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袁隆平事跡精神2022學習心得

2023-04-02 01:58:32 2

袁隆平同志是我國科技戰線功勳卓著的農業科學家,我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下面是範文模板網為大家整理袁隆平事跡精神2021學習心得範文5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袁隆平事跡精神學習心得1

袁隆平是江西省德安縣人,無黨派人士。1930年出生,現任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著名農業科學家。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從1964年開始,他4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先後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使水稻產量從平均畝產300公斤左右先後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現在,他領導研究的超級雜交稻項目正朝著畝產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標順利推進。與此同時,袁隆平提出並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用3畝地產出4畝地糧食,大幅度提高現有水稻單產和總產。20多年來,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稻56億多畝,每年增產的稻穀可以養活7000多萬人口,相當於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總和。雜交水稻還被推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種植面積達3000多萬畝,他因此被海內外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榮獲國家特等發明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安全保障獎等。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充滿坎坷的研究道路上奮力跋涉,把綠色的夢想書寫在大地之上;在布滿荊棘的實驗叢林中躑躅前行,嘔心瀝血。歷經無數次的挫折和失敗,為生命中彌足珍貴的雜交水稻事業無怨無悔,傾其一生;歷經數十載的不懈探索和艱難實踐,袁隆平終於成功了!他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給人類帶來了福音。他先後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多項國內獎項和聯合國「科學獎」、「沃爾夫獎」、「世界糧食獎」等11項國際大獎,並在2006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2010年4月,榮登「2010中國心靈富豪榜首富榜」。2009年9月14日,他作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受到中共中央全體常委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

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布朗曾提出一個嚴峻的問題——「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20年來,我國已通過雜交稻增產3500億公斤,每年增產的稻穀可以多養活7000萬人,這就是袁隆平的回答。因此,很多中國農民說,吃飯靠「兩平」——一靠,二靠袁隆平。其實,袁隆平的成果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也被認為是解決下個世紀世界性飢餓問題的法寶。西方國家稱雜交稻是「東方魔稻」,國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繼四大發明之後的第五大發明,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2月初,網友、專家攜手評選的「新四大發明」名單出爐,「雜交水稻」、「漢字雷射照排」、「人工合成牛胰島素」、「複方蒿甲醚」最終入選。並且「雜交水稻」在評選中一直遙遙領先,佔據第一的位置直到最後。

有人說袁隆平比那些富裕起來的農民更像農民,瘦小的身子,高高的顴骨,背微駝,小平頭,古銅色的臉龐爬上了些許老人斑,歲月風霜刻在了寬闊的額上,曬得黝黑的手臂被稻葉劃上了一道道傷痕,穿著農村裡常見的那種花紋短袖襯衣,一條灰褲,老式黑皮鞋上沾滿泥巴,手上戴著一塊黑色手錶,特徵很鮮明。但就是這位看似很平常的老人,卻在華盛頓正式就任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並且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的唯一當選者。世界著名科學家、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長西瑟羅納先生在新當選院士就職典禮上介紹袁隆平院士的當選理由時說:袁隆平先生發明的雜交水稻技術,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傑出貢獻,增產的糧食每年為世界解決了7000萬人的吃飯問題。

袁隆平的先進事跡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充分肯定與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2003年10月,在湖南考察時專程赴袁隆平主持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詳細察看項目進展情況,充分肯定了他們做出的重大貢獻。30多個國家的總統、國王或部長會見了袁隆平院士。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叢書《走近袁隆平》所作序言中指出:「袁隆平同志等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就是我國科技工作者的傑出代表。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我國知識分子愛國主義的高尚情操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集中體現了我國人民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集中體現了我國科技工作者敢於創新、頑強拼搏、為中華民族爭氣的宏大抱負,集中體現了嚴謹治學、為人師表、平易近人、甘為人梯的崇高精神。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寫下了美好的篇章,用自己的勤奮和智慧做出了無愧於祖國和時代的貢獻。」2005年8月,總理在湖南考察時讚揚說:「袁隆平所做出的貢獻,不僅有利中國,而且有利世界。」

