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為主題的優秀作文
2024-11-08 02:55:10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以孝為主題的作文,希望能幫到你喲。
以孝為主題的作文篇一
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古時候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百善孝為先」。現在的社會潮流變化得越來越快,有的人受社會潮流的影響,因為各種理由不孝敬老人,許多老人被子女拋棄、虐—待。但是這些不孝順老人的人有沒有想過,你的父母不僅生了你,還辛辛苦苦地把你們養大,他們用無盡的母愛來包容你,指引你,幫助你,而現在他們老了,你們連基本的關心和撫養都做不到嗎?
我曾經看過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主要講:有一個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聾,膝蓋不停地哆嗦著,他兒子和兒媳婦把他趕下飯桌,讓他用木板吃飯,老人的孫子看見了,也想用木板給他父母做碗,讓父母老了以後用。父母知道後,明白自己錯了,把老人接上了飯桌和他們一起吃飯。第二個故事講:一個男人很討厭他的父親,讓他的父親帶著一條毛毯出去「闖闖」。這時他不會說話的兒子居然說:「父親,你不必給爺爺一條毛毯,給他半條就行了。剩下的半條請你好好收藏起來,等我長大後可以把它給你們,讓你們到外面闖闖」。孩子的父母認識到錯誤,趕緊留住了老父親。
從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範,所以父母在做各種事情時都請考慮一下:「我這麼做會不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例外還可看出,父母是必須受到尊重的。
我在《今日說法》的電視節目中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人把他80歲的老父親趕進了一個小木房,不給吃,不給喝,老人全靠鄰居的幫助才得以生存。我看了以後很生氣,長輩們都應該被尊重,何況是自己的父母呢?現在為了維護老人的合法權利,已經有許多相關的法律出臺了,不過,我相信,老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的親情。
在這裡,我向那些不關心老人的人呼籲:「關愛你的父母吧,他們為你付出太多太多!
以孝為主題的作文篇二
百善孝為先。孝是什麼?是兒女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每一個人都心存孝敬,可又有多少人盡了自己的孝心呢?
其實做有孝心的兒女並不難,只看你有沒有這份孝心。也許是一件華麗的皮草,也許是一件普通的外衣;也許是一桌豐盛的酒席,也許是一桌家常便飯;也許是一棟豪宅,也許是一間平房。可它們在孝心的天秤上是等值的。古時候無論是人主、人臣、還是士民,都是很有孝心的。《孝行覽?孝行》中說:「務本莫貴於孝。人主孝,則名章榮,下服聽,天下譽。人臣孝,則事君忠,處官廉,臨難死。士民孝,則耕耘疾,守戰固,不罷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而萬事之紀也。」是啊,確定做人的根本,沒有比孝道更重要的了。
父母含辛茹苦養育子女,子女長大成人,為事業拼搏,為名利奮鬥,功成名就,衣錦還鄉時,面對的卻是父母的一方墳墓。這人間悲劇不知何能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請不要等到功成名就時再盡孝心,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盡你一份孝心吧!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孝順父母呢?我們不僅要努力學習,用最好的成績回報他們,還要聽從他們的教誨,更要學會關心他們,就像他們關心我們一樣。開門時的一句問候,疲憊時的一杯白水,衝突時的一次退讓就會讓父母心滿意足。
不要忘記時間的流逝,不要忘記生命的不堪一擊,更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抓緊時間吧,抓緊你每一刻可以盡孝的時間吧,時間是不會等待你的。
以孝為主題的作文篇三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題記
仁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前我總以為仁孝離我們很遠。但自從我讀了《孝心無價》這篇文章後,我才懂得:仁孝,不在乎其年齡,也不在乎做了多大的事,哪怕是送給父母一束鮮花,一句溫暖的問候。正如畢淑敏所說的:「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價。」
其實,仁孝不僅僅是一種付出,也是一種收穫,在儘自己一份孝心的同時,我們也收穫了幸福和快樂。
記得有一次,爸爸到外面應酬,媽媽加班,說是八點才回來。此時,太陽已經下山,我早已餓得飢腸轆轆了。平時很少下廚的我,只會炒飯,可是翻遍了整個廚房,卻一無所獲我真的是回天乏術了。忽然我的腦海裡萌生了一個念頭:自己做飯,自己炒菜來填飽肚子。可是,媽媽辛苦工作了一天,回來是不是要吃點什麼呢?再三考慮,我決定為媽媽和自己做一份豐富的晚餐。但是,另一個棘手的問題又出現了:該做什麼呢?怎麼做才好呢?
