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桿頭及其製造方法
2024-01-28 04:38:15 1
專利名稱:高爾夫桿頭及其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爾夫桿頭及其製造方法,尤其是這樣一種擊球面利用嵌槽以快速及穩固的選擇結合不同規格的配重塊,並使擊球面背面的配重塊與桿頭本體的底板間保持適當間距的高爾夫桿頭及其製造方法,可降低製造成本、使製程適於量產、降低整體重心及提升擊球面的彈性變形能力。
背景技術:
公知焊接成型的高爾夫鐵桿頭構造,如圖1及圖2所示,其是在一桿頭本體10上形成一擊球面11、一開口12、一套頸13,該擊球面11正面可供擊球,其可由背面唇緣焊接結合於該桿頭本體10正面的環緣14;該開口12可使該擊球面11的擊球甜密區(sweet spot)具有彈性變形空間;該套頸13可供套設一球桿。如圖3所示,該擊球面11及桿頭本體10另可選擇以嵌合方式結合成一體,亦即該擊球面11的外周緣可受壓而塑性變形形成一環凸緣11a,以供嵌合扣合於該桿頭本體10的環緣14的一環槽14a內。
再者,該桿頭本體10雖可進一步藉由增設一配重塊,以降低該桿頭本體10的整體重心及增加遠距離擊球能力,但是利用一體成型製程,該配重塊不論形成於該擊球面11背面或該桿頭本體10的底板101上,當業者欲依不同產品需求變換該配重塊規格時,皆需另行開設特定規格的對應模具,因而徒然增加開模成本;另外,當該配重塊一體成型形成於該擊球面11背面時,若配重塊的位置設置不當,則將對該桿頭本體10的整體重心、遠距離擊球能力及彈性變形能力等造成負面影響。
有鑑於此,本發明人針對上述公知高爾夫桿頭及其製造方法未臻完善所導致的諸多缺陷,並藉其多年從事相關領域的經驗,而深入構思,且積極研究改進之道,經長期的努力改進試做而開發研製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爾夫桿頭及其製造方法,其在擊球面的背面形成嵌槽,以供容設結合適當大小的配重塊,如此桿頭本體可依產品需求快速變換配重塊規格及其焊接或嵌合製程,使本發明具有降低製造成本、提升產量及增加設計裕度的功效。
本發明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爾夫桿頭及其製造方法,其在桿頭本體的底板與擊球面背面的配重塊間形成長槽口,該長槽口形成的間距使擊球面的擊球區具有可彈性變形的緩衝空間,使本發明具有增加擊球面彈性變形能力的功效。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在一擊球面背面形成一嵌槽;將預定規格的一配重塊嵌設於所述擊球面的嵌槽;使該擊球面焊接、嵌合於一桿頭本體,並使該桿頭本體的底板與擊球面背面的配重塊之間形成長槽口;及對焊接、嵌合成型的桿頭本體進行表面加工。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所述配重塊及長槽口橫跨該桿頭本體的底板,並由該桿頭本體的趾部延伸至根部。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所述長槽口的寬度介於0.5至8.0mm之間。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所述配重塊的最大厚度大於及等於該擊球面厚度的2.5倍。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所述桿頭本體的重心位置與該底板的距離維持小於及等於20mm。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所述配重塊利用焊接、黏結、緊配合方式嵌設結合於該擊球面背面的嵌槽。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所述焊接方式為氬焊、硬焊、雷射焊接、電漿電弧焊接、離子束焊接、高能量焊接。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所述黏結方式是使用蒸髮型、反應型、感光型的黏著劑,例如快幹膠、環氧樹脂、可見光硬化型樹脂、UV光硬化型樹脂。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所述擊球面的嵌槽凸設至少一凸塊,所述配重塊的嵌設部對應凹設至少一凹部。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該擊球面在結合該桿頭本體的位置形成一階狀唇緣。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該桿頭本體在結合該擊球面的位置形成一階狀環緣。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所述配重塊形成一容室。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所述配重塊的容室填入一填充物,例如環氧樹脂、橡膠、乳膠、發泡材質、液體、膠體、具吸震能力的阻尼材料。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在進行表面加工前,對所述桿頭本體進行時效析出的熱處理,以提升各焊接位置的結構強度。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所述表面加工為精密機械加工、去毛邊、磨光、鏡面處理、霧面處理、上漆、雷射雕刻、印刷圖案標章、上保護漆、貼覆保護膜。
一種高爾夫桿頭,所述高爾夫桿頭包含一擊球面,其背面凹設一嵌槽;一配重塊,其結合於該擊球面背面的嵌槽,且緊鄰該擊球面的底邊;
