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煤礦泵的製作方法
2024-01-25 19:32:15 1
立式煤礦泵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立式煤礦泵,包括泵體、動力機構強制潤滑機構,所述的泵體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固定螺栓連接的動力箱、傳動箱和液力箱,所述的動力機構包括十字頭,所述的十字頭可上下移動地限位在導套內,所述的強制潤滑機構包括輸油泵、分別與所述的輸油泵進出口連接的吸油管和排油管,以及與所述的吸油管連接且貫通所述的動力箱中下部箱體的吸油孔,貫通與所述的十字頭對應處動力箱箱體和導套並與排油管連通的排油孔。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煤礦泵,佔地小設置便利,柱塞沿豎直方向運動,不會因為自重導致偏磨,提高運行的平穩性,同時增加了強制潤滑機構,能有效保證十字頭運行的效率。
【專利說明】立式煤礦泵【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往復泵【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立式煤礦泵。
【背景技術】
[0002]往復泵是一種依靠活塞、柱塞或隔膜在泵缸內往復運動使缸內工作容積交替增大和縮小來輸送液體或使之增壓的容積式泵。目前,在高壓水射流輔助破巖落煤、井下液壓支柱供液、高壓水射流清洗、冶金除鱗、粉末冶金、船舶清洗除汙、基礎工程、液體輸送、工程掘進以及各種膠管、金屬管、油田鑽井井口設備試壓用泵都應用著各種高壓往復泵。
[0003]現有的高壓往復泵,尤其是臥式高壓水泵,電機與往復泵的連接多為外露的皮帶傳動,因此佔地面積大,對於特殊工況,如煤礦,臥式的高壓水泵就很難勝任。
[0004]中國專利201210517959公開了一種平旋立式高壓柱塞泵,包括動力箱和液力箱,所述的動力箱包括與下泵體以及設置在下泵體內的柱塞驅動裝置,所述的柱塞驅動裝置包括上軸承板,與所述的上軸承板可旋轉連接並與電機可傳動連接的主軸以及一個與主軸固定連接的中間傳動盤和兩個與主軸保持傳動連接的側傳動盤,所述的中間傳動盤和側傳動盤上分別固定地設置有傳動杆,所述的傳動杆與連杆大頭軸可旋轉連接,所述的液力箱包括與下泵體固定連接的上泵體和設置在上泵體內並與連杆可傳動連接的柱塞。
[0005]雖然上述專利採用傳動盤結構取帶了曲軸,改善了動力輸入方面的改進,但是,將臥式改為立式之後,諸多問題也一併出現,如十字頭的潤滑、整體安裝的便利性和安全防護性以及柱塞的排水性能 ,這就需要逐一進行完善,所以就需要一種高性能和安全性的立式煤礦泵。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而提供一種立式高煤礦慄。
[0007]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8]一種立式煤礦泵,包括泵體、動力機構強制潤滑機構,所述的泵體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固定螺栓連接的動力箱、傳動箱和液力箱,所述的動力機構包括十字頭,所述的十字頭可上下移動地限位在導套內,所述的強制潤滑機構包括輸油泵、分別與所述的輸油泵進出口連接的吸油管和排油管,以及與所述的吸油管連接且貫通所述的動力箱中下部箱體的吸油孔,貫通與所述的十字頭對應處動力箱箱體和導套並與排油管連通的排油孔。
[0009]在所述的動力箱體內可旋轉地固定設置有傳動軸,所述的傳動軸前端延伸出動力箱體之外並與所述的輸油泵動力軸可傳動連接,在所述的主軸和傳動軸上分別固定設置有相嚙合連接的大齒輪和小齒輪。
[0010]在所述的十字頭上設置有徑向貫通的進油通孔,當所述進油通孔與排油孔對齊時潤滑油可進入十字頭與連杆的連接銷軸處以實現連接處的潤滑。
[0011]所述的連接箱的箱體與動力箱的箱體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的液力箱的箱體與連接箱的箱體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其中,所述的動力箱為鑄鐵材質,所述的連接箱和液力箱的箱體均為鋼質。
[0012]在所述的連接箱頂部設置有與柱塞配合的填料盒,所述的填料盒包括盒體,密封組件以及與所述的盒體下端固定連接並將所述的密封組件定位在盒體內部的壓環,在所述的密封組件下緣沿其環周開設有至少一個排水孔,所述的排水孔貫通所述的填料盒和連接箱並與外部連通以將水排出,同時在所述的壓環內還設置有與所述的柱塞密封接觸的密封圈。
[0013]所述的排水孔為弧面頂點在正下方的半圓形。
[0014]所述的密封圈通過設置在壓環內側的凹槽定位。
[0015]所述的壓環上端或下端開口形成內子口,與所述的內子口匹配螺紋連接的壓料環將密封圈定位壓實。
