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溼劑以及含有保溼劑的化妝品和外用劑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15:17:36 2
專利名稱:保溼劑以及含有保溼劑的化妝品和外用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由特定成分組成的保溼劑以及含有該保溼劑的化妝品和外用劑,本發明特別涉及高溫穩定性優良的保溼劑、以及含有它的化妝品和外用劑。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對於食品、化妝品、農藥、飼料和醫藥品等各種產品的配合成分來說,水份具有很大關係,這些產品中的保溼功能是重要的品質功能之一。可以使用甘油、1,3-丁二醇、山梨糖醇等多元醇作為化妝品或外用劑用的公知保溼劑。此外,還可以使用本身是NMF(天然保溼因子)主要成分的吡咯烷酮羧酸鹽和乳酸鹽等,以及經微生物生產的阿洛糖酸鈉。
而且保溼劑作為上記產品本身的水份保留劑發揮作用,對於保持體系的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從具有優良的保溼性和水份保留性,以及安全性、穩定性和價格等觀點來看,作為通用性最強的保溼劑,使用甘油和山梨糖醇等三元以上多元醇。
作為保溼劑必須具備的條件,可以舉出不被環境條件(溫度、溼度、風等)所左右,尤其是不受周圍溫度的影響,能夠長時間保持水份。然而,任何保溼劑都因與蒸汽壓有關而使吸溼量和放出量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例如對於甘油而言,在25℃溫度和65%相對溼度下的平衡水份量為60%,而在33%相對溼度下平衡水份量卻為15%。同樣在山梨糖醇的場合下,75%相對溼度下的平衡水份量為50%,而在33%相對溼度下平衡水份量卻為5%。因此,由於周圍的相對溼度不同使含水率產生差異。
也就是說,已有的保溼劑存在著在周圍相對溼度低的場合下,放出保留的水份而降低保水量的問題。因此,作為保溼劑在低溼度環境下水份的蒸發必須緩慢。在重視低溼度環境下水份蒸發的場合下,現在廣泛使用卵磷脂。然而,卻存在低pH下等電點時的易析出性、低耐鹽性、與十六烷醇並用時粘度降低,以及易水解性和耐熱性差等問題。
迄今為止,由於化妝品和外用劑作為商品流通,所以出現了高溫穩定性這一新問題。也就是說,過去對化妝品和外用劑流通時的保證制度,要求40℃下的穩定性。因此,化妝品和外用劑的保存試驗在40℃下進行,而且加速試驗也在40℃下進行。然而,近年來由於臭氧層的破壞而變暖和都市型變暖,使平均溫度上升。特別是在城市近郊,在夏季的白天的氣溫顯著上升,溫度往往升高到35℃以上。因此,在未裝空調機的室內、攜帶的皮包內以及車中,溫度常常超過40℃。在這樣高溫下,產品的固態性顯著降低,從容器中取出時容易流出,是從容器中洩漏的原因,或者市場出現油層分離的現象。
因此,人們需要一種很難受環境影響的而具有水份保持功能的保溼劑、以及即使在40℃以上高溫下也具有優良粘度保持性和保存穩定性的化妝品和外用劑。
過去在設計乳化體系的場合下,將處方調整得能夠彌補系統具有的缺點,同時滿足所要求的性能,而且還能得到所需的質感。然而,要將處方調整得既有優良的水份保持性,又有優良的高溫穩定性,特別是在40℃以上高溫下能夠保持粘度的製劑,卻是非常困難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具有優良的水份保持性和高溫穩定性的保溼劑,以及含有這種保溼劑的化妝品和外用劑。
其中本說明書中所說的「水份保持性」,是指不管高溫或低溫,也不論高溼度或低溼度,都能大體保持一定水份的特性。所謂「高溫穩定性」,是指特別是在40℃以上高溫下能夠保持高粘度,能夠穩定存在的特性。
鑑於這種情況,本發明人等採用與過去不同的觀點,為提高保溼性和高溫穩定性在水包油型為主體的乳化體系中進行了開發。即目的在於開發一種在乳化體系物質中添加少量就能發揮保溼功能,而且可以用於各種乳化體系物質之中,具有優良的高溫穩定性的保溼劑而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了水份保持性優良、而且高溫穩定性,特別是40℃以上溫度高溫下的穩定性優良的保溼劑,因而完成了本發明。而且還發現了含有本發明保溼劑的化妝材料或外用劑,並發現具有與保溼劑同樣優良的水份保持特性和高溫穩定性。
也就是說,本發明提供一種保溼劑,其中含有成分A是由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16~28個碳原子的直鏈飽和脂肪酸和16~28個碳原子的飽和脂肪族二元酸組成的酯化合物,上記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的總羥基數中有1/2以上羥基殘存的酯化合物,成分B水溶性二元醇,和成分C三元以上水溶性多元醇。
而且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含有上記保溼劑的化妝品。
此外本發明也提供一種含有上記保溼劑的外用劑。
優選實施例本發明的保溼劑,是含有下記成分A、成分B和成分C的保溼劑。也就是說,是含有以下成分的保溼劑成分A是由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16~28個碳原子的直鏈飽和脂肪酸和16~28個碳原子的飽和脂肪族二元酸組成的酯化合物,而且在上記甘油和/或其縮合物的總羥基數中超過1/2以上的羥基殘存的酯化合物,
B水溶性二元醇,和C三元以上水溶性多元醇。
含有上記成分組成的本發明的保溼劑,水份保持特性強,而且高溫穩定性也優良。
而且本發明提供的保溼劑可以以下方式得到,即上記成分A的酯類化合物是由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16~28個碳原子的直鏈飽和脂肪酸和16~28個碳原子的飽和脂肪族二元酸組成的酯化合物,而且對於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上,使直鏈飽和脂肪酸及脂肪族飽和二元酸形成酯鍵的場合下,通過控制加入量使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的總羥基數殘存1/2以上的條件下進行酯化反應。
首先說明作為成分A使用的酯化合物。
為了製造上記成分A的酯化合物,使用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作為必要成分。也就是說,使用甘油、甘油縮合物或甘油與甘油縮合物的混合物作為必要成分。
其中在本發明中,所說的「甘油縮合物」是指平均聚合度是2以上的聚甘油。然而,由於平均聚合度越高親水性越強,保溼性也增大,所以更優選平均聚合度是5以上的聚甘油,最好是平均聚合度是10左右的聚甘油。具體可以舉出二聚甘油、三聚甘油、五聚甘油、六聚甘油、十聚甘油等,這些物質可以單獨使用或者以混合物形式使用。
