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新的腫瘤抗原疫苗及其製備方法和疫苗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11-11 00:57:17 2

專利名稱:新的腫瘤抗原疫苗及其製備方法和疫苗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工程和醫學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新的腫瘤抗原疫苗及其製備方法和疫苗組合物。
背景技術:
腫瘤至今仍是人類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儘管近年來在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方面的水平不斷得到改進和提高,化療和放療的方案也在不斷地改進,但最終大部分病人仍難以逃脫死亡的厄運。近年來,分子生物學的進展和對免疫系統功能的進一步的了解使得的研製和開發生物治療方法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腫瘤疫苗的研製是目前腫瘤生物治療的最主要的方向之一[1-3]。
儘管體液免疫系統可能產生一定的抗腫瘤免疫反應,但研究表明細胞毒(CD8+)和輔助(CD4+)T-細胞在腫瘤排斥反應中起了關鍵的作用[4,5]。因此,大多數腫瘤疫苗的目標都致力於誘導細胞的特異性的T-細胞反應。T-細胞抗原受體(TCR)識別抗原的方式僅僅涉及到位於靶細胞表面並嵌於主要組織相容複合物(MHC)I類和II類分子的多肽片斷[6]。I類MHC分子提呈內源性蛋白分解所產生的多肽。腫瘤細胞在合成腫瘤抗原的過程中,分解的多肽通過MHC I類分子被提呈致腫瘤細胞表面激活CD8+T-細胞。II類分子為CD4+T-細胞所識別,主要位於特殊的抗原提呈細胞(APCs)表面,包括樹突狀細胞,B-細胞和巨噬細胞。腫瘤細胞分泌或腫瘤溶解釋放外源性蛋白被APCs俘獲。在APC內,抗原被加工成多肽片斷並由II類MHC提呈給CD4+細胞。CD4+T-細胞與體液的細胞的免疫反應密切相關,通過與B-細胞的直接相互作用刺激抗體的產生並通過分泌的細胞因子刺激擴增CD8+T-細胞反應。激活的抗原特異性CD8+細胞最終成為細胞毒T細胞並溶解腫瘤細胞[7]。APCs也能加工多肽並通過MHCI類分子提呈給CD8+T-細胞。
理想的腫瘤-特異的抗原應具有免疫原性,為腫瘤細胞所表達但不表達於正常的細胞。不幸的是,大多數腫瘤抗原都沒有足夠的免疫原性以誘導有效的免疫反應,而且,許多腫瘤抗原在某種程度上表達於正常的組織,因此,這些抗原只是腫瘤相關的而不是真正的腫瘤特異的抗原。所設計的腫瘤疫苗就必須要克服機體的免疫耐受障礙。
腫瘤疫苗主要分為全細胞疫苗、蛋白分子疫苗、多肽疫苗、重組分子疫苗和樹突狀細胞疫苗。而DNA疫苗和RNA疫苗實際上仍屬於分子疫苗,只是採用了不同的表達系統。
細胞疫苗過去,對腫瘤抗原與其臨床的相關性方面並不十分清楚,採用全細胞作為腫瘤疫苗,可以提供那些未知的腫瘤抗原來激活免疫系統腫瘤抗原。小鼠腫瘤模型中,通常使用照射的腫瘤細胞免疫小鼠,以保護小鼠免受接種的腫瘤的侵襲[8]。但當腫瘤細胞疫苗使用的時間推遲到接種腫瘤細胞後一周時,疫苗就失去了保護小鼠的能力。腫瘤細胞疫苗的臨床治療反應比較差,僅僅適用於無特殊腫瘤抗原的腫瘤病人的預防復發。對於進展期病人在臨床研究方面很少獲得良好效果[9]。近年來,由於在識別分析腫瘤抗原方面的進展,特別是T細胞識別抗原的機制的深入了解,腫瘤抗原疫苗已基本取代細胞疫苗被用於腫瘤的免疫治療。
多肽和蛋白疫苗T-細胞識別MHC分子表面的抗原多肽表位一般為7-12個胺基酸,因此,抗原多肽可以與免疫佐劑混合應用以達到在體內裝載於空虛的MHC分子的目的。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以多肽為基礎的疫苗都是MHC I類抗原限制性多肽。當小鼠研究證實了其有效性後[10,11],多肽疫苗開始進入了臨床研究。Marchandetal[12]進行了I臨床試驗,12例表達MAGE-3,III或IV期黑色素細胞瘤病人,連續三個月給予合成的MAGE-3多肽。雖然有三例病人有部分腫瘤退縮,但沒有檢測到細胞毒T-細胞反應的證據[13]。Rosenberg等[14]用合成的A2-限制性gp100多肽免疫黑色素細胞瘤病人,11個接受了福氏完全佐劑的病人中有10例病人對多肽產生了反應,部分病人出現了腫瘤反應的T-細胞,但未發現明顯臨床效果。19例聯合全身應用IL-2的病人,3例病人出現多肽-反應性T-細胞反應,7例病人有明顯的臨床效應,包括一例完全退縮,而單獨應用IL-2的臨床反應率為17%[8]。多肽疫苗應用有一些限制。所應用的多肽疫苗必需與病人的MHC I類抗原分子相匹配,即所謂的個體化,不同的病人MHC I類分子的亞型不同,所使用的腫瘤抗原多肽的序列也不同,這給腫瘤抗原多肽的臨床應用帶來很大的困難。
重組分子疫苗腫瘤抗原蛋白疫苗的應用可以克服這種困難,但是單純使用蛋白並不能激活機體的免疫反應。靈長類動物試驗研究證實最佳的免疫效果需要將腫瘤蛋白與強免疫原性蛋白相絞聯[15]。弱抗原要誘導出有效的免疫反應,就必須聯合使用免疫佐劑,提供一個非特異性的信號以激活免疫系統,許多免疫佐劑都有一定的毒性而不能應用於臨床,所以抗原蛋白疫苗大都是以重組形式出現的。
用重組形式增強腫瘤蛋白的免疫原性的方法就是將腫瘤抗原與細胞因子,如GM-CSF,白細胞介素等重組形成融合蛋白[16,17]。腫瘤弱抗原與細菌或病毒抗原、毒素如白喉毒素、假單胞菌毒素等的重組可以明顯提高腫瘤抗原的抗原性,促進DC對腫瘤抗原的吞噬提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腫瘤抗原與毒素的單獨重組的方法到目前為止仍然還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樹突狀細胞疫苗對於有效的T-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T-細胞需要抗原被提呈並致敏原始T-細胞,致敏的T-淋巴細胞獲得再刺激。要啟動有效的T-細胞介導的腫瘤免疫,來源於體內任何部位的腫瘤抗原多肽必須被循環的T-細胞所識別。