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毛筆的製作方法
2024-01-30 17:03:15 1

本發明涉及一種毛筆,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可調節墨水流速、可適應各種紙張的新型毛筆。
背景技術:
毛筆(Chinese brush,writing brush),是一種源於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也逐漸成為傳統繪畫工具。毛筆是古代中國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發明的。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又不斷地總結經驗,存其精華,棄其糟粕,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幾千年以來,它為創造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化,為促進中華民族與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毛筆是中華民族對世界藝術寶庫提供的一件珍寶。
現在,傳統的毛筆由需要蘸墨的傳統毛筆,演變為自來水毛筆。然而,其無法調節墨水流速的大小,並且,只能在阻力較大的宣紙上書寫,在光滑的紙上書寫無法達到效果。
因此,目前亟需一種適應各種紙張,並且能夠調節墨水流速的毛筆。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簡便、能夠調節墨水流速、能夠適應各種紙張的一種新型毛筆。
本發明一種新型毛筆,包括
筆桿,其內部設有用於容納墨水的空腔;
球形凹凸流水管,其與所述筆桿的空腔連接,其由橡膠或矽膠製成;
筆鬥,其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筆桿的下端;
第一彈簧,其上端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筆鬥的內圓周面;
夾筆爪,其環繞固定在球形凹凸流水管的外側,其上端可轉動地安裝在第一彈簧的下端;
毛筆筆頭,其固定在所述夾筆爪的下端,其與所述球形凹凸流水管連通。
本發明一種新型毛筆,其中,所述球形凹凸流水管通過第一導管與所述筆桿的空腔連接。
本發明一種新型毛筆,其中,所述筆鬥的上端設有向內凸出的環形凸起,所述筆桿的下端設有第一卡環、第二卡環,所述第一卡環、第二卡環之間設有環形凸起。
本發明一種新型毛筆,其中,所述毛筆筆頭由多個帶梗的羽毛製成。
本發明一種新型毛筆,其中,所述筆桿的頂部設有筆帽,所述筆帽的頂部設有由繩製成的吊環。
本發明一種新型毛筆,其中,所述筆帽用於在筆桿的頂部密封筆桿的內腔,所述筆帽的上表面沿其周向開設有四個通孔,所述四個通孔的形狀由大至小按順時針排列,所述筆帽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筆桿的頂部,所述筆桿的頂部的開設有與四個通孔的其中之一同軸的透氣孔,所述透氣孔的直徑等於所述通孔中直徑最大的孔。
本發明一種新型毛筆,其中,所述球形凹凸流水管由多個相互連通的圓球形構成,所述多個相互連通的圓球行的半徑由上至下依次遞減。
本發明一種新型毛筆,其中,所述球形凹凸流水管通過套管與第二導管連接,所述第二導管與所述毛筆筆頭內部的中心處連接。
本發明一種新型毛筆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於本發明一種新型毛筆通過上述結構可通過柔性的球形凹凸流水管與所述筆鬥之間連接,可在旋轉筆鬥時,像擰麻花一樣將球形凹凸流水管扭轉,縮小球形凹凸流水管的內徑,使毛筆筆頭的供墨量降低。並且,在光滑的紙上書寫毛筆字時,通過第一彈簧帶動毛筆筆頭柔性地運動,時這種筆在光滑的紙上書寫也可達到宣紙的效果。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一種新型毛筆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新型毛筆的主視圖;
圖2是一種新型毛筆的擴張構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一種新型毛筆的擰乾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的擠壓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新型毛筆包括
筆桿200,其內部設有用於容納墨水的空腔;
球形凹凸流水管300,其與所述筆桿200的空腔連接,其由橡膠或矽膠製成;
筆鬥400,其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筆桿200的下端;
第一彈簧500,其上端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筆鬥400的內腔凹圈絲上端;
夾筆爪600,其環繞固定在球形凹凸流水管300的外側,其上端可轉動地安裝在第一彈簧500的下端;