進而以直鏈飽和脂肪酸(直鏈飽和脂肪族一元酸)必須是16~28個碳原子的直鏈飽和脂肪酸。雖然16~28個碳原子的直鏈飽和脂肪酸是必須的,但是其中優選18~24個碳原子的直鏈飽和脂肪酸,最好是20或者22個碳原子的直鏈飽和脂肪酸。這種直鏈飽和脂肪酸的碳原子數一旦小於16,配入得到的酯化合物的保溼劑的保存穩定性就會劣化,經過一段時間後容易產生分離,所以不優選。反之,碳原子數一旦超過28個,因難於脫色和脫臭而不適用。而且用支鏈飽和脂肪酸或不飽和脂肪酸的情況下,由於配入得到的酯化合物的保溼劑保存穩定性差,而且經過一段時間後,容易引起分離等而不優選。
作為能夠適於本發明使用的上記直鏈飽和脂肪酸,可以舉出例如棕櫚酸、硬脂酸、10-羥基硬脂酸、10-酮基硬脂酸、12-羥基硬脂酸、二十烷酸、二十二烷酸、二十九烷酸等。這些脂肪酸可以單獨使用或者混合使用。其中雖然在保溼劑中配入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數越多,保存穩定性提高得越顯著,但是考慮到原料易得性和合成酯化合物的困難性隨熔點的提高而變難,最好採用二十二烷酸。
而且飽和脂肪族二元酸,必須是16~28個碳原子的飽和脂肪族二元酸。雖然16~28個碳原子的飽和脂肪族二元酸是必須的,但是其中優選的是18~24個碳原子的飽和脂肪族二元酸,最好是20或22個碳原子的飽和脂肪族二元酸。配入由不飽和脂肪族二元酸和碳原子數小於16的飽和脂肪族二元酸得到的酯化合物(成分A)的保溼劑,保存穩定性差,容易產生經時分離。而且碳原子數超過28個的飽和脂肪族二元酸很難得到工業原料。
作為能夠適於本發明使用的飽和脂肪族二元酸,可以舉出例如二十烷二酸、二十二烷二酸、二十四烷二酸、二十六烷二酸、二十八烷二酸等,這些二元脂肪酸可以單獨使用或者混合使用。其中雖然在保溼劑中配入酯化合物的二元酸的碳原子數越多,保存穩定性提高得越顯著,但是考慮到原料易得性和合成酯化合物的困難性隨熔點的提高而變難,這些飽和脂肪族二元酸中最好採用二十烷二酸。
作為成分A用的酯化合物,可以將上記原料適當組合採用下述方法得到。
也就是說,通過使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16~28個碳原子的直鏈飽和脂肪酸和16~28個碳原子的飽和脂肪族二元酸同時產生低聚酯化反應,可以得到所需的成分A。而且通過使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與16~28個碳原子的直鏈飽和脂肪酸首先進行酯化反應,然後使得到的生成物與16~28個碳原子的飽和脂肪族二元酸產生低聚酯化反應或酯交換反應也能得到。此外,還可以通過使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與16~28個碳原子的飽和脂肪族二元酸產生低聚酯化反應,然後使得到的生成物與16~28個碳原子的直鏈飽和脂肪酸進行酯化反應得到。
其中上記酯化反應,優選在酸催化劑、鹼催化劑或金屬催化劑存在或不存在下,優選在對該反應惰性有機溶劑或/和氣體中,在100~240℃下反應數小時~20小時,除去副產水的方式進行。上記酯交換反應,優選使用金屬醇鹽或脂肪酶等催化劑,在20~140℃下進行數十分鐘~數十小時。其中,可以通過測定體系中的酸值或有利酸成分的組成來判斷反應歷程,這樣可以確定反應的終點。其中使反應進行到酸值達到5以下,優選達到1以下,不能發現酸值降低時為止,以此確定反應終點,此時可以得到作為原料加入的直鏈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族二元酸幾乎全部酯化的酯化物。對得到的酯化物實施除去溶劑、脫色、脫臭處理後,可以得到被精製的酯化物。
這樣得到的酯化物,是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直鏈飽和脂肪酸和脂肪族二元酸被低聚酯化成直鏈狀和/或網狀的混合物,熔點約為50~80℃。
而且本發明使用的酯化物,必須是作為原料的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的總羥基數中,有1/2以上羥基殘存的酯化物。酯化物殘存的羥基數一旦少於1/2,酯化物(成分A)與多元醇(成分B和成分C)之間的相容性就變差,保溼劑保存時容易經時析出不溶物。
其中,雖然可以根據平均聚合度求出甘油縮合物的羥基數,但是這種平均聚合度卻是基於羥基值經過計算求出的。在平均聚合度為n(n為整數)的甘油縮合物的場合下,1摩爾總羥基數的1/2將變成(n+2)/2個。在酯化反應中,1摩爾直鏈飽和脂肪酸與這種甘油和/或其縮合物的一個羥基形成酯鍵,而1摩爾脂肪族飽和二元酸與這種甘油和/或其縮合物的兩個羥基形成酯鍵。
因此,原料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的總羥基數中有1/2以上羥基殘存的酯化物,可以以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的總羥基數中1/2以上羥基殘存的酯化物加料比例作為基準,通過變更加料比例的方法得到。具體講,當首先使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與全部直鏈飽和脂肪酸和脂肪族飽和二元酸酯化的場合下,設定可以使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的總羥基數恰好有1/2殘存的原料比例,即設定加料的摩爾量。也就是說,作為原料加入所設定摩爾量的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和所設定摩爾量的直鏈飽和脂肪酸和脂肪族飽和二元酸,一旦反應進行到使酸值降低達到5以下,優選達到1以下,就能得到原料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的總羥基數中有1/2羥基殘存的酯化物。因此,一旦作為原料加入所設定摩爾量的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和比所設定摩爾量少的直鏈飽和脂肪酸和脂肪族飽和二元酸,使酯化反應進行到滿足上記條件為止,就能得到原料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的總羥基數中有1/2以上羥基殘存的酯化物。
例如,可以得到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的總羥基數中1/2羥基殘存的酯化物的理論加料量,在由十聚甘油(羥基值為882.2)、二十二烷酸和二十烷二酸形成酯化物的場合下,例如十聚甘油為1摩爾、二十二烷酸為5摩爾和二十烷二酸為0.5摩爾。這種場合下,如果全部二十二烷酸和二十烷二酸與十聚甘油結合,則十聚甘油的總羥基數中將有1/2殘存。而且在這種理論加料量下,如果減少二十二烷酸加料量,使全部二十二烷酸和二十烷二酸與十聚甘油形成酯鍵,則十聚甘油的總羥基數中將由1/2以上殘存。
本發明優選作為成分A使用的酯化物,可以舉出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烷二酸縮合物(商品名ノムコ-トHK-P,日清制油株式會社製造)。