腫瘤細胞表面缺乏MHC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無法激活T-細胞免疫。因此,抗原的提呈是獲得有效免疫反應的關鍵性步驟。疫苗刺激的免疫反應主要依賴於有效的APC對抗原的初加工和進一步的提呈。樹突狀細胞(DC)是最有效的APC[19]。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DCs能夠使免疫系統克服這一障礙。DCs目前可以從CD34+造血幹細胞的或外周血單個核淋巴細胞的分離中大量獲得。DCs在大多數組織內以未成熟狀態存在,不能直接刺激T-細胞但具有特殊的俘獲和加工抗原的能力。這些被俘獲的抗原在DCs細胞內通過I類和II類MHC分子被有效地提呈致細胞表面。抗原的俘獲作為刺激信號促進細胞成熟並向局部淋巴結遷移。這些成熟的DCs的細胞表面還高表達共刺激分子和粘附分子,具有強大的激活T-淋巴細胞的功能[20-22]。在體外大量產生的DCs用腫瘤抗原進行衝擊製備的疫苗已經進入臨床試驗[23],採用腫瘤細胞溶解物,腫瘤抗原蛋白,腫瘤抗原多肽等衝擊的樹突狀細胞疫苗的臨床研究獲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24]。採用自身的腫瘤細胞與DCs融合的細胞疫苗治療轉移性腎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7例病人中有7例有確切的臨床反應,其中包括4例完全退縮[25]。
因此,就目前的研究結果看,DCs為基礎的疫苗是所有方案中最理想的疫苗。但是,DC的體外分離和培養需要很高的技術要求和費用,如果能在體內有效地完成向DC遞送腫瘤抗原並激活DC則可大大降低治療費用。
通過抗原抗體複合物向DC遞送抗原是一個可行的方案,因為免疫球蛋白的Fc段與DC細胞表面的Fc受體結合可以促進DC對抗原抗體複合物的吞噬[26,27]。用重組DNA疫苗的方式也證實免疫球蛋白的Fc段可以促進對B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反應,可以提高免疫活性細胞幹擾素的產生水平,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CD8+的活性[27],這種DNA疫苗是否能在動物試驗中得到滿意的治療肝炎的效果至今未有相關報導。由於肝炎病人的大部分肝細胞都不同程度被感染,如果這種DNA疫苗有很好的效果的話,將會導致免疫細胞對所有受感染的肝細胞的攻擊,最終導致肝壞死,因此,此方法並不可取。總體來說,採用抗原抗體複合物的方式激活DC可以獲得有效地免疫預防作用[28,29]。但抗原抗體複合物的方式激活DC也有其缺陷,首先要分別實行抗原的製備和抗體的製備,特別是人源性抗體的製備目前仍是相當困難。第二,DC的激活同時需要炎症因子的參與(即危險信號),在缺乏炎症因子的情況下,DC的激活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第三,抗原與抗體的結合是不牢固的,在一定因素的影響下,抗原會脫離抗體從而影響抗原遞送效果。
因此,為了改進腫瘤抗原的遞送方式,提高腫瘤抗原的遞送水平,克服機體的免疫抑制狀態,從根本上治癒腫瘤,本領域中需要開發出新的腫瘤抗原疫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新的腫瘤抗原疫苗。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編碼該腫瘤抗原疫苗的核苷酸序列。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含有該腫瘤抗原疫苗的疫苗組合物。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該腫瘤抗原疫苗的製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涉及一種分離的腫瘤抗原疫苗,該腫瘤抗原疫苗包含來自腫瘤抗原的7個或7個以上胺基酸的序列和含有免疫球蛋白的CH3部分的胺基酸序列,上述兩個序列相互連接。
本發明第二方面涉及一種DNA分子,該DNA分子含有編碼上述腫瘤抗原疫苗的核苷酸序列。
本發明第三方面涉及一種疫苗組合物,該疫苗組合物包含腫瘤抗原疫苗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
本發明第四方面涉及一種製備上述腫瘤抗原疫苗的方法,該方法包括a)提供一表達載體,該表達載體含有編碼上述腫瘤抗原疫苗的核苷酸序列以及與該核苷酸序列操作性相連的表達調控序列;b)用步驟a)中的表達載體轉化宿主細胞;c)在適合表達所述腫瘤抗原疫苗的條件下培養步驟b)所得的宿主細胞;和d)分離純化獲得所表達出的腫瘤抗原疫苗。
本發明的腫瘤抗原疫苗是通過將腫瘤抗原或其多肽與免疫球蛋白CH3部分在DNA水平重組而表達獲得的。該腫瘤抗原疫苗能通過其CH3部分與DC表面的Fc受體結合,從而促進融合蛋白所攜帶的腫瘤抗原的內源化並刺激DC成熟,刺激DC對該抗原的提呈並激活T淋巴細胞。由於CH3介導的抗原內源化所提呈的多肽主要與I類MHC分子相結合,激活CD8+細胞毒T細胞,因此能夠針對表達該抗原的腫瘤細胞產生強大的免疫攻擊,並殺滅這類腫瘤細胞。
與抗原抗體複合物相比較,本發明方法簡便,省略了製備特殊抗體這一非常複雜的步驟,抗原與CH3為重組的蛋白,結合牢固。而抗原抗體複合物易脫離。本發明疫苗的分子量比抗原抗體複合物小許多倍,易被樹突狀細胞吞噬,產生很強的免疫反應。尤其是在另外連入毒素後,可使腫瘤抗原的抗原性有更明顯的提高,T細胞激活效應可進一步提高2倍。
發明詳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分離的腫瘤抗原疫苗,該腫瘤抗原疫苗包含來自腫瘤抗原的7個或7個以上胺基酸的序列和含有免疫球蛋白的CH3部分的胺基酸序列,上述兩個序列相互連接。
本文所用的術語「分離的」在用於蛋白質時,表示該蛋白質基本上不含其它在天然狀態下相關的細胞成分,其最好呈均質狀態,但也可以是幹的或水溶液。純度和均一性通常可用分析化學方法如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或高效液相色譜法來測定。
