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神話故事

酒鬼的傳說

 清朝嘉慶年間,漢中有個傢伙嗜酒如命,每天早上起床,穿衣服前要先抿一口高粱酒,不然起不了床;晚上脫了衣服,躺在床上還得再灌半壺,不然睡不著覺。他腰裡掛著個酒葫蘆,走不到三五步就得拿起來喝一口,哪怕酒葫蘆空了,也要湊到鼻子上聞一聞,久而久之,人們都叫他張大葫蘆。   偏偏有一天,也不知道張大

普陀山的傳說

 舟山群島裡有一座名揚四方的小島,就是號稱「海天佛國」的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古時候,日本以中國為師,什麼都要從中國運回去。五代後梁末帝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本高僧慧鍔從山西五臺山搬運一尊觀世音菩薩像回國。歷經千辛萬苦,穿過當時南北紛爭的前線,來到今天的寧波上船回去。

馬頭琴的傳說

在察哈爾草原上,小牧童蘇和與奶奶相依為命。祖孫倆靠二十多隻羊過日子。蘇和一邊放羊,一邊歌唱,悠揚的歌聲常常讓牧民聽得出神,忘了手中的活兒。   一天,太陽已經落山了,可蘇和放羊還沒有回家。奶奶和鄰居們都擔心起來。就在大家著急的時候,蘇和抱著一個毛茸茸的小東西走進了蒙古包。原來,是匹出生沒多

人不貪心山不死

 古時候,山東大災,有個叫象三的男子,與母親一起逃荒來到徐州東南一個叫清水澗的地方。一看這裡有兩個山頭,當中一條澗,四季常青,可謂山清水秀,又離集鎮不遠,娘兒倆就決定在這兒定居。他們找一間破廟住了下來,母親為人家洗洗衣服,找點小錢,象三有的是力氣,就到山上打柴去集市上賣。這樣娘兒倆勉強夠吃

羊角號

 羊角山下有個三十出頭的男青年叫小山子,他父母過世早,只得獨自一人靠耕田種地過活。因家境貧寒,雖年過而立,卻不曾娶妻,日子過得甚是寡淡。因為冷清,小山子便在農耕之餘養了一隻老山羊作伴。這隻山羊長得體態驃悍、健壯偉岸,尤其是它那對彎而長的犄角,格外惹人注目。小山子對老山羊甚為寵愛,儘管自己的

端午戴石榴花的來歷

在我國北方,端午節這天,老人都要給子女的頭上插上一朵石榴花,以祈求子女平安富貴。這個風俗流傳已久,但很少有人知道這裡面還有個感人的故事。   古時,夷安城南白羊山下有個不大不小的村子,村頭住著一位名叫榴花的女子。榴花心地善良,溫柔賢淑,與村人和睦相處。當時戰事不斷,男子都被強拉去服兵役。榴

闢邪斧頭和光明燈籠

 村裡住著一戶姓張的人家,世代以賣豆腐為生,人送外號老豆腐張。   那天,老豆腐張很早起來,走街串巷賣豆腐。突然,烏雲密布、電閃雷鳴,眼看就要下雨了,老豆腐張急忙跑進村東頭那間破廟裡避雨。破廟年久失修、漆黑一片,老豆腐張把豆腐擔子放在地上,靠著牆根兒打起瞌睡來。   不多時,從破廟的屋頂上

人心不足蛇吞象

 魯中南部有一座不大的山叫鳳凰山,山雖然不大,卻因上面有一座山神廟而聞名,因年代久遠,神像的面目已看不清了。   廟裡香火一直很旺盛,每年都有許多善男信女來廟裡燒香許願,據說非常靈驗。四月初八是廟會的日子,每逢這一天,方圓幾十裡的人們都穿戴整齊趕來,唱戲跳舞以示慶賀。   南面山腳下有一個

龍頭鳳尾泉

山東沂南縣有一小村,名叫竹泉村,村中有一股泉水日夜不息。明朝時,此地叫泉上村,明朝兵部右侍郎高明衡一家,就曾住在這個村子裡。   高明衡考中進士做了官之後,想在家鄉修建一所別墅,偶爾回鄉小住幾日,算修身養性。高名衡對別墅的要求非常高。因為是自己的祖籍地,是自己的根,既要景色宜人,還一定要風

後腦長眼

 槐樹村有個後生楊健,平時武俠小說看多了,對書中那些大俠們的獨門絕技十分敬慕,竟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睜眼閉眼全是長拳大刀。就是睡著了,他說的夢話也是打打殺殺的。他老爹為這事十分苦惱,說他不聽,勸他也不理。   這天,楊健在家閒得無聊,獨自一人來到市裡玩,中午時他走進一家餐館。   餐館裡人