袁隆平是我們黨培養出來的當代科技工作者的傑出代表,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我國當代知識分子憂國憂民、造福人類的宏大抱負,自強不息、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不畏艱辛、迎難而上的奮鬥意志,淡泊名利、奉獻社會的思想境界。作為科學家,袁隆平院士不僅貢獻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貴、品德高尚的人。他傑出的科技才能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達到了完美結合和高度統一,贏得了社會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風,為我們身處教育戰線的廣大知識分子樹立了學習的典範。

感動中國頒獎詞這樣寫到: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薄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袁隆平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為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如今,81歲高齡的袁隆平依然為農民多產糧而活躍在田間地頭,為人類真正擺脫飢餓而奔走在世界各地,直到生命最後的盡頭。

袁隆平把畢生精力用在了雜交水稻的培育創新上,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為推進糧食安全、消除貧困、造福民生做出了傑出貢獻」。袁隆平雖然離我們而去,但他身上所釋放的精神卻令人感動。

「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袁隆平從小就立志做一名農業科學家,1953年,23歲的他從西南農學院畢業之後,紮根基層,幾十年來一直從事農業科研工作,為了解決中國人民的吃飯問題,他嘔心瀝血,把科研論文寫在田間地頭,把科研成果寫在人民群眾飯碗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我們哀悼和紀念袁隆平,就是要學習他立志為國為民的追夢情懷。在生命的最後日子裡,他依然牽掛著一方稻田,心心念念的依然是自己畢生追求的夢想。作為年輕一代,我們要像袁隆平那樣,敢於播散夢想的種子,並讓夢想生根發芽,抽穗結果。

「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深深紮根於廣袤的大地,努力地吸取陽光與水分,奮力向上生長,哪怕做一株小小的秧苗,也要開出最絢麗的稻花,也要結出金燦燦的稻穀。袁隆平的一生是奮鬥創新的一生。作為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袁隆平不僅敢於衝破傳統學術觀點的束縛,而且始終淡迫名利,始終奮鬥。面對鮮花與掌聲,他始終牢記自己的「種子夢」。耄耋之年,依然奮鬥不息。「外面天晴還是下雨?」「今天多少度?」入院之後,袁隆平還牽掛著第三季雜交稻。敢於有夢,奮鬥築夢,青春追夢。「90」後的袁隆平在生命的最後歲月裡,依然穿行在稻田之中。這種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創新精神,必將激勵我們在新時代砥礪前行。「一粥一飯,當思來自不易,向袁老致敬!禾下乘涼,吾輩接棒!」。

「袁爺爺,一路走好,一路走好!」當靈車緩緩駛出醫院時,在聞訊前來送行的市民悲慟高呼中,在車輛的嗚咽鳴笛中,在每個人的淚水中,在湖南長沙,在全國各地,在國內外,大家都在不約而同地表達一種哀思與緬懷。為啥袁隆平的離去會觸動億萬人心,關鍵就在於他始終心懷人民,心繫人民的溫飽。面對上世紀60年代的糧食短缺,作為學農的袁隆平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提高糧食產量作為了他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理想要高雅一點,要向前看,不要專門向錢看。賺錢可以,但要賺對社會、對老百姓有益的錢。」心裡裝著人民、裝著社會,人民才把他高高舉在頭上。「電腦裡長不出水稻,書本裡也長不出水稻,要種出好水稻必須得下田。」袁隆平始終腳踩大地,專務於偉大事業,才贏得了人民的熱愛與擁戴。

世間從此再無袁隆平,但在遙遠的太空,有一顆星星更加閃亮,那就是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星」。我們在表達哀思的同時,賡續他獻身祖國和人民事業的偉大精神,才是對他最好的紀念與追思。