[0016]還在用以密封所述的液力箱工藝孔的螺栓外側固定設置有防護板,所述的防護板包括沿工藝孔布列方向延伸設置的條形板體,與所述的條形板體一體形成並設置在所述的條形板體同一側且與所述的液力箱外壁面固定連接的兩個側板。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煤礦泵,佔地小設置便利,柱塞沿豎直方向運動,不會因為自重導致偏磨,提高運行的平穩性,同時增加了強制潤滑機構,能有效保證十字頭運行的效率,針對填料盒增加排水結構設計,有效避免水向下洩露,提高整體運行穩定性。同時通過增加防護板還有效提高了其使用安全性,有效保護操作者安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煤礦泵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所示為圖1所示A部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2]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煤礦泵包括泵體和動力機構,所述的泵體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固定連接的動力箱1、傳動箱2和液力箱3,所述的動力機構包括與外部驅動電機可傳動連接的曲軸11,套設在曲軸之上的連杆12,下端部與所述的連杆12上端通過銷軸19連接的十字頭13,下端部與所述的十字頭上端部固定連接的中間杆14以及下端部與所述的中間杆上端部固定連接的柱塞15。具體地說,所述的動力箱的頂板和傳動箱的底板上對應地設置有三個直徑相同的引導通孔,在該引導通孔內固定設置有由耐磨材質製成並用於引導所述的十字頭上下移動的導套4,所述的傳動箱的頂板和液力箱的底板上分別對應地設置密封通孔和柱塞孔,其中,密封通孔和柱塞孔分別沿豎直方向對應設置以實現動力驅動。其中,所述的連接箱的箱體與動力箱的箱體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的液力箱的箱體與連接箱的箱體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優選地,因為液力箱會根據液力高壓需求不同而進行更換,屬於更換拆卸部件,為提高可拆卸性,所述的動力箱為鑄鐵材質,所述的連接箱和液力箱的箱體均為鋼質,鋼質之間的螺栓連接能保證多次拆卸後仍保持較高的連接穩定性。
[0023]其中,因為立式高壓泵採用直立式結構,動力箱內的潤滑油很難對十字頭處進行潤滑,為提高十字頭組件的潤滑性,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煤礦泵還設置有十字頭強制潤滑機構,所述的強制潤滑機構包括輸油泵、吸油管和排油管,所述的吸油管與貫通所述的動力箱箱體中下部的吸油孔連通以將動力箱內部的潤滑油泵出,同時,在所述的動力箱箱體上部與所述的十字頭對應處設置有貫通動力箱箱體和導套的排油孔5,同時在所述的十字頭上設置有徑向貫通的進油通孔6,當所述進油通孔與排油孔對齊時潤滑油可進入十字頭與連杆的連接銷軸處,實現連接處的潤滑。
[0024]其中為提高所述的十字頭潤滑效果,所述的輸油泵設置有兩個或者更多排油管,通過對應地設置多個排油孔可以提高潤滑效果,避免因為單個噴油口堵塞或不暢導致的潤滑性能下降。
[0025]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排油孔的出油口位於導套的中間靠上位置以在將油噴射至十字頭側面的同時也可有機會噴射至十字頭的上表面,噴射至上表面的潤滑油在重力作用下沿側壁流下,可以提高其潤滑效果。
[0026]為提高其工況適應能力,減少部件設置,所述的輸油泵的動力軸與所述的主軸可傳動連接,具體地說,在所述的動力箱體內可旋轉地固定設置有傳動軸7,所述的傳動軸前端延伸出動力箱體之外並與所述的輸油泵動力軸可傳動連接,為實現所述的傳動軸和主軸的傳動,在所述的主軸和傳動軸上分別設置有相嚙合連接的大齒輪8和小齒輪9,藉助主軸通過齒輪傳動後直接驅動輸油泵工作,簡化了外部部件設置,同時可以保證主軸動作時必定輸油泵工作,簡化了操作,提高了設備運行穩定性。
[0027]因為液力箱內為高壓水,為避免高壓水沿柱塞向連接箱流動,在所述的連接箱頂部的密封通孔內設置有外徑由上往下逐級減小的階梯臺狀填料盒盒體21,所述的盒體包括上端直徑最大且被限位在連接箱頂板外側並被液力箱壓實的定位環,可匹配地嵌設在密封通孔內的中間環以及下端直徑最小的連接環,在所述的填料盒內形成有由下往上直徑逐級變大的階梯狀通孔,其包括上端與所述的柱塞匹配的上通孔,中間用以定位密封組件22的中通孔以及內壁面形成有螺紋以與壓環23螺接並將所述的密封組件限位的下通孔,因為立式結構雖然採用高效能的密封組件可以阻擋絕大部分的向下洩露,但是仍不可避免地有些許水會通過密封組件,為避免密封組件進入連接箱,甚至進入動力箱,在所述的密封組件下緣對稱地沿其環周開設有四個排水孔24,所述的排水孔孔貫通所述的填料盒和連接箱並與外部連通以將通過密封組件的水排出,優選地所述的排水孔為弧面頂點在正下方的半圓形。
[0028]在進行排水的同時,在所述的壓環內還設置有密封圈25,優選為O型圈,所述的密封圈可通過設置在壓環內側的凹槽定位,也可通過螺接在所述的壓環內側的壓料環進行定位,即,在所述的壓環上端或下端開口形成內子口,並在內子口處形成螺紋,通過壓料環26將密封圈定位以提高其與柱塞的密封效果。即,採用堵和排共用手段解決水洩露問題,避免對動力箱造成汙染。
