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精選
2024-05-14 09:16:06
【第一篇】
9月4日,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中央電視的《開學第一課:英雄不朽》,現在,我們的生活十分美好。現在的幸福生活,是戰士用自己滾燙滾燙的鮮血換來的。
在抗日戰爭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連天、濃煙滾滾的戰場。一個個滿身鮮血、汗流浹背、奮力拼搏的八路軍戰士們。萬山叢中,青紗帳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遊擊健兒到處逞英豪;雁翎隊、敵後武工隊、鐵道遊擊隊,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使驕狂一時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敵後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我還看到了19路軍組織的「敢死隊」出發前接受長官的指示。接著,「一、二八」的戰火首先在閘北燃燒。一個個19路軍沉著應戰。我還看到抗戰1月27日午後,日軍準備開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帶的上海居民紛紛湧向租界避難。最後,蔡延鍇軍長臨前線指揮……
「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的忠貞獎章,「血戰臺兒莊」的殺敵大刀,「武漢會戰」中斃敵3000餘人的萬家嶺大捷中繳獲的戰利品……抗戰初期,國民黨數百萬軍隊對日軍進攻進行了正面作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速戰速決」的美夢。
「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抗日救國,已成為每個同胞的神聖天職!」「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堅持抗戰,堅持持久戰,堅持統一戰線,最後勝利必然是中國的。」
中國共產黨,率先吹響抗戰的號角。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國共兩黨拋棄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華民族全面神聖抗戰從此以燎原之勢燃燒起來。
這場在1945年9月3日贏得的戰爭勝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戰爭。從1840年開始到抗日戰爭勝利的105年間,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中國,而我們惟一贏得的,就是70年前的那場勝利。那是近100年來積貧積弱的中國第一次在一場生死存亡的民族戰爭中取得勝利,這場勝利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喚醒了沉睡了幾個世紀的中國。
歷史學家陳寅恪曾說:「國可亡,史不可滅」,因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10年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我了解這段悲壯而可歌可泣的歷史,作為一名中國學生,無疑是責無旁貸,卻又是一件難以承載的任務。
同學們,戰士們就是這樣拋頭顱,灑熱血,用汗水和鮮血換來的新中國。讓我們勿忘國恥,好好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將來振興中華!
革命戰士永垂不朽!
【第二篇】
今天我看了以英雄不朽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節目。那是一段中國人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歷史,這個節目不僅將抗日戰士們的英雄氣概展現了出過來,更讓日軍的滔天罪行盡顯在眼前。
「中國共產黨萬歲!中國人民萬歲!」這是一個個烈士臨就義前的呼喊,「我們是不會向敵人屈服的!一句句發自內心的吶喊,激勵著中國人堅強不屈,臨危不懼,從而湧現了一個個英雄烈士,為國家而奮鬥,為人民而奮鬥!
少年女英雄劉胡蘭,被敵人抓去後嚴刑拷打,敵人威逼利誘,沒有奏效,又使出狠辣手段,可劉胡蘭寧死不屈,毅然從容地躺在鍘刀下,犧牲時才二十五歲。毛主席親自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捨身堵搶眼的黃繼光在千鈞一髮的時刻,在右腿中彈,胸膛中彈的時刻,他挺起胸膛,堵住敵人的槍口,是真正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
革命先驅方志敏,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下,毅然堅定地說出了8個使敵人氣急敗壞得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他為了可愛的祖國,壯烈殉國,死而後己,但他的精神卻將與他的《可愛的祖國》永垂不朽!
一段段英雄事跡,一個個愛國志士,一句句激奮人心的話語時時在我眼前浮現、在我耳邊迴蕩……
他們是偉大的英雄兒女,他們是英勇的革命烈士,他們是我們最好的學習榜樣。他們為國捐軀、勇於獻身,他們的名字被深深刻在歷史長河中,被刻在人們心裡。
【第三篇】
2015年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本屆《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英雄不朽」。通過一個個英雄故事,共同緬懷這段歷史。
英雄不朽,向抗戰老兵致敬!
