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內科用都卜勒聽診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18 17:28:16 2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內科用都卜勒聽診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用品技術領域,具體的講是指一種新型內科用都卜勒聽診器。
背景技術:
聽診器,是內外婦兒醫師最常用的診斷用具,是醫師的標誌,現代醫學即始於聽診器的發明。聽診器自從被應用於臨床以來,外形及傳音方式有不斷的改進,但其基本結構變化不大,主要由拾音部分,傳導部分及聽音部分組成。聽診器類型目前有單用聽診器、雙用聽診器、三用聽診器、立式聽診器、多用聽診器以及最新出現的電子聽診器;顏色也有多種顏色可選。一般由聽頭的不同組合分成多種類型。扁形聽診頭常用於聽診高音調雜音大小, 雙功能扁形聽頭用於探測低頻心音,擴張音和第三音以及第一,第二心音,已經能聽到小兒的心音。鐘形聽診頭常用於聽診低音調高雜音,可以聽到腹中的嬰兒心跳。表式聽診頭,常用於聽診手腕的脈搏聲響。現在市場出售的聽診器,對於一般的內科診斷是有著重要作用的,但現有技術的聽診器並不能測出血流通暢或者阻塞的情況。在聽診心臟時,儘管也可以聽出左右心室的搏動情況,但對於心雜音的鑑別靈敏度較低,尤其對於瓣膜病變的診斷更為困難。同時現有聽診器金屬管笨重,醫生長時間掛在頸部不舒服。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有聽診器不能測出血流通暢或者阻塞的情況;在聽診心臟時,對於心雜音的鑑別靈敏度較低,尤其對於瓣膜病變的診斷更為困難;同時現有聽診器金屬管笨重, 醫生長時間掛在頸部不舒服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內科用都卜勒聽診器,該新型內科用都卜勒聽診器具有能夠測出血流通暢或者阻塞的情況;在聽診心臟時,對於心雜音的鑑別靈敏度較高,尤其對於瓣膜病變的診斷更為容易;同時該新型內科用都卜勒聽診器金屬管輕巧,醫生長時間掛在頸部不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等優點。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內科用都卜勒聽診器,主要包括嵌入式耳塞、鈦合金傳聲管、彈簧、都卜勒聲控裝置、傳聲管、都卜勒聽診頭、萬向轉頭,其特徵是嵌入式耳塞連接鈦合金傳聲管,鈦合金傳聲管中間設有彈簧,鈦合金傳聲管下端連接都卜勒聲控裝置,都卜勒聲控裝置下端連接傳聲管,傳聲管末端設有萬向轉頭,都卜勒聽診頭連接到萬向轉頭上。所述的都卜勒聽診頭在傳聲管的末端圓周方向均布有4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夠測出血流通暢或者阻塞的情況;在聽診心臟時,對於心雜音的鑑別靈敏度較高,尤其對於瓣膜病變的診斷更為容易;同時該新型內科用都卜勒聽診器金屬管輕巧,醫生長時間掛在頸部不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嵌入式耳塞1、鈦合金傳聲管2、彈簧3、都卜勒聲控裝置4、傳聲管5、都卜勒聽診頭6、萬向轉頭7。
具體實施方式
[0014]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一種新型內科用都卜勒聽診器,主要包括嵌入式耳塞1、鈦合金傳聲管2、彈簧3、 都卜勒聲控裝置4、傳聲管5、都卜勒聽診頭6、萬向轉頭7,其特徵是嵌入式耳塞1連接鈦合金傳聲管2,鈦合金傳聲管2中間設有彈簧3,鈦合金傳聲管2下端連接都卜勒聲控裝置 4,都卜勒聲控裝置4下端連接傳聲管5,傳聲管5末端設有萬向轉頭7,都卜勒聽診頭6連接到萬向轉頭7上。所述的都卜勒聽診頭6在傳聲管5的末端圓周方向均布有4個。該新型內科用都卜勒聽診器的有益效果是,能夠測出血流通暢或者阻塞的情況; 在聽診心臟時,對於心雜音的鑑別靈敏度較高,尤其對於瓣膜病變的診斷更為容易;同時該新型內科用都卜勒聽診器金屬管輕巧,醫生長時間掛在頸部不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內科用都卜勒聽診器,主要包括嵌入式耳塞(1)、鈦合金傳聲管(2)、彈簧 (3)、都卜勒聲控裝置(4)、傳聲管(5)、都卜勒聽診頭(6)、萬向轉頭(7),其特徵是嵌入式耳塞(1)連接鈦合金傳聲管(2 ),鈦合金傳聲管(2 )中間設有彈簧(3 ),鈦合金傳聲管(2 )下端連接都卜勒聲控裝置(4 ),都卜勒聲控裝置(4 )下端連接傳聲管(5 ),傳聲管(5 )末端設有萬向轉頭(7),都卜勒聽診頭(6)連接到萬向轉頭(7)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內科用都卜勒聽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都卜勒聽診頭(6)在傳聲管(5)的末端圓周方向均布有4個。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內科用都卜勒聽診器,其特徵是嵌入式耳塞1連接鈦合金傳聲管2,鈦合金傳聲管2中間設有彈簧3,鈦合金傳聲管2下端連接都卜勒聲控裝置4,都卜勒聲控裝置4下端連接傳聲管5,傳聲管5末端設有萬向轉頭7,都卜勒聽診頭6連接到萬向轉頭7上。該新型內科用都卜勒聽診器的有益效果是,能夠測出血流通暢或者阻塞的情況;在聽診心臟時,對於心雜音的鑑別靈敏度較高,尤其對於瓣膜病變的診斷更為容易;同時該新型內科用都卜勒聽診器金屬管輕巧,醫生長時間掛在頸部不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文檔編號A61B7/02GK202036239SQ20112010116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8日
發明者李慶巖 申請人:李慶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