本發明的腫瘤抗原疫苗含有兩個胺基酸序列。第一個胺基酸序列是來自腫瘤抗原的7個或7個以上胺基酸的多肽序列。本文所用的術語「多肽」和「蛋白」可以互換,其包括7個或7個以上具有任何長度的胺基酸鏈,包括全長蛋白(即腫瘤抗原本身),其中胺基酸殘基間通過共價肽鍵連接。在這裡,術語「腫瘤抗原」的含義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方案中,所述腫瘤抗原宜選自任意能被T細胞識別的與腫瘤有關的抗原。在一個更佳的實施方案中,所述腫瘤抗原宜選自707-AP、AFP、ART-4、BAGE B、β-catenin/m、bcr-abl、CAMEL、CAP-1、CASP-8、CDC27m、CDK4/m、CEA、CT、Cyp-B、DAM、ELF2M、ETV6-AML1、ETS、G250、GAGE、GnT-V、GP100、HAGE、HER-2/NEU、HLA-A*0201-R170I、HPV-E7、HSP70-2M、HST-2、hTERT、iCE、KIAA0205、LAGE、LDLR/FUT、GDP-Lfucose、MAGE、MART-1/Melan-A、MC1R、Myosin/m、MUC1、MUM-1,-2,-3、NA88-A、NY-ESO-1、P15、p190、P53、Pml/RARα、PRAME、PSA、PSM、RAGE、PAS、RU1、RU2、SAGE、SART-1、SART-3、TEL/AML1、TPI/m、TRP-1、gp75、TRP-2、TRP-2/INT2、WT1。如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腫瘤抗原僅需7個或7個以上胺基酸多肽序列就能為抗原遞呈細胞所遞呈(CAP-1為來源於CEA的胺基酸序列為YLSGANLNL[30],VISNDVCAQV為來源於PSA的胺基酸序列[31],KIFGSLAFL為來源於HER2/neu的胺基酸序列[32])。另外,上述腫瘤抗原多肽序列中可有一個或多個胺基酸缺失、置換或增加,如此產生的變體也包括在本發明的術語「腫瘤抗原」範圍內,只要所述變體保留了該腫瘤抗原多肽序列的抗原性。
本發明的腫瘤抗原疫苗中所含的第二個胺基酸序列是含有免疫球蛋白CH3部分的胺基酸序列。本發明者發現,免疫球蛋白Fc片段中的CH3部分是導致免疫球蛋白Fc片段與DC細胞表面Fc受體結合的關鍵序列。因此,預計含有免疫球蛋白CH3部分的任何胺基酸序列均能與DC細胞表面Fc受體結合。CH3的胺基酸序列和DNA序列分別示於序列表SEQ ID NO1和SEQ ID NO2中。然而,CH3胺基酸序列中一個或多個胺基酸缺失、置換或增加而產生的CH3變體也包括在本發明的術語「CH3部分」範圍內,只要該變體保留了與DC細胞表面Fc受體結合的能力。所述「CH3變體」與CH3序列的相同性宜在約80%以上,更佳的約95%以上。其中常見的置換是保守性胺基酸置換,例如脂族胺基酸Ala、Val、Leu和Ile之間的相互置換;羥基殘基Ser和Thr的互換;酸性殘基Asp和Glu的交換;醯胺殘基Asn和Gln之間的置換;鹼性殘基Lys和Arg的交換;以及芳族殘基Phe和Tyr之間的置換。缺失或增加包括對CH3結合DC細胞表面Fc受體能力影響很小的胺基酸缺失或增加。所述「含有免疫球蛋白CH3部分的胺基酸序列」可以單單是CH3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它可以是含有該CH3胺基酸序列的免疫球蛋白Fc片段。
上述兩個胺基酸序列只需相連即可,而無前後順序。所述連接可以直接連接(即其中沒有介入的胺基酸)或可通過不會顯著影響的腫瘤抗原多肽序列抗原性的接頭序列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方案中,本發明的腫瘤抗原疫苗中還包括毒素。所述毒素可以是任意細菌或病毒及其它生物毒素,例如白喉菌毒素、百日咳菌毒素、假單胞菌毒素、炭疽菌毒素、破傷風毒素等。所述毒素可以以任意30個胺基酸以上的毒素片段與腫瘤抗原疫苗串聯連接,其中毒素片段可以連接在上述腫瘤抗原多肽片段和CH3片段前後以及之間的任何位置。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DNA分子,該DNA分子含有編碼本發明腫瘤抗原疫苗的核苷酸序列。例如,編碼各種腫瘤抗原多肽序列的核苷酸序列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可從基因庫中檢索得到。編碼CH3部分的核苷酸序列例如顯示在SEQ ID NO2中。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可利用本領域中熟知的遺傳密碼的簡併性獲得編碼上述胺基酸序列的所有其它核酸序列。
本發明的腫瘤抗原疫苗可通過以下方法來獲得。
首先,根據本發明公開的信息,用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常規手段,如人工合成或用PCR法擴增分別得到編碼腫瘤抗原的7個或7個以上胺基酸的序列的核苷酸序列以及編碼含有免疫球蛋白的CH3部分的核苷酸序列。然後,可用本領域熟知的各種方法,如基因工程方法,將上述序列用任選的接頭序列將腫瘤抗原多肽編碼序列、CH3編碼序列連接入合適的表達載體中,並與表達調控序列操作性相連。在另一任選的操作步驟中,還可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將毒素(如白喉毒素)的編碼序列也連接入該表達載體中。本文所用的術語「表達調控序列」通常指參與控制核苷酸序列表達的序列。表達調控序列包括與目標核苷酸序列操作性相連的啟動子和終止信號。它們通常還包括核苷酸序列適當翻譯所需的序列。「操作性相連」是指線性DNA序列的某些部分能夠影響同一線性DNA序列其他部分的活性。例如,如果啟動子或增強子增加了編碼序列的轉錄,則它與編碼序列是操作性相連的。本發明中所用的表達載體可採用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各種市售的表達載體。
然後,用上述獲得的表達載體轉化合適的宿主細胞。在本發明中,術語「宿主細胞」包括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常用的原核宿主細胞的例子包括大腸桿菌、枯草桿菌等。常用的真核宿主細胞包括酵母細胞,昆蟲細胞、和哺乳動物細胞。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方案中,宜採用哺乳動物細胞系來作為宿主細胞,更佳的可採用市售的無限增殖細胞系,如中國倉鼠卵巢(CHO)細胞、Vero細胞、海拉細胞、幼倉鼠腎(BHK)細胞、猴腎細胞(COS)等。
