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外殼和控制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15:46:57 3

本實用新型涉及設備防潮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控制器外殼和控制器。
背景技術:
為了提高控制器的接線便利性和接線效率,降低接線難度,現有的控制器多採用可拔插線式結構,在接線或者拆線時,只需要直接進行插拔即可,操作簡單方便。為了實現可拔插線,一般會在控制器上預留接線口,把插線從該接線口進行操作。由於該接線口的存在,為外部冷凝水的進入提供了路徑,使得外部冷凝水可以通過該接線口處流入至控制器內部,容易導致內部元器件損壞,使得控制器在潮溼的工作環境下故障率較高,嚴重影響控制器使用壽命以及用戶的使用體驗。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控制器外殼和控制器,能夠提高控制器在潮溼環境下的防潮能力,提高控制器的使用壽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控制器外殼,包括後殼和密封設置在後殼外側的後蓋,後蓋與後殼可拆卸連接,後蓋上設置有過線孔。
作為優選,後蓋與後殼卡接固定。
作為優選,後殼的外側設置有導水槽,後殼上還設置有接線口,導水槽遠離接線口。
作為優選,導水槽設置在接線口上方,且向排水位置傾斜延伸。
作為優選,導水槽的末端設置有回水彎,回水彎的末端部向遠離接線口的方向彎折。
作為優選,外殼上還設置有過線槽,過線孔對應過線槽設置。
作為優選,過線槽內設置有多個卡線柱,導線通過卡線柱卡緊固定。
作為優選,過線孔為矩形孔,過線孔的相對兩端設置有兩個卡板,卡板卡設在過線槽內。
作為優選,後蓋上設置有第一凹槽,後殼上設置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凹陷方向和第二凹槽的凹陷方向相反,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開口相對,第一凹槽的底部設置有連接孔。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外殼,該控制器外殼為上述的控制器外殼。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控制器外殼包括後殼和密封設置在後殼外側的後蓋,後蓋與後殼可拆卸連接,後蓋上設置有過線孔。本實用新型在控制器的後殼外密封設置在後蓋,該後蓋上僅設置有供導線通過的過線孔,因此可以有效避免大粒水珠或潑水的進入,能夠進一步提高控制器殼體的防水和防潮性能,延長控制器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控制器外殼的後殼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控制器外殼的後蓋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控制器外殼的後殼與後蓋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後殼;2、後蓋;3、過線孔;4、導水槽;5、接線口;6、回水彎;7、過線槽;8、卡線柱;9、卡板;10、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連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結合參見圖1至圖3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控制器外殼包括後殼1和密封設置在後殼1外側的後蓋2,後蓋2與後殼1可拆卸連接,後蓋2上設置有過線孔3。
本實用新型在控制器的後殼1外密封設置在後蓋2,該後蓋2上僅設置有供導線通過的過線孔3,能夠對後殼1形成密封防護,因此可以提高控制器的密封性能,有效避免大粒水珠或潑水的進入,能夠進一步提高控制器殼體的防水和防潮性能,延長控制器的使用壽命。
後蓋2與後殼1之間為可拆卸的連接,使得後蓋2與後殼1之間的安裝拆卸更加簡單方便,而且需要更換和維修時只需要對相應的部件進行更換或者維修,可以降低維修成本。
後蓋2上設置的過線孔3優選地與後殼1上的接線口5錯位設置,由於過線孔3將導線從該處引出,因此即使冷凝水到達過線孔3處時,也只會附著在導線上,由於過線孔3與接線口5處有一定距離,因此冷凝水較難經過線孔3沿著導線到達接線口5處,不容易通過接線口5進入到控制器內部,能夠有效避免冷凝水流入控制器內部,降低控制器的故障率。
優選地,後蓋2與後殼1卡接固定。在後殼1上設置有卡鉤,在後蓋2上設置有卡扣,卡鉤鉤掛在卡扣上,形成兩者之間的卡接固定。優選地,在後殼1的周側分布有多個卡鉤,能夠保證後蓋2與後殼1之間的卡接結構更加穩定可靠。
後殼1的外側設置有導水槽4,後殼1上還設置有接線口5,導水槽4遠離接線口5。該導水槽可以在控制器內部熱空氣積聚變冷形成冷凝水時,對冷凝水進行引流,使得冷凝水向遠離接線口5的方向流動,避免冷凝水經接線口5進入到控制器內部,提高控制器的防水效果。
優選地,導水槽4設置在接線口5上方,且向排水位置傾斜延伸,可以在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到達接線口5之前就將冷凝水引向別處,更加有效地避免冷凝水到達接線口5處。由於導水槽4向排水位置傾斜延伸,因此可以避免冷凝水在導水槽4內發生積聚而溢出導水槽4,提高導水槽4的導水效果。
導水槽4的末端還可以設置有回水彎6,回水彎6的末端部向遠離接線口5的方向彎折。該回水彎6能夠在導水槽4的末端對冷凝水進行進一步的導流,並在回水彎6的末端部的導流作用下使得冷凝水向更加安全的方向流動,更加有效地避免冷凝水流向接線口5。回水彎6向下延伸,可以加快冷凝水的排放,回水彎6的末端部向遠離接線口5的方向彎折,一方面可以減少冷凝水的積聚,另一方面可以對冷凝水起到更好的引流和導向效果。
外殼上還設置有過線槽7,過線孔3對應過線槽7設置。過線槽7可以對從接線口5引出的導線進行容納,使得這部分導線能夠更加方便地從過線孔3引出至控制器外殼外,同時也可以避免導線對後殼1和後蓋2之間的配合造成幹涉,保證兩者之間的密封配合性能。
在過線槽7內還可以設置有多個卡線柱8,導線通過卡線柱8卡緊固定,可以對導線在過線槽7內的設置進行更加有效的規整,使得導線的排布更加有規律,也可以導線發生混亂。
在本實施例中,過線孔3為矩形孔,過線孔3的相對兩端設置有兩個卡板9,卡板9卡設在過線槽7內。兩個卡板9可以對後殼1在後蓋2上的安裝起到導向和定位的作用,不僅能夠提高後殼1在後蓋2上的安裝效果,而且可以更進一步地加強後殼1與後蓋2之間的配合穩定性。
後蓋2上設置有第一凹槽10,後殼1上設置有第二凹槽11,第一凹槽10的凹陷方向和第二凹槽11的凹陷方向相反,且第一凹槽10和第二凹槽11的開口相對,第一凹槽10的底部設置有連接孔12。後蓋2上的連接孔12可以實現後蓋2與其他結構的連接,從而方便地將控制器外殼設置在合適的位置。後蓋2的第二凹槽11可以為螺栓的安裝提供沉孔。後殼1上的第一凹槽10用於避讓設置在後蓋2上的螺栓的螺栓頭,使得後殼1和後蓋2之間能夠更加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外殼,該控制器外殼為上述的控制器外殼。
當然,以上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