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蓋及投影機的製作方法
2024-02-01 10:39:15 3
專利名稱:鏡頭蓋及投影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於一種鏡頭蓋,尤指一種用於投影機鏡頭的鏡頭蓋。
背景技術:
目前投影機已廣泛用於各種場合,例如影片觀賞、會議簡報、案件討論等。於案件討論的場合中,投影機多為輔助性工具,故常需暫時關閉投影機以利進行書面討論或其他手稿討論等。目前常見的投影機多採用滷素燈作為投影光源,並不適合頻繁的開關操作,並且滷素燈重新點亮所需時間不短,亦不利使用者迅速轉換討論情境。又,目前投影機多有燈源保護機制,使得使用者於操作控制面板時,多感到疑惑,故時有錯誤操作或重複操作的情形發生。因此,目前使用者仍慣以鏡頭蓋、文件或書本直接遮蓋住鏡頭。文件或書本多呈平面結構易為投影機體遮擋,故往往不能有效遮蓋鏡頭而有漏光的情形發生。以鏡頭蓋遮蓋時,鏡頭蓋將吸收仍自鏡頭射出的光線絕大部分的能量,而目前鏡頭蓋多以塑膠材質,在吸收大量的熱能後,極易產生軟化、甚至有融熔的現象。對此問題,目前已有使用具有透光性的塑膠材料製作鏡頭蓋,其利用透光特性以減少鏡頭蓋本身吸收的能量,進而避免軟化、甚至融熔化的現象發生,然而,穿過鏡頭蓋的光線將會對使用者造成視覺困擾,仍會降低遮光效果、甚至無法達到遮光的目的。
發明內容
鑑於先前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鏡頭蓋,利用多面反射結構以反射來自鏡頭的光線,降低鏡頭蓋吸收的能量,進而避免在短時間內發生軟化、甚至融熔的現象。本發明的鏡頭蓋可用以遮蓋鏡頭,例如投影鏡頭,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該鏡頭蓋包含蓋體及銜接部。該蓋體具有表面及於該表面上的多面反射結構。該銜接部用以銜接至該鏡頭,使得該蓋體遮蓋該鏡頭且該多面反射結構朝向該鏡頭以能反射來自該鏡頭的光線。根據本發明所述的鏡頭蓋,該多面反射結構包含複數個凸出部或複數個凹入部。 進一步地,該凸出部可為角錐體、圓錐體、球體或多面體。或者該凹入部可為角錐坑、圓錐坑、圓坑或多面坑。根據本發明所述的鏡頭蓋,該多面反射結構為立體圖案。進一步地,該多面反射結構為壓花。根據本發明所述的鏡頭蓋,該多面反射結構為粗糙面。根據本發明所述的鏡頭蓋,該蓋體包含反射被覆層,設置於該多面反射結構上。本發明的投影機包含如上所述的鏡頭蓋。簡言之,本發明的鏡頭蓋利用其結構的改變而非其材質的改變來實現減緩該鏡頭蓋吸熱升溫的速度,亦即利用該多面反射結構的反射作用減少進入該蓋體內的光線量,亦即降低該蓋體所吸收的能量,能延緩、甚至完全避免該鏡頭蓋軟化或融熔的現象發生,故能有效解決先前技術中普通的膠蓋覆蓋在仍在投影中的鏡頭上時,在短時間內即造成軟化、 甚至融熔現象的問題。此外,該多面反射結構亦有助於增加該鏡頭蓋本身的散熱面積,可再進一步減緩溫度上升速度。
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鏡頭蓋遮蓋投影機的鏡頭的示意圖。圖2為圖1中鏡頭蓋於另一視角的示意圖。圖3為圖2中鏡頭蓋沿割面線X-X的剖面圖。圖4為圖1中鏡頭蓋的多面反射結構的變型的示意圖。圖5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鏡頭蓋的剖面圖。圖6為圖5中鏡頭蓋的多面反射結構的變型的示意圖。圖7至圖9為根據本發明的不同實施例的鏡頭蓋的正視圖。圖10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鏡頭蓋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對本發明的目的、構造、特徵、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茲配合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請參閱圖1至圖2,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鏡頭蓋1遮蓋投影機2的鏡頭22的示意圖;圖2為圖1中鏡頭蓋1於另一視角的示意圖;圖3為圖2中鏡頭蓋1沿割面線X-X的剖面圖。鏡頭蓋1包含蓋體12及銜接部14,銜接部14包含兩懸臂卡持結構, 相對設置於蓋體12的周圍處,該懸臂卡持結構利用其上的凸緣142夾持鏡頭22,以實現鏡頭蓋1與鏡頭22銜接的目的;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例如以彈性材料於蓋體12的周圍處形成具有凸環的環狀側壁,作為銜接部,利用其彈性特性,即可將此銜接部與鏡頭22銜接,又例如直接於銜接部14及鏡頭22的相對應處設置磁性物件,利用磁吸作用實現鏡頭蓋1與鏡頭22銜接的目的。