袁隆平事跡精神學習心得2

能成為院士談何容易?沒有真本事和創業精神,以及吃苦和怎麼面對困境的毅力,想都不要想成為,科學界一顆閃耀之星。在袁隆平院士八十壽辰的時候,雖然完成了人生的所有要達到的境界,卻還在老驥伏櫪孜孜不倦追求。國家領導人的祝賀,既是對袁隆平院士的身體關心,也是對知識分子的關懷,更是對科學知識的尊重。

袁隆平院士的才智和科研能力,我們無需置疑。但是我想袁院士身上,還有一層更閃光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那比所有的才華更重要。首先是袁隆平院士心懷祖國和人民,把人民的生活,看得比自己的身體還重要。也因此幾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默默奉獻。就是心底這種信念,支持他在科學路上不斷超越。有人曾嘲笑他自找苦吃,何不輕鬆點。袁院士坦然說:「為了大家不餓肚子,我心甘情願吃這個苦。」一句話,能讓我們不從心底感動?第二,能承受失敗打擊,但信心不倒。剛開始研究條件簡陋,尤其滇南育種遭遇大地震威脅,但上千次的失敗,都動搖不了袁院士,研究雜交水稻的決心,就是倒,也要倒在稻田裡。第三,袁隆平院士注重實踐,討厭信口胡來。他有一句經典名言: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他始終堅信真正的權威來自實踐,使他在第一線義無反顧的堅守,鍛造出了戰略性的眼光,科學的光芒四處閃耀。第四,袁院士胸懷寬闊,甘當人梯。他重視培養雜交水稻科研人才,並深邃認為,團結協作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他捐出獎金,設立科研基金。他將實驗材料,毫無保留的分送全國一些科研單,位加速了「三系」雜交稻研究的步伐。由此讓我國雜交水稻界精英輩出,研究成果層出不窮,三十多年來,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且,雜交水稻還被推廣到,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袁院士只要哪裡有需求,都親自前往指導,並不在意自己是不是科學家。第五,老驥伏櫪永不滿足。儘管袁院士已是高齡,但是在有生之年,他還要實現兩個願望:一是爭取九十歲時,水稻畝產達到一千公斤。第二把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並已做好準備,幫助其他國家研發雜交水稻。

這都是袁院士才智以外,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自然他獲得多少獎勵,授予多少職位,都是應該的。沒有他的新型雜交水稻研發,中國和世界都將為糧食增產傷透腦筋。袁院士的這些精神,不是他故意作秀給人看的,而是發自內心對國家和人民的愛。再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不要說具備袁院士的所有精神品質,就算能擁有其中一項,都算是經典人才了。我們常說沒有國家沒有人民,就沒有我們自己。我們以有強大的國家、強盛的民族而自豪,但是這種自豪怎麼來?就需要我們努力奉獻,不講條件,不講報酬,只要要相信國家這個大家庭,是會給你溫暖的就行。讓我們永遠記住並學習,袁隆平院士深邃的對待國家和人民,對待事業的進取精神,馬不停地、只爭朝夕朝前奮鬥,把國家建設的更強大!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那位永遠不服老、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國家功勳獲得者的「90後」袁隆平老院士永遠離開了我們。斯人已去,精神長存。緬懷先生,踏著他奮鬥的方向努力前行。

傳承追求實踐出真知的科學精神。袁隆平院士生前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袁隆平院士是親力親為的,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到田裡檢查,他對所帶的研究生說「培養研究生,因為是搞水稻的,我第一個要求你要下田,不下田,我就不培養」。正是有著異於常人的科學精神,吃苦奮鬥精神,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最高產量達到了畝產1500公斤,在江蘇南通的海水稻試驗田,最高畝產802.9公斤。打贏種業攻堅戰、端好中國人自己的飯碗,才有保障。袁隆平未竟的事業,將由中國水稻科學家們奮鬥實現,他所弘揚和代表的雜交水稻精神,將永遠成為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不竭動力。