以下說明本發明中作為B成分使用的水溶性二元醇。作為B成分使用的水溶性二元醇,只要是一個分子中有兩個羥基的水溶性醇就無特別限制。其代表性實例有1,2-戊二醇、己二醇、1,3-丁二醇、丙二醇等,這些醇可以單獨使用或者混合使用。這些水溶性二元醇中,由於與酯化合物的相容性強而著優選使用1,3-丁二醇。可以簡單地利用市售品(例如ダイセル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製造)作為1,3-丁二醇。
接著說明本發明中作為成分C使用的三元以上的水溶性醇。關於作為成分C使用的三元以上的水溶性醇,只要是在一個分子中有倒戈以上羥基的水溶性多元醇就無特別限制。其代表性實例有甘油二聚甘油、三聚甘油、聚甘油、新戊基甘油、山梨糖醇、丁四醇、季戊四醇、葡萄糖、半乳糖、果糖、蔗糖、麥牙糖、木糖、木二糖、寡糖等還原物等,這些物質可以單獨使用或者混合使用。其中在這些三元以上多元醇中由於容易使保溼劑變成凝膠狀而優選甘油。
而且本發明的保溼劑中作為成分A的酯化合物含量,相對於100重量%保溼劑而言應當處於0.1~50重量%範圍內,優選0.1~40重量%,更優選0.5~30重量%。酯化合物含量低於0.1重量%的場合下,保溼劑的水份保持特性不充分,反之一旦超過50重量%,酯化合物不能以溶解形式存在於該保溼劑體系中,可以發現不溶成分析出,因而不好。
成分B和成分C的合量,相對於100重量%保溼劑而言應當處於5~99.0重量%範圍內,優選10~95重量%。成分B和成分C的合量,低於5重量%的場合下,由於保溼劑的水份保持特性有變得不充分的傾向而不優選。此外,作為上記成分B的水溶性二元醇與作為成分C的三元以上水溶性多元醇之間的重量比,優選處於1∶0.1~1∶20範圍內,更優選1∶0.1~1∶10。成分B與成分C之重量比小於0.1的場合下,不能使水份保持特性達到所需的程度。而且成分B與成分C之重量比大於20的場合下,酯化合物(成分A)不能穩定地以溶解形式存在於水溶性多元醇(成分B和成分C)中,在室溫~低溫下,例如20~5℃下,由於產生沉澱的傾向增大而不好。
關於本發明保溼劑的製備方法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以採用將成分A的酯化合物、成分B的水溶性二元醇和成分C的三元以上多元醇加熱至60~90℃,優選加熱至70~80℃後,通過緩緩攪拌、攪拌槳攪拌、均質機攪拌、分散攪拌等攪拌10分鐘~1小時,使各成分均一溶解的方法製備。在低於60℃下攪拌成分A、成分B和成分C的場合下,往往不能攪拌得充分均一,而在超過90℃下攪拌的場合下,由於各成分常常熱分解所以也不好。
本發明的含有成分A、成分B和成分C的保溼劑,既可以是非水系的,也可以配入水份。水的配入量,相對於加水後全體100重量%而言應當處於0.1~80重量%範圍內,優選1~50重量%,最好為1~20重量%。水的配入量相對於加水後全體100重量%而言,即使配入80重量%以上水份,也不能獲得更高的保溼效果。
特別是當三元以上水溶性多元醇(成分C)是蔗糖和葡萄糖等固體糖的場合下,由於難於與酯化合物均一混合,所以優選使添加的水量在加水後全體100重量%中達到10~80重量%。上記範圍內更優選30~80重量%,特別優選60~80重量%。
含有上記成分A、成分B和成分C的保溼劑,還可以含有油性物質。而且上記保溼劑也可以添加水和油性物質。通過添加油性物質能夠進一步改善水份保持性和高溫穩定性。油性物質的配入量,相對於油性物質添加後的100重量%保溼劑而言,優選處於1~80重量%範圍內,更優選10~70重量%。油性物質的添加量,相對於油性物質添加後100重量%保溼劑超過80重量%的場合下,由於油有產生分離的傾向所以不好。
對於上記油性物質並無特別限制,其中包括烴類、酯、油脂、石蠟、高級脂肪酸、高級醇、矽酮系物質、甾醇類、樹脂類等。更具體講有液體石蠟、異構烷烴、凡士林、三十碳烷、十四烷酸異丙酯、十四烷酸辛基十二烷醇酯、異辛酸十六烷基(2-己酸十六烷基)酯、三異辛酸甘油(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三癸酸甘油酯、二異辛酸新戊基二醇(二-2-乙基己酸新戊基二醇)酯、蘋果酸二異硬脂基酯、異壬酸異壬基(3,5,5-三甲基己酸3,5,5-三甲基己醇酯)、12-羥基硬脂酸膽甾醇酯、使用エメリ-株式會社製造的異硬脂酸的單至六異硬脂酸二季戊四醇酯、鄰位、間位或對位-羥甲基桂皮酸異辛酯、桉葉油、豆油、棉籽油、香油、米胚芽油、米糠油、紅花油、葵花籽鈾、棕櫚油、橄欖油、ホホバ油、澳洲堅果油、鱷梨油、蓖麻油、月見草油、海龜油、貂油、甜橙油、羊毛脂油、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十八烷酸、油酸、12-羥基十八烷酸、二十二烷酸、十八烷醇、油醇、十六烷醇、羊毛脂醇、液體石蠟、微晶石蠟、地蠟、蜂蠟、巴西棕櫚蠟、小燭樹蠟、蟲膠蠟、大豆固化油、菜籽固化油、三硬脂酸甘油酯、松香、膽固醇、植物甾醇、二甲基聚矽氧烷、甲基苯基聚矽氧烷、和動植物起源的精油成分等。這些物質可以單獨使用或者混合使用。這些油性物質中,從對成分A的酯化合物顯示協同作用,顯著增大保溼劑的粘著性的角度來看,優選十六烷醇等高級醇類。
本發明的保溼劑含有油性物質的場合下,可以通過將上記成分A、成分B和成分C加熱後攪拌時,添加水和油性物質得到。
以下說明本發明保溼劑的性狀。
本發明的保溼劑,可以製成液態具有粘性的粘稠狀的、沒有流動性的半固體凝膠狀等各種形態的。
本發明的保溼劑雖然可以以各種形態使用,但是特別是一旦使用凝膠狀態的保溼劑作為基礎材料,就能製備凝膠狀態的化妝品和外用劑。而且有關未配入油性物質的保溼劑,粘稠狀態保溼劑或凝膠狀態保溼劑因水份保持性和高溫穩定性優良而優選。其中特別是凝膠狀態的因水份保持性和高溫穩定性優良而最優選。
在本發明的含有成分A、成分B和成分C的保溼劑中,非水系品呈凝膠狀態。而且在發明的含有成分A、成分B和成分C的保溼劑中,即使相對於添加水份後全體100重量%配入佔0.1~大約50重量%水份後仍能保持凝膠狀態。而且配入大約50重量%以上水份後將會變成液態或粘稠狀態。這裡對於使保溼劑狀態從凝膠狀態變成液態或粘稠狀態時水的配入量雖然記載為大約50重量%,但是狀態變化所需的水份配入量應當因成分A、成分B和成分C的配比而變。
其次,相對於1倍量(重量)本發明的含有成分A、成分B和成分C的保溼劑,配入10倍量(重量)以下油性物質的場合下,非水系品呈凝膠狀態。而且相對於1倍量(重量)本發明的含有成分A、成分B和成分C的的保溼劑,配入10倍量(重量)以下油性物質的場合下,進而再相對於添加水後全體重量100重量%,配入0.1~大約40重量%水的場合下,也能保持凝膠狀態。此外,當配入大約40重量%以上水的情況下將會變成液態或粘稠狀態。這裡對於使保溼劑狀態從凝膠狀態變成液態或粘稠狀態時水的配入量雖然記載為大約40重量%,但是狀態變化所需的水份配入量應當因成分A、成分B和成分C的配比而變。
在本發明的含有成分A、成分B和成分C的保溼劑中配入的油性物質量,相對於1倍量(重量)的保溼劑優選為1~20倍。油性物質量達到1倍量(重量)時,很難獲得因添加油性物質帶來的功能改善效果,一旦超過20倍量(重量),因會出現油分離的傾向而不優選。