本文所用的術語「轉化」是指用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方法將含有感興趣的核酸的表達載體直接導入宿主細胞內。轉化方法因宿主細胞類型而異,通常包括電穿孔;採用氯化鈣、DEAE-葡聚糖或其它物質的轉染;微粒轟擊;脂轉染;感染和其它方法(見Sambrook等人的《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2版,1989年)。
最後,在適合本發明腫瘤抗原疫苗表達的條件下,培養轉化所得的宿主細胞。然後用細胞裂解緩衝液裂解細胞,再用離子交換層析、疏水層析、分子篩層析和親和層析等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常規分離純化手段純化得到本發明的腫瘤抗原疫苗。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疫苗組合物,它含有藥效上有效量的本發明腫瘤抗原疫苗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本文所用的術語「藥學上可接受的」是指當分子本體和組合物適當地給予動物或人時,它們不會產生不利的、過敏的或其它不良反應。本文所用的「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應當與本發明的腫瘤抗原疫苗相容,即能與其共混而不會在通常情況下大幅度降低疫苗組合物的效果。合適的載體通常是大的、代謝緩慢的大分子,如蛋白質、多糖、聚乳酸、聚乙醇酸、胺基酸聚合物、胺基酸共聚物、脂質凝集物(如油滴或脂質體)以及無活性的病毒顆粒。這些載體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熟知的。
本發明的疫苗組合物可根據需要製成各種劑型,並可由醫師根據患者種類、年齡、體重和大致疾病狀況、給藥方式等因素確定對病人有益的劑量進行施用。傳統方法是從腸胃外(皮下、肌內、或透皮/經皮膚)途徑通過注射給予。治療劑量可以是單劑方案或多劑方案。疫苗可以結合其它免疫調節劑或免疫佐劑一起給予。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下列實施例中未註明具體條件的實驗方法,均按照常規條件如Sambrook等人的《分子克隆實驗室手冊》(第三版)(Cold Spring HarborLaboratory Press)中所述的條件,或按照製造廠商所建議的條件進行。
實施例1MUC1腫瘤抗原疫苗MUC1全序列可從基因庫(NM…002456)檢索獲得。用Invitrogene公司反轉錄試劑盒,根據生產商說明書操作,通過mRNA反轉錄方法從X-108胃癌細胞株(手術標本來源的胃癌細胞株)合成cDNA,獲得MUC1的DNA。
同樣,用Invitrogene公司反轉錄試劑盒根據生產商說明書操作,從人B淋巴細胞mRNA反轉錄合成cDNA獲得CH3的DNA。CH3的DNA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NO2所示。
以上述獲得的MUC1的DNA為模板PCR方法合成MUC1(5′PCR引物序列AACCCGGTACCACAGGTTCTGGTCATGCAAGC(SEQ ID NO3),3′PCR引物序列AACCCCTCGAGGGGGGCGGTGGAGCCCGGGGCC(SEQ ID NO4))。用限制性內切酶Kpn I/Xho I將MUC1克隆入pcDNA3.1載體(購自Invitrogene公司)內的多克隆位點內。同樣,以上述獲得的CH3的DNA為模板用PCR方法合成免疫球蛋白Fc的CH3片段(5′PCR引物序列AACCCCTCGAGGGCAGCCCCGAGAACCAC(SEQ IDNO5),3′PCR引物序列AACCCTCTAGATCATTTACCCGGGGACAG(SEQ ID NO6))。用限制性內切酶Xho I/Xba I將CH3片段克隆入pcDNA3.1載體內相應的位點內,使之與MUC1串聯連接。
pcDNA3.1在DH-5α(購自Invitragene公司)內擴增後用Miniprep試劑盒純化質粒DNA。取5-10ug消化後的DNA,用Superfectine試劑盒(Qiagene公司)將其轉導入CHO細胞(購自美國ATCC)中,經G418篩選,單克隆化。
擴增克隆化的細胞,用溶解細胞緩衝液(20mM Tris pH7.5,150mM NaCl,10mMDTT,1mM苯甲基磺醯氟PMSF,10微克/毫升抑酶肽,10微克/毫升亮抑酶肽,5微克/毫升胃抑酶肽)收穫溶解CHO細胞。
用Western印跡法檢測融合蛋白的表達,一抗為鼠抗人MUC1單克隆抗體,二抗為兔抗鼠IgG,試劑盒為美國vector公司產品。結果提示在大約23000分子量處可測出融合蛋白。
如下所述檢測融合蛋白功能。用2毫克純化的融合蛋白免疫C57/BL6小鼠,每周一次共三次,取小鼠脾細胞1×107以20∶1的比例與照射過(8000鈷源拉得)的MC38細胞(來源於美國NIH)混合培養5天,再以不同效靶比的濃度與野生型MC38混合培養測定脾細胞對MC38的殺傷活性。結果發現,以1∶20效靶比在四小時內可殺滅80%的MC38細胞。而用以上方法免疫過的小鼠可得到100%的免疫保護,排斥高達1×106的MC38腫瘤細胞的攻擊。其治療效果與普通的抗原抗體複合物相比高5-10倍。
實施例2CEA腫瘤抗原疫苗(CAP-1)首先,用Invitrogene公司反轉錄試劑盒根據生產商說明書操作,從人B淋巴細胞mRNA反轉錄合成cDNA獲得Fc段的DNA。Fc段的DNA序列如序列表SEQ IDNO7所示。
CAP-1的DNA編碼序列已知為TACCTTTCGGGAGCGAACCTCAACCTCTCC(SEQ ID NO8),以上述獲得的Fc段cDNA為模板用PCR方法合成CAP-1-Fc重組蛋白的DNA(5′PCR引物序列AACCCGGTACCATGTACCTTTCGGGAGCGAACCTCAACCTCTCCGCAGAGCCCAAATCTTGTGA(SEQ ID NO9),3′PCR引物序列AACCCTCTAGATTATCATTTACCCGGAGA(SEQ ID NO10))。用限制性內切酶Xho I/Xba I將CAP-1-Fc克隆入pcDNA3.1載體內相應的位點內,使CAP-1與Fc串聯連接。
