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尊嚴」的作文精編
2024-05-13 17:08:06 4
範文一:維護尊嚴(800字)
一聽到尊嚴這個詞,想必大家一定會認為,現在還小,尊嚴是大人們的事情,等長大了再說吧!可是我卻在生活中學會了家人教我維護尊嚴的小事。
一天晚上,我正做著作業,原本一會就能寫完的作業,卻被一道題擋住了通向終點的去路。我很快地讀完了題,發現這道題不會做,我想都沒想,放下筆,就去幹別的事情了,等待爸爸回來給我講題。
過了一會,爸爸回來了,我拉著爸爸給我講題,見他猶豫不決,我哀求道:「爸爸,求求你了,給我講一下嘛!」爸爸聽了很生氣地說:「求?你怎麼隨便就求我?你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會哀求?是乞丐,跪在地上求人施捨錢財;是弱者,面對困難不敢嘗試的弱者。你是有尊嚴的,怎能隨隨便便就去求人呢?鑑於你剛才的表現,我不給你講題了,你自己去做吧!」說完他就跑回自己的房間裡睡覺去了。我氣極了,心想:愛講不講!哼,沒有你,我一樣能做出來!我邊想邊大步走進了自己的房間。坐下後,我拿出稿紙,自己認真地做起題了。這回,我認認真真地又把題讀了一遍,左想右想,還是怎麼都想不出來。但是我已經知道了題的類型,於是就翻出了書,找到這各類型,看著例題和講評,套著公式,一會就把題做出來了。我看著我的成果,心裡別提多開心了!我拿著完成的題交給爸爸檢查籤字,爸爸看了後說:「不錯嘛!繼續努力。但是你要記住啊,不能輕易就對別人說求求你,你是有自己的尊嚴的!想想看,現在多少人都忘了尊嚴,面對一點挫折和困難,隨隨便便就認輸,祈求別人憐憫,祈求別人幫助,這樣下去,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嗎?記住了嗎?」「哦,我知道了!」我坐在自己的小床上,回味著爸爸的話,這些話使我受益匪淺,也讓我明白了什麼是尊嚴。
範文二:抓住尊嚴(1000字)
生活如學者,如老師,在人間的大街小巷中散播著真理的種子。有人說,生活就是平靜似鏡的湖面,平淡乏味。而我認為,生活就是璀璨的星空,處處都蘊藏著照亮一生的哲理。不是生活沒有哲理,而是你沒帶上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一顆去感悟人生的心。而我,就在那個傍晚,體會到了生活中的哲理,體會到了一個人的尊嚴。
夕陽的餘暉灑下大地,這條通往佳世客的小路仿佛鍍了一層金。我與媽媽手挽手,在落日的輕風中有說有笑地走著。即將迎接的,是一頓美味可口的晚飯。
漸漸地,路上人流如潮。隨著匆匆的腳步傳來的,還有一陣悠揚的二胡聲。我循聲望去,只見熙熙攘攘的人群裡,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在拉著二胡。
這位老人約五、六十歲了,臉上早已爬滿了皺紋。他用一雙黝黑的手,不停地撥動琴弦,引來大批路人駐足觀看。我和媽媽也暫緩了腳步,欣賞老人的傾情演奏。
與之相對的,是一個衣著凌亂的婦人。婦人始終緊握一個破損的小碗,嘴中念念有詞地向人們乞討。她,也和老人是一樣的身世吧!我默默心想。
一浪又一浪的人潮湧來,老人面前有了不少一元與五元的紙幣。而一旁的婦人則沒有老人那樣碩果纍纍。她用悽涼的眼神望著來來往往的人們,仿佛還想再乞求幾張紙幣。我於心不忍,分別向老人和婦人都捐了五元錢。
之後,我疑惑地問媽媽:「同樣是乞丐,為什麼老人可以多掙一些錢呢?婦人多可憐呀!」
媽媽笑著搖了搖頭。
吃飯時,我的頭腦中充斥著老人和婦人的一幕幕,不斷地想著那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就在這時,我猛然想到,那個人世間最沉重的詞語:尊嚴。
是的,老人與婦人,同樣的身世,同樣的厄運。面對生活的黑暗,老人使出了自己的本領,以自己唯一的才藝向捐錢的人道了最動聽的一聲謝謝。而婦人痛楚地一聲道謝,恰恰比老人少了一份重量。現在,我不再把老人看作一個卑微的乞丐,而是一位憑著自己的付出,得到「工錢」的打工者。他,是有尊嚴的。他沒有用自己的身世、遭遇換取人們的同情,不甘得到這些「沒有底氣」的錢幣。老人只用一把二胡,就推開了一切憐憫與同情,拿回了原本屬於自己的尊嚴。