而且在本發明的含有成分A、成分B和成分C的保溼劑中配入油性成分和水得到的液態或粘稠狀態的保溼劑,由於是含有油性物質的,所以將處於水包油型乳化狀態或可溶性狀態下。這裡所說的水包油型乳化狀態的保溼劑,是指在水中存在平均粒徑為50納米以上乳化粒子乳化狀態的保溼劑。而且所說的可溶性狀態的保溼劑,是指使水不溶性物質變成可溶性的、使之在熱力學上穩定、外觀呈現透明液態的保溼劑,以及由微乳液等平均粒徑為50納米以下的油的微粒在水中分散而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保溼劑。
以下說明水包油型乳化狀態的保溼劑。
一旦在攪拌狀態下向前面說明的含有成分A、成分B和成分C的凝膠狀態保溼劑中添加水,就能得到水包油型乳化狀態的保溼劑。而且即使在攪拌下向含有成分A、成分B、成分C、水和油性物質的凝膠狀態保溼劑中進一步添加水,也能得到水包油型乳化狀態的保溼劑。
為了得到水包油型乳化狀態的保溼劑,優選在攪拌下添加水使含水率相對於100重量%水包油型乳化狀態的保溼劑處於50~99重量%範圍內,更優選處於60~90重量%範圍內。含水率一旦超過99重量%,乳化狀態就會變得不良,所以不好。而且也可以在攪拌下添加水之前,事先在本發明的保溼劑中配入公知的表面活性劑和保溼劑等水溶性或水分散性成分,這樣可以使保溼劑的經時穩定性和保溼劑進一步提高。
得到的水包油型乳化狀態的保溼劑,可以直接用作化妝品或外用劑,或者作為水性產品基劑、化妝品基材使用。
以下說明可溶性狀態的保溼劑。
一旦在攪拌下向含有上面說明的成分A、成分B、成分C、以及和油性物質的凝膠狀態保溼劑中添加水,就能使粘度逐漸降低,得到可溶性狀態的保溼劑,而且在攪拌下向含有成分A、成分B、成分C、水和油性物質的保溼劑中添加水,還能得到可溶性狀態的凝膠狀保溼劑。
為了獲得可溶性狀態下的保溼劑,攪拌下添加水後優選使含水率在可溶性狀態保溼劑100重量%中佔50重量%以上,更優選處於60~90重量%範圍內。
而且攪拌下添加水之前,還可以事先在本發明的保溼劑中配入公知的表面活性劑和保溼劑等的水溶性或水分散性成分。配入表面活性劑和保溼劑等的水溶性或水分散性成分的情況下,能夠獲得進一步提高保溼劑的經時穩定性和保溼劑的效果。
得到的可溶性狀態的保保溼劑,可以直接用作化妝品或外用劑,或者作為水性產品基劑、化妝品基材使用。
本發明的這種保溼劑,其性狀無論處於液態、粘稠狀、凝膠狀、水包油型乳化狀態和可溶性狀態中任何一種狀態下,其水份保持性和高溫穩定性均優良。而且活用這種優良的高溫穩定性和各種狀態,可以在園藝領域中花草的水份供給劑、土木領域中沙漠土壤和乾燥土壤的改良劑、醫療領域或化妝品領域中的保溼劑等各種領域中,用於各種產品上。而且可以根據應用的目的向最終產品中配入通常使用的公知成分。
上記化妝品含有前面說明的成分A、成分B和成分C的保溼劑,或者含有進一步配入水的保溼劑的場合下,上記保溼劑的含量範圍,相對於100重量%最終產品化妝品而言,優選處於0.1~90重量%範圍內,更優選處於0.1~50重量%範圍內。
而且上記化妝品含有進一步配入油性物質的凝膠狀態保溼劑的場合下,上記凝膠狀態保溼劑的含量範圍,相對於100重量%最終產品化妝品而言,優選處於0.1~50重量%範圍內,更優選處於0.1~40重量%範圍內。
此外,上記化妝品含有水包油型乳化狀態保溼劑或可溶性狀態保溼劑的場合下,上記水包油型乳化狀態保溼劑或可溶性狀態保溼劑的含量範圍,相對於100重量%最終產品化妝品而言,優選處於0.1~100重量%範圍內,更優選處於1~100重量%範圍內。
作為化妝品除可以得到雪花膏、乳液、化妝水、美容液、洗面面膜等化妝材料和軟膏、凝膠等外用劑之外,還可以舉出保溼膜、填料(粉底)等皮膚護理化妝材料、乳化型水粉、乳化眼影、指甲護理等具有保溼效果的化妝用化妝品等。
本發明還可以提供一種含有上記保溼劑的外用劑。
上記外用劑含有前面說明的成分A、成分B和成分C的保溼劑,或者含有進一步配入水的保溼劑的場合下,上記保溼劑的含量範圍,相對於100重量%最終產品是外用劑而言,優選處於0.1~90重量%範圍內,更優選處於0.1~50重量%範圍內。
而且上記外用劑含有進一步配入油性物質的凝膠狀態保溼劑的場合下,上記凝膠狀態保溼劑的含量範圍,相對於100重量%最終產品是外用劑而言,優選處於0.1~50重量%範圍內,更優選處於0.1~40重量%範圍內。
此外,上記外用劑含有水包油型乳化狀態保溼劑或可溶性狀態保溼劑的場合下,上記水包油型乳化狀態保溼劑或可溶性狀態保溼劑的含量範圍,相對於100重量%最終產品外用劑而言,優選處於0.1~100重量%範圍內,更優選處於1~100重量%範圍內。
作為外用劑,可以舉出伴隨有龜裂、裂紋、搔癢和特異反應性皮膚乾燥的皮膚炎症用的外用醫藥品、醫藥軟膏、凝膠製劑等。
上記化妝品和外用劑,可以使用由上記特定成分組成的保溼劑和其他公知成分按照常法製備。也就是說,可以將公知的油性成分、表面活性劑、保溼劑、增粘劑、防腐劑、顏料、粉末、pH調節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香料、色素、精製水等,適當配入由上記特定成分組成的保溼劑中。
更具體講,以上記油劑成分為首的、可以在化妝材料和外用劑中使用的油劑成分和表面活性劑,可以舉出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聚氧乙烯油基醚、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醚、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固化蓖麻油、聚氧乙烯山梨糖醇四油酸酯、山梨糖醇單油酸酯、山梨糖醇硬脂酸酯、甘油單油酸酯、甘油單硬脂酸酯、卵磷脂、溶血卵磷脂、聚甘油脂肪酸酯和蔗糖與上記脂肪酸的單、雙、三或四酯等。
增粘劑可以舉出阿拉伯膠、黃芪膠等植物系高分子,佔噸樹膠、糊精等微生物系高分子,羧甲基澱粉等澱粉系高分子,羧甲基纖維素鈉等纖維素系高分子等。
粉末可以舉出氧化鈦、碳酸鎂、雲母、羥基磷灰石等無機粉末,和聚醯胺粉末等有機粉末等。
抗氧化劑可以舉出BHT、BHA、維生素A類及其衍生物和它們的鹽類、維生素C類及其衍生物和它們的鹽類、維生素E及其衍生物和它們的鹽類等。
紫外線吸收劑可以舉出二苯甲酮衍生物、對氨基苯甲酸衍生物、羥甲基桂皮酸衍生物、咪唑丙烯酸等。
而且顏料可以舉出有色顏料和珠光顏料等。
這些化妝材料成分或外用劑成分,可以使用通常作為化妝品成分或外用劑成分使用的那些,並無特別限制。
將這些材料適當組合,在加熱或者非加熱狀態下,經過混合、分散、乳化或溶解,將其製成液態、糊狀、凝膠狀、膏狀(包括半固態)或固態,得到本發明的化妝材料和外用劑。本發明的化妝材料可以直接或間接塗布在皮膚上使用。
以下列舉實施例對本發明作更具體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受這些實施例的任何限制。
製造對照例1在安裝有攪拌機、氣體導入管和水份分離器的四口燒瓶中,加入75克(0.1摩爾)十聚甘油、185克(0.65摩爾)硬脂酸和17克(0.05摩爾)二十碳烷二甲酸,再加入0.1重量%的對甲苯磺酸作為催化劑和5重量%的二甲苯作為回流溶劑。在氮氣氣流中將其加熱至180~230℃,進行酯化反應。大約8小時後,反應生成物的酸值為0.8,未發現酸值的進一步降低。反應終止後,用二甲苯蒸餾出反應生成物,用活性炭脫色,通入水蒸汽進行脫臭處理後,得到了241克本身是酯化物的十聚甘油脂肪酸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其中,使十聚甘油的總羥基數中有1/2羥基數殘留的酯化物的原料加料比例,雖然分別為十聚甘油0.1摩爾、硬脂酸0.5摩爾、二十碳烷二甲酸0.05摩爾,但是由於硬脂酸的加料量多,所以所得到的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二碳烷二甲酸縮合物的酸值卻為0.8,羥基值為70.2。
