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水產養殖的複合水質改良劑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12-05 11:02:21 6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水產養殖的改良劑及其製備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用於水產養殖的複合水質改良劑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池塘養殖面積的不斷增加,水產養殖自身的生態結構和傳統養殖方式的缺陷,使得水產養殖業存在諸多突出問題,如主要養殖品種病情嚴重且呈暴發性流行;濫用漁藥導致生態脆弱,水產品食用安全性下降;隨著內塘養殖面積的不斷擴大,養殖廢水排放及由殘餌、糞便、生物殘骸形成的有機淤泥堆積,使養殖水體有機汙染不斷加重,養殖生態環境質量逐年惡化等等已成為備受公共關注的環境與生態問題。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池塘底質的狀況會影響養殖水體環境,底質和水質共同構成水生生物的生活空間及水體物質能量循環的載體空間。底質與水體之間的物質交換是其營養鹽的主要來源,通過營養鹽的交換及物質再循環過程,底泥成為生長在池塘底層的水生動植物所需營養鹽的來源之一。雖然水體底部的土壤或沉積物與水生動物生物量之間大多無直接關係,但水體的底質條件對水質的影響較大,因而也會對魚類及其他水生動物的生存和生長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而現有的用於水產養殖的水質改良劑大都比較單一,效果不是很好。有些微生物製劑和營養促進劑雖然對水質有一定的修復作用,但是卻會導致上覆水硝態氮和氨態氮上升,促進浮遊藻類階段性滋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良好改善效果,提升水體自淨能力的,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微生物光合作用的用於水產養殖的複合水質改良劑及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的製備方法。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具有良好改善效果的用於水產養殖的複合水質改良劑,改良劑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膨潤土50~60份,細辛醚0.01-0.1份,β-谷甾醇0.01-0.1份,腐植酸鈉20~25份,黃腐酸10~15份,光合細菌10~15份。上述的一種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的用於水產養殖的複合水質改良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光合細菌培養基及培養條件:採用酵母膏、蛋白腖培養基,基本配方為:
CaCl20.3g,MgSO4·7H2O0 5g,酵母膏3g,蛋白腖3g,蒸餾水1000ml,pH:6.8。如需制固體培養基再加2份瓊脂。培養溫度:25℃~30℃最佳,光照強度2000LX~5000LX,PH:7.5~8.5最佳;光合細菌的培養:把菌種接種到滅好菌的培養基中,在三角瓶中進行二級培養,每天搖晃幾次。把40L的反應器中加滿水,放入通氣管,蓋上保鮮膜一起用次氯酸殺菌消毒24小時,用硫代硫酸鈉(1L次氯酸需要150g硫代硫酸鈉)來中和。以15份的接種量接入反應器中,用泵通氣培養,用分光光度計跟蹤測量菌液的密度,得到菌液的密度較高時,得光合細菌備用;
將上述得到的光合細菌與膨潤土、腐植酸鈉、黃腐酸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添加2倍水,攪拌混勻,在一定溫度下吸附2h,一定溫度為25℃~30℃。得到棕褐色的膏狀物,即為用於水產養殖的複合水質改良劑。