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面倒角機的製作方法
2024-02-25 23:30:15

本實用新型涉及倒角機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雙面倒角機。
背景技術:
目前,對管件、圓柱件等物料的端部進行倒角加工時,先將物料夾在工具機上,再採用工具機上刀盤的切刀對物料進行倒角。採用這種加工方式,需要待物料一端完成倒角後,再重新對該物料進行夾裝,以完成該物料另一端倒角,其耗費時間長,倒角的效率低下,不利於物料的批量加工。另外,採用將切刀裝設於工具機的刀盤上,切刀的進給和移動收到一定限制,對不同尺寸規格的物料進行加工時,極為不便,並且整個加工設備體積龐大,不便於安裝和運輸,缺陷十分明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加工速度快、使用範圍廣的雙面倒角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雙面倒角機,包括夾頭裝置,還包括分別設置於夾頭裝置兩側的第一移動座和第二移動座、分別用於驅動第一移動座和第二移動座橫向移動的第一橫移驅動機構和第二橫移驅動機構、以及分別用於驅動第一移動座和第二移動座縱向移動的第一縱移驅動機構和第二縱移驅動機構;所述第一移動座設置有將物料裝入夾頭裝置的裝料機構及用於對物料進行倒角的第一倒角刀;所述第二移動座設置有用於頂物料的頂料裝置及用於對物料進行倒角的第二倒角刀。
其中,所述夾頭裝置包括夾頭支架、設置於夾頭支架的彈性夾頭及用於驅動彈性夾頭轉動的夾頭電機;所述頂料裝置包括頂料杆及用於驅動頂料杆頂料的頂料氣缸。
其中,所述裝料機構包括裝料盒、用於將裝料盒中的物料推入夾頭裝置的裝料氣缸,所述裝料盒設有入料口,裝料盒的一端設有出料口。
其中,所述第一橫移驅動機構包括橫移電機、與該橫移電機連接的橫移絲杆、裝設於該橫移絲杆的橫移螺母。
其中,還包括下料機構,該下料機構包括升降料筒及用於驅動升降料筒升降接料的接料氣缸。
其中,所述下料機構還包括閥門機構,該閥門機構包括設置於升降料筒入料口的旋轉料筒、用於將旋轉料筒安裝於升降料筒的旋轉料筒安裝板及用於驅動旋轉料筒轉動的閥門氣缸,所述旋轉料筒設置有物料出口。
其中,所述下料機構還包括下料輸送機構(,該下料輸送機構包括與升降料筒連通的橫向料筒、用於推動橫向料筒中物料移動的橫推氣缸及用於將橫向料筒的物料推出的推出氣缸,所述橫向料筒設有出料孔。
其中,還包括設置於裝料機構一側的上料裝置,該上料裝置包括上料支架、設置於上料支架的同步帶機構、設置於同步帶機構一側的上料筒、用於將物料從同步帶機構推入上料筒中的推料機構、用於推動上料筒中物料移動的送料機構及設置於上料筒出料端的放料開關機構。
其中,所述放料開關機構包括放料盒、設置於放料盒的放料氣缸及與放料氣缸驅動連接的擋料板,所述放料盒與上料筒連通,當不放料時,擋料板擋於放料盒的進料口處。
其中,所述上料裝置還包括設置於上料支架的倒料組件,倒料組件包括立杆及與立杆連接的橫杆,所述橫杆位於同步帶機構上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實際應用中,裝料機構從夾頭裝置的一側將管件、圓柱件等物料裝入夾頭裝置中,裝料時,頂料裝置從裝料機構的另一側頂住物料,對物料進行定位。夾頭裝置夾緊物料後,夾頭裝置帶動物料轉動,第一橫移驅動機構和第一縱移驅動機構驅動第一移動座橫向移動和縱向移動,使第一倒角刀對物料的一端進行倒角,第二橫移驅動機構和第二縱移驅動機構驅動第二移動座橫向移動和縱向移動,使第二倒角刀對物料的另一端進行倒角。倒角完成後,夾頭裝置鬆開物料,頂料裝置再次動作,其將物料從夾頭裝置頂出,即完成單個物料的兩端面倒角。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便於安裝和運輸,其採用裝料機構和頂料裝置對物料進行自動上下料,並採用第一倒角刀和第二倒角刀對物料的兩端面進行倒角,其加工速度快,自動化程度高提高,大大提高了生產的效率。