學習他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的人格品質。袁隆平院士從來不關注金錢的多少,即便獲得各方面的獎金,他也把這些獎金用在雜交水稻的研究經費中。穿幾十元的襯衫,戴十幾元的領帶。即便榮譽無數,他仍然能夠撲下身子,兩腳沾滿泥土來到水稻中研究水稻長勢。淡泊名利,才能矢志於畢生致力的事業。他已經把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鍾南山院士對袁老的評語真摯和簡約。這是袁隆平院士的人生寫照,也應是每一位中國人腳踏實地幹事創業的精神標杆。

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安全。袁老的夢想是解決吃飯問題,但另一方面,浪費無度問題又從另一方向抵消著增產的努力。就在不久前,《反食品浪費法》剛剛獲得通過。在袁老去世後,有網友稱「今天他好好吃飯了,一粒米也沒剩」。確實如此,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牢牢記住「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以珍惜每一粒糧食來永遠緬懷這位不知疲倦的老院士。

如今,天問一號已經著陸火星,祝融號已經開始巡視火星。天宮一號飛翔太空,更多的成就正在創造,袁隆平院士未竟的事業,將在每一位中國人身上延續,將在每一位自強國人的奮鬥中實現。

國士無雙,彪炳千秋。袁隆平院士逝世後,無數湖南人,億萬中國人紛紛深切緬懷袁隆平,聯合國官微高度讚譽。榮譽無數,難抵億萬民眾的口碑,這就是袁隆平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處。

袁隆平事跡精神學習心得3

近日,「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來到了湖南桃源縣漆河鎮種植超級稻的農戶們的稻田,查看超級稻生長情況。站在長勢喜人的超級稻稻田中,袁隆平亦是豪情滿懷,表示:「到我90歲時,要爭取實現超級稻畝產達1000公斤的目標。」

袁隆平院士目前科研的雜交水稻攻克目標是830公斤/畝,並向900公斤/畝進軍,按照他的豪情壯志,90歲時達到1000公斤/畝,也就是在10年後完成這個目標,換言之就是要在10年內將我國的雜交水稻產量提高200公斤/畝,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當然我們衷心的希望我國的雜交水稻科研項目成果能夠像袁隆平院士預測的那樣,在其90歲時能真的攻克1000公斤/畝的目標,因為這將有助於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保障全國人民的糧食供給,同時也能夠造福全人類,緩解亞非拉落後糧食的糧食危機和糧荒,減少落後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因為缺少糧食導致飢餓而死。我們也應該對袁隆平院士這樣的目標有信心,也應該對袁隆平院士的豪情感到開心。

但是,我們更應該對袁隆平院士的豪情壯志感到擔憂,應該為袁隆平院士豪情壯志背後的我國糧食安全感到擔憂。袁隆平院士今年已經79歲了,已是80歲高齡的老人,不管是按照我國的傳統,還是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袁隆平院士都應該在家中享受家庭的天倫之樂,而不是繼續在外工作。然而,他依然以80歲高齡堅持在農村的試驗田裡進行著雜交水稻的科研攻克工作,一方面體現了他深深的社會責任感,體現了他偉大人生價值觀,但是另一方面更多的反映了當前我國雜交水稻科研事業後繼無人,嚴重缺乏雜交水稻科研工作者。這裡就有一個重大的問題,袁隆平院士逝世以後,我國國家還有人繼續進行雜交水稻的科研事業嗎?我國有雜交水稻科研人才立刻接上袁隆平院士的班嗎?我們普通老百姓真的不知道,也許在我們這個13億人口的國家裡沒幾個人知道和了解。

雖然袁隆平院士要在90歲攻克1000公斤的計劃,但是誰敢保證袁隆平院士就一定能夠活到90歲誰呢?畢竟他是80歲高齡的老人,是很容易出事,當然在我的內心裡衷心希望和祝福袁隆平院士能夠長年百歲,但是人終將離去這是萬世不可改變的自然規律。袁隆平院士遲早要離開其深愛一生的雜交水稻研究事業,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如果袁隆平院士在90歲之前就離我們而去,我們真的很擔心袁老後繼無人,無法完成袁老的心願。

