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敏捷交換機 反駁美國媒體的誤導
2023-09-15 09:08:55 1
泡泡網交換機頻道8月28日 我們在網絡世界(美國)或其它技術網站上經常看到大量關於SDN的文章。在過去幾年裡,不論規模大小,幾乎每個網絡設備提供商都提出了各自對SDN的願景並推出新的產品來支持各自的願景。華為作為一個重要的設備提供商,本周推出支持SDN的新產品。
這家實力雄厚的中國通信設備供應商推出全新的S12700系列敏捷交換機,加入SDN角逐之中。華為S12700是專門面向SDN演進設計的,目前有2款產品:S12708和S12712。根據記者參加華為的發布會來看,該產品將主要應用在園區網SDN而不是在數據中心。
雖然華為製造這些產品的策略與思科類似,但華為沒有採用商用晶片,而是採用其完全自主研發的定製化晶片—華為乙太網絡處理器(ENP)。ENP讓華為擁有自己的專有特性:有效監控管理網絡業務流量,提供有線無線統一管理,提供寬帶遠程接入伺服器(BRAS)能力,提供iPCA網絡包守恆算法。雖然華為聲稱的「專有」特性還沒有一個標準定義,但「專有」特性也意味著獨有的非標準化的交付,它區別於市場上的普通特性功能。同時,S12700系列交換機的「敏捷」也來自ENP,ENP使能網絡的可編程性,能夠讓第三方公司快速定製自己的業務功能。
該系列交換機的可編程性和高性能能夠幫助華為進入任何一個想在園區部署SDN的公司的採購短名單。該系列交換機擁有38T交換容量和384個10GE全線速接口,這使得華為能夠與任何一家設備提供商不相上下。但這些只是通常的情況下,實際上媒體對於華為仍存在大量的誤導性報導和臆測。
在媒體的報導中,華為在企業級市場仍然是一個相對較小的「玩家」。華為企業業務去年銷售額近20億美元,雖然與思科規模無法相提並論,但華為卻是除思科之外最大的企業基礎設施提供商。我相信該銷售數字的一半來自中國市場,美國市場則是該公司最小的利潤來源地,這也是媒體眼中華為只是輕量級市場「玩家」的原因。
我也聽一些人說過,華為設備僅僅是其他設備商(主要是思科)的廉價複製品,正如七十年代的日本電晶體收音機。華為在很久之前被指控抄襲思科的原始碼,但華為一直在傾力製造高質量產品。如今,華為發布的S12700系列敏捷交換機就是證明華為工程實力和高質量產品的很好例證。
最後,關於安全問題和華為是否為間諜設置秘密後門的話題,顯然,我沒辦法驗證華為有沒有這樣做,但我發現華為不太可能這麼做。然而,僅僅是安全威脅就足以讓華為無法成為美國大多數公司的設備提供商。去年,一份美國國會發布的報告建議美國電信運營商聯合抵制華為設備,從而引發又一輪媒體針對該公司的更多誤導性報導。筆者曾經和一家美國公司交談,這家公司認為美國公司購買華為的設備是非法的。
華為面臨的挑戰是,要想成功,華為需要在美國建立自己的渠道,而當前大部分渠道資源卻受控於該公司最大的對手思科。華為要建立自己渠道,但這些渠道需要聽到客戶對華為的需求。沒有來自渠道的支持,客戶也很難產生對華為的需求。若要立足美國並取得成功,華為必須首先獲得一些美國大公司與渠道夥伴的認可。這次華為發布的新產品是一個好的開始,現在,華為的美國徵程才真正開始。
作者為美國ZKResearch諮詢公司總裁ZeusKerravala。其研究領域涵蓋IT終端、網絡管理、硬體廠商、軟體和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