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選別的製造方法
2023-10-08 14:28:09 1
魚類選別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魚類選別機,包括機體,機體下部為開口向上的容腔,所述容腔由隔板分成若干腔體,每個所述腔體設有出魚口,所述容腔上方傾斜設置有若干轉軸,所述轉軸兩側設置有擋板,所述機體側壁設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分別與若干所述腔體相連。第二管道通入水,並將第二管道通入側壁,從側壁衝入水,既能防止魚缺水死去,又能使得魚快速從出魚口排出,防止魚堆積。
【專利說明】魚類選別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捕魚設備,特別涉及一種魚類分類裝置,具體是魚類選別機。【背景技術】
[0002]魚類選別機是一種將魚類按大小分類的機器,在圍網將魚圍起來之後用吸魚泵將魚吸上船之後就進入魚類選別機按魚的大小分類。現有的魚類選別機包括機體,機體下部為開口向上的容腔,容腔由隔板分成若干腔體,每個腔體底部均為傾斜滑道且每個腔體最低處都設有出魚口,容腔上方傾斜設置有若干轉軸,轉軸之間的距離從機體的入魚口到另一端由小變大、由高變低,使得魚按照魚的大小在轉軸的間隙內分類掉落,然後從出魚口排出。
[0003]魚類選別機選魚時,吸魚泵會將魚和水會一起吸入到魚類選別機的入魚口,大部分水會在第一個腔體內流走,後面幾個腔體內水很少,這使得後面腔體中的魚容易因為缺水死去,而且由於吸魚泵中吸入的魚和水的速度很快魚容易如果靠自身重力滑落容易在腔體內堆積。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魚類選別機,這種魚類選別機能夠防止魚因為缺水而死去,而且能夠防止魚堆積在腔體內。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魚類選別機,包括機體,機體下部為開口向上的容腔,所述容腔由隔板分成若干腔體,每個所述腔體設有出魚口,所述容腔上方傾斜設置有若干轉軸,所述轉軸兩側設置有擋板,所述機體側壁設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分別與若干所述腔體相連。第二管道通入水,並將第二管道通入側壁,從側壁衝入水,既能防止魚缺水死去,又能使得魚快速從出魚口排出,防止魚堆積。
[0006]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擋板端部設置有連接片,所述連接片上設置有腰孔,所述機體上設置有若干螺孔,螺栓穿過所述腰孔穿入所述螺孔內。通過螺栓穿過腰孔擰入不同的螺孔中使得擋板能夠移動,這樣就可以防止在轉軸之間的寬度調節之後,轉軸與擋板之間的間隙很大,防止大魚在分出小魚的時候就掉落。
[0007]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二管道通入水,並將第二管道通入側壁,從側壁衝入水,既能防止魚缺水死去,又能使得魚快速從出魚口排出,防止魚堆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右視圖。
[0010]圖3為擋板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參見圖1至圖3,魚類選別機,包括機體1,機體I下部為開口向上的容腔2,所述容腔2由隔板分成若干腔體3,每個所述腔體3設有出魚口 4,所述容腔2上方傾斜設置有若干轉軸5,所述轉軸5兩側設置有擋板6,所述擋板6端部設置有連接片7,所述連接片7上設置有腰孔71,所述機體I上設置有若干螺孔11,螺栓8穿過所述腰孔71穿入所述螺孔11內。通過螺栓8穿過腰孔71擰入不同的螺孔11中使得擋板6能夠移動,這樣就可以防止在轉軸5之間的寬度調節之後,轉軸5與擋板6之間的間隙很大,防止大魚在分出小魚的時候就掉落。
[0012]所述轉軸5上方設置有第一管道9,所述第一管道9上設置有若干通孔。由於水都會在最前面的腔體中掉落分離,這使得後方腔體內分離的魚都沒有水,魚會快速死去,影響經濟效益,因此設置第一管道9對後方的腔體內淋入水,防止魚死去。
[0013]所述機體I側壁設置有第二管道10,所述第二管道10分別與若干腔體相連。第二管道10也通入水,並將第二管道10通入側壁,從側壁衝入水,既能防止魚缺水死去,又能使得魚快速從出魚口排出,防止魚堆積。
【權利要求】
1.魚類選別機,包括機體(1),機體(I)下部為開口向上的容腔(2),所述容腔(2)由隔板分成若干腔體(3 ),每個所述腔體(3 )設有出魚口( 4 ),所述容腔(2 )上方傾斜設置有若干轉軸(5),所述轉軸(5)兩側設置有擋板(6),其特徵在於:所述機體(I)側壁設置有第二管道(10),所述第二管道(10)分別與若干所述腔體(3)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類選別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擋板(6)端部設置有連接片(7),所述連接片(7)上設置有腰孔(71),所述機體(I)上設置有若干螺孔(11),螺栓(8)穿過所述腰孔(71)穿入所述螺孔(11)內。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3575334SQ201320604569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9日
【發明者】花傳祥, 朱清澄, 賀波, 柯科潭, 陳丙見 申請人:上海海洋大學, 寧波捷勝海洋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