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歷經10天行程 15名太極愛好者遊學西藏

2023-04-07 12:59:50 2

朱明和氣清,芳菲四月時。在綠肥紅瘦、暗香疏影的大地回春之際,4月1日至4月10日,來自北京、重慶、山東、陝西、河南、貴州、江西、雲南等全國各地的15名太極拳愛好者共同參加了「心繫西藏,感恩太極」遊學行活動,傳播太極文化,傳承感恩精神。

歷經2000公裡 雪山之巔留下太極身影

此次遊學行活動以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縣為起點,15名太極拳愛好者沿著滇藏公路線,歷經2000餘公裡、10天的乘車行程後抵達「聖城」拉薩。

滇藏公路線沿途四季變換,風景如畫,但也需跋山涉川,說不盡的艱難險阻。一路需要翻越高山,淌過激流,穿過雪山峽巖、隧道大橋,途經空氣稀薄、氣候嚴寒之地。

一路上,在令人心曠神怡、盪氣迴腸的金沙江大拐彎,在三江併流、雄峰壯麗的梅裡雪山風景區,在保留著世界上獨一無二、最原始的人工曬鹽場地的西藏千年古鹽田,在號稱生命禁區、海拔堪比珠峰大本營的東達山埡口,在蜿蜒起伏、險峻壯美的怒江72拐,在皚皚白雪終年不化、鬱郁森林四季常青的米堆冰川山腳下,在芳菲爛漫、紅遍山巒的林芝波密桃花村,在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太極拳友們克服嚴寒缺氧的惡劣環境,櫛風沐雨,砥礪前行,在這些祖國的大好山河處留下了太極拳的身影,使太極文化得到更廣泛和深遠的傳播,受到沿途各地人民的喜愛和歡迎。 

年齡最大者62歲 十餘年練拳受益匪淺

此次遊學行活動的太極拳友中,有半數人的年齡超過50歲;練習太極拳少則一兩年,多則十幾年。其中一位來自重慶的太極拳友桂世禮,今年62歲。一路上,看似纖小瘦弱的桂世禮阿姨不懼嚴寒,不畏缺氧,一直堅持到最後。

據桂世禮介紹,她練太極拳已經有十多年了。桂世禮50來歲時患上了美尼爾氏症候群,常年低血糖、低血壓、經常性暈厥的身體狀態讓她無法正常生活,「就連上廁所都不敢關門,就怕暈倒了沒人來扶」。 

接觸到太極拳後,桂世禮通過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練拳,身體得到了明顯好轉。「要在以前,我心態再年輕、再想到處走走,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桂世禮說,「可我現在身體好的很,原地轉圈能轉200個。我一個人出來,家裡人也不用擔心啦!」

除了桂世禮,同行的很多拳友都從習拳中受益,在健身祛病方面獲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好處。

懷感恩之心遊學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種踐行生命的路徑,也是直達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身心載體,更是一門生命的學問。青年太極拳名家、西藏自治區武術協會發起人兼秘書長楊大衛介紹到,「太極拳在發展、傳播和走向世界的同時,面臨千頭萬緒的問題,落腳點還是在人才培養、文化傳承和科學研究三個方面。出於對以上三個問題的思考,對太極拳『士子』精神的執著,對弘揚太極拳文化的發願、以及報答師恩、傳承技藝為使命的拳拳之心,我們成立了感恩太極大學堂」。感恩太極大學堂也是此次「心繫西藏,感恩太極」遊學行活動的主辦方。

楊大衛說:「提起感恩,就必須提到我的老師——傳統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扎西。扎西老師是藏族人,她在四十多歲因患病無藥可治後結緣太極拳,而太極拳也改變了扎西老師的一生。扎西老師曾說,『在我生病的日子裡,組織上安排我到內地就醫,病好後由於不能再回高原工作,組織上繼續給我發工資,保障了我的生活來源,我發自內心感謝國家。太極拳救了我,我希望它能幫助更多的人』。」

扎西老師今年已經85歲了,但她仍懷著對太極拳深深的感激之情,傾自己所能,義務授拳,造福了成千上萬的人,踐行著自己的承諾和感恩。「這份感恩之心,其實就是我們此次『心繫西藏,感恩太極』遊學行活動的初衷。我們不僅希望太極文化得到更廣泛的傳播,更希望這份照亮他人的感恩精神得到傳承。」楊大衛說。

感恩是一種人文精神,更是一種文化傳承和使命感召。感恩太極拳大學堂於2015年7月創立,由傳統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扎西女士擔任總顧問。截止2016年底,來自比利時、澳洲、美國、德國、法國、新加坡、日本等12個國家及國內的上千名太極拳愛好者來大學堂參加學習;此外,大學堂在全國31個省和自治區建立了分站和流動教學點,在比利時、美國、澳大利亞建立了分校,逐漸形成了以太極拳精英教育為核心的文化體育品牌。

楊大衛簡介

楊大衛,1983年生於甘肅省慶陽市,北京大學文化人類學碩士,西藏自治區武術協會發起人兼秘書長,首批入選「陳家溝世界太極名人牆」的青年太極拳名家,傳統楊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被譽為「太極小生」。師從當代著名楊氏太極拳名家扎西女士和傳統陳氏太極拳名家田秋信先生。曾獲得過北京市太極拳比賽三連冠,第三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太極拳和太極劍第一名,全國首屆武術運動大會楊氏太極拳第一名。出版專著《感恩太極》《身體實踐與文化秩序——對太極拳作為文化現象的人類學描述》。

2015年7月,楊大衛創辦感恩太極大學堂並擔任校長,專職從事太極拳的教學和文化傳播。因其將太極拳理論與實踐進行了有效結合,教學特點深入淺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深受太極拳愛好者的追捧和愛戴。(來源:中國青年網)

同类文章
 僅僅找好釣點是完全不夠的,你真的會調漂嗎?

