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動點播施肥器的製作方法
2024-04-09 17:36:05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用工具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手動點播施肥器。
背景技術:
目前,農業種植應用到了多種農耕機械,播種機是農耕最重要的機械之一,它能大大提高勞動者的工作效率,但是購買大型播種機的費用比較昂貴,而且大型播種機只適合在開闊平坦的大面積土地上進行使用。但現在很多耕地都是小面積塊狀耕地,甚至是設置在山腰上的梯田,大型播種機不能使用,所以,勞動者使用手動點播器進行播種,既可以提高勞動者的工作效率,又增加了可操作性。
現有技術的手動點播器只能播種,不能夠進行施肥,使用單一,不利於提高勞動者的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手動點播施肥器,能夠進行播種和施肥,且其結構緊湊,使用方便。
本實用新型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手動點播施肥器,包括架體、進料管、第一料鬥、第二料鬥和用於插入土地的尖刺部。進料管包括外管和內管,內管套設於外管內,外管包括上端和下端,第一料鬥與內管的上端部連接並與內管連通,第二料鬥與外管的上端部連接並與外管連通。架體與外管的上端連接,尖刺部與外管的下端連接並分別與內管和外管連通,尖刺部設有開口。
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提供的手動點播施肥器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手動點播施肥器,第一料鬥與內管的上端部連接並與內管連通,第二料鬥與外管的上端部連接並與外管連通,尖刺部與外管的下端連接並分別與內管和外管連通,尖刺部設有開口,架體與外管的上端連接。播種時,手持架體,先將尖刺部插入土地中,在第一料鬥內放置肥料,第二料鬥內放置種子,第一料鬥中的肥料通過內管落至尖刺部,第二料鬥中的種子通過內管與外管之間的管腔落至尖刺部與肥料匯集,通過尖刺部的開口落入土地中,使手動點播施肥器可以進行施肥和播種,增加其使用功能。同時,內管套設於外管內,進料管的結構緊湊,佔用空間相對較小,使用也更加方便,有利於提高勞動者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範圍的限定,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也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提供的手動點播施肥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提供的手動點播施肥器中進料管的部分剖視圖;
圖3為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提供的手動點播施肥器中尖刺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提供的手動點播施肥器的滑片安裝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提供的手動點播施肥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匯總:
手動點播施肥器100a、100b;架體110a、110b;進料管120;第一料鬥131;第二料鬥132;尖刺部140;限位裝置150;外管121;內管122;螺旋滑板123;滑槽124;上端125;下端126;第一插片141;第二插片142;連接件143;拉繩144;支撐件145;彈性件146;限制件151;調節件152;螺杆153;圓盤154;第一扳手111;第一扳機112;定滑輪113;滑片114;拉線115;插口116;第二扳手211;第二扳機212;支架213。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並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後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實施例1
圖1為本實施例提供的手動點播施肥器100a的結構示意圖。請參閱圖1,本實施例中,手動點播施肥器100a包括架體110a、進料管120、第一料鬥131、第二料鬥132、尖刺部140和限位裝置150。
圖2本實施例提供的手動點播施肥器100a中進料管120的部分剖視圖。請一併參閱圖1和圖2,本實施例中,進料管120包括外管121和內管122,內管122套設於外管121內,外管121包括上端125和下端126,第一料鬥131與內管122的上端部連接並與內管122連通,第二料鬥132與外管121的上端125的端部連接並與外管121連通。播種時,在第一料鬥131內放置肥料,第二料鬥132內放置種子,第一料鬥131中的肥料通過內管122落至尖刺部140,第二料鬥132中的種子通過內管122與外管121之間的管腔落至尖刺部140與肥料匯集,可以進行播種和施肥,增加手動點播施肥器100a的使用功能。