根據現有的食材,決定把冰箱裡的所有東西放到過了炒,然後再做飯。我努力地回想媽媽以前做菜時的情景。在我的印象中媽媽總是不停地拿著鍋鏟,不停地翻炒。看似簡單的動作,實踐起來確實困難重重。我把很多東西放到鍋裡面後,炒了幾分鐘後,猛地發現:沒加油!我趕緊把油倒進去,只見油在鍋裡歡快地跳著舞,我趕緊拿起鍋鏟,上去就是一頓亂炒。雖然心裡沒底,但是卻美滋滋的,畢竟能為媽媽做飯,儘自己一份孝心,是多麼地幸福啊!經過我的一番努力,那堆食材已經散發出誘人的「香味」了。心裡別提多有高興了。
大功告成,我把菜端到餐桌上,等待媽媽的到來。時針指向8點,我終於聽到了那熟悉的腳步聲,我迫不及待地去開門迎接。我拉著媽媽的手來到餐桌旁,媽媽面對這盤稀奇古怪的菜餚,臉上充滿了疑惑和驚奇。洗完手後,我打開電飯煲,裡面不知道是粥還是飯的東西。即便如此,我為媽媽做的晚飯,媽媽吃起來顯得很是幸福,吃著我精心烹調的菜餚,媽媽笑得像是吃了蜜糖般甜,笑得合不攏嘴了。看著媽媽的笑容,我也覺得很幸福!
此時,收音機裡響起了《真的愛你》,唱出了我的心聲:「是你多麼溫馨的目光教我堅毅望著前路,叮囑我跌倒不應放棄……」儘管我做的飯菜一般,但那畢竟是我的一份孝心。我仁孝,我幸福!
以孝為主題的作文篇四
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最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的心靈深處的意向!
——題記
人要孝。孝道能充實自己的生命的立足點,導引生命之旅的方向,涵養著無限人生境界的價值意義。當今之世大談孝道看似過時,但卻是最合乎人性潛能發展的秘訣,也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本品德。
人要孝。百善孝為先的道理誰都懂,但又真正有幾個人去做呢?驀然回首,自己已走過了十幾個春秋,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功,成功的背後是父母默默的支持;也有過許多的失敗,失敗的背後是父母關心的安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戶木匠人家,兒子和兒媳對其父親特別不好,家裡也算富裕,只給父親做了一個小木碗讓自己的親生父親去討飯。木匠五歲的兒子見了,便找出木匠做活的工具,拿出一個木塊在一邊敲打起來。他媽媽見了問他在幹什麼,小男孩天真地看著媽媽說:「等你和爸爸老了我也給你一個小木碗去要飯!」木匠一家頓時醒悟,開始全心全意的對他的父親好。
人要孝。那一次去姥姥家,姥姥在看戲。我雖然聽不懂,但我看出來了大致意思:兒子受兒媳婦的誘導,要殺了他的母親。兒子先將他的母親拖到麥地裡暴打一頓,畢竟是他的母親,正義與邪惡在鬥爭,結果糾纏了一會兒,正義輸了。就在準備殺死他母親的時候,晴天霹靂把他給劈死了。這雖然有點不現實,但反映的道理令人深思。
人要孝。這一星期的音樂課上,我們學習了筷子兄弟的《父親》,我覺得這首歌寫的很不錯,回到寢室後還在「自我陶醉」,卻遭到室友的諷刺:「你還聽這歌?難聽死了!」我無語,我也沒有反駁。我想,他應該是指旋律方面的,如果是指歌詞內容和蘊涵的意義,那麼,我發自內心的鄙視他。回到家後,與發小談論這首歌曲,我問他認為這首歌最好的是哪幾句?他很快的回答說,當然是「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變老了,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流」。我問他覺得好的原因是旋律還是想要表達的內容方面,他想了想說都包括。我微微一笑,朋友問我笑啥?我說在旋律上這首歌的每一句話都差不多,但在內容方面,你說的太遠大,太不現實。所以我認為「一生要強的爸爸,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微不足道的關心收下吧!謝謝你做的一切,雙手撐起我們的家」。我說完以後,朋友也對我的看法表示同意。
