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物流內襯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04:55:3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包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物流內襯支架。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壓泵式瓶裝物品的包裝盒無內襯保護,在物流運輸過程中壓泵式瓶子易受搖晃或擠壓,導致壓泵式瓶子損壞,降低消費者的滿意度及產品的使用率。現有的內襯大多為泡沫內襯,不僅佔用空間大和不能固定瓶裝物體,而且有浪費、不美觀和不環保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物流內襯支架的技術方案。
所述的一種物流內襯支架,其特徵在於: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包括底面、第一側面、頂面和第二側面,底面與頂面相對設置,第一側面與第二側面相對設置,底面上設有第一通孔;所述下支架包括第一連接板、第二連接板和第三連接板,第一連接板與第二連接板連接,第二連接板與第三連接板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板上設有第一菊花孔,所述第二連接板上設有第二菊花孔,所述第三連接板上設有第三菊花孔;所述上支架的第二側面與所述下支架的第一連接板連接。
所述的一種物流內襯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菊花孔、第二菊花孔和第三菊花孔的結構相同,均包括第二通孔、壓痕結構和設置在第二通孔與壓痕結構之間的模切結構。
所述的一種物流內襯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通孔與壓痕結構均為圓形且為同心圓,第二通孔的半徑為壓痕結構的半徑的1/3-1/2,壓痕結構的半徑比被保護的壓泵式瓶子的瓶身的半徑大3-5mm。
所述的一種物流內襯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切結構為一組模切線段,該模切線段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二通孔和壓痕結構。
所述的一種物流內襯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一組模切線段中相鄰的兩模切線段不相交,相鄰的兩模切線段間的角度為15-30度。
所述的一種物流內襯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切線段的數目為18,相鄰的兩模切線段間的角度為20度。
所述的一種物流內襯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底面通過其上設置的粘貼面與所述第二側面連接。
所述的一種物流內襯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寬度相等且均比被保護的壓泵式瓶子的瓶口高度大1-2cm;所述第一側面、第二側面、底面和頂面的長度相等且均比壓泵式瓶子的外包裝盒長度小1-2mm;所述底面和頂面的寬度相等且均比壓泵式瓶子的外包裝盒寬度小1-2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物流內襯支架與市面上的內襯支架有所不同,本實用新型將壓泵式瓶子固定在包裝盒中不搖晃、不移位和不受擠壓,同時還具有製作簡單、成本低廉和一定程度上能重複利用的優點;物流內襯支架由瓦楞紙材料製成,可回收再利用、製作方法簡易以及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上支架展開狀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展開狀態的示意圖;
其中:1-粘貼面,2-底面,3-第一側面,4-頂面,5-第二側面,6-第一連接板,7-第二連接板,8-第三連接板,9-第一通孔,10-被保護的壓泵式瓶子,11-模切結構,12-第二通孔,13-壓痕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包括底面2、第一側面3、頂面4和第二側面5,底面2與頂面4相對設置,第一側面3與第二側面5相對設置,底面2上設有第一通孔9,底面2通過其上設置的粘貼面1與第二側面5連接,粘貼面1粘貼在第二側面5的內壁上,上支架為中空的長方體結構,其通過第一通孔9套接在被保護的壓泵式瓶子10的瓶口,對被保護的壓泵式瓶子10有一定防護作用,可減少運輸過程中外包裝盒對壓泵式瓶子的瓶口的衝擊;下支架包括第一連接板6、第二連接板7和第三連接板8,第一連接板6與第二連接板7連接,第二連接板7與第三連接板8連接,第一連接板6上設有第一菊花孔,第二連接板7上設有第二菊花孔,第三連接板8上設有第三菊花孔;上支架的第二側面5與下支架的第一連接板6連接。
第一菊花孔、第二菊花孔和第三菊花孔的結構相同,均包括第二通孔12、壓痕結構13和設置在第二通孔12與壓痕結構13之間的模切結構11;第一通孔9的孔徑與被保護的壓泵式瓶子10的瓶口匹配,第一菊花孔、第二菊花孔和第三菊花孔的孔徑均與被保護的壓泵式瓶子10的瓶身匹配;第二通孔12與壓痕結構13均為圓形且為同心圓,第二通孔12的半徑為壓痕結構13的半徑的1/3-1/2,壓痕結構13的半徑比被保護的瓶子的瓶身的半徑大3-5mm,各菊花孔均與壓泵式瓶子間存在摩擦力且各菊花孔與壓泵式瓶子間的間隙均較小,可以防止壓泵式瓶子在運輸過程中晃動或移位。
模切結構11為一組模切線段(刀具割開的線段),該模切線段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二通孔12和壓痕結構13,一組模切線段中相鄰的兩模切線段不相交,相鄰的兩模切線段間的角度為15-30度;作為優選方案,模切線段的數目為18,相鄰的兩模切線段間的角度為20度,如此設計可以增加菊花孔與瓶身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加菊花孔與瓶身的摩擦力,防止壓泵式瓶子在運輸過程中晃動或移位。
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寬度相等且均比壓泵式瓶子的瓶口高度大1-2cm,當運輸過程中壓泵式瓶子的外包裝盒傾倒或完全倒置時,物流內襯支架也能對壓泵式瓶子起到保護;第一側面、第二側面、底面和頂面的長度相等且均比壓泵式瓶子的外包裝盒長度小1-2mm,底面和頂面的寬度相等且均比壓泵式瓶子的外包裝盒寬度小1-2mm,如此設計能使物流內襯支架與壓泵式瓶子的外包裝盒較好匹配,使物流內襯支架不在外包裝盒內晃動或移位。
使用時,被保護的壓泵式瓶子10依次穿過第三菊花孔、第二菊花孔、第一菊花孔和第一通孔9,其中第一通孔9套接在被保護的壓泵式瓶子10的瓶口,第三菊花孔、第二菊花孔和第一菊花孔均套接在被保護的壓泵式瓶子10的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