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戚繼光平倭三大利器除了鴛鴦陣外 你還知道其他兩件是什麼嗎

2023-04-01 16:34:10 2

  從明朝初年起,倭寇就不斷侵擾山東沿海,其中戚家所在的登州衛就成了海防的前哨。自明太祖洪武時期至戚繼光之父戚景通任登州衛指揮僉事之時,戚家前後五代已鎮守登州衛一百四十餘年,始終活動在抗倭最前線。

  戚繼光之父戚景通就曾被升任都山東總督負責備倭軍事,甚至奉詔入京擔任神機營副將。這樣的將門家庭給予戚繼光的不僅僅是一個世襲指揮僉事的職位,還有戚家百餘年抗倭戰鬥中積累的經驗。這為戚繼光最終成為一代抗倭名將奠定了基礎。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景通病逝,戚繼光承襲世職,任登州衛指揮僉事,不久又參加武舉,備受朝廷重視。初展頭角的戚繼光為明廷記錄為「將才」,被朝廷大員譽為「國士」,稱他「勇略獨冠群英,志節更超流俗」,才能可當國家「幹城之寄」。這為戚繼光其後赴任浙閩地區埋下了伏筆。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江浙、山東一帶受到倭寇的侵襲,明廷意識到倭患的嚴重性,急忙派遣一些有能力的官員前往沿海防備。戚繼光先是被擢升為都指揮僉事,又於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秋,在胡宗憲的推薦下出任參將,鎮守浙江寧波、紹興、台州三府。

  戚繼光趕往浙江赴任以後,立即就面臨了龍山戰役。但令他驚訝的是,當時掃蕩千人不到的倭寇,胡宗憲竟調動了一萬兩千名士兵。在十月的一場戰鬥中,明軍更是死傷慘重。

  於是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底,戚繼光乘倭寇在江浙一帶被擊退之隙,起草了一篇《任臨觀請創立兵營公移》,向胡宗憲提出了由自己練兵的建議,甚至在《公移》中整理出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練兵理論與方法,以及「修營、選兵、練兵」三步走的策略,展現了其作為將門子弟的軍事積累。

  然而戚繼光第一次練兵的請求被擱置了,隨即後又呈交了第二份申請,卻被胡宗憲痛罵了一通並再次被擱置。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九月,戚繼光第三次提出了練兵的建議。由於他在岑港、溫州、桃渚及浙江東部的諸次戰役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的這一次提議終於被接受了。

  有了「話語權」的戚繼光再一次提出了他心中早已成型的想法。他認為明軍陋習沾染已久難以根除,不如新募士兵加以訓練。於是,戚繼光便前往浙江義烏的八保山(又被稱為「八寶山」),募集三千多名當地勇悍的礦工、農民入伍。其後,又招募浙、閔沿海的漁民組成水軍,並籌建四十四艘戰船,形成一支強勁的水師。此後,戚繼光帶領這支強軍轉戰閩浙,取得了輝煌的成果,百姓們感恩之餘,將這支長勝軍隊稱為「戚家軍」。

  戚繼光憑藉不懈的努力,終於將「選兵」的問題解決了。那剩下的,就是如何「練兵」了。這就不得不提戚家軍的三大抗倭利器。

  戚家軍的第一種利器,就是 「戚家槍」。

  戚繼光曾論槍法曰:「夫長槍之法,始於楊氏…後世鮮有得其奧者。蓋有之矣,或秘焉而不傳,傳之而失其真,是以行於世者卒皆沙家、馬家之流。」

  戚繼光極為推崇楊家槍法(又稱「梨花槍」),因為楊家槍法在握持時「手執槍根」也就是長槍的末端,所以「出槍甚長」,同時也最為符合「槍扎一條線」(即「中平槍法」)的特徵,「有虛實,有奇正」,令人難以抵擋。他也因此感慨楊家槍威力無匹,認為「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

  這其中的緣由,在於自小接受軍事教育的戚繼光深知練武與練兵之不同,於是他又提出槍法必須簡單直接,士兵站隙應大,「非簡無以解亂分糾,非疏無以挪進退」。與此同時,「左右必佐以短兵,長短兵相衛,使彼我有相倚之勢,得以舒其氣,展其能,而不至於敗」。

  於是,以平直地扎、刺為主要進攻方式的楊家槍法對於陣列森嚴的軍伍來說更為適用。於是戚繼光以楊家槍發為模板,融會多種名家槍法,創編了「戚家槍」。

  戚家槍有歌訣曰:

  「戚少保翻身躍馬,戚家槍朵朵梅花。

  上中下飛流直下,攔拿扎中平三槍。

  …………

  橫掃千軍威八面,倭寇聞風心膽寒。

  槍扎一線長兵祖,金獅擒王戚家槍。」

  僅是歌訣就展現著一種恢弘霸氣,確實令人心生嚮往。

  關於這第二種利器,就是戚家軍鴛鴦陣中所必備的武器——狼筅了。

  戚繼光 《練兵實紀雜集·軍器制解·狼筅解》中記載道,「狼筅乃用大毛竹,上截連四旁附枝,節節枒杈,視之粗可二尺,長一丈五、六尺。人用手勢遮蔽全身,刀槍叢刺,必不能入,故人膽自大,用為前列,乃南方殺倭利器」,可見這張圖中的狼筅已較為還原。

  當然,狼筅並不是戚繼光發明的,而是在戚繼光就任之前就已存在軍中的。不過因其就任之前,閩浙士兵「未練無膽,持之臨敵,每每棄之,反以截阻我兵馬,幾乎棄而不用」,於是造成了「狼筅為戚繼光發明」的誤會。但與之前不同的是,戚家軍經過嚴格的訓練以後已經掌握狼筅的用法,並以實際行動證明了其強大,每每對敵甚至「必以為前列」。至於實踐的結果,戚繼光甚至認為「百戰全勝,恃此(狼筅)為第一」。除此之外,狼筅還可用於拒馬,經長期實踐以後,戚繼光以「尤為可用」評價。

  戚繼光在浙江多年,富有軍事素養的他注意到一個問題:由於浙江、福建沿海大多呈丘陵地帶,不似平原一樣可以隨意編排陣列、馳騁縱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戚繼光在軍隊中創建、引入了數種陣法,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唐順之所創的「鴛鴦陣」了。當然,選擇鴛鴦陣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戚繼光在談論槍法之時提出的「左右必佐以短兵,長短兵相衛」這一點。為了達到這一點,戚繼光實行了鴛鴦陣,以狼筅、長槍、短兵相互掩護,而這大大提高了鴛鴦陣的性能。除此之外,鴛鴦陣還可以進行相應的變陣,以適應更加複雜的情況。

  於是我們可以想像出這樣一種場景:雙方對陣之時,戚家軍展開鴛鴦陣,持槍者使戚家槍,持狼筅者戰於前列,持短兵、盾牌者在一旁策應,倭寇往往難以攻破陣勢。明代的馮夢龍曾作總結道:「戚繼光每以鴛鴦陣取勝。其法二牌平列,狼筅各跟隨牌,每牌用長槍二枝夾之,短兵居後。」由此可以看出,這種推測是符合史實的。

  戚繼光治軍有方,手下兵士勇猛無比、視死如歸,加之這實踐與天才結合的三大利器,戚家軍在戰場上贏得一場又一場大勝,維護了我國東部沿海的安寧,以這「三大利器」構建的絕妙的戰陣排列,也是戚家軍百戰百勝的最為關鍵的法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