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刀閘拆卸式隔離開關的製作方法
2024-01-22 04:59:15 1
10kV刀閘拆卸式隔離開關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10kV刀閘拆卸式隔離開關,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絕緣子、固定在不同絕緣子上的動觸頭座與靜觸頭,動觸頭座和靜觸頭上安裝有可拆卸式的動觸頭,該10kV可拆卸式隔離開關通過各種方式減小了使用時發熱,提高供電可靠性,減少了10Kv臺區停電用戶數;縮小了低壓停電範圍;大幅縮短了低壓刀閘故障平均處理時間,實施後可將單個平均處理時間從45min降低至15min以內,甚至10min以內,大幅節約人工消耗;站在地面即可拆卸刀片,避免了工作人員蹬杆作業,安全可靠,提高了刀閘使用壽命,減少了故障次數,推廣使用有非常顯著的經濟效益提升。
【專利說明】10kV刀閘拆卸式隔離開關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IOkV線路的電力設備,具體地,涉及一種IOkV可拆卸式隔離開關。
【背景技術】
[0002]針對目前電力系統存在IOkV刀閘故障及處理,長時間運行刀口處發熱,迎風度夏期間甚至出現過熱故障的安全問題,一旦出現上述的安全隱患問題,由於傳統的固定安裝模式,搶修人員必須上柱上作業,因而必須大面積停主線路和負荷,做安全措施等一系列複雜的準備工作,費工費時,減少售電量,存在安全隱患,影響電力系統優質服務形象,同時在目前低壓線路中應用的保險絲熔斷式可拆卸式隔離開關結構並不適用於IOkV線路中,急需解決IOkV線路中的拆卸式隔離開關的整體設計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IOkV可拆卸式隔離開關,該IOkV可拆卸式隔離開關減少了 IOkV臺區停電用戶數,提高供電可靠性;縮小了低壓停電範圍,大幅縮短了低壓刀閘故障平均處理時間,避免了工作人員蹬杆作業,避免刀口處發熱影響線路可靠性,提高了刀閘使用壽命,減少了故障次數。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採用的基本技術方案是:
[0005]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絕緣子、固定在不同絕緣子上的動觸頭座與靜觸頭,還包括安裝在靜觸頭與動觸頭座上的動觸頭,所述動觸頭上包括有分列兩側的成對刀片,所述動觸頭分列兩側的刀片為一對或者兩對;若刀片數量為兩對,則所述動觸頭還包括導電連接板,兩對刀片分處於動觸頭兩端,所述導電連接板連接兩對刀片;所述刀片靠近動觸頭座的一端設置掛鈎,所述動觸頭座上設置有定位軸,所述定位軸的側壁上設置有掛接面,所述掛接面的角度位置限定掛鈎接入定位軸的角度,所述動觸頭與動觸頭座通過所述掛鈎與定位軸活動掛接,另一端與所述靜觸頭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動觸頭位於靜觸頭的一端設置有用於分離所述動觸頭與靜觸頭的拉環,所述動觸頭上還設置有摘掛套管。通過兩處可拆卸式固定連接的設計,人在地面上使用絕緣杆拉動拉環分離動、靜觸頭,再用絕緣杆伸入摘掛套管,從動觸頭座上取下動觸頭即可從地面完成拆卸動作,安裝更換動作使用相反操作過程,使得原本需要高空作業步驟複雜的維護更換,簡化為地面作業,一方面避免了安全隱患,另一方面,極大地加快了搶修速度。通過掛接面的設置,動觸頭的掛鈎配合掛接面掛上安裝後旋轉即無法取出動觸頭,若取出必須重新調整掛鈎出口配合掛接面方向,這樣避免了動觸頭旋轉時脫出,即方便安裝同時避免分離動靜觸頭時掛鈎與動觸頭座分離跌落的安全隱患。同時,刀片為兩對時,導電連接板安裝於分列兩側刀片之間的間隙中,這種設計減小了刀片總長度,在同樣地壓簧數量下,刀片間間隙長度變短,相應的刀片的形變變小,與靜觸頭、動觸頭座的安裝和接觸也更加穩固,掛接面的設計與導電板的加入進一步增強了產品的可靠性以及拆卸式安裝的穩定性。[0006]在基本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優選技術方案為,進一步的,所述定位軸為轉軸,所述掛接面相對地面的角度隨定位軸旋轉而調節。定位軸的轉軸的設計使得掛接角度可以調節,調節後通過轉軸緊固螺母擰緊緊固即可固定掛界面相對地面的角度,以此可方便的適應實際安裝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角度的情況,特別是經常出現的水平安裝、130傾斜安裝、90度安裝等情況,無需根據安裝角度定製加工。
