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玄機是誰,魚玄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道觀前的「詩文候教」是豪放還是麻痺
2023-04-01 18:08:00 2
她是大唐四大女詩人之一,師從花間詞派鼻祖溫庭筠,5歲便能背出數百首詩歌,7歲出口成誦,名動京城。
這個人是魚玄機,當然,在她幼年便名揚京城的時候,還有另一個很好聽的名字:魚幼薇。
「薇」字一向被用來作為女孩子的名字,寓意是美麗。魚玄機的父親是落魄書生,取這樣一個名字,也可見他對這個女兒的疼愛。
到11歲時,魚幼薇父親去世,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僅靠母親一人在長安城支撐不下來,魚幼薇便跟著母親回到了老家鄠杜。
恰巧溫庭筠此時正在鄠杜,他聽聞了魚幼薇的才名,特意趕去拜訪。當場以「江邊柳」為題,要求魚幼薇現場作詩。11歲的魚幼薇便寫下《賦得江邊柳》: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
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
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溫庭筠震驚於魚幼薇的才氣,更覺得這個小女孩有天賦,便收她為徒,悉心指點魚幼薇的詩詞。魚幼薇能成為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得益於溫庭筠的悉心教導。
彼時的魚幼薇,已經出落地一副美人面了。這樣一個美麗聰穎的女孩子,若是生在富貴人家,她定能尋得佳婿,舉案齊眉,也可能能夠成全了她心裡對溫庭筠的一片愛慕。若是早生百年,也能在武則天當政時期嶄露頭角,靠自己的才華為自己爭得名聲。
但很可惜,此時剛經歷過安史之亂,對美貌且有才華的女人,當時的男人總是提防的。武皇帝為女子開設的科舉考試早已不再,女子再有才名,也不過是男人的附庸。
況且魚玄機是誰,魚幼薇的出身實在不算好,她父親在世時,家裡算得上平民。等父親去世搬回老家,目之所及,竟皆是蠅營狗苟和淫穢之事。她的母親,只能依靠給附近青樓女子清洗衣物維持生計。
幼年的魚幼薇,應當感激溫庭筠將她帶離了這個地方,帶她去看更廣闊的人世間,讓她眼光更長遠,詩中有丘壑。
隨著年歲漸長,魚幼薇與溫庭筠這些年詩文相和,魚幼薇對溫庭筠這位師長產生了不一樣的情愫,並大膽地用詩表白。
《冬夜寄溫飛卿》
階砌亂蛩鳴,庭柯煙露清。
月中鄰樂響,樓山遠山明。
珍簟涼風著,瑤琴寄恨生。
嵇君懶書札,底物慰秋情。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魚幼薇字字不提情,卻字字都是情。她與溫庭筠的感情,就是這種遺憾吧!
溫庭筠是名門之後,且大了魚幼薇三十二歲,他心裡清楚,兩人不能結合在一起。
痛惜之下,溫庭筠將李億介紹給了魚幼薇,魚幼薇一首《遊崇真觀南樓睹新及第題名處》,令李億心折不已,而李億此時正是新榜登科,風華意氣,兩人在一起,也算得上郎才女貌。
溫庭筠便將魚幼薇嫁給了李億。
但是,魚幼薇與李億在一起幾個月後才知道,李億早有正妻,且正妻出身裴氏,是當時有名的相族。魚幼薇跟李億在一起,只能以妾室的身份。
原本,以魚幼薇的出身,匹配李億,也只能做妾。想明白這一點,魚幼薇並不多圖名分,只求一心人。
但是裴氏善妒,眼裡容不下沙子,李億便將魚幼薇送到道觀,並向魚幼薇保證,等他三年,三年後飛黃騰達不必受裴氏制約,一定來接魚幼薇。
到了道觀,魚幼薇便改名為魚玄機了。
那句後世女子幾乎人人都知道的名句便出於此時: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魚玄機沒能等到李億,三年裡她痴情等待,可三年後,那個消息卻由溫庭筠帶來:
李億升官了,可他依舊離不開裴氏的助力,早就帶著一家人去揚州了。
李億和裴氏一起去揚州了,可是這個男人甚至沒有跟魚玄機告知一聲,說不定,李億早就對她棄如敝履了。
之後的魚玄機,性情大變,她做了一件瘋狂的事情,在道觀門口公然掛了一面旗幟,上面寫著:魚玄機詩文侯教。
有人說她浪蕩,有人說她玷汙了道觀這種清淨之地,但怎樣的罵名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權貴子弟、小有名氣的詩人,都捧著詩文,前來與魚玄機把酒言歡。若是魚玄機遇上還看得上的,便留下過夜,若是看不上,不論對方是誰,魚玄機都不會看半分顏面。
在這個道觀裡,魚玄機還收了一個婢女綠翹,那也是個窮苦人家的女孩。跟著魚玄機,女孩少受了很多苦,可不久之後,因為一個男人,兩人的命運都改變了。
魚玄機在這裡認識了一個樂師陳韙,並與他相互愛戀。有一次魚玄機外出,告訴綠翹若有人來找她魚玄機是誰,便將她所去之處據實相告。等魚玄機回來後,問起綠翹,綠翹說陳韙來過,聽到她出去了便走了。
千年之後的我們很難判斷魚玄機當時的想法,她問綠翹是否跟陳韙已有私情,因為陳韙與她感情很好,絕不會聽到她出去就立刻離開,而是會等她回來的。
綠翹否認,可到晚上,魚玄機將綠翹叫到房裡,命她脫去衣物。隨後,魚玄機鞭打綠翹,綠翹急怒之下,竟說魚玄機一個道姑,表面求仙問道,實際上沉淪於男歡女愛,自薦枕席。
這番話對魚玄機,不知是觸怒還是觸痛,當即竟用鞭子將綠翹活活打死。
很多人說魚玄機是因妒殺綠翹,可就當時的情境而言。魚玄機此生摯愛,先是溫庭筠,再是李億,這兩個男人帶走了魚玄機的一生歡愉。一個陳韙,恐怕還不足以讓魚玄機產生這麼大的妒意。
魚玄機的詩,痴美悽豔,綠翹這番話,可能是讓她想到了她的愛而不得,想到了她被欺騙,被拋棄,被這世道欺負卻無力還擊。「詩文候教」看似豪放灑脫,可這只是麻痺,終究不能治癒。
如果可以的話,她還是想跟在恩師溫庭筠身邊,與溫庭筠詩文相和。或者與李億煮酒談詩,洗手作羹。
她活成了她不喜歡的樣子。
在唐朝,唐律規定「諸奴婢有罪,其主不請官司而殺者,杖一百。無罪而殺者,徒一年」。
魚玄機打死自己的婢女,按照律法,本應該流放一年。但是主審此案的溫璋,曾多次想要見魚玄機,可魚玄機看不上他,多次避而不見。
溫璋本就是酷愛殺人的酷吏,此次公報私仇,將魚玄機處斬。
她的生命,永遠停在了二十七歲。世間失去了一個優秀的女詩人,但是對魚玄機來說,這一世太荒唐夢幻,不若期待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