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沙塵汙染,北京霧霾減少
2023-04-02 09:40:10 2
每年從清明節到春夏之交,北京總有沙塵天氣的痕跡。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根據衛星數據,於日前遙感測量了植被覆蓋指數和積雪指數。相信由於上遊植被和積雪較好,沙塵量較少,如果春夏之交氣象條件波動不大,影響北京的沙塵天氣會有所緩解。
2018年,北京市PM2.5和PM10年均濃度分別比2017年下降12.1%和7.1%。今年春夏之交,預計沙塵天氣可能會有所緩解。這對北京及周邊環境會有什麼影響?未來,北京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治理沙塵和霧霾?
要降低PM2.5,就要一次挖一微克
「沙塵天氣是受冷空氣影響。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冷空氣相對較少,沙塵的強度和頻率都會有所減弱。」環保專家彭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肯定了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的預測。
「由於北方地區整體乾燥、土壤疏鬆,自然粉塵背景值(即環境背景值,即未受汙染的環境中化學元素的正常含量)高於南方地區。」彭說,「我們這裡說的環境背景值,主要是指空氣中來自土壤粉塵的自然背景值。」根據大氣科學的研究成果,我國處於溫帶季風氣候區,北部為乾旱草原和戈壁沙漠,PM10背景值約為60-70 g/m3。PM2.5在25-30微克/立方米左右,比南方高很多。
彭說,從這個角度來看,像北京這樣的北方城市比南方城市面臨著更大的控制霧霾的壓力。因此,今年北京的沙塵天氣可能會有所緩解,這對於北京等北方城市的霧霾治理無疑是「好消息」。
003010明確提出,到2030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的國家標準。「不過,這個目標已經接近北京PM2.5的背景值了。」彭表示,2013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為90微克/立方米,到2018年,已降至51微克/立方米。但是在城市裡,人類活動的幹擾是無法完全消除的,留給北京降低PM2.5的空間真的太小了。難怪北京說要「一次挖一微克」。
減少自然灰塵不可能一蹴而就。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於建華表示,2019年北京市空氣品質目標任務是PM2.5年均濃度和三年移動平均濃度,力爭繼續下降。為實現這一目標,2019年,北京藍天保衛戰將深化大氣汙染防治「一微克」行動,以柴油車、揚塵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控制、防沙和霧霾控制為重點,促進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通過調整產業、能源、交通、用地結構,保衛藍天的效果非常顯著。很多人認為只要繼續這些調整,保衛藍天的前景是樂觀的。」彭提醒,環境背景值雖然不是絕對不變,但可以降低的範圍比較小。要改善空氣品質,未來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比如為了減少土壤中的自然灰塵,就要調整土地結構,增加生態用地和綠地。2019年,北京計劃新增造林面積25萬畝。彭表示,雖然北京正通過疏解非首都功能等措施盡力增加綠化,但這將使城市「空白」。「但總體來說,北京的城市發展邊界太大,建設用地太多,生態用地還是太少,人類活動程度太高。減少自然灰塵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
記者了解到,除了調整用地結構,北京市還通過南水北調工程,改善用水結構,補充地下水,增加地表溼度來減少揚塵。楊副主任
此外,北京也在加強對沙塵和霧霾的精細化控制。在平臺共享方面,制定全市統一的視頻監控標準,在所有行業場所安裝視頻監控並聯網,實現信息共享;在部門責任方面,各行業根據施工現場特點,細化和規範揚塵汙染管道的控制程度和措施;在信息公開方面,定期曝光揚塵違法行為、粗顆粒物濃度和道路清潔度排名、公示監督整改等。
「這次控塵主要是針對建築工地。另外,整個城市管理要精細化。」彭建議,北京應將控制揚塵汙染的任務從城區分解到區、街道甚至社區,並建立網絡格式管理。比如垃圾不能長時間堆在家裡;人行道上,樹坑旁不能有裸露的泥土,但可以用樹皮、透水磚等覆蓋。為了避免二次揚塵汙染,有條件的地方,環衛工人不用掃帚掃,而是用吸塵器清掃。(記者李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