這是歡慶勝利的夜晚,這是銘記歷史的夜晚。
9月3日晚,北京人民大會堂內燈火輝煌,激情燃燒。樂曲聲中,全場觀眾肅立鼓掌,歡迎70位抗戰老戰士入場。這掌聲,蘊含了後人對他們流血犧牲捍衛國家尊嚴的崇敬;這掌聲,充滿了對這些年事已高的老人們的感恩和祝福。
在剛剛舉行過大閱兵的北京,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勝利與和平》隆重上演。當年那血與火的悲壯,勝利的驕傲與榮光依然在億萬華夏兒女的胸膛激蕩。讓我們在今夜,共同緬懷苦難的歷史,重溫勝利的喜悅,展望復興的未來!
嘹亮的軍號聲響起,《義勇軍進行曲》「拉開」整臺晚會的序幕。一位老戰士緩緩走上前來,深情地撫摸著已化作雕像的「戰友」們。瞬間,定格歷史的雕塑復活了青春的生命,老戰士從他們手中接過軍號……
在軍號聲與歡呼聲中,燦爛的「陽光」灑滿全場,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揮舞著鮮豔的旗幟,高唱著《勝利之歌》。大屏幕上,珍貴的歷史圖像顯示著,延安寶塔山下軍民正歡慶勝利,重慶山城內百姓湧上街頭,臺灣光復的笑臉掛在每個人臉上……
勝利是光榮的,更是凝重的,血與火的歷史需要重溫,更必須銘記。
時空陡轉,「九·一八」事件再現舞臺。轟炸、警報聲響起,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中華大地,激起了黃河的驚濤駭浪。伴隨著《怒吼吧!黃河!》的合唱,人民大會堂穹頂奔流而下咆哮的黃河,雄渾的壺口大瀑布成為整個舞臺的背景。這創意和氣勢贏得了觀眾持久的掌聲。
面對強敵入侵,中國人民誓死不當亡國奴。在白雪皚皚的深山密林間,東北抗聯英雄趙尚志、楊靖宇、冷雲、趙一曼們奮起抗敵,捨生忘死,再現了一個民族面對強敵的風骨。中國共產黨提出並堅持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和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中國工農紅軍匯聚成鐵流滾滾北上抗日,「工農兵學商」紛紛拿起武器奔赴前線。
88歲的八路軍老戰士杜立祥胸前掛著勳章,他曾在華北與日寇浴血奮戰。「看到八路軍英勇抗戰這一段,我很激動,因為我參加過戰鬥!」他動情地告訴記者,「你知道國旗為什麼是紅色的?那是用烈士們的鮮血染紅的,勝利得來不易啊!」
天空陰雲密布,一道閃電劃破南京城門。悽厲的槍聲中,無辜的少女撲倒在血泊中,懷抱幼兒的母親泣血控訴。一雙雙不屈的手臂伸向天空,面對滅絕人寰的屠殺,中華兒女殊死抗爭。
攻城池、炸碉堡、拔據點、破要道,在《八路軍軍歌》旋律聲中,105個團與日寇展開了生死搏鬥。面對敵人瘋狂的掃射,八路軍戰士前僕後繼,用生命衝鋒,用鮮血澆灌勝利之花。最終,紅旗插上了制高點,嘹亮的軍號聲宣告了我們的勝利!
