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考古發現

克拉瑪依龍:大型鯊齒龍科恐龍(於中國新疆出土)

克拉瑪依龍是一種鯊齒龍科恐龍,屬於大型食肉恐龍的一種,體長可達11米,重約4噸左右,生存於1億4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早期凡藍今階,因它的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國的新疆克拉瑪依市發掘的,所以才以當地的地名進行了命名。 克拉瑪依龍的外形特徵 克拉瑪依龍的腦袋相對身體來說,比例較大,但是它的吻部較窄,是呈現

獨孤龍:阿根廷小型食草恐龍(長3米/距今6500萬年前)

在七大洲中,南美洲雖然不是發現恐龍最多的地方,但這裡出土過很多有名的恐龍,比如阿根廷龍,它是史上最大的恐龍!今天小編將為大家帶來的是獨孤龍,它也出土於阿根廷,接下來一起去認識一下吧! 獨孤龍基本資料 獨孤龍是一種南美洲的小型食草恐龍,它體長3米,身體很壯實,四足行走,脖子很短。就體型而言,獨孤龍

北美首批蜥腳恐龍:糙節龍 身長14米(誕生於侏羅紀末期)

糙節龍是一種蜥腳類恐龍,生活於侏羅紀時代末期,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美國猶他州發現的,但是並不算完整,其中大部分都是身體和四肢骨骼,比如掌骨、尺骨、肩胛骨等,算是北美洲第一批發現的蜥腳類恐龍之一,之所以被稱為糙節龍,是因為它們的關節處長有凹陷骨骼。 糙節龍的外形特徵 由於糙節龍屬於蜥腳類恐龍的一種,

北美唯一大型食肉恐龍:傷龍 前指爪長達26釐米

傷龍是一種暴龍科的恐龍,它生活在白堊紀的北美洲東部,也是第一批在北美洲發現的恐龍之一,雖然現在關於它的化石發現非常的少,但曾經有一位叫做查爾斯·耐特的科學家完整的根據化石描繪出了傷龍的想像圖,傷龍的普遍身長可達6.5米,重量在1.5噸,有著非常強有力的前爪。 傷龍的外貌特徵 傷龍的外形和始暴龍非

小型食肉恐龍:賈巴爾普爾龍 體長1.2米(僅出土尾椎化石)

賈巴爾普爾龍是一種獸腳亞目恐龍,誕生於白堊紀的末期,目前還屬於疑名狀態,雖然是肉食恐龍,但是體長只有1-2米,屬於小型恐龍的一種。第一批化石最早發現在印度的拉米塔組,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尾椎末端,之後出土的也兩個標本也是一樣。 賈巴爾普爾龍的外形特徵 賈巴爾普爾龍的體型非常小但修長,體長普遍只有1.

奧古斯丁龍: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龍(15米/尾巴有身長一半)

一般來說,食草恐龍都是體型較大的存在,因為它們為了生存,會吃很多植物。而說到食草恐龍,劍龍、腕龍是比較出名的,為了豐富大家的恐龍知識,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奧古斯丁龍,它也是一種大型食草恐龍,出土於阿根廷,一起去認識看看。 奧古斯丁龍基本資料 奧古斯丁龍是一種南美洲的大型食草恐龍,它體長15米,與澳

迷你雜食恐龍:夫魯塔齒龍 身長最大75釐米(僅鴨子大小)

夫魯塔赤龍是一種鳥臀目恐龍,屬於雜食性迷你型恐龍,身長僅65-75釐米,最小的更是可以達到26-30釐米,體重也只有0.5公斤,可以說是目前為止鳥臀目恐龍之中體型最小的一種,它誕生於1.5億年前的侏羅紀末期。 夫魯塔赤龍的外貌特徵 相對於夫魯塔赤龍的後肢,它的前肢較短,並且小腿骨明顯比大腿骨長,

釘狀龍:東非小型劍龍科恐龍(兩側生長大尖刺)

釘狀龍是一種劍龍科恐龍,誕生於1億5570萬年前的侏羅紀末期,體長大多為4.5-5米,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肩膀或者臀後兩側都生長著一對碩大的尖刺,可達1-2米長,第一塊化石是在東非的坦尚尼亞發現的。 釘狀龍的外形特徵 釘狀龍的外貌和大部分劍龍科恐龍相似,都是在背部從脖後開始生長著板甲,一直延伸到了

假鯊齒龍:中國大型恐龍(長7米/以捕獵其它恐龍為食)

說到強大的恐龍,大家都會想到霸王龍,其實在恐龍統治地球的幾億年裡,誕生的強大恐龍數不勝數,霸王龍只是其中之一罷了。今天小編將為大家介紹的是假鯊齒龍,它出土於中國,跟霸王龍一樣,都是強大的食肉恐龍,以捕獵其它恐龍為食,一起去了解看看吧! 假鯊齒龍基本資料 體型:假鯊齒龍是一種中國的大型食肉恐龍,它

胄甲龍:北美大型甲龍(長7米/尾巴佔到三分之一)

胄甲龍是一種鳥臀目下的結節龍科恐龍,誕生於1.58億年前的侏羅紀中期,體長普遍可以達到5-7米,體重也高達3.5噸,頭部覆蓋了非常厚實的板甲,背部和兩側都長有尖刺,第一批化石是在美國發現的。 胄甲龍的體型 胄甲龍看起來就和現代的一隻大象一樣龐大,體長最多可達7米,在目前已經發現的770多種恐龍中

