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究實驗鼠類的心臟穿刺取血裝置及其穿刺取血方法
2023-10-23 10:14:07
醫學研究實驗鼠類的心臟穿刺取血裝置及其穿刺取血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醫學研究實驗鼠類的心臟穿刺取血裝置及其穿刺取血方法,它包括操作板、麻醉杯及採血針,所述操作板為長方形的平板,平板的中部設有凹槽,凹槽的前端設有卡槽,卡槽內裝有麻醉小管,凹槽的左側設有束頸帶,束頸帶的後側設有束胸帶,束頸帶的上端設有束頸上粘扣,凹槽的右側設有束頸下粘扣,束胸帶的上端設有束胸上粘扣,凹槽的右側設有束胸下粘扣,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心臟定位準確,操作簡便、快捷。
【專利說明】醫學研究實驗鼠類的心臟穿刺取血裝置及其穿刺取血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醫學研究器材,確切的說是一種實驗鼠的心臟穿刺取血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醫學研究中,人們常用鼠製作疾病模型,觀察藥物在動物體內代謝的動力學或研究評價某一治療方法的效果。據統計表明,醫學生物學的科學研究課題半數以上是用鼠類動物來完成的。鼠是作為醫學研究中數量最多的實驗動物,如何抽取血樣成為科學研究的一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前序步驟。目前現有的採血方法大都採用剪尾採血、眼眶後靜脈叢採血、斷頭取血、舌下靜脈採血、陰莖背靜脈採血等,這些方法因採血量小不僅不能滿足檢測所需量的要求,而且易造成溶血影響相關指標的測定。如需要得到較多的血液只好採用挖眼球或斷頸處死動物的方法。這樣不但需犧牲大量的實驗鼠增加實驗經費,而且也不符合動物福利法。在一些醫學實驗中常常需要在同一個實驗動物身上連續多次取血來研究一些物質代謝或作用機理。
[0003]如要連續多次在實驗動物身上獲得大量血液,心臟穿刺取血一般能夠滿足多次連續取血的要求。傳統的心臟穿刺取血操作步驟是:將鼠麻醉後用4條橡皮筋分別纏住大鼠的四肢,形成活結,並固定於4顆鐵釘上這樣大鼠身體保持伸開狀態。施術者持7號針頭注射器由大鼠劍突下緣正中處斜穿刺入胸腔(針尖與皮膚成20°~35°,若大鼠體重稍大,則進針角度亦稍大),當針尖刺入心臟時,血液由於心搏自然湧入注射器,然後緩慢抽拉注射器的針芯。但是傳統的心臟穿刺取血有以下不足:(1)老鼠麻醉太淺取血的過程中容易甦醒,但採血針還 在心臟中因此會嚴重損害心臟,如果麻醉太深鼠的心跳減慢,取血困難或取血量少,甚至出現麻醉過度死亡的現象;(2)鼠仰臥於木板上,用四條橡皮筋固定會出現各橡皮筋的拉力各不相同,使鼠處在非自然狀態下,心臟位置出現偏移,不利於找準心臟;(3) 7號針頭的使用,由於針頭過長,易刺破內臟其他器官對鼠造成更大的傷害;(4)心臟位置不易確定,初學者需要很長時間練習尋找心臟的準確位置;(5)進針的力度、深度不易控制,力度過大穿破心臟及其他器官,力度不夠時不能夠刺入心臟;(6)抽血時注射器要保持恆定不動緩慢抽血,需要操作者要擁有很強的控制力與毅力,操作難度大。(7)抽過血的鼠死亡率聞,不能做後續的科學研究。
【發明內容】
[0004]因此,人們對結構簡單,容易操作的心臟穿刺取血裝置存在極大的需求,至今為止還沒有發現關於本發明的有關報導。
[0005]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經濟,簡單,容易操作的鼠類心臟穿刺取血裝置,以提高和規範器具的應用功能,便於操作,無需大量的練習就能快速進行心臟穿刺取血。