同時,進料管120的結構緊湊,佔用空間相對較小,使用也更加方便,有利於提高勞動者的工作效率。優選設置,第一料鬥131和第二料鬥132均為漏鬥狀,使第一料鬥131中的肥料和第二料鬥132中的種子更加容易落入進料管120內,種子和肥料完全落入進料管120中,進行方便、快捷的播種和施肥。
請繼續參閱圖2,本實施例中,外管121與內管122通過螺旋滑板123連接,螺旋滑板123的相對的兩側邊分別與外管121的內壁和內管122的外壁連接,螺旋滑板123在外管121和內管122之間圍成滑槽124,滑槽124連通第二料鬥132和尖刺部140。第二料鬥132中的種子呈顆粒狀,顆粒狀的種子進入滑槽124中,沿螺旋滑板123逐漸向下滑落,其種子的運動速度更加均勻平穩,從而使種子的進料均勻並且防止種子下滑速度快導致與外管的管壁劇烈膨脹導致種子碎裂,利於勞動者的種植,提高種子成活率。在進行大面積播種時,使用手動點播施肥器100a進行種植,可以使土地的秧苗均勻分布,形成均勻的光照、肥料和水分的吸收,提高土地的畝產量。
圖3為本實施例提供的手動點播施肥器100a中尖刺部140結構示意圖。請一併參閱圖1和圖3,本實施例中,尖刺部140用於插入土地,方便勞動者進行播種。尖刺部140與外管121的下端126連接並分別與內管122和外管121連通,尖刺部140設有開口,尖刺部140包括第一插片141、與第一插片141鉸接的第二插片142和連接件143,第一插片141與第二插片142形成開口,第一插片141與外管121的下端126連接,第二插片142通過拉繩144與架體110a連接,架體110a與外管121的上端125連接。
優選設置:連接件143的一端設置於第二插片142,另一端通過拉繩144與架體110a連接,不使用手動點播施肥器100a的時候,第一插片141與第二插片142合在一起,在使用手動點播施肥器100a,需要進料的時候,通過控制架體110a,使拉繩144控制連接件143,將第二插片142拉開,使第二插片142的尖端離開第一插片141,形成開口,肥料和種子從開口處落入土地中。
請繼續一併參閱圖1和參閱圖3,本實施例中,外管121的下端126的外壁連接有支撐件145,彈性件146的兩端分別與支撐件145的遠離外管121的一端和連接件143的遠離第二插片142的一端連接。在需要關閉尖刺部140的開口的時候,放開架體110a,使拉繩144不再對尖刺部140的第二插片142施加力的作用,則第二插片142會向第一插片141運動,設置彈性件146可以使第二插片142自動回彈,使第二插片142與第一插片141快速合在一起。本實施例中,彈性件146為彈簧,使用彈簧作為彈性件146,可以使彈性件146的安裝更加方便,同時彈簧為常用的彈性部件,製造方便,成本低。
請繼續參閱圖3,本實施例中,限位裝置150包括限制件151和調節件152,限制件151與第一插片141連接,調節件152的長度方向沿外管121的軸向設置並連接於限制件151。限制件151的一端與第一插片141連接,另一端連接調節件152,調節件152沿外管121的軸向方向設置,則勞動者調節調節件152的時候,相當於調整了調節件152與尖刺部140的軸向方向的相對位置,從而調節尖刺部140刺入土地的長度,根據不同的種子的特性和不同的土地的需求調節種子種植的深度,保證種植物的產量。
優選設置:調節件152包括具有外螺紋的螺杆153和與螺杆153的端部連接的圓盤154,圓盤154位於限制件151的下方,限制件151的遠離第二插片142的一端設置有通孔,通孔具有與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圓盤154位於限制件151的下方,隨著尖刺部140插入土地到一定深度以後,圓盤154接觸土地的表面,從而限制尖刺部140繼續向下運動,達到限制種子的種植深度的目的。若需要設置不同的深度,則旋轉圓盤154,使螺杆153在通孔中運動,從而調節圓盤154與尖刺部140的尖端部的相對高度,起到調節種子的種植深度的目的。
請繼續參閱圖1,本實施例中,架體110a包括第一扳手111和第一扳機112,第一扳手111設置於外管121的上端125的外壁,第一扳手111與外管121的上端125的外壁固定連接,勞動者使用手動點播施肥器100a的時候,可以直接手拿第一扳手111,方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在尖刺部140插入土地以後,需要進料的時候,同一隻手握住第一扳手111和第一扳機112,由於第一扳機112鉸接於外管121的上端125的外壁且位於第一扳手111的下方,第一扳機112的遠離外管121的一端會向上轉動,第一扳機112的遠離外管121的一端與拉繩144連接,從而使拉繩144也向上運動,使第二插片142向遠離第一插片141的方向運動,從而使開口打開,種子和肥料都落入土地中,進行植物的種植。在不需要進行種植的時候,將第一扳機112放開,第二插片142朝向第一插片141的方向運動,使第一插片141與第二插片142閉合,將開口關閉。