葡萄牙巨龍:歐洲植食恐龍(體長22米/僅一塊軀幹化石)

葡萄牙巨龍是一種蜥腳類恐龍,屬於腕龍科,誕生於1.5億年前的侏羅紀末期,最大的體長可達22米,主要以植物為食,是超巨型恐龍的一種。最早一批葡萄牙巨龍的化石是出土於葡萄牙境內,數量非常稀少,僅僅只包含了一個軀幹骨骼碎片。 葡萄牙巨龍的外形特徵 葡萄牙巨龍有著非常明顯的腕龍科恐龍的特徵,尾巴比大部分

小型劍龍科:肯龍 背部長有6對尖刺(擁有第二腦)

肯龍是一種劍龍科恐龍,誕生於1億5570萬年前侏羅紀末期的啟莫裡階,屬於劍龍科中體型偏小的,體長只有5米左右,屬於植食性恐龍的一種,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臀部或者肩膀兩側長有兩根尖刺,向後延伸,而背部則沿著脊椎生長著6對長刺。 肯龍的外形特徵 肯龍的體長只有5米,屬於劍龍科中最小的恐龍之一,它的前肢

扁角龍:蒙古小型恐龍(長1.2米/頸盾短且平坦)

扁角龍是一種角龍下目恐龍,誕生於7500萬年前-72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體長普遍只有1.2米而已,屬於小型植食性恐龍之一,它的外形和弱角龍非常相似,不過它的顱骨更大,擁有著非常尖銳的鸚鵡鳥喙狀嘴巴,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國發現的。 扁角龍的體型 扁角龍被認為是弱角龍的一個變異品種,所以它和弱角龍

傾角龍:北美小型恐龍(長1.8米/眼眶下長有三角骨)

傾角龍是一種角龍亞目下的纖角龍科恐龍,誕生於8300萬年前-74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體長可達1.8米,屬於小型植食性恐龍之一,屬於最原始的新角龍類,最大的特點就是顱骨傾斜,鼻部下收,第一批化石是在美國發現的。 傾角龍的體型 傾角龍在角龍類恐龍中屬於體型較為迷你的物種,體長最多也只有1.8米左

棘椎龍:非洲小型食肉恐龍(長3米/1億年前的早白堊世)

說到遠古時代的恐龍,食肉恐龍總是容易被人記住,是這樣,棘龍也是如此。為了豐富大家的恐龍知識,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叫棘椎龍的食肉恐龍,它出土於非洲,一起去認識看看。 棘椎龍基本資料 體型:棘椎龍是一種非洲的小型食肉恐龍,它體長3米,與竊肉龍、劍節龍差不多大,體型在已知774種恐龍中排第457位,

馬裡夫龍:蒙古大型甲龍類恐龍(長6米/生於9900萬年前)

馬裡夫龍是一種甲龍亞目恐龍,誕生於99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體長普遍可達6米,屬於大型恐龍的一種,大多以植物為主食,第一批化石是在亞洲的蒙古國出土的,但化石非常破碎,只包含顱骨碎片和上頜骨等部分。 馬裡夫龍的體型 馬裡夫龍屬於大型恐龍之一,體長基本上都達到了6米,相當於現代的一隻亞洲象,在77

靈龍:最會跑的小型食草恐龍(長1.7米/中國四川出土)

在中,速度最快的是恐爪龍,它奔跑速度比都快2倍多。其實說到速度快的恐龍,一些小型食草恐龍不可忽視,畢竟它們經常要逃跑,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靈龍就是一種很會跑的恐龍,一起去認識看看。 靈龍基本資料 體型:靈龍是一種中國的小型食草恐龍,它體長1.2-1.7米,與泥潭龍差不多大,體型在已知774種恐龍中

原角龍:北美小型恐龍(長2米/最早發現的角龍蛋化石)

原角龍是一種鳥臀目下的角龍科恐龍,屬於新角龍類,誕生於1億年前-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體長普遍只有2米,屬於小型植食性恐龍之一,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脖子上長有一個扇形的褶狀頸盾,並且在顴骨長有骨質突出,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國沙漠中發現的。 原角龍的體型 原角龍屬於角龍下目中的最原始的物種,所以

圓頭龍: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龍(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的美國)

在幾千萬年的北美洲,生活過許多恐龍,其中比較著名的超龍、腕龍等,它們都是體長超30米的巨型恐龍。為了豐富大家的恐龍知識,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個圓頭龍,它出土於北美洲的美國,是種小型食草恐龍,接下來一起去認識一下吧! 圓頭龍基本資料 體型:圓頭龍是發現於北美洲美國的一種小型食草恐龍,因化石不完整,

最原始的鴨嘴類恐龍:馬鬃龍 於中國發掘(牙齒有草化石)

馬鬃龍是一種禽龍超科恐龍,誕生於下白堊紀的阿普第階段時期,最早的一批化石發現於中國的西北地區,有人認為馬鬃龍是鴨嘴龍類中最原始的一種,可能是起源自亞洲,是一種植食性的恐龍,科學家推測它的體長可能達到了7米,體重為2.5噸,雖然在那個時候便不算是大型恐龍,但也有一輛小貨車那麼大了。 馬鬃龍的外貌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