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夕震驚上海的離奇碎屍案 別墅前驚現32段屍塊 成為歷史懸案
2023-04-01 19:00:11 3
1949年3月22日,在位於上海徐家匯謹記路(宛平南路)456號齊魯別墅後門,發現了一件當時震動上海灘的離奇碎屍案。
當時共發現了用油布和旅行袋包裹好的大大小小共32塊屍塊。死者的頭顱、內臟、手掌、腳趾等並沒有與這些屍塊一同被發現。這些屍塊現已用清水洗淨,包內並沒有一絲的血跡,皮膚和肌肉的色彩也非常新鮮,最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屍身皮膚上的汗毛,居然被颳得乾乾淨淨,一根也沒有留下。
當時警方接到報案後,馬上對屍塊進行了查驗,並派出警力四處調查死者的身份,以及被殺原因。
依據首先發現屍塊的齊魯別墅看門人李長安所述,3月22日清晨6時許,當他走到別墅後門口的時候,發現門外地上放著一個油布包。起先他以為是鄰近居民丟棄的嬰兒,並沒有留心,後來又在距離油布包約五六米遠的小溝內發現了一隻旅行袋。他先把旅行袋撿起,翻開檢查,發現袋子裡居然是一段段像蹄髈相同的肌肉。因此他又把油布包翻開,不料包內居然全是被肢解的人體上半身肌肉和骨架。
於是李長安匆促把整件作業向自忠路的山東同鄉會進行了匯報,隨後由同鄉會向差人分局報案。
警方接到報案後,司法股當即派出技術力量前往現場進行勘測。由於案情嚴重,當時的上海差人總局也派出了法醫梁翰博士、命案股孫振英、攝影股方梅發等三人協助差人分局查驗屍身和拍照現場相片。
梁翰博士在案發現場將屍塊按照人體結構進行了從頭湊集,發現屍塊殘缺不全。這次所發現的屍塊有「頸部一段、頸下連骨背肉一段、背部中段一塊、腰下臀部一段、左上臂一段、右上臂一段、左右大腿上部各一段、以膝蓋為中心上下數寸之左右腿肉各一段、左右小腿各一段、左右足共砍成五塊、心臟一隻、腎臟半隻、胸肌二塊(上有男性乳房)、其他碎肌骨共十塊。至於短少的部分有:頭部、左右二肩、前胸骨、腹肌、內臟、上臂半段、左右手掌及手指、大腿一段、左右足趾、生殖器等11部。」
依據法醫梁翰博士的推斷,一部分屍塊是用刀割斷的,一部分是用鋸子鋸斷,所以肌肉和骨骼被切開的地方十分整齊。此外死者身上沒有受傷的痕跡,由於可判定死者一定是生前先被謀殺,然後兇手再把屍身進行了肢解。死者的年紀在32歲左右,體重約在160磅以上,逝世時刻不會超越兩天。由此得出死者的體魄相當健壯,並且依據腳跟的紋理判斷,死者並不是從事苦力等重體力勞動的男人。
依據警方的通報,在包裹屍塊的油布包內,還發現小孩的絲棉褲一條,女棉旗袍一條,小孩棉被一條、破舊棉被一條、華面綠底女短褲一條和一張去年12月14日的報紙。一起警方在棉褲的褲管裡,搜出一張長約一寸半、寬約三分的小紙條一張,上面用六號字印有「人之有仇於我可忘不可念」等11個小字。
警方經過研判,這些被碎成32段的屍塊,上海並非本案的發生地,而是兇手在外地作案後移屍上海進行了拋棄。理由是屍塊中短少內臟,由於內臟有血水,帶著轉移不方便,容易引起別人懷疑。兇手將屍身分段處理,就是為了便於轉運。包裹屍塊的布袋,是便條布,這種布當時在上海並不常見,相反在外地很是流行。包內還有醫用棉花,沒有紗布,棉花不是上海市內各藥房所出售的。
警方以為兇手應該了解醫學解剖學,要不普通人即便使用刀斧堵截骨血,也絕不或許如此整齊,顯然兇手對人體結構的了解遠高於常人。即便不是從事醫學作業,也應該從前接受過醫學相關的教育。
由於案情嚴重,當時的上海差人局長毛森也極為重視。上海警方每天派出15個小組,分頭舉動前往各個方向去查找線索。但始終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發展。
為了可以趕快破案,當時上海警方還發出了賞格公告,凡是提供線索協助警方捉拿真兇,破獲碎屍案,將獲得金條五根,重達50兩。
在一邊揭露重金賞格徵集破案線索的一起,上海警方還將死者的皮膚、肌肉、骨骼的形狀。死者的或許年紀、身高、體魄等相關信息向京滬、京杭鐵路沿線的差人局發出了協查函,期望各差人局可以隨時注意本轄區內符合死者特徵的失蹤人口。
儘管當時的上海警方為了偵破這起當時的第一大案,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四處尋訪,乃至還鬧出了不少烏龍事件,但最終仍是沒有可以取得重要發展。齊魯別墅門前所發現的碎屍案,也就此成為了一樁永久無法破解的刑事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