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史常識題
2023-03-28 20:00:59 1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春節象徵團結、興旺,是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
春聯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春聯,源於桃符,起於五代十國,興於明清,發展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1.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它依據中國古代曆法把正月作為歲首。這一節日最早應起源於
A.秦始皇時期 B.漢武帝時期
c.宋太祖時期 D.唐太宗時期w.w.w.k.s.5.u.c.o.m
2.春聯具有很強的時代性。下列新中國成立以來某地農村百姓家盛行的春聯,出現的先後順序是
①紮根農村幹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紅②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飽暖萬人心③改革開放同添異彩,經濟建設共展宏圖④萬裡山河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按農曆算在每年三月上半月,按陽曆算則在四月五日或六日。
3.祭掃親人的墳墓是清明節的主要習俗。這種習俗的積極意義在於
A.懂得珍惜生命
B.培養艱苦奮鬥的精神 嬸
c.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D.增強愛國愛家的意識
4.「清明後,穀雨前,又種高粱又種棉」「穀雨前,先種棉;穀雨後,種瓜豆」。下列關於這些諺語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清明、穀雨是二十四節氣裡的兩個節氣 ②二十四節氣是北宋沈括制訂的 ③這些說法沒有任何科學性可言④這些諺語我國古代農民對生產經驗的總結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D.②③④
5.最早把二十四節氣和十二個月完全統一起來的曆法的制訂,應歸功於
A.漢武帝 B.僧一行
C.沈括 D.郭守敬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艾節、夏節等。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端午節的由來,有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東漢孝女曹娥說等。
6.上述材料,不能說明端午節
A.是某一歷史事件或人物故事發生的偶然產物
B.積澱的是深厚的底蘊和千年不變的民族精神
c.背後流傳的是悠久的歷史、輝煌的文明
D.是民族文化素質在民俗心態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
很高興回答樓主的問題 如有錯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