pcDNA3.1在DH-5α(購自Invitragene公司)內擴增後用Miniprep試劑盒純化質粒DNA。取5-10ug消化後的DNA,用Superfectine試劑盒(Qiagene公司)轉導入CHO細胞(購自美國ATCC),經G418篩選,單克隆化。
擴增克隆化的細胞,用溶解細胞緩衝液(20mM Tris pH7.5,150mM NaCl,10mMDTT,1mM苯甲基磺醯氟PMSF,10微克/毫升抑酶肽,10微克/毫升亮抑酶肽,5微克/毫升胃抑酶肽)收穫溶解CHO細胞。
Western印跡法檢測融合蛋白的表達,一抗為鼠抗人CH3單克隆抗體,二抗為兔抗鼠IgG,試劑盒為美國vector公司產品。結果提示在大約30000分子量處可測出融合蛋白單體。
分離純化該融合蛋白,凍幹、分裝。
實施例3P53腫瘤抗原疫苗人P53全序列可從基因庫(M14695)檢索獲得。含有P53基因的質粒可以從美國ATCC購得,其胺基酸的全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同樣,用Invitrogene公司反轉錄試劑盒根據生產商說明書操作,從人B淋巴細胞mRNA反轉錄合成cDNA獲得CH3的DNA。
以上述獲得的P53的DNA為模板用PCR方法合成P53(5′PCR引物序列AACCCGGTACCATGGAGGAGCCGCAGTCAGAT(SEQ ID NO12),3′PCR引物序列AACCCCTCGAGGTCTGAGTCAGGCCCTTC(SEQ ID NO13))。用限制性內切酶Kpn I/Xho I將P53克隆入pcDNA3.1載體(購自Invitrogene公司)內的多克隆位點內。同樣,以上述獲得的CH3的DNA為模板用PCR方法合成免疫球蛋白Fc的CH3片段(5′PCR引物序列AACCCCTCGAGGGCAGCCCCGAGAACCAC(SEQ ID NO5),3′PCR引物序列AACCCTCTAGATCATTTACCCGGGGACAG(SEQ ID NO6))。用限制性內切酶Xho I/Xba I將CH3片段克隆入pcDNA3.1載體內相應的位點內,使之與P53串聯連接。
用PCR方法合成白喉毒素的部分DNA序列(可從基因庫檢索其全長序列A04646)(SEQ ID NO14)(5′PCR引物序列為AACCCGGTACCAACTTTTCTTCGTACCACG(SEQ ID NO15),3′PCR引物序列為AACCCGGTACCACTATAAAACCCTTTCCAA(SEQ ID NO16))。利用限制性內切酶Kpn I將毒素序列串聯連接於P53的前端,排列順序為毒素-P53-CH3。
pcDNA3.1在DH-5α(購自Invitragene公司)內擴增後用Miniprep試劑盒純化質粒DNA。取5-10ug消化後的DNA,用Superfectine試劑盒(Qiagene公司)轉導入CHO細胞(購自美國ATCC),經G418篩選,單克隆化。
擴增克隆化的細胞,用溶解細胞緩衝液(20mM Tris pH7.5,150mM NaCl,10mMDTT,1mM苯甲基磺醯氟PMSF,10微克/毫升抑酶肽,10微克/毫升亮抑酶肽,5微克/毫升胃抑酶肽)收穫溶解CHO細胞。
Western印跡法檢測融合蛋白的表達,一抗為鼠抗人P53單克隆抗體,二抗為兔抗鼠IgG,試劑盒為美國vector公司產品。結果提示在大約60000分子量處可測出融合蛋白。
如下所述檢測本實施例製得的融合蛋白功能。用2毫克純化的融合蛋白免疫C57/BL6小鼠,每周一次共三次,取小鼠脾細胞1×107以20∶1的比例與照射過(8000鈷源拉得)的L002細胞(人P53轉基因細胞)混合培養5天,再以不同效靶比的濃度與野生型L002混合培養測定脾細胞對L002的殺傷活性。結果發現,以1∶20效靶比在四小時內可殺滅95%的L002細胞,比未加入毒素的P53-CH3疫苗高約20%。
實施例4Her2/neu腫瘤抗原疫苗
Her2/neu全序列可從基因庫(M11730)檢索獲得。含有該基因的質粒可從美國ATCC獲得。以上述獲得的Her2/neu DNA為模板用PCR方法合成Her2/neu的部分DNA(5′PCR引物序列 AACCCGGTACCAGCACCCAAGTGTGCACC(SEQ ID NO17),3′PCR引物序列 AACCCCTCGAGTTGGTTGTGCAGGGGGCA(SEQ ID NO18))。用限制性內切酶Kpn I/Xho I將Her2/neu的部分DNA克隆入pcDNA3.1載體(購自Invitrogene公司)內的多克隆位點內。同樣,用Invitrogene公司反轉錄試劑盒根據生產商說明書操作,從人B淋巴細胞mRNA反轉錄合成cDNA獲得Fc段的DNA(SEQID NO7)。
同樣,以上述獲得的Fc的DNA為模板用PCR方法合成免疫球蛋白Fc的片段(5′PCR引物序列 AACCCCTCGAGGCAGAGCCCAAATCTTGTGA(SEQ ID NO8),3′引物序列 AACCCTCTAGATCATTTACCCGGAGACAG(SEQ ID NO9))。用限制性內切酶Xho I/Xba I將Fc段克隆入pcDNA3.1載體內相應的位點內,使之與Her2/neu串聯連接。
用PCR方法合成假單胞菌毒素的部分DNA序列GCCGCCGGTGAATGCGCGGGCCCGGCGGACAGCGGCGACGCCCTGCTGGAGCGCAACTATCCCACTGGCGCGGAGTTCCTCGGCGACGGCGGCGACGTCAGCTTCAGCACCCGCGGCACGCAGAACTGGACGGTGGAGCGGCTGCTCCAGGCGCAC(SEQ ID NO19)(其全長序列可從基因庫檢索到M23348)(5′PCR引物序列為AACCCGGTACCGCCGCCGGTGAATGCGCG(SEQ ID NO20),3′PCR引物序列為AACCCGGTACCGTGCGCCTGGAGCAGCCG(SEQ ID NO21))。用限制性內切酶Kpn I將毒素序列串聯連接於P53的前端,排列順序為毒素-Her2/neu-Fc。
pcDNA3.1在DH-5α(購自Invitragene公司)內擴增後用Miniprep試劑盒純化質粒DNA。取5-10ug消化後的DNA,用Superfectine試劑盒(Qiagene公司)轉導入CHO細胞(購自美國ATCC),經G418篩選,單克隆化。