我再次回想那位老人,一股敬意油然而生。我從生活中學到了人生最應該做的一件事,抓牢自己的尊嚴,別讓它溜走。
範文三:保持尊嚴(900字)
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許多先烈志士,視尊嚴如生命,他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許多千古美談。西漢時蘇武出使西域,身陷大漠牧羊幾十年,但始終心系皇上,忠於漢朝,在威逼利誘之下,不為所動。文天祥面對勸降,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劉胡蘭面對敵人的鍘刀,昂首挺胸,大義凜然,被喻為「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在他們看來,國家、民族,信仰就是尊嚴,是置於自已的一切利益之上的,千萬不能違反的。
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能夠脫穎而出,突顯骨氣,體現了人格尊嚴,繪出了動人的篇章。孫天帥,這個神州大地眾所周知的青年,在韓國老闆大發淫威,責令全廠職工下跪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高高昂起尊貴的頭顱,寧失工作,不失尊嚴。在他眼裡,一個沒有尊嚴的人,無異於行屍走肉,已經失去了生活的意義。
但也有一些人在名利面前放棄了尊嚴,胡長清,成克傑,程維高之流為了一已私利,出賣人格,出賣尊嚴,全然忘卻了自已做人基本準則,基本底線。李真之流,放棄尊嚴,阿諛奉承,跑官要官,無所不用其極。還有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出現幾十萬仰人鼻息的偽軍,這些都是沒有人格的猥瑣小人,在他們眼裡,名利高於一切。
但在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上,也要靈活處理有關面子的問題,戒急用忍,有時為了更為遠大的理想,暫時委曲求全,將以有為也。當年韓信如果受不了胯下之辱,怎麼有後來名振天下的將兵多多益善的準陰候呢?司馬遷如果受不了宮刑之辱,怎麼寫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紀》呢,還有時下一些小青年,一句話不合,就大動幹戈,為害他人,這不叫維持尊嚴,是叫顧不必要的面子。我們千成要引以為戒。
中國這個泱泱大國,崇尚尊嚴是人心所向,我們還要大力提倡,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一定要保持高貴的尊嚴,這樣,就會使我們社會的道德風尚向好的方向轉化,如果堅持下去,我們的民族幸矣,我們的國家幸矣。
範文四:尊嚴的力量
我覺得,用這樣一個詞來形容它,再合適不過——高貴。那是一種高高在上的氣勢。你看不見,摸不著,但就是可以那麼真切的感受得到。當你正義凜然時,你看到的是他的面孔,當你蠅營狗苟時,你得到的是他的背影。像你所料到的一樣,我形容的是——尊嚴。
尊嚴,不是面子。所謂的面子,是物質上的掩飾,虛偽與欲蓋彌彰。可尊嚴是人格的獨立與精神的高潔。簡愛追求的人格平等是種尊嚴,朱自清不食嗟來之食是種尊嚴,蘇東坡「詩退金兵」是一種尊嚴,就連稽康臨刑前的那曲《廣陵散》也是種尊嚴!也許你已看見了尊嚴的輪廊,不是功名,不是美酒,不是佳人,不是豪宅,是一種比一切都寶貴,失去了再也回不來的東西。
我也不知道,如何闡述,才會得到一個有關尊嚴的清晰概念。那真的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信念與力量。你要知道,因清貧而受人奚落不是沒有尊嚴,因正義而遭人排斥不是沒有尊嚴,因才華而被人嫉妒也不是沒有尊嚴,世人不曾嘲笑過韓信的胯下之辱,不曾鄙棄過李白的不得皇恩,更不曾批判過蘇軾的「文化突圍」。那是因為人們感受得到他們所具有的那份尊嚴。所以,就有了韓信漂泊時的「千金一飯」,就有了李白潦倒時的汪倫、美酒,有了蘇軾坐監時的萬人請願……可能,你會明白了一點尊嚴的所在,了解了一點尊嚴的價值,就是受人敬仰與青史垂名!