一桿頭本體,其正面設有一環緣,可供焊接結合該擊球面;及一長槽口,其設於該桿頭本體的一底板與該擊球面背面的配重塊間。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所述配重塊及長槽口橫跨該桿頭本體的底板,並由該桿頭本體的趾部延伸至根部。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所述長槽口的寬度介於0.5至8.0mm之間。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所述配重塊的最大厚度大於及等於2.5倍的擊球面的厚度。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所述桿頭本體的重心位置與該底板的距離維持小於及等於20mm。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所述擊球面的嵌槽凸設至少一凸塊,所述配重塊的嵌設部對應凹設至少一凹部。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所述擊球面在結合該桿頭本體的位置形成一階狀唇緣。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所述桿頭本體在結合該擊球面的位置形成一階狀環緣。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所述配重塊形成一容室。
如上所述的高爾夫桿頭,所述配重塊的容室填入一填充物,例如環氧樹脂、橡膠、乳膠、發泡材質、液體、膠體、具吸震能力的阻尼材料。
本發明的特點和優點是本發明提出的高爾夫桿頭及其製造方法,桿頭本體可依產品需求快速變換配重塊規格及其焊接或嵌合製程,使本發明具有降低開模成本、增加設計裕度的功效,以降低製造成本及使製程適於量產,而且能藉由配重塊的位置設置降低整體重心及大幅提升擊球面的彈性變形能力,以使桿頭成品適用於遠距離擊球。對桿頭進行時效析出的熱處理,可改變焊接位置的晶相,提升焊接位置的結構強度;藉由該擊球面的嵌槽凸設的凸塊及配重塊嵌設部對應凹設的凹部增加配重塊嵌設部與該擊球面嵌槽的結合面積及強度;藉由在該配重塊形成的容室避免該配重塊對該擊球甜密區的彈性變形能力造成影響,進一步使該容室填入各種具吸震能力的阻尼材料填充物,即可在不影響該擊球面的彈性變形能力情況下,增加該桿頭本體的吸震能力,且便於調整桿頭的整體重心。
圖1為公知高爾夫鐵桿頭構造的正視圖;圖2為公知高爾夫鐵桿頭構造的剖視圖;圖3為另一公知高爾夫鐵桿頭構造的剖視圖;圖4為本發明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的流程方塊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的分解立體圖;圖6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的組合後視圖;圖7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的組合剖視圖;圖8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的組合剖視圖;圖9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的組合剖視圖;圖10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的組合剖視圖;圖11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的組合剖視圖;圖12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的組合剖視圖。
附圖標號說明10、桿頭本體101、底板 102、趾部 103、根部104、側板 105、頂板 11、擊球面 11a、環凸緣111、嵌槽 112、凸塊 113、階狀環緣 12、開口13、套頸14、環緣 141、階狀環緣 14a、環槽15、配重塊 151、嵌設部 152、凹部 153、容室20、填充物 21、封閉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圖4為揭示本發明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的流程方塊圖;圖5為揭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的分解立體圖;圖6為揭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的組合後視圖;圖7為揭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的組合剖視圖;圖8為揭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的組合剖視圖;圖9為揭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的組合剖視圖;圖10為揭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的組合剖視圖;圖11為揭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的組合剖視圖;圖12為揭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的組合剖視圖。
本發明高爾夫桿頭的部份構造及製程相同於公知的高爾夫桿頭(如圖1至3所示),因而兩者相同部分採用相同圖號標示,其構造及功能亦不再予詳細贅述。
請參照圖4至圖7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及其製造方法的第一步驟是在擊球面11背面形成嵌槽111。本發明的桿頭本體10通常是包含一擊球面11、一開口12、一套頸13、一環緣14及一配重塊15。該擊球面11在焊接結合於該桿頭本體10前,該擊球面11最好是在背面的適當位置選擇形成一嵌槽111。同時,本發明最好是使該嵌槽111的底部緊鄰並橫跨於該擊球面11底部的外周緣。
請參照圖4至圖7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及其製造方法的第二步驟是將預定規格的配重塊15嵌設於擊球面11的嵌槽111。當該擊球面11背面形成該嵌槽111後,接著利用適當製程(例如鑄造或機械切割)加工形成一配重塊15。該配重塊15的最大厚度區域緊接於該擊球面11的整個底部周緣,且至少包含一嵌設部151,以供該配重塊15利用焊接、黏結、緊配合等方式嵌設結合於該擊球面11背面的嵌槽111。當利用焊接結合時,本發明可依需求選擇使用氬焊、硬焊、雷射焊接、電漿電弧焊接、離子束焊接或其他高能量焊接方法。當利用黏結結合時,本發明則可選用蒸髮型(solvent-release type,例如快幹膠)、反應型(chemically-reactive type,例如環氧樹脂)或感光型(light-sensitive type,例如可見光硬化型樹脂或UV光硬化型樹脂)的黏著劑。再者,本發明亦可依產品的重心需求,選擇改變該配重塊15的形狀、大小、重量及材質。