擴增克隆化的細胞,用溶解細胞緩衝液(20mM Tris pH7.5,150mM NaCl,10mMDTT,1mM苯甲基磺醯氟PMSF,10微克/毫升抑酶肽,10微克/毫升亮抑酶肽,5微克/毫升胃抑酶肽)收穫溶解CHO細胞。
Western印跡法檢測融合蛋白的表達,一抗為鼠抗人Her2/neu單克隆抗體,二抗為兔抗鼠IgG,試劑盒為美國vector公司產品。結果提示在大約66000分子量處可測出該融合蛋白。
用人Her2/neu轉基因的小鼠腫瘤細胞接種於C57/BL小鼠,七天後,皮下注射純化的融合蛋白2mg,每三天一次,共五次。Her2/neu-Fc與毒素-Her2/neu-Fc均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而以毒素-Her2/neu-Fc融合蛋白最明顯,二十天後,可清除所有腫瘤。
儘管本發明描述了具體的例子,但是有一點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明顯的,即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可對本發明作各種變化和改動。因此,所附權利要求覆蓋了所有這些在本發明範圍內的變動。
參考文獻1.Klein G,Sjogren HO,Klein E,Hellstrom E.Cancer Res 1960;201561-72.
2.Prehn RT,Main JM.J Natl Cancer Inst 1957;18769-78.999 The British Journal ofRadiology,November 20013.Lynch RG,Graff RJ,Sirisinha S,Simms ES,Eisen HN.Proc Natl Acad Sci USA1972;691540-4.
4.Dranoff G,Jaffee E,Lazenby A,Golumbek P,Levitsky H,Brose K,等人ProcNatl Acad Sci USA 1993;903539-43.
5.Golumbek PT,Lazenby AJ,Levitsky HI,Jaffee LM,Karasuyama H,Baker M,等人.Science 1991;254713-6.
6.Germain RN.Nature 1986;322687-9.
7.Boon T,Cerottini JC,Van den Eynde,van der Bruggen P,Van Pel A.Annu RevImmunol 1994;12337-65.
8.Shu SY,Rosenberg SA.Cancer Res 1985;451657-62.
9.Hsieh CL,Chen DS,Hwang LH.Hum Gene Ther 2000;11681-92.
10.Feltkamp MC,Smits HL,Vierboom MP,Minnaar RP,de Jongh BM,Drijfhout JW,等人.Eur J Immunol 1993;232242-9.
11.Minev BR,McFarland BJ,Spiess PJ,Rosenberg SA,Restifo NP.Cancer Res1994;544155-61.
12.Marchand M,Weynants P,Rankin E,Arienti F,Belli F,Parmiani G,等人.Int JCancer 1995;63883-5.
13.Baldo M,Schiavon M,Cicogna PA,Boccato P,Mazzoleni F.Plast Reconstr Surg1992;901073-6.
14.Rosenberg SA,Yang JC,Schwartzentruber DJ,Hwu P,Marincola FM,TopalianSL,等人.Nat Med 1998;4321-7.
15.Campbell MJ,Esserman L,Byars NE,Allison AC,Levy R.Int Rev Immunol1989;4251-70.
16.Chen TT,Tao MH,Levy R.J Immunol 1994;1534775-87.
17.Tao MH,Levy R.Nature 1993;362755-8.
18.Hung CF,Cheng WF,Hsu KF,Chai CY,He L,Ling M,Wu TC.Cancer Res.2001May 1;61(9)3698-703.
19.Austyn JM,Hankins DF,Larsen CP,Morris PJ,Rao AS,Roake JA.J Immunol1994;1522401-10.
20.Caux C,Vanbervliet B,Massacrier C,Azuma M,Okumura K,Lanier LL,等人.JExp Med 1994;1801841-7.
21.Starling GC,McLellan AD,Egner W,Sorg RV,Fawcett J,Simmons DL,等人.Eur J Immunol 1995;252528-32.
22.Inaba K,Pack M,Inaba M,Sakuta H,Isdell F,Steinman RM.J Exp Med1997;186665-72.
23.Hsu FJ,Benike C,Fagnoni F,Liles TM,Czerwinski D,Taidi B,等人.Nat Med1996;252-8.
24.Nestle FO,Alijagic S,Gilliet M,Sun Y,Grabbe S,Dummer R,等人.Nat Med1998;4328-32.
25.Kugler A,Stuhler G,Walden P,Zoller G,Zobywalski A,Brossart P,等人.NatMed 2000;6332-6.
26.Regnault A,Lankar D,Lacabanne V, Rodriguez A,Thery C,Rescigno M,Saito T,Verbeek S,Bonnerot C,Ricciardi-Castagnoli P,Amigorena S.J Exp Med.1999 Jan18;189(2)371-80.
27.You Z,Huang X,Hester J,Toh HC,Chen SY. Cancer Res.2001 May1;61(9)3704-11.