或許垂名青史的尊嚴太遙遠,有一些神聖與光榮,是我們可以親眼目睹的。像奧運冠軍領獎臺上的金杯,雪山之巔舞動的國旗,決定中國加入wto的木槌,還有薩馬蘭奇口中的那句「北京」……這近在眼前的一切,你應該終於感受到了驕傲、激動,還有尊嚴。你應該看到了所謂尊嚴的那份雄渾與豪邁!
迫不及待想得到它麼?那要先學會放棄,放棄出賣靈魂得到的光彩,放棄不擇手段換來的目的,放棄卑顏奴膝討到的利祿,放棄欺騙壓榨謀取的幸福。也許,到了那個時候,你會清楚的知道,尊嚴的存在,於是,你問心無愧,昂首挺胸,於是,你一身浩氣,不虛此行。
尊嚴,容易得到也容易失去,沒有衡量尊嚴幾何的標準,也沒有完全統一的準則,關鍵是,找到讓你活得泰然、坦蕩的那份力量!
範文五:尊嚴(600字)
想起從前,我懷著崇敬的心情,把課文《尊嚴》一口氣讀完,心情久久無法平靜。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描寫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的故事。故事梗概是這樣的:一群逃難的人來到了南加州沃爾遜小鎮,善良的沃爾遜人家家燒火做飯,給這些逃難的人吃。那些逃難的人看到飯,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只有一個人例外,他就是現在的石油大王哈默,他當時也和逃難的人一樣,飢餓難忍,當鎮長傑克遜大叔把食物給他時,他卻要以自己的勞動來換取這些食物。在飢餳轆轆的時候,他沒有失去自己的尊嚴,這種舉動深深地感動了鎮長傑克遜。他對哈默十分讚賞,並將他留下來,做自己的幫手。不久,便成了傑克遜大叔的心腹好手。最終他不懈努力,終於有了一筆讓所有美國人羨慕的財富,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
啊!哈默不畏困難的精神,讓我明白了做人的尊嚴,做什麼事都不能不勞而獲。就比如我們的祖國,也有遇到災難的時候,可它從不被困難所屈服,用他自強不息的精神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讓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感到無比自豪。
我想我們這一代少年兒童,一定要好好學習,學習哈默不屈不撓、吃苦耐勞的精神,把明天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加繁榮。讓中國加入到世界的領先行列中。
範文六:自尊(600字)
一些人總是為了別人而低三下四。為什麼要低三下四呢?他們沒有自尊嗎?不,他們有。但他們不懂得呵護自己的自尊。男兒膝下有黃金,女孩子膝下也有黃金,那顆黃金是什麼?是自尊,是尊嚴!
大者是國家總統,小者小到街上乞討的乞丐,他們都有自尊!我有些話想對乞丐們說:請你們不要這樣向大家下跪討錢,大家不需要你們的下跪。我們都有同情心,請你們不要那樣!
在我們學校附近,有一個老人。他的年齡得往80上數了,可是,他卻沒有家。這是為什麼?因為兒女的無情!姐姐曾對我說過那個老人的故事,她說:「你知道嗎?那個老人其實是有家的,但他兒子和兒媳很自私,所以把他趕了出來。」然後又說:「你回來也可以,但是我只給你一杯清水和兩個饅頭。」不過,還是有些好心人給他搭了帳篷,施捨給他乾糧。」聽完這些話,我心裡想:以後碰上乞丐,我一定要或多或少的給他們點錢。只要有就給!
還有一個故事是我從書本上看來的,文章中寫了作者還是小女孩時,家中很窮,父親為了去向姨爹道謝,把妹妹辛辛苦苦種的棉梨全都摘了下來,然後拿到姨爹那裡去給他。但姨爹卻擺擺手說:「我不要。我們家裡多的是,豬都吃不完!」作者在回家的路上,她想:姨爹怎麼可以這樣?換了我,我一定不會那樣。坐著長大以後,當了教師,有一次,有一個父親和女兒來到作者家,拿了許多雞蛋,作者忙請他們進屋,然後又請他們吃餃子,吃完餃子後,作者有很客氣的送走了父女倆。丈夫問她一向把送禮者拒之門外的作者,為什麼還要收下雞蛋並請他們吃餃子時,作者向丈夫講述了他的故事。並告訴他,那件事像一條鞭子一樣狠狠地抽打在了「我」的心上,留下了一條疤痕,永遠抹不掉。
在生活中,不管是誰都有尊嚴,不管是誰都有自尊,我們不能漠視自己的尊嚴,更不能不把別人的尊嚴漠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