請參照圖4至圖7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及其製造方法的第三步驟是使擊球面11焊接或嵌合於桿頭本體10,並使該桿頭本體10的底板101與擊球面11背面的配重塊15之間形成長槽口16。當該配重塊15穩固結合於擊球面11背面後,本發明同樣可依產品需求選擇使用氬焊、硬焊、雷射焊接、電漿電弧焊接、離子束焊接或其他高能量焊接方法,以供將該擊球面11背面的唇緣焊接結合於該桿頭本體10正面對應的環緣14上。再者,本發明亦可選擇利用嵌合製程將該擊球面11結合於該桿頭本體10上(如圖10所示),該嵌合結合方式將於下文另以第四實施例詳細說明。
如圖6及圖7所示,在完成上述焊接或嵌合步驟後,該配重塊15底部的最大厚度區域緊鄰該桿頭本體10的底板101,但與該底板101之間最好是形成一長槽口16。本發明藉由該長槽口16可有效隔離該桿頭本體11的底板101與該擊球面11背面的配重塊15,並縮減該底板101及配重塊15之間所形成連接面的面積大小,因此能使該擊球面11的中央擊球區(包含擊球甜密區sweet spot)獲得最大的彈性變形能力(亦即使該擊球面11形成較高的彈性回復係數),並進而提升本發明桿頭本體10的遠距離擊球能力。同時,本發明利用嵌設方式結合該配重塊15的方式亦便於快速變更桿頭製程,以生產各種不同規格的桿頭成品,因而提升桿頭的量產便利性及設計裕度。
請參照圖4至圖7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及其製造方法的第四步驟是對焊接或嵌合成型的桿頭本體10進行表面加工。當該配重塊15、擊球面11及桿頭本體10依上述步驟焊接結合成一體後,本發明接著可進行時效析出的熱處理,以改變焊接位置的晶相,提升焊接位置的結構強度,同時亦可對各構件的表面選擇進行精密機械加工、去毛邊、磨光、鏡面處理、霧面處理、上漆、雷射雕刻、印刷圖案標章、上保護漆或貼覆保護膜等,使桿頭成品具有較佳外觀及一致規格。
請再參照圖7所示,為了使本發明擊球面11的彈性變形能力(即彈性回復係數)與擊球距離達到最大,該桿頭本體10及其配重塊15、長槽口16最好是選擇符合下列條件(1)使該配重塊15及長槽口16橫跨於該桿頭本體10的底板101,並由該桿頭本體10的趾部(toe)102延伸至根部(heel)103;(2)使該長槽口16的寬度a介於0.5至8.0mm之間;(3)使該配重塊15的最大厚度y大於或等於該擊球面11厚度x的2.5倍(即y≥2.5x);(4)使該桿頭本體10的重心位置與該底板101的距離y』小於或等於20mm(即y』≤20mm),以降低整體重心。
請參照圖8所示,其揭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構造。相較於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是使該擊球面11的嵌槽111進一步凸設至少一凸塊112,同時使該配重塊15的嵌設部151對應凹設形成至少一凹部152。如此,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即可藉由該凸塊112及凹部152增加該配重塊15的嵌設部151與該擊球面11的嵌槽111的結合面積及強度。再者,該凸塊112及凹部152亦可選擇變換形狀、結合方式、尺寸或數量。
請參照圖9所示,其揭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構造。相較於第一及二實施例,第三實施例的配重塊15雖應用在焊接成型的桿頭本體10上,但該桿頭本體10正面進一步形成一階狀環緣141,同時使該擊球面11背面對應形成一階狀唇緣113。如此,本發明第三實施例即可籍由該階狀環緣141及階狀唇緣113增加該桿頭本體10與擊球面11的結合面積及強度。再者,本發明可依需求單獨設置該階狀環緣141或階狀唇緣113,或變更其結合面的形狀。
請參照圖10所示,其揭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構造。相較於第三實施例,第四實施例的配重塊15進一步應用在嵌合成型的桿頭本體10上。在該擊球面11嵌合結合於該桿頭本體10時,該擊球面11的外周緣可受壓而塑性變形形成一環凸緣11a,以供嵌合扣合於該桿頭本體10的環緣14的一環槽14a內。
請參照圖11所示,其揭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構造。相較於第一至四實施例,第五實施例是使該配重塊15形成一中空容室153。如此,當該配重塊15剛好位於該擊球面11的擊球甜密區背面時,本發明即可藉由該容室153避免該配重塊15對該擊球甜密區的彈性變形能力造成影響。
請參照圖12所示,其揭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高爾夫桿頭構造。相較於第五實施例,第六實施例是進一步使該配重塊15的容室153由一孔(未標示)填入一填充物20,該填充物20可選自環氧樹脂(epoxy)、橡膠、乳膠、發泡材質、液體、膠體等各種具吸震能力的阻尼材料。待填入該填充物20後,則利用一封閉件21或適當的填料封閉該孔。如此,本發明即可在不影響該擊球面11的彈性變形能力下,增加該桿頭本體10的吸震能力及提升調整桿頭整體重心的設計裕度。
雖然本發明已以優選實施例揭示,但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構思和範圍的前提下,還可作出各種變化與修改,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所界定的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在一擊球面背面形成一嵌槽;將預定規格的一配重塊嵌設於所述擊球面的嵌槽;使該擊球面焊接、嵌合於一桿頭本體,並使該桿頭本體的底板與擊球面背面的配重塊之間形成長槽口;及對焊接、嵌合成型的桿頭本體進行表面加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塊及長槽口橫跨該桿頭本體的底板,並由該桿頭本體的趾部延伸至根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長槽口的寬度介於0.5至8.0mm之間。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塊的最大厚度大於及等於該擊球面厚度的2.5倍。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桿頭本體的重心位置與該底板的距離維持小於及等於20m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塊利用焊接、黏結、緊配合方式嵌設結合於該擊球面背面的嵌槽。