僅僅找好釣點是完全不夠的,你真的會調漂嗎?

釣魚雖然說是一件將就陶冶情操的事情,但是其實也有競技釣這一說,這就是會發生在一些黑坑等其他的場所,很多人並排在一起,大家有說有笑來釣魚也是不可以的,這其中會發生的一個現象,那就是往往大家明明各種前提都差不多,但是卻發現有的人可以一直連竿自己卻不行,想要有口就有魚?僅僅找好釣點是完全不夠的,你真的會調

黑坑釣場老闆到底隱瞞了什麼秘密?釣友:難怪上魚這麼難

由於冬季環境低下,所以很多釣友早已封竿,或轉戰室內的大棚黑坑進行垂釣。為什麼冬季不進行野釣呢?首先因為冬季溫度低,導致魚口輕或者魚兒的遊動率低下,另外的原因也很簡單,在野外釣魚吹風也很冷。這個時候很多釣友為了「解毒」,去黑坑垂釣也是首要的選擇,儘管如此有些黑坑的老闆也會使用一些小手段,讓釣友們魚獲變

小魚鬧窩怎麼辦?學會兩招上大物不再是問題

小魚鬧窩是常有的事,每個釣魚人都必免不了小魚鬧窩的情況,除了冬季小魚鬧窩的情況比較少之外,春夏秋這是哪個季節難免不會碰到小魚鬧窩的情況,今天就來跟大家來聊聊小魚鬧窩的情況,大家對這些也有全面的了解。一、小魚的特性小雜魚,品種很多,最常見的比如餐條、鰟鮍、趴地虎等。其中餐條最多,防止鬧小魚在很大程度上
 四個跡象證明大魚進窩,想要上大物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四個跡象證明大魚進窩,想要上大物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釣魚人垂釣的目標魚,都是想搏大物的心態,並不是說要釣一條大物的心態,而是在釣魚的生涯之中留下一點痕跡。但是很多釣友因為自身能力的原因,而導致垂釣的失誤,運氣好的只留下魚鱗證明過自己垂釣過大物,運氣不好只留下多副被切斷的子線,那麼大魚入窩會有明顯的預兆嗎?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就跟大家說說上大物的前奏是什
 浮漂沒動作卻中魚,只是釣得太鈍?

浮漂沒動作卻中魚,只是釣得太鈍?

相信大家在釣魚的時候都遇到過這樣一種情況,明明浮漂看起來沒動作,但是打算換餌的時候提竿卻中魚了。有的新手釣友甚至覺得這是運氣好,浮漂不動居然也能釣上魚來。另外一些有經驗的釣友會認為調釣出了問題,通過改變調釣來改善這種情況。難道問題就這麼簡單?改變調釣就可以改善這種情況?不一定!因為出現浮漂沒動作卻中
 打太極拳要做到「力線貫通」,這樣練功你會有所收穫

打太極拳要做到「力線貫通」,這樣練功你會有所收穫

一語道破天機,真情方見真淳。找到自身問題,把問題縮小。方法是,先學習他人經驗,再進行篩選整合,最終形成自己,一套東西。沉勁與沉勁,會有不同,這是武術的魅力。有人的沉,透著整,能催能轟。有人的沉,含著活,能拔人根,處處落空。沒有哪種更好,練到家最好。人是這樣,不可能各方面都突出,認準一門,花功夫深入,
 冬季釣魚技巧,水庫釣魚怎麼選擇釣位?

冬季釣魚技巧,水庫釣魚怎麼選擇釣位?

冬釣找釣點就是為了尋找冬魚窩冬的棲息點,經過不少冬釣釣友的總結,什麼背風、向陽、有草,仿佛只要符合這三個條件,就一定釣上魚,但是正如不少釣友發自肺腑的感慨,要有魚、要有魚、要有魚!水裡沒魚,1000個必要因素都是扯談,所以我們現在與其說那些因素是都魚群棲息的條件,不如直接點,直接說地形特徵,有沒有咱
 冬季釣魚打窩還用打窩器?用上這幾招魚兒早就進窩了

冬季釣魚打窩還用打窩器?用上這幾招魚兒早就進窩了

冬天釣魚,最難的就是「聚魚」,為了能夠將魚兒聚集到窩子裡,很多釣友都選用精準打窩的方式,用打窩器將窩料直接投放到釣點裡。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對窩量有比較高的要求,而且發窩的時間相對較長。那麼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聚魚呢?其實很多老釣友都選擇「抽窩子」的方法來聚魚和誘魚。什麼叫抽窩子?就是釣魚人用較快的速

冬季釣魚怎麼垂釣鰱鱅?三個方面很關鍵

鰱鱅是鰱魚和鰱鱅的合稱,因為這類魚的個頭大力量強,是釣魚人常常垂釣的對象,尤其是冬季釣鰱鱅,個頭都比加大,在提竿遛魚的時候都比較有樂趣,但是冬季釣鰱鱅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上魚,特別是魚口輕的季節,鰱鱅跟鯽魚一樣吃口輕,並且釣竿和釣位要選擇到位,才會有大鰱鱅垂釣上來。一、宜用海竿或磯竿有句話說得好「大

魅力奧運人文奧運 萬裡長城萬人太極拳表演

          「魅力北京、人文奧運,居庸關萬裡長城萬人太極表演活動」今天上午隆重開幕,來自四面八方的近萬名太極拳愛好者齊聚雄偉的居庸關長城腳下,共同上演了一幕氣勢恢宏的壯觀場景。   本次活動是北京奧組委首屆文化節的系列活動之一,簡短的開幕式之後,首先進行的是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鑼鼓表演,之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