製造對照例2
採用與製造對照例1同樣方法,使75克(0.1摩爾)十聚甘油、238克(0.7摩爾)二十二碳酸和17克(0.05摩爾)二十碳烷二甲酸進行反應,得到了305克酯化物。其中,使十聚甘油的總羥基數中有1/2羥基數殘留的酯化物的原料加料比例分別為十聚甘油0.1摩爾、二十二烷酸0.5摩爾、二十碳烷二甲酸0.05摩爾,其中酯化物殘存的羥基數比增加二十二烷酸加料摩爾量得到的十聚甘油羥基總數的1/2少,其酸值為0.8,羥基值為75.7。
製造對照例3採用與製造對照例1同樣方法,使75克(0.1摩爾)十聚甘油、179克(0.7摩爾)十四烷酸和17克(0.1摩爾)二十碳烷二甲酸進行反應,得到了239克酯化物。其中使十聚甘油的總羥基數中有1/2羥基數殘留的酯化物原料加料比例分別為十聚甘油0.1摩爾、十四烷酸0.1摩爾、二十碳烷二甲酸0.5摩爾,其中酯化物殘存的羥基數比增加十四烷酸加料摩爾量得到的十聚甘油羥基總數的1/2羥基數少,其酸值為0.9,羥基值為70.2。
製造實施例1採用與製造對照例1同樣方法,使75克(0.1摩爾)十聚甘油、114克(0.4摩爾)硬脂酸和17克(0.1摩爾)二十碳烷二甲酸進行反應,得到了作為本發明A成分的酯化物,即138克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其中在十聚甘油的總羥基數中有1/2羥基數殘留的酯化物,原料加料比例記載在製造對照例1中,由於硬脂酸的加料摩爾量少,所以在得到的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中殘存的羥基數,比十聚甘油中總羥基數的1/2多,酸值為0.1,羥基值為470.1。
製造實施例2
採用與製造對照例1同樣方法,使75克(0.1摩爾)十聚甘油、34克(0.1摩爾)二十二烷酸和17克(0.05摩爾)二十碳烷二甲酸進行反應,得到了作為本發明A成分的酯化物,即101克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其中十聚甘油的總羥基數中1/2羥基數殘留的酯化物,原料加料比例記載在製造對照例2中,在硬脂酸較少加料摩爾量下得到的、羥基殘存數佔十聚甘油中1/2以上的、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的酸值為0.1,羥基值為440.8。
製造實施例3採用與製造對照例1同樣方法,使75克(0.1摩爾)十聚甘油、26克(0.1摩爾)十四烷酸和34克(0.05摩爾)二十碳烷二甲酸進行反應,得到了作為本發明A成分的酯化物,即110克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其中十聚甘油的總羥基數中有1/2羥基數殘留的酯化物,原料加料比例記載在製造對照例3中,在硬脂酸較少加料摩爾量下得到的、羥基殘存數佔十聚甘油中1/2以上的、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的酸值為0.1,羥基值為481.2。
將上記製造對照例1~3和製造實施例1~3得到的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本身是水溶性二元醇的1,3-丁二醇(ダイセル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製造)和本身是三元以上多元醇的甘油,按照表1~表3所示的配比混合,加熱至80℃溶解後,冷卻到室溫,製成保溼劑。此時1,3-丁二醇與甘油的配比為1,3-丁二醇∶甘油=1∶1(重量比)。在50℃下將保溼劑保存一個月後查明保存穩定性。結果示於表1~表3之中。
表1得到的保溼劑的保存穩定性
表1中,×表示發現了析出物。
表2得到的保溼劑的保存穩定性
表2中,○表示沒有發現析出物表3得到的保溼劑的保存穩定性
表3中,○表示沒有發現析出物,×表示發現了析出物。
從表1~表3的結果可以看出,配入十聚甘油中總羥基數中1/2以下羥基殘留的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的保溼劑,50℃下保存一個月後產生析出現象,但是配入十聚甘油中總羥基數中1/2以下羥基殘留的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的保溼劑,具有良好的保存穩定性,並與其配入量無關。
以下在對照例5、6、9、10和實施例1~13中所用的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使用按照製造實施例2的製造方法得到的本身是酯化物的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
對照例1~4將具有表4所示成分比例的混合物100克加熱至80℃溶解後,冷卻至室溫,製成了對照用保溼劑1~4。
進而將20克各種保溼劑再次加熱至80℃,與同溫度的10克精製水混合,充分攪拌,冷卻至室溫後,放入培養皿中,放置在25℃、30%相對溼度下的室內,測定其水份經時減少量。結果示於表4之中。
表4配比和水份減少量
從表4的結果可以看出,對照例1~4中得到的保溼劑水份減少的速度均快,其保水量容易受周圍溼度的影響。
對照例5得到以表5所示成分比例含有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和葡萄糖(商品名日食メデイカロ-ス,日本食品化工株式會社製造)的100克混合物後,將其加熱至80℃溶解後冷卻至室溫,製成保溼劑(對照例5)。
對照例6得到以表5所示成分比例含有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和丁四醇(商品名エリスリト-ル,日本化學株式會社製造)的100克混合物後,將其加熱至80℃溶解後冷卻至室溫,製成對照例6的保溼劑。
將20克對照例5和6得到的保溼劑再加熱至80℃,與10克同溫度的精製水混合後充分攪拌,冷卻至室溫後,放入培養皿中,放置在25℃、30%相對溼度下的室內,測定其水份的經時減少量。結果示於表5之中。
表5配比和水份減少量
表5的結果表明,對照例5和6中得到的不含本身是成分B的水溶性二元醇的保溼劑,水份減少的速度均快,其保水量容易受周圍溼度的影響。
實施例1~3得到以表6所示成分比例含有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1,3-BG和甘油的100克混合物後,將其加熱至80℃溶解後冷卻至室溫,製成本實施例的凝膠狀保溼劑1~3。
然後再將20克各保溼劑加熱至80℃,與10克同溫度的精製水混合後充分攪拌,冷卻至室溫後,放入培養皿中,放置在25℃、30%相對溼度下的室內,測定了其水份的經時減少量。結果示於表6之中。
