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化嘉年華2019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黨員幹部觀後感精選九篇
2023-04-02 00:52:09 1
5月15日,亞洲文化嘉年華於北京鳥巢舉辦,央視直播。我們可以了解到亞洲文明的無限魅力,也可以看到一場屬於世界的文化盛宴。今天,範文模板網在這給大家帶來亞洲文化嘉年華2019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黨員幹部觀後感精選,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亞洲文化嘉年華2019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黨員幹部觀後感精選九篇
亞洲文化嘉年華2019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黨員幹部觀後感精選1
5月15日,德州青少年宮京劇學員受邀在北京鳥巢參加「亞洲文化嘉年華」活動演出,在大型京劇表演《盛世梨園》中精彩亮相,展示了中國傳統戲曲的文化魅力。
亞洲文化嘉年華是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德州青少年宮京劇藝術團作為唯一受邀參演的少兒京劇藝術團體,以精湛的技藝和飽滿的狀態,完美演繹了京胡曲目,展示了中國國粹藝術的魅力和新時代中國青少年的風採,展現了德州「中國京劇城」的榮譽,體現了德州孩子對國粹的傳承。
據了解,德州青少年宮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少兒京劇人才的培養,選聘優秀師資執教,經常參加各級各類演出活動,在舞臺上培養造就了大量京劇人才,其學員已有多人考入中國戲曲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知名高校,已成為德州頗有名氣的少兒藝術城市名片。德州青少年宮將會以此次演出活動為契機,繼續做好少兒京劇人才的培養工作,爭取為國粹藝術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亞洲文化嘉年華2019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黨員幹部觀後感精選2
文明是人類共同的奮鬥的積澱,理應尊重與包容。文明是多彩、平等、包容的。主席在主旨演講中指出:「人類只有膚色語言之別,文明只有奼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文明相處首先需要和而不同的包容之心,讓各國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生、欣欣向榮。文明相處應多一份尊重,我國自古就有文明交融互鑑的真誠實踐與歷史智慧,和而不同、海納百川、四海之內皆兄弟....玄奘西行、鑑真東渡、鄭和下西洋已成世界文明交融的佳話,如今,歷史悠久的絲綢之路更演化為「一帶一路」的文明合作詩篇,在古今文明交融的探索實踐中,我們用尊重與包容贏得認可。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召開,進一步展現我國對文明的尊重,對和平的嚮往,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沉智慧,必將為文明和諧相處、平等相待提供智慧啟發。
文明因交流溝通而繁榮。「亞洲人民期待一個和平安寧的亞洲」,交流促進傳承、交流碰撞智慧。在交流中守護和平,我國自古就有「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和平文化,在五千年的恢弘畫卷中,和平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我國此次主導的亞洲文明對話,更是為文明交流注入和平理念,讓文明在交流中促進世界和平。「亞洲人民期待一個共同繁榮的亞洲」,「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各國文明亦是如此,不同文明在交流中能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文明的對話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是永葆文明生機的平臺。「亞洲人民期待一個開放融通的亞洲」,擁有世界上三分之二人口的亞洲,是世界多彩文明的匯聚之地,這裡飽含著文明的智慧與文化的底蘊,在開放融通的交流中,各國必將不斷尋求智慧、汲取營養,以文化融通帶動各領域融通。
多元文明共築起人類進步的階梯。主席指出:「我們應該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壘,以兼收並蓄的態度汲取其他文明的養分,促進亞洲文明在交流互鑑中共同前進。」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進程中,中國既是積極倡導者,更是先行踐行者,本次亞洲文明對話,不僅貢獻推動文明進步的中國智慧,更為世界文明交融、和平相處作出了表率,展現了文明共進的無限可能與希望。文明因交流互鑑而精彩,在平等對話中,各國能增進理解、消除隔閡、凝聚共識,必將積蓄共同發展的動力,讓亞洲各國在消除文明隔閡、促進文明相融方面邁出更大步伐,以文明引領起各領域合作共贏的深層次橋梁紐帶,讓交流合作之路越走越寬。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在守護文明中追求進步、期盼和平、共話友誼、助力發展是文明的需要、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對於美好未來的需要,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必將築起人類進步的橋梁,中國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
亞洲文化嘉年華2019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黨員幹部觀後感精選3
文明是世界各族人民交流溝通的紐帶,文明也因交流溝通而變得豐富多彩。每個人身上都帶有文化基因,在文化交流中,各種基因相互碰撞、融合、突變,這才造就了大千世界的文化的多樣性。
通過平等對話、交流互鑑、相互啟迪,搭建的文明交流平臺,不僅是文化交流的載體,更是經濟、環保、社會等各方面合作的融合器。各國通過文明之橋,拓寬發展之路,攻堅富強之國。
文明,是有史以來沉澱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在歷史的長河中,世界各國人民不斷交往,人類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鑑,因互鑑而發展。鄧小平同志指出,要大膽吸收和借鑑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隨著形勢和條件的變化而向前發展。我們借鑑人類一切文明成果,但不會照抄照搬任何國家的發展模式。
璀璨的亞洲文明,為世界文明發展史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人類文明因亞洲而更加絢爛多姿。從宗教到哲學、從道德到法律、從文學到繪畫、從戲劇到音樂、從城市到鄉村,亞洲形成了覆蓋廣泛的世俗禮儀、寫下了傳承千年的不朽巨著、留下了精湛深邃的藝術瑰寶、形成了種類多樣的制度成果,為世界提供了豐富的文明選擇。
總書記指出「人類只有膚色語言之別,文明只有奼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認為自己的人種和文明高人一等,執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認識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災難性的!」我們要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鑑,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