其它實際應用中可用以銜接的結構於本發明亦有適用,不再贅述。鏡頭蓋1的蓋體12具有表面122及於表面122上的多面反射結構124。當鏡頭蓋1利用銜接部14銜接至鏡頭22上時,蓋體12遮蓋鏡頭22且多面反射結構IM朝向鏡頭22以能反射來自鏡頭22的光線。於本實施例中,多面反射結構IM包含複數個凸出部 1242,此凸出部1242為角錐體(pyramid),利用這些角錐體的表面即能反射來自鏡頭22的光線,以減少進入蓋體12內的光線量,亦即降低蓋體12所吸收的能量,避免鏡頭蓋1軟化或融熔的現象發生。補充說明的是,被多面反射結構1 反射的光線部分可能被鏡頭22反射而再次射向蓋體12,但此部分光線的強度經鏡頭22反射已減弱,故再為蓋體12所吸收的能量亦減少;整體而言,來自鏡頭22的光線被蓋體12所吸收者顯小於先前技術中鏡頭蓋所吸收者,因此本發明的鏡頭蓋1至少能延緩軟化或融熔的現象發生,有效解決先前技術中普通的膠蓋覆蓋在仍在投影中的鏡頭上時,在短時間內即造成軟化、甚至融熔現象的問題。於前述實施例中,多面反射結構IM利用角錐體的表面形成反射面,且於本實施例中,凸出部1242為四角錐體,但實際應用中亦可為三角錐體或其他錐體;本發明均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4,其為鏡頭蓋1的多面反射結構IM的變型的示意圖;其中為便於說明, 圖4中多面反射結構124同時具有不同的凸出部1242a、1242b及1242c。於實際應用中,本發明的多面反射結構可單純包含單一種類的凸出部或是多種類的凸出部,甚或是不同種類的凸出部混合排列,本發明均不以此為限。如圖4所示,凸出部1 為圓錐體(cone),凸出部1242b為球體(sphere),凸出部1242c為多面體(polyhedron),其中凸出部1242b不以圖4中所示的半球體為限。同樣的,每一個凸出部1242a、1242b及1242c的表面均能反射來自鏡頭22的光線的效果,故由至少一種的凸出部1242a、1242b及1242c組成其主要反射結構的多面反射結構124,亦有前述說明的能延緩、甚至完全避免鏡頭蓋1軟化或融熔的現象發生的功效。另外,前述凸出部1242a、1242b及1242c僅為示例,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例如更多邊形的角錐體、橢圓體或單一凸出部可具有二種的凸出結構,如一個錐臺上再形成多面體,均有本發明的適用;又,其他凸出部,如截面為楔形、半圓形、橢圓形、三角形等的肋板,無論其幾何輪廓為何(例如線形、弧形或環狀等),於本發明亦有適用。於前述各實施例中,多面反射結構124以凸出部1242、lMh、lM2b及1242c的凸出的表面作為反射面,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5,其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鏡頭蓋3的剖面圖,其剖面位置可參閱圖3中割面線X-X所示的位置。鏡頭蓋3的結構大致與圖2中的鏡頭蓋1相同,於鏡頭蓋3中,相同命名的構件仍沿用相同的標號,其說明亦可直接參閱鏡頭蓋1的相關說明,不再贅述。與鏡頭蓋1相較,不同之處主要在於鏡頭蓋3的多面反射結構3M包含複數個凹入部3242,此凹入部3242為圓錐坑(conical depression)。利用此凹入部3242的凹入的表面亦可反射來自鏡頭22的光線而達到與前述凸出部1242相似的功效,亦即鏡頭蓋3利用多面反射結構3M亦能延緩、甚至完全避免鏡頭蓋3軟化或融熔的現象發生。同樣地,於實際應用中多面反射結構324的凹入部3242亦不以圓錐坑為限。請參閱圖6,其為多面反射結構324的變型的示意圖;其中為便於說明,圖6中多面反射結構 324同時具有不同的凹入部3242^324 及3242c。如圖6所示,凹入部3242a為角錐坑 (pyramidal depression),凹入部 3242b 為圓坑(spherical depression),凹入部 3242c 為多面坑(polyhedral d印ression),其中凹入部324 不以圖6中所示的半圓坑為限。每一個凹入部3242a、3242b及3242c的表面均能反射來自鏡頭22的光線的效果,故由至少一種的凹入部3242a、3242b及3M2c組成其主要反射結構的多面反射結構324,亦有前述說明的能延緩、甚至完全避免鏡頭蓋3軟化或融熔的現象發生的功效。