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線裝置和移動終端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04:17:26 2

本發明屬於通信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天線裝置和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目前採用金屬後蓋的手機,其一般採用縫隙天線的設計,即導體面上開縫形成的天線,需設置較為複雜的縫隙,加工過程複雜,生產成本高,且產品外觀顯得較為雜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天線裝置和移動終端,其天線結構簡單且通訊效果佳,加工過程簡單、生產成本低、產品外觀美觀。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天線裝置,包括可用於移動終端後殼的三段式金屬天線結構,所述三段式金屬結構包括屏蔽主體和分別設置於所述屏蔽主體兩端且用於信號收發的第一天線本體和第二天線本體,所述第一天線本體通過第一饋電線連接有至少一第一饋電片,所述第二天線本體通過第二饋電線連接有至少一第二饋電片,所述第一饋電片和第二饋電片均電連接於電路板;所述第一天線本體和第二天線本體分別與所述屏蔽主體絕緣。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包括移動終端殼體和設置於所述移動終端殼體內的電路板,所述移動終端殼體包括後殼,所述後殼具有三段式金屬天線結構,所述三段式金屬結構包括屏蔽主體和分別設置於所述屏蔽主體兩端且用於信號收發的第一天線本體和第二天線本體,所述第一天線本體通過第一饋電線連接有至少一第一饋電片,所述第二天線本體通過第二饋電線連接有至少一第二饋電片,所述第一饋電片和第二饋電片均電連接於所述電路板;所述第一天線本體和第二天線本體分別與所述屏蔽主體絕緣。
可選地,所述後殼還包括塑膠內襯,所述屏蔽主體、第一天線本體和第二天線本體貼附於所述塑膠內襯的表面,且所述第一天線本體靠近於所述移動終端殼體的上端,所述第二天線本體靠近於移動終端殼體的下端,所述屏蔽主體位於所述第一天線本體和第二天線本體之間。
可選地,所述第一天線本體與所述屏蔽主體之間由第一絕緣條隔開,所述屏蔽主體與第二天線本體由第二絕緣條隔開。
可選地,所述第一絕緣條、第二絕緣條均為塑膠條且與所述塑膠內襯一體注塑成型。
可選地,所述第一絕緣條、第二絕緣條呈直線形或弧線形或折線形。
可選地,所述第一天線本體的面積、第二天線本體的面積均小於所述屏蔽主體的面積。
可選地,所述第一天線本體、第二天線本體之間對稱設置。
可選地,所述電路板上設置有用於檢測至所述第一天線本體、第二天線本體中任意一個天線本體接地時將信號分配至另一個天線本體的檢測分配模塊。
可選地,所述第一絕緣條、第二絕緣條的兩端位於分別位於所述後殼的兩側;或者,所述第一絕緣條的兩端位於所述後殼的上端,所述第二絕緣條的兩端位於所述後殼的下端。
本發明所提供的天線裝置和移動終端,其第一天線本體和第二天線本體作為天線本體向外發射和接收信號,通訊效果好,且由於無需採用縫隙天線的原理,無需設置複雜的縫隙,加工過程簡單,生產成本低,且產品外觀整潔美觀。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天線裝置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的後視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的右視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於」或「設置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當一個元件被稱為是「連接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還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圖1至圖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天線裝置,可以用於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包括可用於移動終端後殼的三段式金屬天線結構,所述三段式金屬結構包括屏蔽主體13和分別設置於所述屏蔽主體13兩端且用於信號收發的第一天線本體11和第二天線本體12,屏蔽主體13、第一天線本體11和第二天線本體12覆蓋或基本覆蓋了整個移動移動終端後殼的表面。所述第一天線本體11通過第一饋電線連接有至少一第一饋電片,所述第二天線本體12通過第二饋電線連接有至少一第二饋電片22,所述第一饋電片和第二饋電片22均電連接於電路板23;所述第一天線本體11和第二天線本體12分別與所述屏蔽主體13絕緣。第一天線本體11和第二天線本體12作為天線本體向外發射和接收信號,第一天線本體11和第二天線本體12可以單獨使用,即第一天線本體11和第二天線本體12中任一個被用戶手部握持而處於接地狀態時,另一個仍然可以獨立發射和接收信號,以保證信號和穩定性和連續性,通訊效果好,且由於無需採用縫隙天線的原理,無需設置複雜的縫隙,加工過程簡單,生產成本低,且產品外觀整潔美觀。可以理解地,由於無需採用縫隙天線原理,第一天線本體11和第二天線本體12與屏蔽主體13之間只要保持絕緣即可,故,第一天線本體11和第二天線本體12與屏蔽主體13的間隙可以設置得非常小,以保證產品外觀的一致性。