28.Schuurhuis DH,Ioan-Facsinay A,Nagelkerken B,van Schip JJ,Sedlik C,MeliefCJ,Verbeek JS,Ossendorp F.J Immunol.2002 Mar 1;168(5)2240-6.
29.Berlyn KA,Schultes B,Leveugle B,Noujaim AA,Alexander RB,Mann DL.2001 Dec;101(3)276-83.
30.Tsang KY,等人.J Natl Cancer Inst 1995;8798231.Correale P,等人.J Natl Cancer Inst 1997;89;29332.Fisk B,等人.J Exp Med 1995181;2109
序列表110李進120新的腫瘤抗原疫苗及其製備方法和疫苗組合物13002521416021170PatentIn version 3.12101211106212PRT213智人(Homo sapiens)4001Gln Pro Arg Glu Pro Gln Val Tyr Thr Leu Pro Pro Ser Arg Glu Glu1 5 10 15Met Thr Lys Asn Gln Val Ser Leu Thr Cys Leu Val Lys Gly Phe Tyr20 25 30Pro Ser Asp Ile Ala Val Glu Trp Glu Ser Asn Gly Gln Pro Glu Asn35 40 45Asn Tyr Lys Thr Thr Pro Pro Val Leu Asp Ser Asp Gly Ser Phe Phe50 55 60Leu Tyr Ser Lys Leu Thr Val Asp Lys Ser Arg Trp Gln Gln Gly Asn65 70 75 80Val Phe Ser Cys Ser Val Met His Glu Ala Leu His Asn His Tyr Thr85 90 95Gln Lys Ser Leu Ser Leu Ser Pro Gly Lys100 1052102211321212DNA213智人(Homo sapiens)4002cagccccgag aaccacaggt gtacaccctg cccccatccc gggaggagat gaccaagaac 60caggtcagcc tgacctgcct ggtcaaaggc ttctatccca gcgacatcgc cgtggagtgg 120gagagcaatg ggcagccgga gaacaactac aagaccacgc ctcccgtgct ggactccgac 180ggctccttct tcctctatag caagctcacc gtggacaaga gcaggtggca gcaggggaac 240gtcttctcat gctccgtgat gcatgaggct ctgcacaacc actacacgca gaagagcctc 300tccctgtccc cgggtaaatg a321210321132212DNA213人工序列220221misc_feature223引物4003aacccggtac cacaggttct ggtcatgcaa gc32210421133212DNA213人工序列220221misc_feature223引物4004aacccctcga ggggggcggt ggagcccggg gcc 33210521129212DNA213人工序列220221misc_feature223引物4005aacccctcga gggcagcccc gagaaccac29210621129212DNA213人工序列220221misc_feature223引物4006aaccctctag atcatttacc cggggacag292107211705212DNA213智人(Homo sapiens)4007gcagagccca aatcttgtga caaaactcac acatgcccac cgtgcccagc acctgaactc 60ctggggggac cgtcagtctt cctcttcccc ccaaaaccca aggacaccct catgatctcc120cggacccctg aggtcacatg cgtggtggtg gacgtgagcc acgaagaccc tgaggtcaag180ttcaactggt acgtggacgg cgtggaggtg cataatgcca agacaaagcc gcgggaggag240cagtacaaca gcacgtaccg tgtggtcagc gtcctcaccg tcctgcacca ggactggctg300aatggcaagg agtacaagtg caaggtctcc aacaaagccc tcccagcccc catcgagaaa360accatctcca aagccaaagg gcagccccga gaaccacagg tgtacaccct gcccccatcc420cgggatgagc tgaccaagaa ccaggtcagc ctgacctgcc tggtcaaagg cttctatccc480agcgacatcg ccgtggagtg ggagagcaat gggcagccgg agaacaacta caagaccacg540cctcccgtgc tggactccga cggctccttc ttcctctaca gcaagctcac cgtggacaag600agcaggtggc agcaggggaa cgtcttctca tgctccgtga tgcatgaggc tctgcacaac660cactacacgc agaagagcct ctccctgtct ccgggtaaat gataa705210821130212DNA213人工序列220221misc_feature223引物4008tacctttcgg gagcgaacct caacctctcc 30210921164212DNA213人工序列220221misc_feature223引物4009aacccggtac catgtacctt tcgggagcga acctcaacct ctccgcagag cccaaatctt60gtga 642101021129212DNA213人工序列220221misc_feature223引物40010aaccctctag attatcattt acccggaga 2921011211393212PRT213智人(Homo sapiens)40011Met Glu Glu Pro Gln Ser Asr Pro Ser Val Glu Pro Pro Leu Ser Gln1 5 10 15Glu Thr Phe Ser Asp Leu Trp Lys Leu Leu Pro Glu Asn Asn Val Leu20 25 30Ser Pro Leu Pro Ser Gln Ala Met Asp Asp Leu Met Leu Ser Pro Asp35 40 45Asp Ile Glu Gln Trp Phe Thr Glu Asp Pro Gly Pro Asp Glu Ala Pro50 55 60Arg Met Pro Glu Ala Ala Pro Pro Val Ala Pro Ala Pro Ala Thr Pro65 70 75 80Thr Pro Ala Ala Pro Ala Pro Ala Pro Ser Trp Pro Leu Ser Ser Ser85 90 95Val Pro Ser Gln Lys Thr Tyr Gln Gly Ser Tyr Gly Phe Arg Leu Gly100 105 110Phe Leu His Ser Gly Thr Ala Lys Ser Val Thr Cys Thr Tyr Ser Pro115 120 125Ala Leu Asn Lys Met Phe Cys Gln Leu Ala Lys Thr Cys Pro Val Gln130 135 140Leu Trp Val Asp Ser Thr Pro Pro Pro Gly Thr Arg Val Arg Ala Met145 150 155 160Ala Ile Tyr Lys Gln Ser Gln His Met Thr Glu Val Val Arg Arg Cys165 170 175Pro His His Glu Arg Cys Ser Asp Ser Asp Gly Leu Ala Pro Pro Gln180 185 