另外,前述凹入部 3242a、3242b及3M2c亦僅為示例,本發明不以此為限,例如更多邊形的角坑、梢圓坑或單一凹入部可具有二種的凹入結構,如一個多面坑底部再形成錐坑,均有本發明的適用;又, 其他凹入部,例如截面為楔形、半圓形、橢圓形、三角形等的溝槽,無論其幾何輪廓為何(例如線形、弧形或環狀等),於本發明亦有適用。於實際應用中,本發明的多面反射結構不僅可包含單一種類的凹入部或是多種類的凹入部,甚至可同時包含凸出部及凹入部,並進一步地依光線入射多面反射結構的入射角變化分布而為配置,以期達到較大的光線反射比率。此外,本發明的多面反射結構的凸出部或凹入部的設置位置(包含其排列方式,如緊密排列)、數量及尺寸(包含每一個凸出部或凹入部的大小)均視實際產品測試而定,不以圖式所示者為限。如前述各實施例的說明,本發明的鏡頭蓋利用多面反射結構產生較大入射角的反射面,可增加光線反射,進而減少光線的吸收量,有助於減緩該鏡頭蓋溫度上升速度;反之, 先前技術中鏡頭蓋的受光面(遮蓋鏡頭時朝向鏡頭的表面)大致平整且其法線與入射光線夾角不大(即光線入射角小),故進入鏡頭蓋的光線強度高,被吸收的光線能量也較多,並且光線反射角亦小,反射的光線極易再被鏡頭反射而再進射向受光面,使得整體而言,先前技術中鏡頭蓋本體較本發明的鏡頭蓋吸收了更多的能量。此外,本發明的鏡頭蓋亦利用多面反射結構的表面積增加的結構特徵,亦可增加該鏡頭蓋的散熱面積,可再進一步減緩溫度上升速度。前述各實施例主要以規則的幾何結構形成多面反射結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圖7,其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鏡頭蓋4的正視圖,其視角為朝向鏡頭蓋4的表面122。鏡頭蓋4的結構大致與圖2中的鏡頭蓋1相同,於鏡頭蓋4中,相同命名的構件仍沿用相同的標號,其說明亦可直接參閱鏡頭蓋1的相關說明,不再贅述。與鏡頭蓋1相較,不同之處主要在於鏡頭蓋4的多面反射結構4M主要由複數個角錐體,排列成立體圖案所組成。此立體圖案同樣具有多個反射面,故亦具有前述光線反射以減少光線吸收量的功效,不再贅述。另外,於實際應用中,亦得混合使用凸出、凹入的結構以形成多面反射結構 424的立體圖案,如前述凸出部1242、1242a、1242b及1242c、凹入部3242、3242a、3242b及 3242c、以及其他具有多反射面的幾何結構等。請參閱圖8,其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鏡頭蓋5的正視圖,其視角為朝向鏡頭蓋5的表面122。鏡頭蓋5的結構大致與圖2中的鏡頭蓋1相同,於鏡頭蓋5中,相同命名的構件仍沿用相同的標號,其說明亦可直接參閱鏡頭蓋1的相關說明,不再贅述。與鏡頭蓋1相較,不同之處主要在於鏡頭蓋5的多面反射結構5M主要由壓花所組成。一般而言, 壓花工序將在表面122上形成多條交錯且截面為三角形或楔形的溝槽,交錯的圖形多為稜形或矩形,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同樣地,此壓花的溝槽亦具有多個反射面,故亦具有前述光線反射以減少光線吸收量的功效,不再贅述。請參閱圖9,其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鏡頭蓋6的正視圖,其視角為朝向鏡頭蓋6的表面122。鏡頭蓋6的結構大致與圖2中的鏡頭蓋1相同,於鏡頭蓋6中,相同命名的構件仍沿用相同的標號,其說明亦可直接參閱鏡頭蓋1的相關說明,不再贅述。與鏡頭蓋1相較,不同之處主要在於鏡頭蓋6的多面反射結構6M主要由粗糙面所組成。粗糙面雖非如前述實施例中多面反射結構具有較規則的反射面,但粗糙面具有為數眾多的小反射面,整體可產生光線散射,同樣具有減少光線吸收量的功效,其原理與前述反射面反射原理相當,不再贅述。補充說明的是,粗糙面可藉由於二次加工中,以治具熱壓、刮、磨等方式形成,亦可於射出模具內形成對應的粗糙面(例如以粗砂紙磨擦、放電等方式形成),以於射出成形中形成。於前述各實施例中,於實際應用中,鏡頭蓋1、3、4、5及6可由單一材質製成,亦即可一次射出成形。此設計雖對射出模具製作成本或有些許增加,但於產線生產時,成本幾乎沒有增加,故對目前生產流程改變極微;又,銜接部14仍可維持習知結構,使得使用者在使用上並無差異感覺,即可享有延緩、甚至完全避免本發明的鏡頭蓋軟化或融熔的現象發生的優點。補充說明的是,前述雖以一次成形為例說明可行的鏡頭蓋製造程序,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例如以二次加工(例如熱壓)形成多面反射結構1M、3M、似4、5M及624,此製程有助於直接對習知鏡頭蓋再加工以製成本發明的鏡頭蓋,可避免舊型鏡頭蓋報廢的浪費。此外,由於本發明的鏡頭蓋利用多面反射結構反射光線,有效減少進入鏡頭蓋本體內的光線強度,故鏡頭蓋的材質不以完全不透光為必要,但不透光的材質仍有助於進一步提升遮蓋光線的功效。