將第一倒角刀和第二倒角刀分別設置於夾頭裝置兩側的第一移動座上和第二移動座上,其橫向和縱向進給方便,不受到空間和結構的影響,可以對不同尺寸規格的物料進行倒內角和外角,其使用範圍廣,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隱藏下料機構後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隱藏下料機構和夾頭裝置後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下料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下料機構的立體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上料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送料機構和放料開關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送料機構和放料開關機構的立體結構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如圖1至圖8所示,一種雙面倒角機,包括夾頭裝置1,還包括分別設置於夾頭裝置1兩側的第一移動座2和第二移動座3、分別用於驅動第一移動座2和第二移動座3橫向移動的第一橫移驅動機構4和第二橫移驅動機構5、以及分別用於驅動第一移動座2和第二移動座3縱向移動的第一縱移驅動機構6和第二縱移驅動機構7,所述第一移動座2設置有將物料裝入夾頭裝置1的裝料機構21及用於對物料進行倒角的第一倒角刀22;所述第二移動座3設置有用於頂物料的頂料裝置31及用於對物料進行倒角的第二倒角刀32。
在實際應用中,裝料機構21從夾頭裝置1的一側將管件、圓柱件等物料裝入夾頭裝置1中,裝料時,頂料裝置31從裝料機構21的另一側頂住物料,對物料進行定位。夾頭裝置1夾緊物料後,夾頭裝置1帶動物料轉動,第一橫移驅動機構4和第一縱移驅動機構6驅動第一移動座2橫向移動和縱向移動,使第一倒角刀22對物料的一端進行倒角,第二橫移驅動機構5和第二縱移驅動機構7驅動第二移動座3橫向移動和縱向移動,使第二倒角刀32對物料的另一端進行倒角。倒角完成後,夾頭裝置1鬆開物料,頂料裝置31再次動作,其將物料從夾頭裝置1頂出,即完成單個物料的兩端面倒角。
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便於安裝和運輸,其採用裝料機構21和頂料裝置31對物料進行自動上下料,並採用第一倒角刀22和第二倒角刀32對物料的兩端面進行倒角,其加工速度快,自動化程度高提高,大大提高了生產的效率。將第一倒角刀22和第二倒角刀32分別設置於夾頭裝置1兩側的第一移動座2上和第二移動座3上,其橫向和縱向進給方便,不受到空間和結構的影響,可以對不同尺寸規格的物料進行倒內角和外角,其使用範圍廣,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本實施例中,所述夾頭裝置1包括夾頭支架11、設置於夾頭支架11的彈性夾頭12及用於驅動彈性夾頭12轉動的夾頭電機13。所述彈性夾頭12可以採用現有的彈性夾頭,故不贅述。工作時,裝料機構21將物料裝入彈性夾頭12中,夾頭電機13驅動彈性夾頭12轉動,從而使物料轉動,便於第一倒角刀22和第二倒角刀32對物料的兩端進行倒角。
本實施例中,所述裝料機構21包括裝料盒211、用於將裝料盒211中的物料推入夾頭裝置1的裝料氣缸212,所述裝料盒211設有入料口213,裝料盒211的一端設有出料口。工作時,將物料從入料口213放入裝料盒211內,裝料氣缸212從裝料盒211一側把物料從出料口推出至彈性夾頭12中。本裝料機構21結構緊湊,裝料時,裝料盒211的出料口直接對準彈性夾頭12,其裝料可靠。
本實施例中,所述頂料裝置31包括頂料杆311及用於驅動頂料杆311頂料的頂料氣缸312,其結構簡單,響應動作快,購置成本低。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橫移驅動機構4包括橫移電機41、與該橫移電機41連接的橫移絲杆42、裝設於該橫移絲杆42的橫移螺母。採用第一橫移驅動機構4驅動第一移動座2橫向移動,其控制方便,位移精度高,提高產品倒角精度。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橫移驅動機構5、第一縱移驅動機構6和第二縱移驅動機構7的結構和原理均與第一橫移驅動機構4結構和原理相同,故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中,所述下料機構8還包括閥門機構83,該閥門機構83包括設置於升降料筒81入料口的旋轉料筒84、用於將旋轉料筒84安裝於升降料筒81的旋轉料筒安裝板85及用於驅動旋轉料筒84轉動的閥門氣缸86,所述旋轉料筒84設置有物料出口841。
