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假理財案涉案金額30億 民生銀行假理財案如何處置?
2023-03-28 20:45:24 5
近些年很多人都開始轉行到理財行業,因為理財產品能夠給自己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而就在此前不久,民生銀行就被曝出假理財案,涉及資金達到30億元,民生銀行假理財案到底是怎麼處置的呢?讓我們一起往下看看吧。
民生銀行假理財案:
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曝出的「30億假理財產品」案件仍在調查中。據投資者反映,昨日凌晨,該支行客戶經理李某剛從紐西蘭度假歸來就在首都機場被警方帶走。此前,該支行行長張穎和副行長肖野及其他三名員工也先後被警方帶走調查,該支行至今已有6人因涉案被調查。
民生銀行假理財案經過:
2017年4月17日上午,已經有120多名投資者籤名登記,要求民生銀行按期兌付理財產品,並查處違法違規行為。這些客戶表示,他們在2016-2017年期間通過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行長、副行長、理財經理強力推薦,在櫃檯內購買了「非凡資產管理保本理財產品」。
工作人員向他們推薦該產品時稱,該產品保本保息,由於「原投資人急於回款,願意放棄利息,一年期產品原本年化收益率4.2%,還有半年到期,相當於年化8.4%的回報」。這些產品以「非凡」系列XX期命名,跟民生銀行正常在售的理財產品從名稱上十分接近。
某投資人出示的一份《中國民生銀行理財產品轉讓協議》顯示,該協議轉讓方為自然人崔華琦,轉讓份額是300萬,轉讓標的名稱「非凡資產管理保本第176期私銀款」。根據協議,轉讓款由「新投資者」直接打給「原投資者」的個人帳戶。轉讓協議中,除了轉讓方、受讓方分別籤字外,還蓋有「中國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儲蓄業務」的公章。其他一些投資者購買的「原投資者」的帳戶名包括崔華琦、池會傑、王靜等,開戶行均為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
為獲得投資者的信任,除產品轉讓協議,該行還以付款方為甲方、收款方為乙方、民生銀行為丙方的方式,籤訂了一份《交易資金監管協議》。約定民生銀行對產品轉讓方,即收款方的帳戶進行監管凍結,確保該產品到期後本金及收益劃轉給付款方。
民生銀行假理財案如何處置?
民生銀行18日晚發布公告稱,近日本公司發現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行長張穎有涉嫌違法行為,立即向公安部門報案。目前,張穎正在接受公安部門調查,本公司已成立工作組,積極協助公安部門偵辦。針對媒體報導的涉案金額及具體案情正在調查過程中,本公司力爭儘快查明事實,最大限度保護客戶資金安全,妥善解決各方訴求,並依法承擔相關責任。
更多精彩文章關注微信公眾號:iwuyi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