換言之,縱使本發明的鏡頭蓋採用透光性材質製作,若實際應用中光線多已被多面反射結構所反射致使穿透鏡頭蓋射出的光線強度已可為使用者所接受,則透光性材質製作的鏡頭蓋除能解決先前技術中鏡頭蓋吸收能量而避免軟化、甚至融熔化的問題, 並且能解決先前技術中穿過鏡頭蓋的光線強度仍過強造成使用者視覺困擾的問題。前述各實施例中的多面反射結構1M、3M、似4、5M及擬4得以單一材質形成,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10,其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鏡頭蓋7的剖面圖,其剖面位置可參閱圖3中割面線X-X所示的位置。鏡頭蓋7的結構大致與圖2中的鏡頭蓋1 相同,於鏡頭蓋7中,相同命名的構件仍沿用相同的標號,其說明亦可直接參閱鏡頭蓋1的相關說明,不再贅述。與鏡頭蓋1相較,不同之處主要在於鏡頭蓋7的蓋體12尚包含反射被覆層1244於多面反射結構124的表面上。利用此反射被覆層1244可增加多面反射結構 IM表面的反射率,以能更進一步降低鏡頭蓋的溫度上升速度。因此,鏡頭蓋7更能延緩、甚至完全避免軟化或融熔的現象發生,有效解決先前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已由上述相關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實施例僅為實施本發明的範例。 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實施例並未限制本發明的範圍。相反地,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所作的更動與潤飾,均屬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鏡頭蓋,用以遮蓋鏡頭,其特徵在於該鏡頭蓋包含 蓋體,具有表面及於該表面上的多面反射結構;以及銜接部,用以銜接至該鏡頭,使得該蓋體遮蓋該鏡頭且該多面反射結構朝向該鏡頭以能反射來自該鏡頭的光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蓋,其特徵在於該多面反射結構包含複數個凸出部或複數個凹入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鏡頭蓋,其特徵在於該凸出部為角錐體、圓錐體、球體或多面體。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鏡頭蓋,其特徵在於該凹入部為角錐坑、圓錐坑、圓坑或多面坑。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蓋,其特徵在於該多面反射結構為立體圖案。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鏡頭蓋,其特徵在於該多面反射結構為壓花。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蓋,其特徵在於該多面反射結構為粗糙面。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蓋,其特徵在於該蓋體包含反射被覆層,設置於該多面反射結構上。
9.一種投影機,其特徵在於包含如權利要求1-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鏡頭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揭露一種鏡頭蓋,用以遮蓋鏡頭。該鏡頭蓋包含蓋體及銜接部。該蓋體具有表面及於該表面上的多面反射結構。該銜接部用以銜接至該鏡頭使得該蓋體遮蓋該鏡頭且該多面反射結構朝向該鏡頭以能反射來自該鏡頭的光線。該鏡頭蓋利用該多面反射結構的反射作用,不會將照射至該鏡頭蓋的光線全部吸收,故該鏡頭蓋的溫度上升速度減緩,避免了先前技術中普通的膠蓋覆蓋在仍在投影中的鏡頭上時,在短時間內即造成軟化、甚至融熔的現象。此外,該多面反射結構亦有助於增加該鏡頭蓋本身的散熱面積,再進一步減緩溫度上升速度。
文檔編號G03B21/00GK102162987SQ20111010638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6日
發明者吳中暄, 林煥佑 申請人: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蘇州佳世達光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