表6配比和水份減少量
表6的結果表明,本實施例1~3的保溼劑,水份減少速度均慢,水份的保持性能優良,可以用作保溼劑而且穩定性良好。而且將記載實施例評價結果的表6與記載對照例評價結果的表4和5加以對比後發現,與對照例的保溼劑相比,本實施例1~3的保溼劑水份保持性能優良,而且具有優良的穩定性。
實施例4~7得到以表7所示成分比例含有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1,3-BG和甘油的100克混合物後,將其加熱至80℃溶解後冷卻至室溫,製成本實施例的粘稠狀(實施例4、5)和凝膠狀(實施例6、7)保溼劑4~7。
然後再將20克各保溼劑加熱至80℃,與10克同溫度的精製水混合後充分攪拌,冷卻至室溫後,放入培養皿中,放置在25℃、30%相對溼度下的室內,測定了其水份的經時減少量。結果示於表6之中。
表7配比和水份減少量
表7的結果表明,實施例4~7的保溼劑,與上述對照例相比,水份減少速度均慢,適於用作保溼劑。
對照例7~8將以表8所示成分比例含有1,3-BG和甘油的混合物100克加熱至80℃溶解後冷卻至室溫,製成對照例7和8的粘稠狀保溼劑。
實施例8~9得到以表8所示成分比例含有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1,3-BG和甘油的100克混合物後,將其加熱至80℃溶解後冷卻至室溫,製成實施例8、9的粘稠狀保溼劑。此時保溼劑中1,3-BG與甘油的混合比為1∶1(重量比)。
然後將20克各保溼劑再加熱至80℃,在對照例7和實施例8的保溼劑中混合5克80℃的精製水,在對照例8和實施例9的保溼劑中混合20克80℃的精製水,分別充分攪拌後冷卻至室溫,放入培養皿中,放置在25℃、30%相對溼度下的室內,測定了其水份的經時減少量。結果示於表8之中。
表8配比和水份的減少量
從表8可知,即使在保溼劑中添加水份的場合下,實施例8和9的保溼劑,與未添加作成分A用的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的對照例7和8相比,因水份減少速度緩慢而適於作保溼劑。而且,這種情況即使在改變水配合量也是同樣的。
對照例9~10、實施例10~13按照表9的配比混合各成分,在80℃加熱攪拌後,冷卻製成對照例和實施例的保溼劑。
為了查明各保溼劑的穩定性,觀察了在室溫(20℃)和低溫(5℃)下經過24小時後的狀態。結果示於表9之中。
表9配比即穩定性
表9中,1)含有70重量%山梨糖醇的水溶液2)穩定性評價中,○表示未發現析出物的狀態,△表示發現析出物的狀態。
從表9可知,實施例10和11的粘稠狀態保溼劑、和實施例12和13的凝膠狀態保溼劑,無論在室溫還是在低溫下均有優良的穩定性。
進而相對於100重量%的對照例2和4得到的對照例用保溼劑,而且相對於100重量%的實施例3和5得到的實施例用保溼劑,分別添加50重量%精製水,得到了含水的保溼劑。首先測定了得到的含水的保溼劑在25℃下的粘度。而且還一起測定了得到的保溼劑在5℃下保存一個月後的粘度(使用BL型粘度計)。此外,利用目視法觀察經過50℃下保存一個月後保溼劑是否出現分離現象,以此方式評價保溼劑的穩定性。結果示於表10之中。
表10性能及穩定性
表10中,○表示不能發現分離的狀態,×表示發現分離的狀態,-表示沒有測定的狀態。
從表10可知,即使是實施例3和5的保溼劑中加入50重量5精製水的混合物,在常溫(25℃)和高溫(50℃)的場合下都能確保高粘度狀態。而且,即使在50℃下保存一個月也未發現保溼劑分離,因而還能確認高溫穩定性。
實施例14按照表11和12所示的基本配方,製備含有水包油型保溼劑的乳液型化妝品基料如下。
樣品的製備方法在80℃溫度下,邊攪拌邊將第二成分在第一成分中混合,緩緩添加第三成分後,再加精製水將其乳化冷卻到20℃。
然後對得到的化妝品基料按照以下方式評價和測定。結果示於表11和12之中。
皮膚表面導電性的測定方法用乙醇將普通健康女性手腕內側部分擦洗後,將得到的上記化妝品基料塗布在半徑3釐米的區域內,在19~21℃和30~40%相對溼度的室內,用高頻電導計(IBS公司製造,SKICON-200型)測定經過60分鐘時刻該部分的導電性。測定值取三名被試者的平均值。
保溼性的評價基於皮膚表面導電性的測定結果,分四級進行評價。表中◎表示具有顯著保溼效果,○表示具有保溼效果,△表示有一些保溼效果,×表示沒有發現保溼效果。
穩定性評價將得到的化妝品基料在50℃保存一個月,利用目視觀察是否出現分離,以此評價穩定性。表中○表示沒有出現分離的狀態,△表示出現了分離的狀態。
表11化妝品基料的組成及其評價(各成分的配入量重量%)
1)日清制油株式會社製造,ノムコ-トHK-P2)1,3-丁二醇ダイセル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製造表12化妝品基料的組成及其評價(各成分的配入量重量%)
1)日清制油株式會社製造,ノムコ-トHK-P2)環氧乙烷加成的山梨糖醇單油酸酯,東京化成株式會社製造3)山梨糖醇單油酸酯,東京化成株式會社製造4)1,3-丁二醇ダイセル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製造表11和12所示的結果可以證明,不含水溶性二元醇的樣品(樣品號5和6)和未並用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的樣品(樣品號12~16),導電性低,因而缺乏保溼效果。與此相比,實施例的樣品(樣品號1~4和8~11),皮膚表面的導電性增大,可以確認對於皮膚具有優良的保溼效果。而且還可以看出穩定性也良好。
實施例15按照表13和14所示的基本配方,製備含有水包油型保溼劑的化妝水型化妝品基料如下。
樣品的製備方法在80℃溫度下,邊攪拌邊將第二成分在第一成分中混合,緩緩添加第三成分後,再緩緩添加加入了pH調節劑的精製水後,將其冷卻到20℃。其中精製水的配比量用含有微量pH調節劑的值表示。而且雖然將pH調節劑量表示為微量,但這是為使得到的樣品pH保持在6.5~7.0所需的最低量。
然後對得到的化妝品基料按照與實施例14同樣方式評價和測定。其結果示於表13和14之中。
表13化妝品基料的組成及其評價(各成分的配入量重量%)
3)日清制油株式會社製造,ノムコ-トHK-P4)1,3-丁二醇ダイセル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製造表14化妝品基料的組成及其評價(各成分的配入量重量%)
1)日清制油株式會社製造,ノムコ-トHK-P2)1,3-丁二醇ダイセル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製造表13和14所示的結果說明,未並用水溶性二元醇的樣品(樣品號5和6)和未並用十聚甘油脂肪酸酯二十碳烷二甲酸縮合物的樣品(樣品號7~11)導電性低,因而缺乏保溼效果。與此相比,實施例的樣品(樣品號1~4和12~15),皮膚表面的導電性增大,可以確認對於皮膚具有優良的保溼效果。而且還可以看出穩定性也良好。
實施例16按照表15所示的基本配方,製備含有粘稠狀保溼劑的清洗物質型化妝品基料如下。
樣品的製備方法在80℃溫度下,邊攪拌邊將第二成分在第一成分中混合,緩緩添加第三成分後,再緩緩加入精製水乳化,將其冷卻到20℃。