圖4為本實施例提供的手動點播施肥器100a的滑片114安裝剖視圖。請一併參閱圖1和圖4,本實施例中,外管121與第一插片141的連接處設置有貫穿外管121以及內管122的插口116,插口116的延伸方向垂直於外管121的軸線,滑片114的一端滑動設置於插口116內,另一端伸出外管121。在不需要進料的時候,將滑片114插入插口中,使進料管120與尖刺部140被插片隔開,使種子與肥料不能繼續進入尖刺部140中,在需要進料的時候,將滑片114向外拉動,使進料管120與尖刺部140連通,使種子和肥料可以順利的從第一料鬥131和第二料鬥132中進入內管122和螺旋滑板123,從而進入尖刺部140,進行種子的種植。
優選設置:外管121的下端126連接有定滑輪113,滑片114的伸出插口的一端的端部連接拉線115,拉線115的遠離滑片114的一端繞過定滑輪113並與架體110a連接。即定滑輪113位於滑片114的上方,可以改變拉線115的運動方向,將拉線115繞過定滑輪並與第一扳機112連接,在手握第一扳機112與第一扳手111的時候,第一扳機112的遠離第一扳手111的一端向上運動,帶動拉繩144和拉線115向上運動,拉繩144向上運動使第二插片142向遠離第一插片141的方向運動,打開尖刺部140的開口;同時,在拉線115向上運動的過程中,滑片114被向外拉出,打開進料管120與尖刺部140的通道。當第一扳機112向上轉動的時候,可以同時使第二插片142和滑片114運動,使種子和肥料可以順利的進入土壤中,提高了勞動者的操作效率,使手動點播施肥器100a更加能夠滿足勞動者的需求。
當將第一扳機112放開的時候,第一扳機112返回原來的位置,第二插片142向第一插片141的方向運動,使第一插片141與第二插片142連接,滑片114向插口116內滑動,使進料管120與尖刺部140隔開,不進行種子和肥料的進料。
請繼續參閱圖4,本實施例中,滑片114的伸出插口116的一端與滑槽124的連通尖刺部140的開口位於內管122的同側。種子進入內管122與外管121之間的滑槽124,從螺旋滑板123上均勻滑動,滑槽124的下端126開口與滑片114的遠離外管121的一端位於內管122的同側,當種子和肥料向下運動的時候,滑片114向外運動的過程中,先將內管122的通道與尖刺部140連通,肥料落入土壤中,再將滑槽124與尖刺部140連通,使種子進入尖刺部140;當關閉插口116時,滑片114向內運動,使滑槽124即種子的通道首先關閉,再關閉肥料通道。這樣,肥料一直在向尖刺部140中進料,肥料進入一段時間以後,種子才進入尖刺部140,落至肥料的上方,關閉種子通道以後,首先關閉滑槽124,種子停止進入尖刺部140,而肥料繼續向尖刺部140中添加,使種子的外面都包裹有肥料,當打開第二插片142後,被肥料包裹的種子同肥料一起進入土壤,種子始終被肥料包裹,有利於種子的發芽、成長,種子的施肥更加均勻,保證植物的產量。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手動點播施肥器100b,本實施例是在第一實施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進,第一實施例描述的技術方案同樣適用於本實施例,第一實施例已經公開的技術方案不再重複描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在於本實施例中手動點播施肥器100b的架體110b的結構不同。
圖5為本實施例提供的手動點播施肥器100b的結構示意圖。請參閱圖5,本實施例中,手動點播施肥器100b包括架體110b、進料管120、第一料鬥131、第二料鬥132、尖刺部140和限位裝置150。
請繼續參閱圖5,本實施例中,架體110b包括第二扳手211、第二扳機212和支架213,支架213的一端設置於外管121的上端125的外壁,另一端豎直向上延伸並與第二扳手211連接,第二扳機212的一端與第二扳手211鉸接,另一端與拉繩144和拉線115連接。在進料管120相對較短的情況下,可以設置支架213,增加手動點播施肥器100b的高度,勞動者不需要進行彎腰操作。優選設置,支架213的形狀為弓形,方便第一料鬥131和第二料鬥132的設置,支架213不會阻擋第一料鬥131的設置,本實施例中,第一料鬥131和第二料鬥132均為圓柱形,可以放置更多的種子和肥料,一次性可以進行更大面積的播種。在手握第二扳機212與第二扳手211的時候,第二扳機212的遠離第二扳手211的一端向上運動,帶動拉繩144和拉線115向上運動,拉繩144向上運動使第二插片142向遠離第一插片141的方向運動,打開尖刺部140的開口;同時,在拉線115向上運動的過程中,滑片114被向外拉出,打開進料管120與尖刺部140的通道。當第二扳機212向上轉動的時候,可以同時使第二插片142和滑片114運動,使種子和肥料可以順利的進入土壤中,提高了勞動者的操作效率,使手動點播施肥器100b更加能夠滿足勞動者的需求。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