[0029]同時,因為採用立式結構,液力箱在加工L形的排水孔時會有工藝孔產生,在加工完畢後會將所述的工藝孔用封堵螺栓30密封,因為採用立式結構,液力端一般位於人體的胸部甚至頭部,如果封堵螺栓在高壓下迸出,對人體所產生的傷害是致命的,為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在所述的液力箱的外側面還固定設置有防護板31,所述的防護板包括沿工藝孔布列方向延伸設置的條形板體,與所述的條形板體一體形成並設置在所述的條形板體同一側且與所述的液力箱外壁面固定連接的兩個側板,通過設置防護板可以有效提高使用安全性,同時採用側板支撐將所述的條形板體與封堵螺栓間隔設置,也便於直接觀察封堵螺栓狀況,也便於及時檢修或更換,優選地,所述的防護板為鋼材質。
[0030]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立式煤礦泵,其特徵在於,包括泵體、動力機構和強制潤滑機構,所述的泵體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固定螺栓連接的動力箱、傳動箱和液力箱,所述的動力機構包括十字頭,所述的十字頭可上下移動地限位在導套內,所述的強制潤滑機構包括輸油泵、分別與所述的輸油泵進出口連接的吸油管和排油管,以及與所述的吸油管連接且貫通所述的動力箱中下部箱體的吸油孔,貫通與所述的十字頭對應處動力箱箱體和導套並與排油管連通的排油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煤礦泵,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動力箱體內可旋轉地固定設置有傳動軸,所述的傳動軸前端延伸出動力箱體之外並與所述的輸油泵動力軸可傳動連接,在主軸和傳動軸上分別固定設置有相嚙合連接的大齒輪和小齒輪。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煤礦泵,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十字頭上設置有徑向貫通的進油通孔,當所述進油通孔與排油孔對齊時潤滑油可進入十字頭與連杆的連接銷軸處以實現連接處的潤滑。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煤礦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連接箱的箱體與動力箱的箱體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的液力箱的箱體與連接箱的箱體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其中,所述的動力箱為鑄鐵材質,所述的連接箱和液力箱的箱體均為鋼質。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煤礦泵,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連接箱頂部設置有與柱塞配合的填料盒,所述的填料盒包括盒體,密封組件以及與所述的盒體下端固定連接並將所述的密封組件定位在盒體內部的壓環,在所述的密封組件下緣沿其環周開設有至少一個排水孔,所述的排水孔貫通所述的填料盒和連接箱並與外部連通以將水排出,同時在所述的壓環內還設置有與所述的柱塞密封接觸的密封圈。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煤礦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排水孔為弧面頂點在正下方的半圓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煤礦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密封圈通過設置在壓環內側的凹槽定位。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煤礦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壓環上端或下端開口形成內子口,與所述的內子口匹配螺紋連接的壓料環將密封圈定位壓實。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煤礦泵,其特徵在於,還在用以密封所述的液力箱工藝孔的螺栓外側固定設置有防護板,所述的防護板包括沿工藝孔布列方向延伸設置的條形板體,與所述的條形板體一體形成並設置在所述的條形板體同一側且與所述的液力箱外壁面固定連接的兩個側板。
【文檔編號】F04B53/00GK203584772SQ201320621295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30日
【發明者】孫立源 申請人:天津市聚能高壓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