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的或理想?專家回應SpaceX的火星任務
2023-03-31 22:07:46 1
本周二SpaceX公司的老闆Elon Musk發表的登錄火星計劃,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到目前為止,SpaceX只是幫助美國航天局以及其它客戶發射無人太空飛行器,使用的則是公司自研的獵鷹9型火箭和龍式太空艙
在周二(9月27日),億萬身家的企業家Elon Musk為我們展示了一個讓數百人登上火星的計劃,但這個計劃真的靠譜嗎?Musk是私有航天企業SpaceX的創始人,以及現任執行長。在他周二提出的計劃中,SpaceX將著手建造每趟能將100人送上火星的飛船。這一計劃還包括研發新式巨型火箭,以及幫助人們抵達火星(或是更遠的地方)的維生系統。Musk的雄心還不止於此,他的更長期目標則希望能通過改變火星的大氣層和環境,讓這顆星球變得宜居。
從各種意義上,這個計劃都十分激進。不光是Musk給出的的時間表,還有完成整個計劃所需的巨量資金。儘管如此,專家仍然表示,這個計劃看起來並非毫無可能或是無法達到。太空政策專家John Logsdon認為,這個計劃在執行上沒有任何技術障礙。實際上我們不需要為此發明許多新技術,而SpaceX擁有很好的工程師。到目前為止,SpaceX只是幫助美國航天局以及其它客戶發射無人太空飛行器,使用的則是公司自研的獵鷹9型火箭和龍式太空艙。SpaceX計劃最早在2017年,為美國航天局向國際空間站上輸送航天員。
科學家認為,SpaceX的火星計劃目前主要障礙是時間和經費。Musk按照他詞典裡的「時間」發布了這一計劃。但在我看來,這個時間表簡直就是幻想。Musk把宏圖大業塞在有限的時間裡是出了名的,這就是他的風格。有些人已經開始琢磨Musk計劃中的技術細節了,這些專家中就有Robert Zubrin。他是太空探索宣傳組織——火星協會的領導人。在協會的網站上,Zubrin寫道,在今天的演講中Musk展示了許多有趣且有用的點子。我不認為以Musk展示的方式,這些點子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只需稍加改進,它們就能在具備可操作性的同時,效能更上一層樓。
《國家地理》雜誌在2016年10月號上刊登了《火星:我們在紅色星球上的未來》一文。文章作者Leonard David也是一位長期撰稿人。他在發來的電子郵件中表示,Musk的龐大計劃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在搭上他夢想的巨輪前,我們還需要這一計劃在技術和財政上的更多細節。在真正的移民火星可行前,我們需要確保有些環節在重重困難下仍能工作。比如一些基本的機器和能源供應,以將火星上豐富的資源轉化為可利用的,持久供應的補給,用於維持人類生存。
在太空探索上,Musk不止鼓舞了業界有關人士,還鼓舞了普羅大眾。Logston說,Musk演講時,場內的氣氛就像搖滾演唱會一樣熱烈。David認為,他獨到的眼界和激情催發了人類探索的天性——至少是那些渴望衝出地球的人。他們熱切地希望,在人類走向其它星球的進程中,自己能成為其中的一份子。稍後他補充道,Musk已經注意到在地球和火星間搭橋是一個可達到的,並且是可行的目標。
Chris Carberry是探索火星(一個旨在推進人類在兩個世紀以內登上火星的非營利性組織)的執行主管以及創始人之一。他通過電子郵件告訴David,Musk的這份聲明將極大地激發人類對火星的熱情。不過很重要的一點是,SpaceX需要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更清楚地描述它們資金來源上的細節,以及它們將如何克服技術上和人類生理上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