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雷神山小湯山,世界上還有哪些為傳染病治療而造的建築
2023-04-02 00:45:40 2
在新的冠狀病毒流行中,霍申山、雷神山和幾個避難所醫院的建設以驚人的速度讓人們看到了建築的另一面。事實上,世界各地也有一些建築是為了治療傳染病而建造的。如果說功能是現代主義建築美學的重點之一,那麼對於這些特殊的醫療建築來說,功能顯然是出於更迫切的需要。另一方面,建築師需要為病人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讓他們有尊嚴地接受治療,同時確保隔離和防止汙染。
號1
結核病療養院
paimio結核病療養院阿爾瓦·阿爾託博物館地圖
paimio結核病療養院是芬蘭建築師阿爾瓦·阿爾託早年的代表作,也是他在「療養院浪潮」中對抗的經典作品建築的概念誕生於1929年。作為一個結核病療養院,Arto認為它非常適合實踐新的功能主義概念。在它看來,大膽的混凝土結構和先進的建築設備是實用建築不可分割的元素。
療養院設計圖
Arto和裝飾藝術家Eino Kauria合作設計室內色彩主題,包括黃色地板和主臺階、走廊的彩色牆壁、深色天花板和病房的橙色陽臺欄杆阿爾託在他的設計中強調人文關懷。例如,病房的窗戶相對較低,這樣病人可以看到窗外的風景,而外面有綠色和蜿蜒的小路。
Paemio肺結核療養院阿爾瓦·阿爾託博物館地圖
建築是根據alto從整體外觀到家具細節的理念建造的。除了一些標準化的產品,他還專門為療養院設計了大量的家具配件。根據當時流行的標準定義,這些物品也可以在其他地方使用。1935年,Arto成立了Artek家具公司,一些為療養院設計的家具也出現在那裡。值得一提的是,從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許多最初為醫院和療養院設計的家具進入了歐洲和美國的中產階級家庭,並開始流行起來。
療養院的alto chair alvar Aalto museum map
療養院的美學意義並不掩蓋其技術進步從最大限度的照明、供暖和通風到促進病人之間社會交往的結構,已經證明這座建築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正如奧爾託自己解釋的那樣,「這座建築的主要功能是醫療設施"
派米奧位於赫爾辛基以西兩小時車程,是一個只有幾條十字路口的小鎮是一個鄉村自治城市,療養院被一大片森林包圍著早期的照片顯示,從遠處看,這座七層的主樓高聳在樹梢之上,就像一座童話城堡。然而,森林現在已經達到了七層以上的高度,隱藏了整棟建築。建築本身也經歷了各種變化。20世紀50年代,奧爾託在那裡建了一個手術室。20世紀60年代,員工大樓拔地而起20世紀70年代,療養院被改造成綜合醫院。時至今日,帕米奧結核病療養院已經多次更換了主人,這證明該建築本身經受住了不同用途和時代的考驗。
no 2
霍亂治療中心
伊旺巴安圖表
霍亂治療中心iwamban圖
為了降低醫療廢物管理不當的風險,霍亂治療中心的設計要求廢物就地處置。天窗屋頂將自然光引入房間,並排出雨水儲存在地下水庫中。該建築採用瀝濾場和厭氧折流板反應器技術來淨化廢物該處理中心每年可以處理超過25萬加侖的汙水,有助於減少該地區的地下水汙染。
大樓旨在同時容納100名患者大型吊扇、高天花板和多孔表面有助於室內空氣流通。這8000個洞都是手工製作的,但它們都經過了數位化設計,以最大限度地增加陽光、通風和隱私。考慮到日常消毒,所有材料需要更高的耐用性,同時確保它們不容易引起感染。
霍亂治療中心夜間伊旺巴安圖
事實上,一些醫生認為沒有必要修建永久性的霍亂診所。當霍亂、伊波拉和其他突發疾病爆發時,可移動和可拆卸的「營地」更合適。至於如何真正解決霍亂帶來的問題,最實際的辦法是在難民營引入衛生系統。另一方面,GHESKIO公司的創始人兼醫生讓·威廉·派普(Jean William Pape)指出,為霍亂建造的診所成功地應對了各種建築挑戰,並可在未來用於其他目的。相反,「沒有新鮮空氣、尊嚴和常識的建築反而會滋生流行病。」MASS認為,當緊急醫療狀況結束時,疾病可能會因缺乏資金而復發,而永久性醫療設施可以避免這種情況。
伊旺巴安圖
第3256號+
新的斯堪納大學醫院的急診和傳染病診所位於瑞典馬爾默的斯堪納大學醫院
大學醫院在見證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正面臨著周邊基礎設施的逐漸包圍,如城市2011年,CF Moller和Link Arkitektur的聯合設計採用了圓形結構,試圖在滿足傳染病治療要求的同時,用多彩的身體和綠色植物創造一個溫暖宜人的環境。圓形結構的設計不僅是為了避免外部感染,也是為了給建築賦予一個室內門廳,可以帶來豐富的體驗。
斯卡那大學醫院新的急診和傳染病診所及周圍環境連結Arkitektur圖
階梯式抹灰外牆由彩色砌塊切割成不同部分,並由不受天氣影響的玻璃窗保護該設計成為一種感染控制形式:病人通過大樓周圍的密封走廊進入隔離病房。室內和室外電梯有明顯不同的用途:前者用於病人的進出和醫院垃圾的清理,而後者用於工作人員的進出和供應及清潔材料的運輸。
階梯式抹灰外牆由彩色砌塊切割成不同部分。連結Arkitektur圖
根據循證設計原則,將短期住院的單間病房劃分為特定區域,以避免醫療事件的發生。當流行病爆發時,每個病房可以分成更小的單元進行隔離。設計師打算通過高質量的照明和多彩的裝飾表面創造一個舒適的康復環境。事故和急診部位於一樓,有一棟三層的玻璃建築作為診所,頂層有一個技術中心連接現有的外科和救護車大樓。
診所內部連結Arkitektur地圖
no . 4
專為伊波拉患者設計的「移動」隔離病房
