工作中,螺旋旋轉時磨桶9中的磨球8和礦漿2在旋葉7的上面向上移動,在磨桶的下端區域靠空心軸的地方形成無磨球8,無礦漿2的負壓空區12。出料孔6處配置的閥門11由於重力作用自動打開,出料孔6可以暢通無阻的使礦漿2流出與磨球8混合。在停機時,由於螺旋反轉,螺旋是靠磨球8與礦漿2的混合物作支撐產生對旋葉7的反作用力,致使螺旋組件上升,脫離磨球8和礦漿2的混合區,以便在啟動時使電機空載啟動,滿足《高效立式球磨機》的工作條件。此時由於螺旋葉7下面磨球8與礦漿2混合物是密集填充在螺旋葉7下側面以下,閥門11在螺旋工作的方向運動時,靠磨球8與礦漿2混合物的阻力自動關閉出料孔6,防止磨球8及礦漿2混合物進入到出料孔6,防止堵塞進料管道,使立式球磨機再次啟動進入工作狀態後出料孔6處的閥門11自動打開,出料孔6正常工作。
[0029]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的積極性在於解決目前立式球磨機礦漿供料時供料系統堵塞,需要高壓供料的技術瓶頸。充分解決達到在常壓下供料的目的。這樣不但減少了供料功率的消耗,而且還可以減少工作中由於供料管道的堵塞造成整個系統的停機,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工作效率。
[003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解決了供料管道易堵塞的問題,降低了維護檢修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1]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具體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實質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變形和修改,這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供料桶,其設置在空心磨軸的上部,該空心磨軸的下部安裝有螺旋葉,該供料桶容納所述空心磨軸的所述上部;進料孔,其設置在所述空心磨軸的所述上部上;供料管,其與供料桶連接;出料孔,其設置在下部的螺旋葉的下側面上,該出料孔與所述進料孔連通;以及用於打開或關閉所述出料孔的閥門,該閥門設置在螺旋葉上設置的銷軸上。
2.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供料管設置在供料桶的上方。
3.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料孔和出料孔均為多個。
4.一種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出料孔設置在下部的螺旋葉的下側面上靠空心磨軸處。
5.一種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其特徵在出料孔的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或者多邊形。
6.—種立式球磨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立式球磨常壓無堵塞供料系統。
【文檔編號】B02C23/02GK203540686SQ201320696516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6日
【發明者】王保東 申請人:北京萃寶重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