毛筆筆頭700,其固定在所述夾筆爪600的下端,其與所述球形凹凸流水管300連通。
其中,所述筆鬥400安裝在所述筆桿200的下端,筆鬥400上圈平面及下圈平面(筆鬥400內腔頂部)分別安裝兩個固定環固定在比趕上。本發明通過上述結構可通過柔性的球形凹凸流水管300與所述筆鬥400之間連接,可在旋轉筆桿200時,像擰麻花一樣,使球形凹凸流水管300扭轉,縮小球形凹凸流水管300的內徑,使毛筆筆頭700由筆桿200所儲存的墨水經球形凹凸流水管300而進入的水量減少,並且通過彈簧500帶動毛筆筆頭700柔性運動時,這種毛筆在光滑紙張上書寫可接近宣紙效果。
其中,筆桿200由竹杆、塑膠、木桿、銅或鐵製成。
優選地,所述球形凹凸流水管300通過第一導管201與所述筆桿200的空腔連接。所述第一套管201的上端的外圈直徑與筆桿200的空腔的下端的內圈直徑相同,第一導管201的外圈直徑與球形凹凸流水管300凹凸球形流水管上端內徑相同。即,凹凸流水管300上端安裝在第一導管201上,下端直徑最小處插進毛筆筆頭700的流水管上端。夾筆爪600上端的第一彈簧500下口內徑連接下端爪夾著毛筆筆頭700。換句話說,夾筆爪600上口外圓往第一彈簧500下口內上扭進去的,但第一彈簧500上端有凹進的圈絲。
優選地,所述筆鬥400的上端設有向內凸出的環形凸起501,所述筆桿200的下端設有第一卡環211、第二卡環212,所述第一卡環211、第二卡環212之間設有環形凸起501。
本發明通過第一卡環211、第二卡環212共同卡接環形凸起501,使環形凸起501可沿筆桿200轉動。
優選地,所述毛筆筆頭700由多個帶梗的羽毛製成。
本發明的毛筆筆頭700通過羽毛的梗,可實現毛筆筆頭700的姿態通過梗來復位。其中,羽毛的梗的作用類似船的龍骨。
優選地,所述筆桿200的頂部設有筆帽100,所述筆帽100的頂部設有由繩製成的吊環102。
本發明通過上述吊環102可方便整個新型毛筆的吊掛和收納。
優選地,所述筆帽100用於在筆桿200的頂部密封筆桿200的內腔,所述筆帽100的上表面沿其周向開設有四個通孔101,所述四個通孔101的形狀由大至小按順時針排列,所述筆帽100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筆桿200的頂部,所述筆桿200的頂部的開設有與四個通孔101的其中之一同軸的透氣孔,所述透氣孔的直徑等於所述通孔101中直徑最大的孔。
本發明通過上述四個通孔101可幫助筆桿200的內腔內的墨水流入毛筆筆頭700中。其中,大孔增加筆桿200空腔內的空氣的流通量,使其增壓,從而增加墨水流量及速度,寫大字、大草時墨跡均勻。寫大草速度快,墨水流速度也快。並且大中孔起到加墨水及注水到筆桿200空腔裡的作用。並且,畫家作畫的墨跡也同樣如此,小孔就是大筆寫小字而控制墨水流速及流量,並且畫家作畫中畫的一些部位既要大又要淡,所以既控制墨水流量過大,又不使其斷流。
優選地,所述球形凹凸流水管300由多個相互連通的圓球形構成,所述多個相互連通的圓球行的半徑由上至下依次遞減。
本發明通過多個相互連通的且半徑由上至下依次遞減的球形構成,有利於其在旋轉過程中,通過其內部的臺階而更好地控制其內部的墨水的流量。
優選地,所述球形凹凸流水管300通過套管301與第二導管303連接,所述第二導管303與所述毛筆筆頭700內部的中心處連接。
本發明通過上述第二導管303與所述毛筆筆頭700內部的中心處連通,從而有助於毛筆筆頭700的墨水的均勻分布。
自從誕生毛筆以來,不管大大小小、長長短短、五花八門、幾百上千種。但無從界定,所以本發明界定的為三種,即毛筆筆頭700為軟、硬、不軟不硬三種。而本發明中凹凸流水管300和筆帽100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區分。凹凸流水管300作用例如:現在筆帽100上圈平面固定大通孔101或中通孔101作為進氣孔,在使用硬、粗毛筆筆頭700寫字時,毛與毛之間的空間大,從毛筆筆頭700裡往外濾墨速度快,在紙面上一陀大團墨水而影響字或畫的質量。這樣就必須扭動筆桿200帶動凹凸流水管300像擰麻花一樣縮小直徑控制水流量和流速而不影響字形及作畫的質量。而使用軟毛及不軟不硬的毛所做的毛筆筆毛700時,用同樣方法左右扭動筆桿200帶動凹凸流水管300使其直徑變大變小。
夾筆爪600開叉的爪的下端往凸部(夾筆頭部位外側)有個套筆圈302。取下套筆圈,解開套管301連接部,可調換3~4個毛筆筆頭700使用。而且書法家及畫家寫字作畫時,字形的點、橫、豎要清晰有力。畫家作畫線條需細又墨色均勻又反覆多次複寫。毛筆筆頭7000頂端要小又尖且穩固,隨時可解開套筆圈302,使毛筆筆頭700往上提,夾筆爪600叉腳往下拉,夾筆爪600再還上套筆圈302。這樣使毛筆筆頭700下端夾得緊,在創作時,頭部不散開叉。
實施例2
參見圖2,本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於:所述夾筆爪600通過擴張構件與所述毛筆筆頭700連接,所述擴張構件由三個沿所述夾筆爪600的周向均勻分布的擴張組件610構成,所述擴張組件610包括旋轉電機、C形框611、第一滑塊613、第一滑杆621、第二滑杆622、第三伸縮杆623;
