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9月《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徵文
2024-06-15 07:22:06 2
長徵精神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9月《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徵文,歡迎大家參考!
【9月《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徵文1】
20世紀,30年代,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大地上,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大事,這就是中國公農紅軍兩萬五千裡長徵。
七八萬的弱小紅軍,在日夜奔波的長徵途中,遭到了無數次蔣介石的近百萬大軍的圍追堵截,幾十架飛機狂轟濫炸,結果不但奇蹟般的生存下來,而且越戰越猛,最後勝利的到達了陝北,為中國挑戰勝利和全國人民的解放奠定了基礎。
長徵,是歷史上無與倫比革命壯舉,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工農紅軍創造人間奇蹟,是中華民族一部驚天動地的英雄史詩,英雄們在革命理想的鼓舞下,不怕任何困難,不怕任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戰勝了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鑄就了與日月同輝的偉大長徵精神,長徵精神是中華民族熱愛祖國,不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充分體現,長徵精神是激勵我們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偉大精神。「長徵」,每當我想起這個詞的時候,便想起了肖華將軍所組的長徵之歌「過雪山草地」,用詩的語言記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光輝歷程的感人一幕。
雪皚皚,野茫茫,
高原寒,炊斷糧,
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鍊不怕難,
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紮營盤,
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於天。
今天,為了緬懷革命先烈,革命前輩創造的偉大業績,服務網紅軍長徵精神激勵我們學習。現在我們每一個同學生活條件比過去好多了,吃好,穿好,住好,學習環境也大大增加,坐在這個寬敞明亮的教室裡,難道你還不知足嗎?
希望每一個同學培養自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學習目的;不怕困難,勤學好問,敢於質疑,勇於創造學習意識。
【9月《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徵文2】
長徵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發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紅色長徵,正像一條蜿蜒二萬五千裡的紅飄帶,以它無與倫比的絢麗,舞過那個滿目瘡痍的中國大地,舞過多風多雨的二十世紀,舞出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嶄新希望。
紅軍長徵歷盡千山萬水,通過人類難以生存的雪山、草地。1935年8月,右路紅軍踏上了生死難測的茫茫草地,度過了長徵途中最艱苦的歲月,走過敵人認為不敢走的路,及時趕到班佑、巴西地區並率先北上。由於張國燾堅持南下,於同年9月,率紅四方面軍再次通過渺無人煙的草地,重過草地比第一次情況更加惡劣,是一次無謂的犧牲。
1935年5月,中央紅軍在長徵途中成功地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後,為了早日擺脫國民黨的圍捕堵截,迅速北上與紅四方面軍會合,他們只好選擇一條人煙稀少,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的路線——爬雪山,過草地。
過了雪山草地後,1936年10月,紅軍三支隊伍終於在陝北勝利會師。黨中央領導核心得以勝利轉移到延安,紅軍主力也迅速轉移到民族解放戰線的最前沿,中國革命從此轉危為安。
1934年至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了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二萬五千裡長徵。它那英雄足跡攜刻在人類追求解放的歷史中,始終是中國人民永遠銘記的豪邁記憶;他那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賴以成功的基礎;它那戰勝一切困難的氣概,始終激勵著全體中國人民朝著輝煌的未來前進。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徵是舉世無雙的壯舉,它像一條永遠飄揚在地球上的飄帶,成為人類堅強無畏的象徵。
【9月《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徵文3】
前幾天,我學習了《七律長徵》這首詩,我感受到了紅軍的偉大。
這首詩主要寫了紅軍不怕遠徵的艱難險阻,歷盡了許多艱辛困苦,經過了重重困難,但是他們卻能以苦為樂,還時常保持開朗的心態。
讀了這首氣勢磅礴的詩,我體會到了紅軍是多麼的勇敢。
有了紅軍的堅強不屈,有了紅軍的流血犧牲,有了紅軍的努力拼搏,才有了我們今天美好的家園,我們才能安安心心的坐在溫暖的教室裡幸福的學習。
紅軍經歷了那麼多的困難,仍然樂觀向上,積極進取。而我呢,卻總是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兒難題,就想放棄了;在生活上遇到一點兒挫折,就想退縮了。見到困難就害怕,就想往後退,不敢前進了,這是我的缺點。
學過這首詩後,我告訴自己以後一定要像紅軍一樣勇敢,要有堅強不屈的精神,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遇到困難就害怕退縮。
我們不僅要學習紅軍堅強勇敢,樂觀積極的精神。同時我們也要珍惜我們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紅軍用他們的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美好安定的生活,我們才能吃飽穿暖,才能無憂無慮地學習進步。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不浪費;我們要愛護環境,不破壞。
紅軍,你們是中華兒女的楷模!我們要學習,繼承,發揚你們的優良品質。我們要把祖國的未來建設的更加美好!
【9月《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徵文3】
九月份開學不久,我們學習了《長徵》一詩。恰逢今年是長徵勝利70周年,全國上下都在慶祝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那個驚人的壯舉又使得我心潮澎湃。我校也趕排了《長徵組歌》文藝節目,人們都在回憶著那難忘的歷史。
《長徵》是毛澤東1935年10月到達陝北根據地寫下的一首詩。在課堂上,老師範讀著「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那一句句詩把我們引領進那個血腥風雨的年代。二萬五千裡長徵是我國革命歷程中一個驚人的壯舉。短短的《長徵》讓我體會到一個個英雄豪傑和那英勇無畏的精神。長徵鄭重地向全世界宣告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對中國的迫害是完全無用的。正義永遠壓倒邪惡,只有走紅軍的道路才能解放人民,贏得全中國勝利的曙光。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我滿懷激情地讀著,想起長徵途中紅軍戰士爬雪山過草地,多少戰士忍飢挨餓;多少戰士與敵人同歸於盡;多少戰士沒能走出草地,翻越雪山;他們永遠留在了那長徵的路上,在那兒樹立起永遠的豐碑。讓我想起《金色的魚鉤》中的老班長,《倔強的小紅軍》《豐碑》中的軍需處長,他們把別人送出草地、雪山,自己卻犧牲在草海,雪海中,長眠在那裡。.....就是這些千百萬個英雄用鮮血和生命迎來了長徵的勝利!
今天,我們生活在前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美好生活中,要牢記長徵精神,繼承革命先輩光榮傳統,做一個合格的少先隊員,才不愧對胸前的紅領巾。革命的歲月雖已離我們遠去,但革命精神卻永駐我們心間,它永遠指引我們前進。.....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