[0007]在基本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優選技術方案為,所述刀片數量為兩對,所述刀片為鍍錫的銅片,所述導電連接板為鍍錫鋁母排。所述刀片與所述導電連接板鉚接或者螺杆連接,導電連接板的材料選擇節約貴金屬銅的用量,節約了成本,同時採用鍍錫鋁母排與鍍錫銅片接觸,避免了異質金屬間之間接觸帶來的大的接觸電阻發熱,同時保證了使用壽命,而且鋁的質量更輕,減輕了整體重量,對於懸掛安裝更省力,也更加穩固,若採用鉚接的方式,接觸面更加穩固,減小發熱,增加使用壽命。
[0008]在基本技術方案、第一、第二優選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每對刀片的外側設置有壓簧,壓簧內設置有螺杆將成對的刀片連接在一起。
[0009]在基本技術方案、第一、第二優選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所述刀片的內側設置有與靜觸頭、動觸頭座緊密連接的接觸凹槽。接觸凹槽的設計強化接觸面的接觸,減小接觸電阻,避免發熱,還避免了刀片整片與靜觸頭、動觸頭座的接觸帶來的強大的摩擦,凹槽的厚度小於刀片的厚度在保證壓緊的情況下減小了取出時的摩擦,更方便拆卸。
[0010]在基本技術方案、第一、第二優選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所述拉環下端設置有拉環掛鈎,所述靜觸頭上設置有掛鈎槽,所述拉環與靜觸頭通過拉環掛鈎與掛鈎槽之間的掛鈎連接實現動觸頭與靜觸頭的可拆卸式固定。通過掛鈎連接動、靜觸頭僅為可拆卸式固定的一種具體連接方式,結構簡單,復位方便。同時動、靜觸頭的連接不僅限此掛鈎與掛鈎槽的連接方式,還能夠採用老式的刀閘不可拆卸隔離開關中採用的按壓式彈片結構連接等方式,同時拉環的具體設計為兩片子拉環層疊的結構,一片下部延伸出拉環掛鈎,並在外側設置復位彈簧使得拉環在插入掛鈎槽後能夠復位至垂直安裝狀態。
[0011]在基本技術方案、第一、第二優選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刀口與靜觸頭或者動觸頭座的接觸面觸電材料選擇銀材料。金屬材料的導電率與電阻率成反比,因此銀的導電性能最好,最終將刀口接觸面觸電材料選擇銀材料。
[0012]在基本技術方案、第一、第二優選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所述絕緣子的內部材料絕緣尼龍棒,外部材料為矽橡膠。絕緣尼龍棒與矽橡膠膨脹係數接近,避免溫度劇烈升降引起的絕緣子碎裂。
[0013]綜上,本實用新型的部分有益效果為:
[0014]1、該IOkV可拆卸式隔離開關通過各種方式減小了使用時發熱,提高供電可靠性,減少了 IOKv臺區停電用戶數;
[0015]2、縮小了低壓停電範圍;大幅縮短了低壓刀閘故障平均處理時間,實施後可將單個平均處理時間從45min降低至15min以內,甚至IOmin以內,大幅節約人工消耗;
[0016]3、站在地面即可拆卸刀片,避免了工作人員蹬杆作業,安全可靠,提高了刀閘使用壽命,減少了故障次數,推廣使用有非常顯著的經濟效益提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IOkV刀閘拆卸式隔離開關的第一實施例的整體結構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IOkV刀閘拆卸式隔離開關的第二實施例的整體結構圖;
[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IOkV刀閘拆卸式隔離開關的定位軸的結構圖。
[0020]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IOkV刀閘拆卸式隔離開關的拉環的結構圖。
[0021]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