然後對得到的化妝品基料按照以下方式評價和測定。其結果示於表15之中。
皮膚表面導電性的測定方法用乙醇將普通健康女性手腕內側部分擦洗後,將得到的0.02克上記化妝品基料塗布在半徑3釐米的區域內,按摩後水洗,擦去水份,在19~21℃和30~40%相對溼度的室內,用高頻電導計(IBS公司製造,SKICON-200型)測定經過60分鐘時刻該部分的導電性。測定值取三名被試者的平均值。
保溼性的評價基於皮膚表面導電性的測定結果,分四級進行評價。表中◎表示具有顯著保溼效果,○表示具有保溼效果,△表示有一些保溼效果,×表示沒有發現保溼效果。
表15化妝品基料的組成及其評價(各成分的配入量重量%)
1)日清制油株式會社製造,ノムコ-トHK-P2)山梨糖醇70重量%水溶液3)1,3-丁二醇ダイセル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製造4)組成5重量%吐溫80、5重量%スパン 80、40重量%液體石蠟和50重量%十四烷酸異丙酯。
表15的結果說明,除第一~第三成分外,含有水、月桂酸鉀水溶液和通常清洗油(樣品號4~6)的樣品,清洗處理後皮膚表面的導電性低,從而證明缺乏保溼性。與此相比,實施例的樣品(樣品號1~3),清洗處理後皮膚表面的導電性增大,可以確認對於皮膚具有優良保溼效果。而且還說明穩定性良好。
實施例17(雪花膏的試製)採用下記表16所示的(1)~(10)原料成分,得到了水包油型保溼霜。為了得到保溼霜,首先將成分(1)~(3)加熱到80℃,混合,得到了均一溶解的保溼劑。而且將成分(4)~(9)加熱到85℃,混合,得到了油相。一邊在80℃下攪拌,一邊將油相緩緩添加到保溼劑中,得到了粘稠狀保溼劑。將加熱到80℃的(10)注入得到的粘稠狀保溼劑中,攪拌得到乳化液後,冷卻至室溫,得到了水包油型保溼霜。
本實施例得到的保溼霜,是對乾性皮膚女性溼潤感優良的產品。而且在室內(20~25℃溫度、40~605相對溼度,以下同)經過一年也不產生分解和析出,性能穩定。
表16水包油型保溼霜的組成(重量%)
實施例18(乳液的試製)採用下記表17所示的(1)~(11)原料成分,試製了水包油型乳液。為了得到乳液首先將成分(1)~(3)加熱到80℃,混合,得到均一溶解的保溼劑。而且將成分(4)~(10)加熱到85℃,混合,得到油相。一邊在80℃下攪拌,一邊將油相緩緩添加到保溼劑中,得到了粘稠狀保溼劑。將加熱到80℃的(11)注入此粘稠狀保溼劑中,攪拌得到乳化液後,冷卻至室溫,得到了水包油型乳液。
本實施例得到的乳液,使用時沒有不適感,使用後經過一天仍然殘留有溼潤感。而且在室內放置一年穩定。
表17水包油型保溼霜的組成(重量%)
實施例19(化妝水的試製1)採用下記表18所示的(1)~(8)原料成分,試製了可溶性化妝水1。為了得到化妝水1,首先將成分(1)~(6)加熱到80℃,混合,得到均一溶解的保溼劑。而且將成分(7)和(8)加熱到80℃,混合,得到水溶液。一邊在80℃下攪拌,一邊將水溶液緩緩添加到保溼劑中,製成各方同性可溶性液後,冷卻至室溫,得到了化妝水。
本實施例得到的化妝水,使用時觸感良好,使用後經過一天仍然殘留有溼潤感。而且在室內放置一年穩定。
表18化妝水1的組成(重量%)
實施例20(化妝水的試製2)採用下記表19所示的(1)~(8)原料成分,試製了化妝水2。為了得到化妝水2,首先將成分(1)~(6)加熱到80℃,混合,得到均一溶解的保溼劑。而且將成分(7)和(8)加熱到80℃,混合,得到水溶液。一邊在80℃下攪拌,一邊將水溶液緩緩添加到保溼劑中,製成白色渾濁狀乳化液後,冷卻至室溫,得到了化妝水2。
本實施例得到的化妝水2,使用時觸感良好,使用後經過一天仍然殘留有溼潤感。而且在室內放置一年穩定。
表19化妝水2的組成(重量%)
實施例21(洗面面膜的試製)採用下記表20所示(1)~(11)的原料成分,試製了洗面面膜。為了得到洗面面膜,首先將成分(1)~(5)加熱到80℃,混合,得到均一溶解的保溼劑。而且將成分(6)~(11)加熱到80℃,混合,得到油相。一邊在80℃下攪拌,一邊將油相緩緩添加到保溼劑中,得到了凝膠狀保溼劑後,冷卻至室溫,得到了洗面面膜。
本實施例得到的洗面面膜,清洗性能優良,水流衝洗性能也良好,水流衝洗時皮膚的溼潤感充分,繃緊感小。
表20洗面面膜的組成(重量%)
實施例22(保溼膜的試製)採用下記表21所示(1)~(7)的原料成分,試製了保溼膜。為了得到保溼膜,首先將成分(1)~(3)加熱到80℃,混合,得到均一溶解的保溼劑。而且將加熱到80℃的成分(4)在得到的保溼劑中混合後,再加入成分(5)~(7)的混合溶液混合,得到了透明狀的保溼膜。
本實施例得到的膜膜,穩定性優良,使用後第一天的溼潤感極為優良。
表21保溼膜的組成(重量%)
實施例23(粉底的試製)採用下記表22所示(1)~(10)的原料成分,試製了粉底。為了得到粉底,首先將成分(1)~(4)加熱到80℃,混合,得到均一溶解的保溼劑。而且將成分(5)和(6)加入成分(10)中,將其分散後,將得到的保溼劑分散,最後將成分(7)~(9)分散,得到了泥狀粉底。
本實施例得到的粉底,使用後皮膚的柔軟感和溼潤感均優良。
表22粉底的組成(重量%)
實施例24(乳化水粉的試製)採用下記表23所示(1)~(14)的原料成分,試製了乳化水粉。為了得到乳化水粉,首先將成分(1)~(4)加熱到80℃混合,得到均一溶解的保溼劑。而且將成分(9)~(13)加熱至85℃混合,得到了油相。一邊在80℃下攪拌,一邊緩緩將油相加入保溼劑中,得到了粘稠狀保溼劑。將加熱至80℃的成分(14)注入此粘稠狀保溼劑中,攪拌製成乳液後,將成分(5)~(8)分散,冷卻到室溫後,得到了乳化水粉。
本實施例得到的乳化水粉,使用擦去後皮膚的不適感極少。
表23乳化水粉的組成(重量%)
實施例25(浴用劑的試製)採用下記表24所示(1)~(9)的原料成分,試製了浴用劑。為了得到浴用劑,首先將成分(1)~(6)加熱到80℃並混合,得到均一溶解的保溼劑。而且將成分(7)~(9)加熱至80℃並混合,得到了油相。一邊在80℃溫度下攪拌,一邊緩緩將油相加入保溼劑中,製成凝膠狀保溼劑後,冷卻到室溫後,得到了白色懸濁浴用劑。
本實施例得到的浴用劑,使用沐浴後皮膚上雖然殘留充分的溼潤感,但是卻不發粘。
表24浴用劑的組成(重量%)
實施例26(軟膏劑)採用下記表25所示(1)~(12)的原料成分,試製了軟膏劑。為了得到軟膏劑,首先將成分(1)~(4)加熱到80℃並混合,得到均一溶解的保溼劑。而且將成分(5)~(11)加熱至85℃並混合,得到了油相。一邊在80℃溫度下攪拌,一邊緩緩將油相加入保溼劑中,得到了粘稠狀保溼劑。將加熱至80℃的成分(12)注入此粘稠狀保溼劑中,攪拌製成乳液後,冷卻到室溫,得到了親水性軟膏劑。
本實施例得到的仍可劑,能夠賦予溼潤感,而且具有在室內放置一年也不會分離的優良穩定性。
表25軟膏劑的組成(重量%)
實施例27(凝膠劑)採用下記表26所示(1)~(9)的原料成分,試製了凝膠劑。為了得到凝膠,首先將成分(1)~(3)加熱到80℃並混合,得到均一溶解的保溼劑。而且將加熱至80℃的成分(4)~(6)的混合溶液與保溼劑混合後,冷卻,分別添加成分(7)~(9)得到了膠凝劑。
本實施例得到的膠凝劑,使用時觸感良好,能使皮膚上產生溼潤感,而且具有在室內保存一年也不會有析出物析出和產生臭氣的優良穩定性。
表26乳化水粉的組成(重量%)