兩條求生路

北宋仁宗年間,東昌府來了一夥土匪,這夥土匪心狠手辣,從不講江湖規矩,說搶就搶,想殺就殺,匪首叫王恩,當地人都稱他「活閻王」。   說起這個王恩,他跟東昌府還有很深的淵源。王恩的父親王員外曾經是東昌府有名的富戶,為人樂善好施,名聲極好。看到父親把家裡的錢財白白送人,王恩很不樂意。王員外告訴王

屢試不中

江南陸家鎮是個千年古鎮,世代名人輩出。相傳清乾隆年間有個後生叫諸世器,從小聰明穎慧,十五歲就補博士弟子員,可後來卻十餘次闈試不第,其中原因傳說的很多,今單說其中一個……   傳說陸家鎮上有個陸員外,膝下無子,僅有一個女兒叫陸曉曉。曉曉生得異常標緻,溫柔賢淑。縣太爺的兒子早就垂涎陸家小姐的美

土家人過趕年的來歷

搜集整理:黃自新、楊政銀   相傳很久以前,土王楊格魯帶領族人沿辰水遷徙至梵淨山腳下,見這裡山清水秀,樹木蔥蘢,平壩遍布,下地可種陽春,上山可捕禽獸,下河可捉魚蝦,於是就帶著族人在這裡定居下來。有一年臘月,一支強大的外族隊伍開進了梵淨山區,並安營紮寨,並派出信使向楊格魯送交戰書,約定年後的

煙花傳奇

清乾隆二十一年,山西晉南王官城來了個新任知府,名叫劉笑仁。剛到王官城,這劉知府就派人四處打聽奇人閆才子。他在京城時就聽人說閆才子會放煙花,令人稱奇的是閆才子能用煙花放出各種圖形:樹木山水、魚蟲花鳥、麗人吸珠……形象逼真,聲傳百裡。   劉知府四處打聽,終於在王官城外中條山下的百裡盤見到了這

千古纏綿夜交藤

太行山上到處長著一種藥材,有秧有根,秧叫夜交藤,根叫何首烏。夜交藤像紅薯秧一樣,能扯幾尺長,但每株何首烏上面只長兩根藤秧,不是一個往南扯,一個往北扯;就一個向東長,一個向西長。奇怪的是這兩根藤秧白天往兩個方向生長,到了夜裡,便漸漸靠攏,頭挨頭,尾接尾,相互纏繞,如膠似漆,並隨風抖動,儼然一

王小貴智鬥鐵公雞

 明朝永樂年間,黃莊大窪深處有一個解家灣子村。村上有一個莊稼財主,叫解共起,他為人十分吝嗇,常常昧著良心壓榨長工,所以人們都不叫他解共起,叫他「鐵公雞」。   鐵公雞家有莊田幾百畝,宅院四層,騾馬成群,長工、短活長年不斷,富得流油,是大窪最有錢的財主。貧苦人為了生計,明知到他家打長工、做短

顧愷之巧捐瓦罐寺

在一千六百多年以前的東晉,國都建康有個慧力和尚,打著皇帝的幌子到處化緣撈錢。這天,他假借要在中華門內建造瓦罐寺的名義,又想撈一筆錢來花,便籌劃搞了一場募捐活動。   這天,慧力和尚特地請來了赫赫有名的王、謝、庾、桓四大家族和其他一些權貴,為表風雅,也把畫家顧愷之請來作陪,席間共有二三十人。

竇建德拐馬

隋末,河北故城丁家寨有一位姓丁的員外,此人家大業大,兒子在朝為官,可謂是有錢有勢。丁員外自幼習武,善使長槍,武藝高強,人稱「丁一槍」。傳說他與人過招兒,僅一槍便可將對手擊中,方圓百裡很有名氣。   不久前,丁一槍的兒子送給他一匹寶馬,名曰「火龍駒」。這馬又高又大,通身火紅,紅中透亮,如同綢

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

 元朝至正七年,七十九歲的黃公望和師弟無用一起從松江來到浙江富陽。黃公望很快被「無處不畫圖」的富春山水吸引住了,於是便不想再四處雲遊,而是想住下來描繪富春江的美麗景色。無用雖然也酷愛書畫,但他不擅繪畫,於是獨自雲遊去了。   這天中午,黃公望來到富陽城東面的鸛山磯頭,在富春江邊的一塊礁石上

東山寺傳奇

 在廣州,提起西關小姐和東山少爺,無人不知。這裡放下西關小姐不提,單說東山。東山所在地最開始只是一片荒草地,叫東山崗,傳說是因明成化年間一個很有權勢的太監韋眷建了一座寺才得名的。這寺最初叫永泰寺,後來改叫東山寺。   韋眷進宮後就巴結皇上的寵妃萬貴妃,最終如願當上了廣州的市舶使,專門管理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