每每在老家農村說袁老80歲了還在搞雜交水稻科研的事跡時,很多農民鄉親說了相同的一句話,「國家怎麼還讓這麼個老人種地?怎麼就沒年輕人去搞?」我想這個問題真不是偽命題,而是真實存在的緊迫問題,中國的雜交水稻科研事業不能只依靠袁隆平一個人在戰鬥,而是需要一支龐大的科研人才團體隊伍,因為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糧食問題是中國的一切之本。

袁隆平事跡精神學習心得4

袁隆平不是因循守舊、盲從的科學家。在強調自主創新的今天,中國科學界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盲目跟風、盜版抄襲、低水平重複成為中國科學界整體上缺乏創造性成果的硬傷所在。袁隆平曾說,硬要說雜交水稻的成功有什麼秘訣的話,那其中的「第一秘訣」就是不囿於現存結論的創新思維。在袁隆平所處的年代,水稻方面的鴻儒大家有很多,但他們不敢也無法突破前人,最終沒有產生什麼創新性成果。而袁隆平作為一名普通中專教師,卻對「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勢」的「金科玉律」提出質疑,根據實踐提出了相反的設想,開始了獨闢蹊徑的研究。「不迷信,不迷信書本,科學研究要敢於質疑,勇於創新」,袁隆平認為這是一名科學家的重要素質。鼓勵科學家獨立思考,大膽創新,特別要讓年輕人勇於實踐、敢於超越,應該成為我們今後科技創新努力的方向之一。

當今學界,浮躁、浮誇之風盛行,門派成見根深蒂固,為了評職稱、快出名,不少人甚至不惜剽竊,一些單位仍然論資排輩盛行。這些都阻礙了科學的發展、理論的創新以及中國整體科技實力的提升。而袁隆平是中國科學界一個難得的帥才,他不是一枝獨秀,而是用自己的火炬點燃了一片火炬。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形成了一支高質量的雜交水稻的人才梯隊。上世紀,他曾把自己發現的野生稻資料無私地提供給各地的科研機構,從而大大推進了雜交水稻在全國的研究。他還把政府撥給的數千萬元資金奉獻出來,組織起全國的協作單位共同研究、共同分享。袁隆平的學生鄧華鳳根據老師的思路,歷經兩年使兩系法雜交水稻的設想變成現實。報獎時,鄧華鳳想在名單上把袁隆平排在第一的位置,袁隆平卻堅稱,不排第一、不排名,他本人不參與評獎,充分表現出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廣闊胸懷。

發掘和弘揚袁隆平的精神價值,在建設創新型國家、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今天具有重要意義。每一位科研工作者、每一位知識分子都應該以袁隆平為榜樣,耐住寂寞,集中精神,在自主創新的徵途上奮力向前!

袁隆平事跡精神學習心得5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終於實現了畝產900公斤的目標。而在試驗田收割以後,種糧大戶王化永告訴他第5號田599.1平米合0.897畝,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畝。並要按通行的「七五折」來計算他的每畝淨產量時,袁隆平謙虛的說,我們不按七五折,我們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這樣稻穀收穫後經烘乾、除雜後,按標準水分加權平均,七二折合每畝片平均畝產926.6公斤。

田裡增產幾公斤水稻也許算不上什麼大事,但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來說可就意義非凡了。當年把雜交水稻的畝產量從6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平用去了4年時間。從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現在從800公斤實現了畝產900公斤的目標,袁隆平整整摸爬滾打了7個年頭。可想而知,在這期間,每增加一公斤的產量都要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們付出數不清的心血。如果在這次驗收中,袁隆平只要稍微做點手腳,甚至只需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的1000公斤目標可能就會在現在同步實現了。然非但如此,袁隆平不僅在全程遠離驗收的專家組,更主動要求驗收專家組放棄通行的「七五折」,而用「七二折」的淨出率。這樣一改變,袁隆平的成績也超過了900公斤,但總成績卻也「打折」了。