現在我們很多人和我一樣處於青春期,逆反心理、逆反情緒高漲。想要孝敬父母卻因那不可逾越的代溝有氣無力。但是,你一定要切記:那是你的爸爸媽媽,生你養你的人。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不蒸饅頭爭口氣,用自己的生命來創造價值。
時光時光快些吧,不要再讓你受苦了,我願用我一切換你幸福生活……
以孝為主題的作文篇五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中華民族具有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不孝子孫常常被人們譴責。我特別愛讀歷史書,發現許多皇帝的諡號前都加有一個「孝」字,特別是漢朝的皇帝,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它體現出孝道在中國古代所佔有的重要地位。
孟郊的《遊子吟》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形象地描述了母愛的博大和無私,父母對兒女的奉獻是不圖回報也是難以報答的。
春秋時期有一個叫穎考叔的小官,有一次,他去見鄭莊公。鄭莊公賞賜他飯食,他把肉片放在一邊捨不得吃。莊公很奇怪,問他是什麼原因,穎考叔說:「我的母親從來沒有吃過這麼美味的食物,請允許我將它拿回家孝敬我的母親。」莊公聽後十分感動:一個小官在美食麵前都沒有忘記老母親。穎考叔的故事讓我想起我的一些同齡人,現在的許多孩子看見美食,很少會想到父母。
用經濟上的專用語說,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一種「投資」,而很大程度上,父母對我們的「投資」多,我們對父母的「回報」少。這是一種「逆差」,既然是「逆差」,為什麼父母還要「投資」呢?因為它出於父母對兒女無私的愛。面對這種無私的愛,有一部分人竟然無動於衷。
一本書上說:古人把孝敬父母歸納為「尊親,弗辱,能養」三個層次,尊親是孝道的最高層次,弗辱其次,能養最低。現在有些人對父母「能養」都不能做到,更別說尊親了。這樣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有錢有勢而忘了本的人;一種是「少壯不努力」,長大後還需要父母來養活的人。
孝敬父母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只有這樣長大後方能為父母撐起一方晴空。
以孝為主題的作文篇六
孝,是一種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體現在每個人的言行中。媽媽用自己的行動,充分詮釋了「百善孝為先」的真正內涵。那種孝,是一般子女所做不到的。
記得那年,奶奶患上了癌症,媽媽得知後,立刻趕到奶奶家中細心照顧奶奶。媽媽每天都與奶奶聊天,讓奶奶心情好起來,並告訴奶奶,她得的只是一點小病,吃點藥就會好了。奶奶的病情一天天在惡化,媽媽一天比一天擔心,背著奶奶哭了好幾次,每次眼睛都哭得紅紅的。有時候給奶奶擦拭皮膚時,她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奶奶由於長期臥床、缺少運動,再加上長期吃藥,導致便秘。奶奶每次都是大汗淋淋,使勁全身力氣排洩,可還是無濟於事。看到奶奶這樣,媽媽很是心疼奶奶,就去為奶奶買來了外用、內服藥,用上後,媽媽還用手指伸進去把它一點一點地掏出來……在一旁看著的我,都覺得很噁心。那臭氣燻天的排洩物,是一般人所忍受不了的!我真不知道媽媽當時是怎麼做到的!看著奶奶臉上痛苦的表情在一點點消散,露出了微笑,媽媽鬆了一口氣,我們全家都特別開心!
奶奶的病情已經到危險時期了,親人們都從外地趕了回來,媽媽無時不刻不陪在奶奶身旁。此時的奶奶,坐在病床上痛苦地呻吟著,奶奶已經沒有精神與媽媽聊天了。媽媽不斷地用手撫摩著奶奶的胸口,讓奶奶好受些,並用溼毛巾擦拭奶奶的皮膚,眼淚又流了出來。不幸的是,奶奶去世了。臨走時,奶奶還緊緊握著媽媽的手……
孝是一種美德,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在我的身邊,它也鞭策著我在以後的成長道路上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