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本發明得到的用於水產養殖的複合水質改良劑可以改善養殖水體水質,使水體中溶解氧(DO)含量能夠得到有效提高,化學需氧量(CODMn)明顯下降,氨氮(NH4+-N)和亞硝酸鹽氮(NO2--N)的去除效果顯著,水體pH值穩定在漁業水質標準範圍(淡水6.5~8.5);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池塘底質有機質的積累,同時該水質改良劑成本低廉,製備方法簡單,在水產養殖過程中使用方便,效果良好,且在使用時不會產生二次汙染,具有較強的可開發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一種具有良好改善效果的用於水產養殖的複合水質改良劑,改良劑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膨潤土50~60份,細辛醚0.01-0.1份,β-谷甾醇0.01-0.1份,腐植酸鈉20~25份,黃腐酸10~15份,光合細菌10~15份,細辛醚和β-谷甾醇促進光合細菌光合作用,從而提高其產氫、固氮和分解有機物的作用,達到水體改良的目的,同時,促進光合細菌合成菌體蛋白,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還為養殖業提供了高質量的飼料原料。上述的一種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的用於水產養殖的複合水質改良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光合細菌培養基及培養條件:採用酵母膏、蛋白腖培養基,基本配方為:CaCl20.3g,MgSO4·7H2O0 5g,酵母膏3g,蛋白腖3g,蒸餾水1000ml,pH:6.8。如需制固體培養基再加2份瓊脂。培養溫度:25℃~30℃最佳,光照強度2000LX~5000LX,PH:7.5~8.5最佳;光合細菌的培養:把菌種接種到滅好菌的培養基中,在三角瓶中進行二級培養,每天搖晃幾次。把40L的反應器中加滿水,放入通氣管,蓋上保鮮膜一起用次氯酸殺菌消毒24小時,用硫代硫酸鈉(1L次氯酸需要150g硫代硫酸鈉)來中和。以15份的接種量接入反應器中,用泵通氣培養,用分光光度計跟蹤測量菌液的密度,得到菌液的密度較高時,得光合細菌備用;
將上述得到的光合細菌與膨潤土、腐植酸鈉、黃腐酸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添加2倍水,攪拌混勻,在一定溫度下吸附2h,一定溫度為25℃~30℃。得到棕褐色的膏狀物,即為用於水產養殖的複合水質改良劑。本發明實施例1用於水產養殖的複合水質改良劑,按15~22kg/hm2潑灑至試驗池,可維持水體pH值處於有利於魚類的生長範圍,保持水體中DO含量在5mg/L以上,有利於魚類生長。
實施例2:
一種用於水產養殖的複合水質改良劑,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膨潤土50份,腐植酸鈉23份,黃腐酸12份,光合細菌15份。
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光合細菌培養基及培養條件:採用酵母膏、蛋白腖培養基,基本配方為:CaCl20.3g,MgSO4·7H2O0.5g,酵母膏3g,蛋白腖3g,蒸餾水1000ml,pH:6.8。如需制固體培養基再加2份瓊脂。培養溫度:25℃~30℃最佳,光照強度:2000LX~5000LX,PH:7.5~8.5最佳;
(2)光合細菌的培養:把菌種接種到滅好菌的培養基中,在三角瓶中進行二級培養,每天搖晃幾次。把40L的反應器中加滿水,放入通氣管,蓋上保鮮膜一起用次氯酸殺菌消毒24小時,用硫代硫酸鈉(1L次氯酸需要150g硫代硫酸鈉)來中和。以15份的接種量接入反應器中,用泵通氣培養,用分光光度計跟蹤測量菌液的密度,得到菌液的密度較高時,得光合細菌備用;
(3)將步驟(2)得到的光合細菌與膨潤土、腐植酸鈉、黃腐酸按15份、50份、23份、12份混合,添加2倍水,攪拌混勻,在一定溫度下吸附2h。得到棕褐色的膏狀物,即為本發明實施例2用於水產養殖的複合水質改良劑。
本發明實施例2用於水產養殖的複合水質改良劑,按15~22kg/hm2潑灑至試驗池,對水體COD有較強的降解作用且可持續到第10天,對水體NO2--N有明顯去除作用且可持續6d,能顯著減少底質有機質的積累。
本發明用於水產養殖的複合水質改良劑用於水質改良效果試驗:
1、試驗用2口池塘面積均為0.67hm2,水深1m。試驗期間未換水,每天11:00左右採集水樣和底泥樣品;
2、試驗方法:試驗組採用本發明實施例1用於水產養殖的複合水質改良劑,以不使用該複合水質改良劑為對照組;
3、試驗效果:本發明水質改良劑能顯著降低養殖池塘水體中亞硝酸鹽氮、氨氮和化學需氧量。可以改善水體水質,穩定水體pH在漁業水質標準範圍,有效降解水體有機質,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池塘底質有機質的積累。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發明的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