190His Leu Ile Arg Val Glu Gly Asn Leu Arg Val Glu Tyr Leu Asp Asp195 200 205Arg Asn Thr Phe Arg His Ser Val yal Val Pro Tyr Glu Pro Pro Glu210 215 220Val Gly Ser Asp Cys Thr Thr Ile His Tyr Asn Tyr Met Cys Asn Ser225 230 235 240Ser Cys Met Gly Gly Met Asn Arg Arg Pro Ile Leu Thr Ile Ile Thr245 250 255Leu Glu Asp Ser Ser Gly Asn Leu Leu Gly Arg Asn Ser Phe Glu Val260 265 270Arg Val Cys Ala Cys Pro Gly Arg Asp Arg Arg Thr Glu Glu Glu Asn275 280 285Leu Arg Lys Lys Gly Glu Pro His His Glu Leu Pro Pro Gly Ser Thr290 295 300Lys Arg Ala Leu Pro Asn Ash Thr Ser Ser Ser Pro Gln Pro Lys Lys305 310 315 320Lys Pro Leu Asp Gly Glu Tyr Phe Thr Leu Gln Ile Arg Gly Arg Glu325 330 335Arg Phe Glu Met Phe Arg Glu Leu Asn Glu Ala Leu Glu Leu Lys Asp340 345 350Ala Gln Ala Gly Lys Glu Pro Gly Gly Ser Arg Ala His Ser Ser His355 360 365Leu Lys Ser Lys Lys Gly Gln Ser Thr Ser Arg His Lys Lys Leu Met370 375 380Phe Lys Thr Glu Gly Pro Asp Ser Asp385 3902101221132212DNA213人工序列220221misc_feature223引物40012aacccggtac catggaggag ccgcagtcag at 322101321129212DNA213人工序列220221misc_feature223引物40013aacccctcga ggtctgagtc aggcccttc 2921014211120212DNA213人工序列220221misc_feature223合成的DNA40014aacttttctt cgtaccacgg gactaaacct ggttatgtag attccattca aaaaggtata 60caaaagccaa aatctggtac acaacgaaat tatgacgatg attggaaagg gttttatagt1202101521130212DNA213人工序列220221misc_feature223引物40015aacccggtac caacttttct tcgtaccacg 302101621130212DNA213人工序列220221misc_feature223引物40016aacccggtac cactataaaa ccctttccaa 302101721129212DNA213人工序列220221misc_feature223引物40017aacccggtac cagcacccaa gtgtgcacc 292101821129212DNA213人工序列220221misc_feature223引物40018aacccctcga gttggttgtg cagggggca 2921019211156212DNA213人工序列220221misc_feature223合成的DNA40019gccgccggtg aatgcgcggg cccggcggac agcggcgacg ccctgctgga gcgcaactat60cccactggcg cggagttcct cggcgacggc ggcgacgtca gcttcagcac ccgcggcacg 120cagaactgga cggtggagcg gctgctccag gcgcac1562102021129212DNA213人工序列220221misc_feature223引物40020aacccggtac cgccgccggt gaatgcgcg 292102121129212DNA213人工序列220221misc_feature223引物40021aacccggtac cgtgcgcctg gagcagccg 29
權利要求
1.一種分離的腫瘤抗原疫苗,其特徵在於,它包含來自腫瘤抗原的7個或7個以上胺基酸的序列和免疫球蛋白的CH3部分的胺基酸序列,上述兩個序列相互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腫瘤抗原疫苗,其特徵在於,所述腫瘤抗原選自707-AP、AFP、ART-4、BAGE B、β-catenin/m、bcr-abl、CAMEL、CAP-1、CASP-8、CDC27m、CDK4/m、CEA、CT、Cyp-B、DAM、ELF2M、ETV6-AML1、ETS、G250、GAGE、GnT-V、GP100、HAGE、HER-2/NEU、HLA-A*0201-R170I、HPV-E6、HPV-E7、EBNA、HSP70-2M、HST-2、hTERT、iCE、KIAA0205、LAGE、LDLR/FUT、GDP-Lfucose、MAGE、MART-1/Melan-A、MC1R、Myosin/m、MUC1、MUM-1,-2,-3、NA88-A、NY-ESO-1、P15、p190、P53、Pml/RARα、PRAME、PSA、PSM、RAGE、RAS、RU1、RU2、SAGE、SART-1、SART-3、TEL/AML1、TPI/m、TRP-1、gp75、TRP-2、TRP-2/INT2、和WT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腫瘤抗原疫苗,其特徵在於,它含有免疫球蛋白Fc片段。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腫瘤抗原疫苗,其特徵在於,它還含有毒素片段。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腫瘤抗原疫苗,其特徵在於,所述毒素片段是選自白喉菌毒素、百日咳菌毒素、假單胞菌毒素、炭疽菌毒素和破傷風毒素的毒素片段。
6.一種DNA分子,其特徵在於,它含有編碼權利要求1所述的腫瘤抗原疫苗的核苷酸序列。
7.一種疫苗組合物,它含有藥效上有效量的權利要求1所述的腫瘤抗原疫苗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
8.一種表達載體,其特徵在於,它含有權利要求6所述的DNA分子。
9.一種宿主細胞,其特徵在於,它被權利要求8所述的表達載體轉化。
10.一種製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腫瘤抗原疫苗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a)提供一表達載體,該表達載體含有編碼權利要求1所述的腫瘤抗原疫苗的核苷酸序列以及與該核苷酸序列操作性相連的表達調控序列;b)用步驟a)中的表達載體轉化宿主細胞;c)在適合表達所述腫瘤抗原疫苗的條件下培養步驟b)所得的宿主細胞;和d)分離純化獲得所表達出的腫瘤抗原疫苗。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的腫瘤抗原疫苗,它包含來自腫瘤抗原的7個或7個以上胺基酸的序列和免疫球蛋白的CH3部分的胺基酸序列,上述兩個序列相互連接。本發明還公開了編碼該腫瘤抗原疫苗的DNA序列,其製備方法和含有該腫瘤抗原疫苗的疫苗組合物。本發明疫苗分子量比抗原抗體複合物小許多倍,易被樹突狀細胞吞噬,產生很強的免疫反應。
文檔編號A61K39/00GK1481899SQ0213696
公開日2004年3月17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02年9月13日
發明者李進, 李 進 申請人:李進, 李 進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