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檢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22:31:2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檢測領域,具體涉及空氣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階段針對產品是否漏氣檢測過程中,普遍採用的人工方式來進行的,人工方式生產效率比較,精度也不高,無法保證產品的質量,同時人工方式造成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空氣檢測裝置,以達到保證了產品質量、提高了產品的檢測精度、減少設備受到的損傷和降低工作人員工作壓力的目的。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空氣檢測裝置,包含有定位壓合機構所述定位壓合機構的四周分布有數個與所述定位壓合機構相適配的封堵機構;
所述定位壓合機構包含有壓合模具,所述壓合模具的頂部設有電缸,所述壓合模具的底部設有定位柱;
所述封堵機構包含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設有滑臺氣缸,所述滑臺氣缸上固定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頭端設有堵頭,所述堵頭與所述壓合模具相適配。
本實用新型通過電缸驅動壓合模具,滑臺氣缸控制滑塊,實現壓合檢測的生產自動化,也提高了生產精度,同時避免了設備在檢測過程中受到損傷,達到保證了產品質量、提高了產品的檢測精度、減少設備受到的損傷和降低工作人員工作壓力的目的。
作為優選的,所述壓合模具的頂部還設有一對定位軸,所述定位柱對稱分布在所述電缸的兩側,所述定位軸上設有無油襯套,所述無油襯套與所述電缸實現固定連接。利用無油軸套有效控制電缸的移動範圍,提高了生產效率。
作為優選的,所述壓合模具的底部設有輔助定位機構,所述輔助定位機構包含有輔助底座,所述輔助底座的頂部固定連接在所述壓合模具的底部中心,所述定位柱對稱分布在所述輔助底座的兩側,所述輔助底座的頂部均勻分布有數根輔助定位柱。通過輔助定位柱進一步提高定位壓合的精度,同時通過輔助底座也減輕壓合模具受到的反作用力,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作為優選的,所述滑臺氣缸包含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固定連接在所述底座的上,所述安裝座上設有一對滑軌,所述安裝座上設有與所述滑軌相適配的氣缸本體,所述氣缸可沿著所述滑軌進行移動。
作為優選的,所述滑塊的頭端設有一對堵頭,所述堵頭對稱分布在所述滑塊的頭端兩側。
作為優選的,所述堵頭包含有堵頭本體,所述堵頭本體的尾端固定連接在所述滑塊上,所述堵頭本體的頭端上設有彈性件。通過堵頭頭端的彈性件,使堵頭更加貼合待檢產品,提高了封堵的精確度,保證氣密性檢測的精確性。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通過電缸驅動壓合模具,滑臺氣缸控制滑塊,實現壓合檢測的生產自動化,也提高了生產精度,同時避免了設備在檢測過程中受到損傷,達到保證了產品質量、提高了產品的檢測精度、減少設備受到的損傷和降低工作人員工作壓力的目的。
2.本實用新型利用無油軸套有效控制電缸的移動範圍,提高了生產效率。
3.本實用新型通過輔助定位柱進一步提高定位壓合的精度,同時通過輔助底座也減輕壓合模具受到的反作用力,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4.本實用新型通過滑軌實現了氣缸移動的便捷性和精確性,保證了生產的精度。
5.本實用新型通過堵頭頭端的彈性件,使堵頭更加貼合待檢產品,提高了封堵的精確度,保證氣密性檢測的精確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的空氣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的空氣檢測裝置中定位壓合機構的主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的空氣檢測裝置中封堵機構的主視示意圖。
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1.壓合模具 2.電缸 3.定位柱 4.底座 5.安裝座 6.滑塊
7.定位軸 8.無油襯套 9.輔助底座 10.輔助定位柱 11.滑軌
12.氣缸本體 13.堵頭本體 14.彈性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空氣檢測裝置,其工作原理是通過電缸驅動壓合模具,滑臺氣缸控制滑塊,實現壓合檢測的生產自動化,也提高了生產精度,同時避免了設備在檢測過程中受到損傷,達到保證了產品質量、提高了產品的檢測精度、減少設備受到的損傷和降低工作人員工作壓力的目的。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圖3所示,一種空氣檢測裝置,包含有定位壓合機構所述定位壓合機構的四周分布有數個與所述定位壓合機構相適配的封堵機構;
所述定位壓合機構包含有壓合模具1,所述壓合模具的頂部設有電缸2,所述壓合模具的底部設有定位柱3;
所述封堵機構包含有底座4,所述底座上設有滑臺氣缸,所述滑臺氣缸上固定連接有滑塊6,所述滑塊的頭端設有堵頭,所述堵頭與所述壓合模具相適配。
本實用新型通過電缸驅動壓合模具,滑臺氣缸控制滑塊,實現壓合檢測的生產自動化,也提高了生產精度,同時避免了設備在檢測過程中受到損傷,達到保證了產品質量、提高了產品的檢測精度、減少設備受到的損傷和降低工作人員工作壓力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壓合模具的頂部還設有一對定位軸7,所述定位柱對稱分布在所述電缸的兩側,所述定位軸上設有無油襯套8,所述無油襯套與所述電缸實現固定連接。利用無油軸套有效控制電缸的移動範圍,提高了生產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壓合模具的底部設有輔助定位機構,所述輔助定位機構包含有輔助底座9,所述輔助底座的頂部固定連接在所述壓合模具的底部中心,所述定位柱對稱分布在所述輔助底座的兩側,所述輔助底座的頂部均勻分布有數根輔助定位柱10。通過輔助定位柱進一步提高定位壓合的精度,同時通過輔助底座也減輕壓合模具受到的反作用力,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滑臺氣缸包含有安裝座5,所述安裝座固定連接在所述底座的上,所述安裝座上設有一對滑軌11,所述安裝座上設有與所述滑軌相適配的氣缸本體12,所述氣缸可沿著所述滑軌進行移動。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滑塊的頭端設有一對堵頭,所述堵頭對稱分布在所述滑塊的頭端兩側。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堵頭包含有堵頭本體13,所述堵頭本體的尾端固定連接在所述滑塊上,所述堵頭本體的頭端上設有彈性件。通過堵頭頭端的彈性件14,使堵頭更加貼合待檢產品,提高了封堵的精確度,保證氣密性檢測的精確性。
通過以上的方式,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空氣檢測裝置,通過電缸驅動壓合模具,滑臺氣缸控制滑塊,實現壓合檢測的生產自動化,也提高了生產精度,同時避免了設備在檢測過程中受到損傷,達到保證了產品質量、提高了產品的檢測精度、減少設備受到的損傷和降低工作人員工作壓力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空氣檢測裝置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