[0022]10-底座20-絕緣子30-靜觸頭31-掛鈎槽40-動觸頭座41-定位軸411-掛接面42-轉軸緊固螺母50-動觸頭51-刀片52-拉環521-拉環掛鈎53-定位軸54-壓簧55-接觸凹槽56-摘掛套管57-導電連接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的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
[0024]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IOkV刀閘拆卸式隔離開關的實施例1或2中概括出的基本方案包括底座10、固定在底座上的絕緣子20、固定在不同絕緣子上的動觸頭座40與靜觸頭30,還包括安裝在靜觸頭30與動觸頭座40上的動觸頭50,所述動觸頭50上包括有分列兩側的成對刀片51,所述動觸頭50分列兩側的刀片51為一對或者兩對;若刀片51數量為兩對,如圖2所示,則所述動觸頭50還包括導電連接板57,兩對刀片51分處於動觸頭兩端,所述導電連接板57連接兩對刀片;所述刀片51靠近動觸頭座40的一端設置掛鈎,所述動觸頭座40上設置有定位軸41,所述定位軸41的側壁上設置有掛接面411,所述掛接面411的角度位置限定掛鈎接入定位軸41的角度,所述動觸頭50與動觸頭座40通過所述掛鈎與定位軸41活動掛接,所述動觸頭50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於所述靜觸頭30 ;所述動觸頭50位於靜觸頭30的一端設置有拉環52,所述拉環52用於分離所述動觸頭50與靜觸頭30 ;所述動觸頭50上還設置有摘掛套管56。通過兩處可拆卸式固定連接的設計,人在地面上使用絕緣杆拉動拉環52分離動、靜觸頭,再用絕緣杆伸入摘掛套管56,從動觸頭座40上取下動觸頭50即可從地面完成拆卸動作,安裝更換動作使用相反的即可,使得原本需要高空作業步驟複雜的維護更換,簡化為地面作業,一方面避免了安全隱患,另一方面,極大地加快了搶修速度。通過掛接面的設置,動觸頭的掛鈎配合掛接面掛上安裝後旋轉即無法取出動觸頭,若取出必須重新調整掛鈎出口配合掛接面方向,這樣避免了動觸頭旋轉時脫出,即方便安裝同時避免分離動靜觸頭時掛鈎與動觸頭座分離跌落的安全隱患。同時,導電連接板安裝於分列兩側刀片之間的間隙中,這種設計減小了刀片總長度,在同樣地壓簧數量下,刀片間間隙長度變短,相應的刀片的形變變小,與靜觸頭的電接觸也更加穩固,掛接面的設計與導電板的加入進一步增強了產品的可靠性以及拆卸式安裝的穩定性。
[0025]在上述基本方案的基礎上,如圖2所示,所述刀片51數量為兩對,所述刀片為鍍錫的銅片,所述導電連接板57為鍍錫鋁母排。所述刀片與所述導電連接板鉚接或者螺杆連接,導電連接板的材料選擇節約貴金屬銅的用量,節約了成本,同時採用鍍錫鋁母排與鍍錫銅片接觸,避免了異質金屬間之間接觸帶來的大的接觸電阻發熱,同時保證了使用壽命,而且鋁的質量更輕,減輕了整體重量,對於懸掛安裝更省力,也更加穩固,若採用鉚接的方式,接觸面更加穩固,減小發熱,增加使用壽命。
[0026]在實施例1與實施例2中,所述每對刀片51的外側設置有壓簧54,壓簧54內通過有螺杆將成對的刀片連接在一起。
[0027]在實施例1與實施例2中,所述刀片51的內側設置有與靜觸頭30、動觸頭座40緊密連接的接觸凹槽55。接觸凹槽55的設計強化接觸面的接觸,減小接觸電阻,避免發熱,還避免了刀片整片與靜觸頭、動觸頭座的接觸帶來的強大的摩擦,凹槽的厚度小於刀片的厚度在保證壓緊的情況下減小了取出時的摩擦,更方便拆卸。
[0028]在實施例1與實施例2中,如圖4所示,所述拉環下端設置有拉環掛鈎521,所述靜觸頭30上設置有掛鈎槽31,所述拉環52與靜觸頭30通過拉環掛鈎521與掛鈎槽31之間的掛鈎連接實現動觸頭50與靜觸頭30的可拆卸式固定。通過掛鈎連接動、靜觸頭僅為可拆卸式固定的一種具體連接方式,結構簡單,復位方便。同時動、靜觸頭的連接不僅限此掛鈎與掛鈎槽的連接方式,還能夠採用老式的刀閘不可拆卸隔離開關中採用的按壓式彈片結構連接等方式,同時拉環52的具體設計為兩片子拉環層疊的結構,一片下部延伸出拉環掛鈎521,並在外側設置復位彈簧使得拉環在插入掛鈎槽後能夠復位至垂直安裝狀態。
[0029]刀口 51與靜觸頭30或者動觸頭座50的接觸面觸電材料選擇銀材料。金屬材料的導電率與電阻率成反比,因此銀的導電性能最好,最終將刀口接觸面觸電材料選擇銀材料。