我們中國人素來就有「好事可大不可小,壞事可小不可大」的「傳統」。對於一個人的成績,不但能「可大」,甚至還能「拔高」和「塑造」,就是「注點水」人們也能理解。因此不少英雄模範人物出現之初少有非議,而一經歷史檢驗便難掩瑕疵。特別是如今所謂的這獎那杯更是非議重重,其主要原因就是成績的內容並不是那麼實在。按照袁隆平的聲望和其貢獻。別說成績要「打折」,就是按照「毛重」1305公斤計入袁隆平的成績單,甚至國家就按照這樣一個成績單獎勵他,估計老百姓也很少有怨言。因為按照袁隆平的貢獻,他現在早已遠遠超出國家的獎勵界限了。有些所謂的院士、專家網羅他人著作,盜竊別人專利,甚至弄虛作假照樣「功成名就」,和這些精英們相比,袁隆平的成績即便是放大一點,拔高一點又算得了什麼呢?

也正是袁隆平的這種對自己成績的「打折」,也才釀造出中國科學界獨具性格而又耀耀生輝的袁隆平。袁隆平是中國首屈一指的科學家,按他對社會的貢獻和他得到的獎勵足夠他有晚年享受不盡的奢華,更用不著在奔波于田間地頭,但是我們看到雖然已經80出頭的袁隆平仍然額也不停留的忙碌在稻田裡,對奢華的生活更不屑一顧。他是中國最有錢的農民,但他也可能是世界上工作在最艱苦環境中的一流科學家。而袁隆平卻說,要那麼多錢做什麼,那是個大包袱,背來背去。我覺得這種生活很好,搞豪華車有什麼意思,穿著豪華的衣服還有什麼鱷魚的皮帶,兩千多塊錢我從來沒有,送給我,我不要。

事實上正是袁隆平的超然和灑脫,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然,才使他對成績和榮譽有著非同一般的理解。人們常說,什麼都能忽悠,人的肚子不能忽悠,吃不飽就要挨餓。水稻每畝達到900公斤,就能解決全球5000萬人的吃飯問題,如果這個增產不是實打實的,就有可能還有幾千萬人挨餓。而袁隆平把這個成績「打折」,就意味著夯實了這個成績單,也就意味著不僅能保證5000萬人的吃飯問題不會「打折」,更能夠綽綽有餘。他不僅對自己要求這樣嚴格,同時也對自己所帶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特殊要求」:「你要把名利丟開一點,不怕困難,努力鑽研」。甚至提出:我培養研究生、博士生第一個條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說電腦很重要,書本知識也很重要,都是基礎,但是電腦裡面,書本裡面種不出水稻出來的。這樣一種認真求實的精神,足該成為中國科學家的「座右銘」。

袁隆平事跡精神2021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 弘揚袁隆平個人事跡精神有感2021最新五篇

★ 袁隆平功勳事跡2021學習心得感悟範文5篇

★ 2021袁隆平精神及事跡心得感受(5篇)

★ 2019關於學習袁隆平事跡心得感悟3篇

★ 2021學習袁隆平事跡心得及感言(5篇)