「這是整臺晚會中最具震撼力的舞蹈,場面恢弘,動作剛烈而獨特,表現技巧難度非常高。」晚會總撰稿王曉嶺說,「我們想用最震撼的演技來紀念那場銘記史冊的『百團大戰』,紀念那令日寇聞風喪膽的鐵血雄師。」
英雄、歷史、和平,是紀念的主題。中華民族能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正是有千千萬萬個英烈前赴後繼,正是因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有力支持。「看著當年的艱難抗爭,我從心底深深地崇敬那些先烈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他們用血肉之軀換來的,我更加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感到自豪。」62歲的退休職工張華非常感慨。
硝煙瀰漫中,一架鋼琴緩緩升起,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再次奏響,莊嚴宣告中國人民經過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取得了百年來抵禦外侮的第一次全面勝利。
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新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風雨壓不垮,苦難中開花,天耀中華,願你平安昌盛、生生不息……」女聲合唱唱出了對《天耀中華》的期盼。
銘記歷史是為了開創未來,走過苦難更珍愛和平。在《和平之路》的歌聲中,大屏幕上,彩虹環繞著蔚藍色地球,「一帶一路」的宏圖向前鋪展。在和平發展的旗幟下,中國人民願與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堅持和平發展、共建美好家園。
「中國實力日漸強大,讓我們海外華僑華人十分自豪。今天習近平主席宣布裁軍30萬,充分表明了中國堅持和平發展的決心,和平崛起的中國願與世界各國共同繁榮。」汶萊華僑洪瑞泉說。
「晚會太激動人心了,『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等慘劇,提醒年輕一代必須銘記歷史。維護和平是每個人的責任,作為運動員,我們要頑強拼搏,為國爭光。」29歲的北京棒球隊運動員楊洋說。
和平從來不是從天而降的,也非祈禱來了。共享和平,每個人都要扛起自己的責任。「整場晚會讓我感覺非常震撼!很多場景我都流淚了。這不是普通的晚會,而是一部史詩!看到激情澎湃的地方,全場觀眾都會長時間地鼓掌,這是我們心底共鳴著的愛國情感。」觀正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張丹表示,「每個人都該做好本職工作,為祖國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今夜訴說衷腸,今夜跨越時光,只為人類續寫正義、和平的篇章。在旗幟、鮮花、歌聲、舞蹈的海洋中,晚會進入尾聲。
走出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廣場上華燈璀璨,歲月靜好。從苦難中走來,從歷史中走來,中華民族正在與世界攜手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第四篇】
昨天晚上,我看了中央電視臺《開學第一課》。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與往年相比也有很多不同。本屆節目主題「英雄不朽」。將分為「愛國」、「勇敢」、「團結」和「自強」四個篇章,匯集了各個年齡段的嘉賓,上至九十多歲的抗戰老兵和老藝術家,下至十幾歲的少年兒童,通過一個個英雄故事,共同來緬懷這段歷史。央視綜合頻道節目部主任許文廣表示,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因此,今年希望學生能銘記先烈的犧牲和付出。那段歷史與現在的學生相隔很遠,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找到與歷史的連接點,節目組經過反覆討論,最終確立「英雄」主題,希望讓學生們觸摸歷史,並向英雄致敬。
今年節目組請到了30位老兵到現場。許文廣認為,面對面的講述達到的效果遠好於一部短片。除了抗戰老兵,先烈的後人也來到現場。「希望通過第一課向學生們展示英雄的另一面。他們不光是戰場上的英雄,作為父親、媽媽也有愛孩子的一面。對家人的愛和國家的愛,才能讓他們在戰場上英勇不屈。」許文廣表示。
現場,TFBOYS還宣讀《少年自強宣言》:「我們是英雄的子孫,未來是屬於我們的時代。學習英雄先輩的精神,接過英雄前輩的旗幟。從現在起,堅定立志,把祖國的強盛當做自己的夢想。我們宣誓:誠實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強、做偉大祖國的接班人」。
王伯惠今年93歲,他在戰火中讀過書,也在學業中打過仗。王伯惠12歲初中畢業,16歲進入西南聯大工學院土木工程系,用現在的話說,也是一個十足的學霸。
當時,抗戰進入了第七年,昆明靠近緬甸,中國沿海一帶已被日軍佔領,國際軍援物資運輸完全依靠滇緬公路,這是唯一的國際通道。王伯惠說,當時同學們都想上前線。1944年,政府徵調大學生從軍當翻譯,王伯惠便與戰友們進入中國駐印軍新38師,擔任工兵和翻譯官。
王伯惠告誡同學們,只有每個年輕人都懂得自強,國家才能強盛,才有和平生活,而上陣打仗則是要把學到的知識用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他與同學們唱起「畢業歌」。他說,老人已經完成了使命,現在我們把國家交給你們了。因此,大家一定要努力,一定要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