[0030]所述絕緣子20的內部材料絕緣尼龍棒,外部材料為矽橡膠。絕緣尼龍棒與矽橡膠膨脹係數接近,避免溫度劇烈升降引起的絕緣子碎裂。
[0031 ] 採用前文所述的為本實用新型的各個優選實施例,各個優選實施例中的優選實施方式如果不是明顯自相矛盾或以某一優選實施方式為前提,各個優選實施方式都可以任意疊加組合使用,所述實施例以及實施例中的具體參數僅是為了清楚表述實用新型人的實用新型驗證過程,並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仍然以其權利要求書為準,凡是運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同結構變化,同理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0032] 如上所述,可較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
【權利要求】
1.一種IOkV刀閘拆卸式隔離開關,包括底座(10)、固定在底座上的絕緣子(20)、固定在不同絕緣子上的動觸頭座(30)與靜觸頭(40),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安裝在靜觸頭與動觸頭座上的動觸頭(50),所述動觸頭上包括有分列兩側的成對刀片(51),所述動觸頭分列兩側的刀片為一對或者兩對;若刀片數量為兩對,則所述動觸頭還包括導電連接板(57),兩對刀片分處於動觸頭兩端,所述導電連接板連接兩對刀片;所述刀片靠近動觸頭座的一端設置掛鈎,所述動觸頭座上設置有定位軸(41),所述定位軸的側壁上設置有掛接面(411),所述掛接面的角度位置限定掛鈎接入定位軸的角度,所述動觸頭與動觸頭座通過所述掛鈎與定位軸活動掛接,另一端與所述靜觸頭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動觸頭位於靜觸頭的一端設置有用於分離所述動觸頭與靜觸頭的拉環(52 ),所述動觸頭上還設置有摘掛套管(56 )。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IOkV刀閘拆卸式隔離開關,其特徵還在於,所述定位軸(41)為轉軸。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IOkV刀閘拆卸式隔離開關,其特徵還在於,所述刀片數量為兩對,所述刀片為表面鍍錫的銅片,所述導電連接板為鍍錫鋁母排,所述刀片與所述導電連接板柳接。
4.如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IOkV刀閘拆卸式隔離開關,其特徵還在於,每對刀片的外側設置有壓簧(54),壓簧內設置有螺杆將成對的刀片連接在一起。
5.如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IOkV刀閘拆卸式隔離開關,其特徵還在於,所述刀片的內側設置有與靜觸頭、動觸頭座緊密連接的接觸凹槽(55)。
6.如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IOkV刀閘拆卸式隔離開關,其特徵還在於,所述拉環(52)下端設置有拉環掛鈎(521),所述靜觸頭上設置有掛鈎槽,所述拉環與靜觸頭通過可復位的拉環掛鈎與掛鈎槽之間的掛鈎連接。
7.如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IOkV刀閘拆卸式隔離開關,其特徵還在於,刀片(51)與靜觸頭(30)或者動觸頭座(40)的接觸面觸電材料選擇銀材料。
8.如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IOkV刀閘拆卸式隔離開關,其特徵還在於,所述絕緣子(20)的內部材料為絕緣尼龍棒,外部材料為矽橡膠。
【文檔編號】H01H21/54GK203812792SQ201420255013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9日
【發明者】黃繼勇, 任雪蓮 申請人:黃繼勇, 任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