[0006]本發明的方案包括操作板、麻醉杯及採血針,所述操作板為長方形的平板,平板的中部設有凹槽,凹槽的前端設有卡槽,卡槽內裝有麻醉小管,凹槽的左側設有束頸帶,束頸帶的後側設有束胸帶,束頸帶的上端設有束頸上粘扣,凹槽的右側設有束頸下粘扣,束胸帶的上端設有束胸上粘扣,凹槽的右側設有束胸下粘扣,操作板的右側配有麻醉杯。所述的麻醉杯用於實驗鼠的前期麻醉,麻醉杯由杯體及底座組成,杯體內設有麻醉室,麻醉室的底端設有透氣隔離網,底座內設有麻醉劑儲存室,底座的上端設有內螺紋,杯體的下側設有外螺紋,杯體由螺紋連接安裝在底座的上端,杯體的上端設有杯蓋。所述的採血針為一特製的專用採血針,針頭的長度為實驗鼠固定後,心臟上皮的厚度加心臟到表皮距離的長度,經精確計算設計製作的,以避免針頭因過短穿刺不到位,或因針頭過長在穿刺過程中刺破其他內臟器官組織,針頭上端的針柄上設有固定孔,以便於採血時將針柄掛接在束胸帶上的固定柱來固定針頭,針頭的上端設有連接軟管,針頭由連接軟管與注射器連接,以避免採血時,因手的抖動引起針頭的晃動,所述的麻醉小管是用於實驗鼠採血操作時的麻醉小管,小管的一端封閉,小管內放入浸有麻醉劑的藥棉,在取血過程中放在鼠的鼻尖由鼠吸入,使其持續保持在麻醉狀態。
[0007]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心臟定位準確,操作簡便、快捷。
[0008]下面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操作板結構示意圖;
圖2為束胸帶局部結構不意圖;
圖3為麻醉杯結構示意圖; 圖4為採血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圖1中示出的操作板I為長方形的平板,平板的中部設有凹槽2,凹槽的前端設有卡槽7,卡槽內裝有麻醉小管8,凹槽的左側設有束頸帶5,束頸帶的後側設有束胸帶3,束頸帶的上端設有束頸上粘扣6,凹槽的右側設有束頸下粘扣9,束胸帶的上端設有束胸上粘扣4,凹槽的右側設有束胸下粘扣10。
[0011]圖2中示出的束胸帶的底端固定在操作板上,束胸帶的上中部設有一條中軸校準線11,緊貼校準線的右側設有心臟穿刺孔13,穿刺孔的右側設有針頭固定柱14,中軸校準線的前端設有實驗鼠的前肢連線參考線12,採血時,將採血針針柄固定在針頭固定柱上。
[0012]圖3中示出的麻醉杯由杯體16及底座15組成,杯體內設有麻醉室18,麻醉室的底端設有透氣隔離網19,底座內設有麻醉劑儲存室20,底座的上端設有內螺紋,杯體的下側設有外螺紋,杯體由螺紋連接安裝在底座的上端,杯體的上端設有杯蓋17。
[0013]圖4中示出的採血針針頭21的長度為實驗鼠固定後,心臟上皮的厚度加心臟到表皮距離的長度,針頭上端的針柄上設有固定孔23,針頭的上端設有連接軟管22。
[0014]老鼠心臟在第三肋與第四肋之間緊貼中軸線,然而第三肋骨與第四肋骨在皮下並不好判斷,初學者往往找不準確,甚至需要解剖大量老鼠來練習心臟的尋找,也出現剖開胸腔直視穿刺心臟的,對於心臟確定本發明採用坐標軸方式來確定,以小白鼠為例,麻醉後小白鼠前肢程自然豎直向上,以前肢連線為橫軸,小鼠的左方向為正方向,以小鼠的中軸為縱軸,小鼠尾部為正方向,單位為_,經過多個小鼠的測量,其心臟的橫坐標為[1,3],縱坐標為[2,8]取其平均值坐標為(2,5)。由以上數據在胸夾帶上制定出中軸較準線對應小鼠腹部中軸線,兩前肢連線參考線對應兩前肢連線,心臟穿刺孔對應心臟平均值坐標。所述的兩前肢連線為小鼠的兩個前肢上臂部的最底端與小鼠上體的連接線。
[0015]心臟穿刺取血的方法步驟
1、先將小鼠放入麻醉室蓋上瓶蓋,採用吸入麻醉;
2、麻醉劑的選擇與麻醉棉球的製作:麻醉劑可以選擇乙醚或氯仿,將麻醉劑浸在藥棉上製成大小兩個麻醉棉球,先將大棉球放入麻醉劑存儲室後,再將杯體與底座旋緊連為一體,另將小棉球放入麻醉小管內,再把麻醉小管放入卡槽內;
3、待小鼠麻醉後,將小鼠自然仰臥在操作板的凹槽內,調整位置使其頸部與束頸帶,胸與束胸帶水平對齊,先用束頸帶將頭部壓平,調節麻醉小管使小鼠鼻子與其接觸並保持吸入麻醉劑的狀態;
4、束胸帶兩端都是粘扣連接,調整束胸帶,將中軸較準線與小鼠中軸線對齊,小鼠腹部中軸線較為明顯,束胸帶緊貼小鼠前肢從上豎直向下壓,保持前肢參考線對應小鼠兩前肢連線,實際生產中已經考慮小鼠前肢連線與參考線之間的誤差,固定後穿刺孔即為心臟的穿刺位置;