所述夾筆爪600的下端沿其周向固定有三個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C形框611的上表面固定,所述C形框611的開口方向朝向下方,所述C形框611的上杆的下表面沿其長度方向開設有導槽612,所述導槽612內設有沿其滑動的第一滑塊613,所述第一滑塊613分別與第一滑杆621、第二滑杆622的頂部鉸鏈連接,所述第一滑杆621的底部沿所述C形框611的一個側杆滑動,所述第二滑杆622的底部沿所述C形框611的另一個側杆滑動,所述第一滑杆621、第二滑杆622的底部分別與所述第三伸縮杆623的兩端固定,所述第三伸縮杆623由丁晴橡膠製成;
所述第三伸縮杆623與所述毛筆筆頭700固定,所述三個擴張組件610的三個第三伸縮杆623沿所述毛筆筆頭700的周向均勻分布。
本發明通過第一滑塊613的沿所述C形框611的上杆的長度方向移動,帶動第一滑杆621、第二滑杆622的底部沿所述C形框611的兩個側杆的長度方向移動,使第三伸縮杆623驅動毛筆筆頭700的頂部呈凹凸狀運動,以實現調節毛筆筆頭700的粗細的效果。並且,通過三個旋轉電機帶動三個第三伸縮杆623的扭動,可實現毛筆筆頭700的捲曲而導致毛筆筆頭700擰乾,省去了用手擰乾毛筆帶來的不便。
優選地,參見圖3,所述筆鬥400通過擰乾機構800擰乾所述毛筆筆頭700上的墨水,所述擰乾機構800包括兩個以所述筆鬥400的圓心中心對稱設置的擰乾組件810,所述擰乾組件810包括第一導軌811、第二滑塊812、滑塊連杆813、擠壓板814、環形導軌815;
所述第一導軌811沿所述筆鬥400的徑向設置,所述第一導軌811的端部與所述筆鬥400的內圓周面固定,所述第一導軌811上設有沿其移動的第二滑塊812,所述第二滑塊812與第一導軌811通過齒輪齒條機構連接,所述第二滑塊812上設有齒條,所述第一導軌811上固定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與齒輪固定,所述齒輪與齒條嚙合,所述第二滑塊812的遠離所述筆鬥400的一端與所述滑塊連杆813的一端鉸鏈連接,所述滑塊連杆813的另一端與沿所述環形導軌815移動,所述滑塊連杆813的另一端與所述擠壓板814固定,所述擠壓板814為弧形板,所述擠壓板814的弧形的弦與滑塊連杆813的長度方向平行,所述環形導軌815同軸套裝在所述毛筆筆頭700的外圓周面,所述環形導軌815與所述毛筆筆頭700間隙配合。
本發明通過繞環形導軌815移動的兩個擠壓板814來擠壓毛筆筆頭700,從而對其進行擠壓和擰乾的作用。並且,通過第二滑塊812帶動擠壓板814可保障懸空的環形導軌815的受力穩定。
優選地,參見圖4,所述擠壓板814包括由兩個對稱設置的彎折部820構成,所述彎折部820包括第一桿821、第一油杆822、第三桿823、第四桿824、第五桿825、第六桿826、第七桿827、第二油杆828、第九桿829、第十桿830、第十一桿831;
所述第一桿821的一端與所述第四桿824的一端鉸鏈連接,所述第四桿824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五桿825的一端鉸鏈連接,所述第五桿825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桿823的一端鉸鏈連接,所述第三桿823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桿821的另一端鉸鏈連接,所述第一桿821的中部與所述第一油杆822的活塞缸鉸鏈連接,所述第一油杆822的活塞杆與所述第四桿824的中部鉸鏈連接;
所述第五桿825的一端與所述第七桿827的一端鉸鏈連接,所述第七桿827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九桿829的一端鉸鏈連接,所述第九桿829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六桿826的一端鉸鏈連接,所述第六桿826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五桿825的另一端鉸鏈連接,所述第二油杆828的活塞缸與所述第五桿825的中部鉸鏈連接,所述第二油杆828的活塞杆與所述第七桿827的中部鉸鏈連接;
所述第九桿829的一端與所述第十桿830的一端鉸鏈連接,所述第十桿830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十一桿831的一端鉸鏈連接,所述第十一桿831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九桿829的另一端鉸鏈連接,所述第十一桿831由丁晴橡膠製成,所述第九桿829的中部和第十桿830的中部之間設有第二彈簧;
所述兩個彎折部820的第一桿821相互固定。
本發明通過兩個油杆帶動兩個四連杆機構的彎折,而使整個彎折部820進行彎曲,從而擠壓毛筆筆頭700。並且,為了保障彎折部820與毛筆筆頭700接觸的平滑,選擇柔性的第十一桿831與毛筆筆頭接觸。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發明的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