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在太空中的排洩物可以形成流星
2023-03-29 11:42:44 1
如果真是這樣,請千萬不要被流星砸中。美國太空人斯科特-凱利和俄羅斯太空人米哈伊爾在國際空間站上停留了超過170天,斯科特-凱利在12個月的軌道飛行中一共產生了180磅,接近82千克的糞便,這些排洩物最終會丟入大氣層,形成流星。美國宇航局近日發布了一張圖表詳細解釋了在微重力環境中太空人會造成何種影響,比如每日太空人接受的輻射到底有多少,其中一項比較有趣,這就是太空人的排洩物會在大氣層中燃燒。這兩位太空人還將在空間站上停留,任務期將長達342天。
為期一年的國際空間站停留目的將測試太空人在太空中長期駐紮的反應,科學家試圖更多地了解太空生活環境對人體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太空人在軌停留時間不超過半年,長達一年的停留可能造成一些潛在的威脅,比如輻射劑量等。這些信息有助於科學家制定載人登陸火星的計劃,目前估計的登陸火星時間為三年,太空人如何在長時間的空間飛行中保持身體健康是個棘手的問題。
在國際空間站上,每天都有垃圾產生,但一些液體排洩物會得到重新利用,太空人需要克服心理上的因素重新使用經過循環的液體廢物。對於固體排洩物,空間站會定期進行處理。除了廢物重新利用外,太空人使用的馬桶也非常獨特,我們日常使用的馬桶圈為12至28英寸的直徑,接近30至45釐米,但是在太空中,馬桶就沒有那麼舒服了,直徑僅為4英寸,大約為10釐米的開口,通過真空吸力引導廢棄物的方向。
太空人在解手時還需要保持自己的姿勢,保證身體不會飄動,馬桶本身就是一個吸塵器狀的機器,可通過真空作用吸掉固體廢物。如果太空人想排洩液體廢物,就需要使用軟管適配器,通過漏鬥狀的裝置排洩。國際空間站上的廁所造價不菲,成本高達1900萬美元,如果算上運費可能達到2.5億美元。在微重力環境中,除了上廁所不方便外,太空人更加注重對身體的鍛鍊,避免微重力環境下的骨質流失。
小編自從看了這條新聞後這輩子再也不像對著流星許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