5、使用一次性的採血針,手持針柄用力快速通過穿刺孔,不用擔心針頭其刺破其它組織器官,因為其針頭長度為特別製作,再將針柄通過固定孔掛扣在固定柱上將針頭固定後,即可緩慢抽取血液,切勿抽拉過快防止血液來不及回流到心臟導致小鼠死亡,抽血量視所做實驗鼠的大小而定,抽取血液總量的30%不會引起小鼠死亡。
[0016]本發明為鼠類心臟穿刺取血裝置,實驗人員無需經過大量的練習即可熟練運用,節省出大量的時間,本裝置具有簡單、快捷、經濟、安全、實用性強等特點。
【權利要求】
1.一種醫學研究實驗鼠類的心臟穿刺取血裝置,包括操作板、麻醉杯及採血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操作板(I)為長方形的平板,平板的中部設有凹槽(2),凹槽的前端設有卡槽(7 ),卡槽內裝有麻醉小管(8 ),凹槽的左側設有束頸帶(5 ),束頸帶的後側設有束胸帶(3 ),束頸帶的上端設有束頸上粘扣(6),凹槽的右側設有束頸下粘扣(9),束胸帶的上端設有束胸上粘扣(4),凹槽的右側設有束胸下粘扣(10),操作板的右側設有麻醉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學研究實驗鼠類的心臟穿刺取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束胸帶的底端固定在操作板上,束胸帶的上中部設有一條中軸校準線(11),緊貼校準線的右側設有心臟穿刺孔(13),穿刺孔的右側設有針頭固定柱(14),中軸校準線的前端設有實驗鼠的前肢連線參考線(1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學研究實驗鼠類的心臟穿刺取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麻醉杯由杯體(16)及底座(15)組成,杯體內設有麻醉室(18),麻醉室的底端設有透氣隔離網(19),底座內設有麻醉劑儲存室(20),底座的上端設有內螺紋,杯體的下側設有外螺紋,杯體由螺紋連接安裝在底座的上端,杯體的上端設有杯蓋(17)。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學研究實驗鼠類的心臟穿刺取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採血針針頭(21)的長度為實驗鼠固定後,心臟上皮的厚度加心臟到表皮距離的長度,針頭上端的針柄上設有固定孔(23),針頭的上端設有連接軟管(22)。
5.一種醫學研究實驗鼠類的心臟穿刺取血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下列步驟: (1)先將小鼠放入麻醉室蓋上瓶蓋,採用吸入麻醉; (2)麻醉劑的選擇與麻醉棉球的製作:麻醉劑可以選擇乙醚或氯仿,將麻醉劑浸在藥棉上製成大小兩個麻醉棉球,先將大棉球放入麻醉劑存儲室後,再將杯體與底座旋緊連為一體,另將小棉球放入麻醉小管內,再把麻醉小管放入卡槽內; (3)待小鼠麻醉後,將小鼠自然仰臥在操作板的凹槽內,調整位置使其頸部與束頸帶,胸與束胸帶水平對齊,先用束頸帶將頭部壓平,調節麻醉小管使小鼠鼻子與其接觸保持吸入麻醉劑狀態; (4)束胸帶兩端都是粘扣連接,調整束胸帶,將中軸較準線與小鼠中軸線對齊,小鼠腹部中軸線較為明顯,束胸帶緊貼小鼠前肢從上豎直向下壓,保持前肢連線參考線對應小鼠兩前肢連線,固定後穿刺孔即為心臟的穿刺位置; (5)使用一次性的採血針,手持針柄用力快速通過穿刺孔,再將針柄通過固定孔掛扣在固定柱上將針頭固定後,即可緩慢抽取血液,切勿抽拉過快防止血液來不及回流到心臟導致小鼠死亡,抽血量視所做實驗鼠的大小而定,抽取血液總量的30%不會引起小鼠死亡。
【文檔編號】A61D3/00GK103735277SQ201410013716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3日
【發明者】姬雲濤, 李黨委, 屈長青 申請人:阜陽師範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