產業上應用的可能性本發明的保溼劑水份保持性和高溫穩定性優良。而且含有本發明保溼劑的化妝材料和外用劑,水份保持性和高溫穩定性也優良,而且使用時和使用後觸感良好。此外,本發明的保溼劑由於不添加增粘劑等就能提高乳化物的粘度,多元醇採用本發明的保溼劑能夠得到粘稠狀乃至凝膠狀的化妝材料或外用劑。而且本發明的保溼劑由於能夠製成水包油型乳化狀和可溶性狀的狀態,所以通過採用本發明的保溼劑,可以得到水包油型乳化狀和可溶性狀狀態的化妝材料或外用劑。
權利要求
1.一種保溼劑,其中含有成分A是由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16~28個碳原子的直鏈飽和脂肪酸和16~28個碳原子的飽和脂肪族二元酸組成的酯化合物,而且所說的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的總羥基數中有1/2以上羥基殘存的酯化合物,成分B水溶性二元醇,和成分C三元以上水溶性多元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溼劑,是通過以下方式得到的,即所說的成分A的酯化合物是由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16~28個碳原子的直鏈飽和脂肪酸和16~28個碳原子的飽和脂肪族二元酸組成的酯化合物,而且對於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使直鏈飽和脂肪酸及脂肪族飽和二元酸形成酯鍵的場合下,控制加入量使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的總羥基數殘存1/2以上的條件下進行酯化反應。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溼劑,進一步還含有水。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溼劑,進一步還含有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溼劑,進一步還含有油性物質。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溼劑,進一步還含有油性物質。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溼劑,進一步還含有水和油性物質。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溼劑,進一步還含有水和油性物質。
9.一種凝膠狀保溼劑,其中含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溼劑和油性物質。
10.一種凝膠狀保溼劑,其中含有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溼劑和油性物質。
11.一種凝膠狀保溼劑,其中含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溼劑、水和油性物質。
12.一種凝膠狀保溼劑,其中含有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溼劑、水和油性物質。
13.一種水包油乳化型保溼劑,其中含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溼劑、水和油性物質。
14.一種水包油乳化型保溼劑,其中含有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溼劑、水和油性物質。
15.一種水包油乳化型保溼劑,是在權利要求9所述的凝膠狀保溼劑中添加水得到的。
16.一種水包油乳化型保溼劑,是在權利要求10所述的凝膠狀保溼劑中添加水得到的。
17.一種水包油乳化型保溼劑,是在權利要求11所述的凝膠狀保溼劑中添加水得到的。
18.一種水包油乳化型保溼劑,是在權利要求12所述的凝膠狀保溼劑中添加水得到的。
19.一種可溶性保溼劑,其中含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溼劑、水和油性物質。
20.一種可溶性保溼劑,其中含有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溼劑、水和油性物質。
21.一種可溶性保溼劑,是在權利要求9所述的凝膠狀保溼劑中添加水得到的。
22.一種可溶性保溼劑,是在權利要求10所述的凝膠狀保溼劑中添加水得到的。
23.一種可溶性保溼劑,是在權利要求11所述的凝膠狀保溼劑中添加水得到的。
24.一種可溶性保溼劑,是在權利要求12所述的凝膠狀保溼劑中添加水得到的。
2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溼劑,其中作為成分B的水溶性二元醇是1,3-丁二醇。
2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溼劑,其中作為成分B的水溶性二元醇是1,3-丁二醇。
2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溼劑,其中所說的成分A的含量,相對於得到的100重量%保溼劑而言為0.1~50重量%,而且所說的成分B與成分C的重量比為1∶0.1~1∶20。
2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溼劑,其中所說的成分A的含量,相對於得到的100重量%保溼劑而言為0.1~50重量%,而且所說的成分B與成分C的重量比為1∶0.1~1∶20。
29.一種化妝品,含有權利要求1所述保溼劑。
30.一種化妝品,含有權利要求2所述保溼劑。
31.一種外用劑,含有權利要求1所述保溼劑。
32.一種外用劑,含有權利要求2所述保溼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水份保持性優良而且在40℃以上高溫下高溫穩定性優良的保溼劑以及含有其的化妝品和外用劑。為達成此目的,本發明的保溼劑中含有成分A由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16~28個碳原子的直鏈飽和脂肪酸和16~28個碳原子的飽和脂肪族二元酸組成的酯化合物,而且所說的甘油及其縮合物至少其中之一的總羥基數中有1/2以上羥基殘存的酯化合物,成分B水溶性二元醇,和成分C三元以上水溶性多元醇。以及含有該保溼劑的化妝品和外用劑。
文檔編號A61K31/21GK1541089SQ0281568
公開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02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01年8月13日
發明者藤野仁, 大山慶一, 一 申請人:日清奧利友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