2014,西非爆發大規模伊波拉疫情在這種流行病中,部分問題是不可能迅速建立足夠的治療中心來應對日益增多的患者。為了緩解這個問題,德克薩斯州A&M大學(德克薩斯州A&M;m大學的建築碩士學生進行了為期三周的項目,設計伊波拉隔離病房,可以快速部署和貨櫃運輸。
項目參與者正在製作一個模型德州農工大學;M大學地圖
項目由建築師喬治·曼發起,他在該大學擁有一個醫療建築工作室。曼恩說,傳統的移動病房毫無用處,因為它們沒有考慮到護理人員和廣泛傳播的可能性。在他的指導下,學生們設計了一系列病房單元,包括為看護者設計的可呼吸太空衣和一系列必要的工具。參與設計的學生塞爾索·羅哈斯(Celso Rojas)說,大多數設計都考慮到了有效的運輸,「當從卡車中運輸出來時,它們應該可以隨時使用。」他設計了一系列平板,考慮到水和電,這些平板可以組裝成病房單元。考慮到西非潮溼的氣候,一名學生設計了一種蜂窩結構,以保護他們免受高溫和潮溼的影響,同時實現隔離。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設計可能不會真正應用於伊波拉疫情爆發地區,但理論上,它們適用於其他疫情爆發地區,並且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
學生設計德州農工大學M大學地圖
號5
公共衛生醫療中心
南京公共衛生醫療中心,有1200張床位,位於南京東南的青龍山,四面環山總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
南京公共衛生醫療中心schutz
是最傳統的傳染病治療隔離生活區。山區複雜的地形、水系和植被使得即使是普通的工程也很難建造。然而,這種規模的各種傳染病醫院和綜合醫院之間的共生設計在世界上相對少見。
南京公共衛生醫療中心由萊馬納斯建築公司設計,一期工程於2015年竣工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傳染病醫院,建築綜合體包括順風方向的結核病建築、多接觸和雜項傳染病建築以及可獨立運營的一般非傳染病醫院。這三棟建築構成了核心醫療區。三個病房的下部由一個統一的醫療技術服務區連接。內部汙染區和非汙染區嚴格劃分、消毒和隔離。它不僅將各種傳染病區分開,而且實現了醫療資源的最大集約利用。地下一層的清潔儲存、消毒區和物流區實現了汙染物的分區處理和統一管理。
計劃Lemanarc SA地圖
根據傳染病醫院的特點,醫生和病人從整個醫院到各個科室和病房是分開的,乾淨和骯髒是分開的。汙染區與非汙染區分開。和控制不同傳染病之間的汙染區域
利用山體高差和建築綜合體周圍的中心區域作為汙染區域,為綜合醫院的醫務人員和普通患者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的分布廣場,保證了綜合醫院的清潔和獨立運營。傳染病進出流線設計在外環路上,使傳染病流線與入口相對隔離,為內部流線的深度分離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SHUTU
,南京公共衛生醫療中心。最後,該規劃充分利用山體提供的屏障、高差、山體和水體,結合南京的風向、日照等自然條件,通過對各種傳染病的治療和管理特點的深入研究,設計出資源共享、安全獨立的大型傳染病醫院。
2年1月020日,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鬥爭中,南京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作為定點醫院,收治了在南京發現的所有確診患者
no 6
小湯山醫院
2 003年,在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鎮,為了應對當時肆虐的非典疫情,7天內就建起了一所醫院今天,北京小湯山醫院已成為武漢霍申山和雷神山醫院的「雛形」
在小湯山醫院的設計者,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原國際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原」)首席醫療建築師黃喜聰,小湯山急救醫院的選址,市政系統成熟,交通便利,周邊人群是最需要考慮的三點,「傳染病醫院更需要注意供電安全、排水、排氣安全以及對周邊居民的影響「
1年30日,小湯山醫院職工在進行改造和重建新華社圖片
小湯山醫院採用軸對稱魚骨式布局標準化、模塊化和按需連續擴展是該布局的主要特徵。黃錫聰,
,表示從外部環境到內部使用,應特別注意醫務人員和患者的運動空間和交通路線的劃分。「根據診斷流程進行醫院布局和減少交叉將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風險「為了確保醫務人員的安全,原小湯山醫院實行了嚴格的分區。病房為汙染區,醫療工作區為半汙染區,醫療辦公區為半清潔區,值班醫務人員休息區為清潔區,醫療工作實行單向流動醫務人員需要通過汙染區域兩次,即消毒兩次。這種功能模式在將危險傳染源控制在最小範圍內非常有效。在這樣的設計方案下,每個護理單元都是一個獨立的標準模塊。一方面,它有利於同步建設。每個單元可以獨立構建自己的模塊,然後將它們組裝在一起,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交叉操作。另一方面,在緊急情況下,如疫情惡化或火災,該單位也可以完全關閉,以保護醫院中的其他單位。
2 020年,為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形勢,北京小湯山醫院開始了改建和新建項目,分為病房、餐廳、鍋爐房、醫療技術樓、重症監護室等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