下料時,待物料倒角完成後,接料氣缸82驅動升降料筒81上端上升,使閥門機構83的旋轉料筒84的埠對準彈性夾頭12中的物料,頂料裝置31將物料頂入旋轉料筒84中。當閥門氣缸86驅動旋轉料筒84轉動,使物料出口841對著升降料筒81時,物料從旋轉料筒84滾到升降料筒81中,並從升降料筒81的上端滾到下端。下料機構8結構巧妙,動作靈活,佔用空間小,閥門機構83對物料輸送進行控制,使得下料方便可靠。
本實施例中,所述下料機構8還包括下料輸送機構87,該下料輸送機構87包括與升降料筒81連通的橫向料筒88、用於推動橫向料筒88中物料移動的橫推氣缸89及用於將橫向料筒88的物料推出的推出氣缸90,所述橫向料筒88設有出料孔881。當物料從升降料筒81的上端滾到下端後,橫推氣缸89將物料推入橫向料筒88中,當物料移動至出料孔881處時,推出氣缸90將物料從出料孔881推出。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設置於裝料機構21一側的上料裝置9,該上料裝置9包括上料支架91、設置於上料支架91的同步帶機構92、設置於同步帶機構92一側的上料筒93、用於將物料從同步帶機構92推入上料筒93中的推料機構94、用於推動上料筒93中物料移動的送料機構95及設置於上料筒93出料端的放料開關機構96。
在實際應用中,將管件、圓柱件等物料01放置於同步帶機構92上進行傳送,當物料01被移動到推料機構94處時,該推料機構94將物料01推入上料筒93中,送料機構95推送物料01至放料開關機構96處,當放料開關機構96處於打開狀態時,物料01通過放料開關機構96並從入料口213落入裝料盒211內。當放料開關機構96處於關閉狀態時,物料01儲存於上料筒93中。
本上料裝置9採用同步帶機構92對物料01進行傳送,其傳送平穩,便於與外部加工設備進行對接,採用推料機構94將物料01推入上料筒93,從而實現物料01的變道,將物料01儲存於上料筒93中,放料開關機構96通過打開或閉合來控制物料流通,推料機構94每動作一次,推動一個物料01通過放料開關機構96,能夠實現逐個送料。
本實施例中,所述放料開關機構96包括放料盒961、設置於放料盒961的放料氣缸962及與放料氣缸962驅動連接的擋料板963,所述放料盒961與上料筒93連通,當不放料時,擋料板963擋於放料盒961的進料口處。
實際使用時,放料盒961豎直或者傾斜設置。需要放料時,放料氣缸962驅動擋料板963從放料盒961上端的進料口退出,物料01從放料盒961落下,實現單個放料。放料完成後,放料氣缸962驅動擋料板963擋於放料盒961的進料口處,送料機構95再一次推送物料01,以此循環放料。
本實施例中,所述上料裝置9還包括設置於上料支架91的倒料組件,倒料組件包括立杆981及與立杆981連接的橫杆982,所述橫杆982位於同步帶機構92上方。
當將物料01立著放置於同步帶機構92上時,同步帶機構92帶著物料01移動的過程中,碰到橫杆982,從而被橫杆982絆倒,便於後期進一步輸送。
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推料機構94包括推料氣缸941及與推料氣缸941驅動連接的推料塊942。所述送料機構95包括送料氣缸951及與送料氣缸951驅動連接的推料件952。所述同步帶機構92包括同步帶921、用於驅動同步帶921移動的同步帶電機922、設置於同步帶921兩側的導向板923及用於阻擋同步帶921上的物料的擋料板924。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現方案,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其它方式實現,在不脫離本技術方案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