7.如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焊接方式為氬焊、硬焊、雷射焊接、電漿電弧焊接、離子束焊接、高能量焊接。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黏結方式是使用蒸髮型、反應型、感光型的黏著劑,例如快幹膠、環氧樹脂、可見光硬化型樹脂、UV光硬化型樹脂。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擊球面的嵌槽凸設至少一凸塊,所述配重塊的嵌設部對應凹設至少一凹部。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擊球面在結合該桿頭本體的位置形成一階狀唇緣。
11.如權利要求1或10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桿頭本體在結合該擊球面的位置形成一階狀環緣。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塊形成一容室。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塊的容室填入一填充物,例如環氧樹脂、橡膠、乳膠、發泡材質、液體、膠體、具吸震能力的阻尼材料。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進行表面加工前,對所述桿頭本體進行時效析出的熱處理,以提升各焊接位置的結構強度。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桿頭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表面加工為精密機械加工、去毛邊、磨光、鏡面處理、霧面處理、上漆、雷射雕刻、印刷圖案標章、上保護漆、貼覆保護膜。
16.一種高爾夫桿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高爾夫桿頭包含,一擊球面,其背面凹設一嵌槽;一配重塊,其結合於該擊球面背面的嵌槽,且緊鄰該擊球面的底邊;一桿頭本體,其正面設有一環緣,可供焊接結合該擊球面;及一長槽口,其設於該桿頭本體的一底板與該擊球面背面的配重塊間。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高爾夫桿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塊及長槽口橫跨該桿頭本體的底板,並由該桿頭本體的趾部延伸至根部。
18.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高爾夫桿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長槽口的寬度介於0.5至8.0mm之間。
19.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高爾夫桿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塊的最大厚度大於及等於2.5倍的擊球面的厚度。
20.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高爾夫桿頭,其特徵在於所述桿頭本體的重心位置與該底板的距離維持小於及等於20mm。
21.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高爾夫桿頭,其特徵在於所述擊球面的嵌槽凸設至少一凸塊,所述配重塊的嵌設部對應凹設至少一凹部。
22.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高爾夫桿頭,其特徵在於所述擊球面在結合該桿頭本體的位置形成一階狀唇緣。
23.如權利要求16或22所述的高爾夫桿頭,其特徵在於所述桿頭本體在結合該擊球面的位置形成一階狀環緣。
24.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高爾夫桿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塊形成一容室。
25.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高爾夫桿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塊的容室填入一填充物,例如環氧樹脂、橡膠、乳膠、發泡材質、液體、膠體、具吸震能力的阻尼材料。
全文摘要
一種高爾夫桿頭及其製造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在擊球面背面形成嵌槽;將預定規格的配重塊嵌設於擊球面的嵌槽;使擊球面焊接或嵌合於桿頭本體,並使該桿頭本體的底板與擊球面背面的配重塊之間形成長槽口;及對焊接或嵌合成型的桿頭本體進行表面加工,從而克服了現有技術的缺陷,桿頭本體可依產品需求快速變換配重塊規格及其焊接或嵌合製程,使本發明具有降低開模成本、增加設計裕度的功效,以降低製造成本及使製程適於量產,而且能藉由配重塊的位置設置降低整體重心及大幅提升擊球面的彈性變形能力,以使桿頭成品適用於遠距離擊球。
文檔編號A63B53/04GK1539536SQ0312330
公開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03年4月23日
發明者侯文清 申請人:復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