★ 2021年袁隆平先進事跡個人學習心得10篇

★ 2021最新袁隆平個人事跡有感心得範文

★ 袁隆平的事跡介紹心得體會2021年【5篇】

★ 2021袁隆平人物事跡和精神心得作文

★ 2021袁隆平事跡感悟

同类文章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6月12日,有網友曬出陳冠希和秦舒培為女兒舉辦百日宴的照片,陳冠希抱著女兒盡顯父愛,身旁站著秦舒培和家人。網友還曝陳冠希女兒名字是Alaia,此前秦舒培曾多次被傳懷孕及在美國生產。去年陳冠希秦舒培曾同逛嬰兒用品店;今年1月有網友偶遇秦舒培,稱其肚子凸起;今年4月有爆料稱秦舒培已誕下女兒。秦舒培是90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工口遊戲,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工口遊戲其實就是日本遊戲產業裡面一些尺度較大的遊戲,我們也都了解日本的遊戲行業是很發達的,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涉及大尺度的色情遊戲,工口遊戲就是這個一個類別的,下面讓我們來盤點幾個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一、性感沙灘那個被碧撥蕩漾清可見底的海水圍繞的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的女團是一直是以性感而聞名,不僅在韓國有一大批的粉絲,就連中國和歐美國家也有一大票的粉絲,小編自然也是韓國女團粉絲大軍中的一員,看過韓國女團MV的人都知道,一向尺度是非常大的,各種誘惑性的東西看得欲罷不能,然而也正是因為尺度太大而遭到禁播,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被禁播的MV。一、Stella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是發生在2010年廣西柳州的一次「豔照門事件」,那時候時下流行各種門事件,而廣西柳州莫菁門事件之所以能引起網絡上極大的討論,就是因為網友認為發帖者的行為已經超越了道德底線,莫菁門事件中究竟有什麼愛恨情仇呢?莫菁門事件:莫菁,女,廣西柳州人。2010年11月,一名柳州女子的不雅「豔照」在網際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是香港著名的女藝人之一,曾經還獲得1989年香港小姐的冠軍,可以說是一位老牌的港姐代表,曾經也有演過三級片,網上曾經有一種對於她的說法是「萬人騎」,說的就是她的感情經歷十分豐富,交往過很多任的男朋友,最後都沒有一個好的結果。陳法蓉介紹:陳法蓉,1967年10月28日出生於香港,祖籍江蘇宿遷,中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是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夫人,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表姐,大詩人徐志摩的表妹,看到這麼多人的名字你一定會驚嘆,而在網上曾有流傳蔣英與李雙江的婚外情事件也是引起不小的轟動,蔣英與李雙江是真的嗎,讓我們一起去揭秘事情的真相。蔣英簡介:蔣英生於1919年9月7日,浙江海寧人,中國最傑出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港島妹妹和梵谷先生:天津嘉年華梁龍說:這不都坐著呢嗎我們說:坐下,牛逼安保說:菠菜賤賣。2019年10月28日 (114)|lululu0726:搖滾是音樂 聽音樂不聽音樂光聽歌詞?前戲不重要麼各位?2020年11月16日 (51)|死在柯本槍下:前面叨咕的是不是:上班了上班了他媽媽沒話說?2021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中國籃球解說員,看過NBA的朋友肯定對於他不會太陌生,柯凡搭檔過很多著名的體育解說員,但是因為在2015-2016NBA總決賽期間曝出的錄音門事件中侮辱了詹姆斯被球迷口誅筆伐,柯凡也因此被暫時停止工作反省,柯凡究竟有沒有被封殺呢?柯凡簡介:柯凡,男,北京市人,1986年3月29日出生。籃球解說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黃偉文是香港樂壇著名的作詞人,他給很多音樂人都寫過歌詞也都是耳熟能詳,比如說《可惜我是水瓶座》《浮誇》《下一站天后》《喜帖街》等等,他的歌能讓人產生非常多的共鳴,在病態三部曲中更是引起無數人對於愛情的遺憾,他的病態三部曲分別是哪三首呢?病態三部曲:《打回原形》《打回原形》講愛之卑微。在愛情裡面,人難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南極不季寞:90後聽這種歌的還有幾個2015年9月20日 (6017)|Ea-bon:真系好聽無得頂啊,睇下幾多人卑贊!!12015年12月2日 (2092)|麥芽先生:唱歌的也傻聽歌的也傻2015年3月27日 (867)|六級詞彙小能手:22歲的阿姨沒有談過戀愛但是喜歡著一個人。2017年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