具體地,第一天線本體11、屏蔽主體13和第二天線本體12可由一整塊金屬切割而成,整塊金屬可以經衝壓、壓鑄或機加工等方式一體成型,產品簡潔明快,手感順滑,厚度更薄,重量更輕,結構更簡單。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包括移動終端殼體和設置於所述移動終端殼體內的電路板23,所述移動終端具有上述的天線裝置,具體地,所述移動終端殼體包括後殼1和連接於後殼1的前殼2,前殼2或後殼1的側面可以設置有開關鍵或音量控制鍵4。所述後殼1具有三段式金屬天線結構,所述三段式金屬結構包括屏蔽主體13和分別設置於所述屏蔽主體13兩端且用於信號收發的第一天線本體11和第二天線本體12,所述第一天線本體11通過第一饋電線連接有至少一第一饋電片,所述第二天線本體12通過第二饋電線連接有至少一第二饋電片22,所述第一饋電片和第二饋電片22均電連接於所述電路板23;所述第一天線本體11和第二天線本體12分別與所述屏蔽主體13絕緣。第一天線本體11和第二天線本體12作為天線本體向外發射和接收信號,第一天線本體11和第二天線本體12可以單獨使用,即第一天線本體11和第二天線本體12中任一個被用戶手部握持而處於接地狀態時,另一個仍然可以獨立發射和接收信號,以保證信號和穩定性和連續性,通訊效果好,且由於無需採用縫隙天線的原理,無需設置複雜的縫隙,加工過程簡單,生產成本低,且產品外觀整潔美觀。
具體地,所述後殼1還包括塑膠內襯,所述屏蔽主體13、第一天線本體11和第二天線本體12貼附於所述塑膠內襯的表面,且所述第一天線本體11靠近於所述移動終端殼體的上端,所述第二天線本體12靠近於移動終端殼體的下端,所述屏蔽主體13位於所述第一天線本體11和第二天線本體12之間。屏蔽主體13、第一天線本體11和第二天線本體12可以放置於注塑模具內通過鑲嵌件注塑的方式一體成型。第一天線本體11可延伸至後殼1的上端,第二天線本體12可延伸至後殼1的下端。
具體地,所述第一天線本體11與所述屏蔽主體13之間由第一絕緣條31隔開,所述屏蔽主體13與第二天線本體12之間由第二絕緣條32隔開。第一絕緣條31、第一絕緣條31的顏色可以與後殼1的整體顏色相同或不同。
具體地,所述第一絕緣條31、第二絕緣條32均為塑膠條且與所述塑膠內襯一體注塑成型。當然,第一絕緣條31、第二絕緣條32也可以為絕緣漆層或其它材質的絕緣條。
具體地,所述第一絕緣條31、第二絕緣條32可呈直線形或弧線形或折線形或其它合適形狀。本實施例中,第一絕緣條31、第二絕緣條32均呈直線狀且相互平行,屏蔽主體13、第一天線本體11和第二天線本體12的外形均呈矩形。
具體地,所述第一天線本體11的面積、第二天線本體12的面積均小於所述屏蔽主體13的面積。具體應用中,第一天線本體11、第二天線本體12在移動終端方向長度方向的長度可以均小於移動終端總長度的20%,例如,第一天線本體11、第二天線本體12的長度均小於移動終端總長度的15%或10%。當然,第一天線本體11、第二天線本體12的長度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定。
具體地,所述第一天線本體11、第二天線本體12之間對稱設置或非對稱設置。
具體地,所述電路板23上設置有用於檢測至所述第一天線本體11、第二天線本體12中任意一個天線本體接地時將信號分配至另一個天線本體的檢測分配模塊,檢測分配模塊可以集成於電路板23上。
具體地,所述第一絕緣條31、第二絕緣條32的兩端位於分別位於所述後殼1的兩側;或者,所述第一絕緣條31的兩端位於所述後殼1的上端,所述第二絕緣條32的兩端位於所述後殼1的下端,其結構形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定。
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天線裝置和移動終端,其將一塊金屬板材的機身切割為兩小一大三塊,兩個小金屬(第一天線本體11、第二天線本體12)作為天線本體,第一天線本體11、第二天線本體12作為天線接收和發射信號;中間部分(屏蔽主體13)做屏蔽,單純靠兩段小金屬(第一天線本體11、第二天線本體12)發射和接收天線信號,可用3~5個彈片(饋電片)+pcb與兩段小金屬(第一天線本體11、第二天線本體12)連接即可,信號通過兩段小金屬((第一天線本體11、第二天線本體12))接收通過彈片再回到pcb上,再通過ic處理;ic處理處理完成後,又回饋指令數定信號,通過pcb傳到彈片,再由彈片傳給兩段小金屬(第一天線本體11、第二天線本體12),小金屬(第一天線本體11、第二天線本體12)發出相應頻率數位訊號,不需利用縫隙,接觸阻抗小,信號非常穩定可靠,結構簡單,需要空間小,外觀漂亮,操作簡單,簡單易用,應用場合多。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