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戲團殘酷的馴化,偷獵者無情的殺戮——紀錄片裡的「支配者人類」
2023-04-01 02:53:07 2
這篇文章發表在2020年第16期《三聯生活周刊》上,紀錄片的原標題是「人類的主宰」。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韓國真人秀紀錄片《人與動物》的英文名字「人與動物」,在豆瓣上得了9.5分,是人與動物的結合,反映了電影的意圖——人與動物以什麼方式共存?
記者/卡森
曼谷的一名馴象師和他的大象
被馴服的真理
「我認為我喜歡動物,沒有牴觸感,但這真的意味著我喜歡或熱愛它們嗎?」在電影開始時,作為講述者的演員金宇彬問了一些問題。
何與著名藝術家樸信惠、和惠帶著製作團隊到世界各地,體驗野生動物面臨的悲慘現實,客觀地向社會各界解釋人類作為主導者的行為理念。幾千年來,人類的馴化、殺戮和殺戮從未停止過。當我們沾沾自喜地認為自己已經控制了自然時,我們將如何重新考慮保護的重要性?
照相機掃過廣闊的非洲草原。很快,樸信惠目睹了一隻被偷獵的非洲象的悲慘景象:它的脊梁骨被砍掉了,大象的整個臉被電鋸砍掉後,它的遺骸也不見了。儘管屍體已經在乾燥的非洲草原上被曬乾,但仍然令人震驚。可以想像兩個月前偷獵者是如何為了象牙而活捉這頭健壯的公象的。為了掩蓋他們的罪行,偷獵者將進一步用樹枝覆蓋死去的大象,使得人們很難用直升機找到它們。更糟糕的是,它們會割破大象的皮膚,向裡面注射毒素,並毒死啄食大象的禿鷲。樸信惠說:「儘管我在來這裡之前做了很多功課和心理準備,但當我真正看到這一幕時,整個人的情緒還是瞬間崩潰了。」
普通人的生活遠離這種殺戮。我們更熟悉被人類馴服的野生動物。在人類馴養動物的過程中,非洲草原上瞄準大象的獵槍和鏈鋸已經變成了長棍和鋒利的刀子。野生動物失去了它們的野性,在人類的特殊指導下表演。他們甚至用鏈條運送重物,直到死去。同時,人類為他們提供了舒適的生活,他們不再需要依靠他們的技能來維持他們在大自然中的生活。然而,馴服的真正本質是什麼?
跟隨韓國藝術家于禁來到泰國清邁的大象生態公園,這裡有17隻失明的殘疾大象,它們曾被大型旅遊公司表演過。據統計,泰國90%的大象用於觀光,出現在各種場合,如搬運貨物、寺廟祭祀和馬戲團表演。當鬣狗于禁得知馴化的殘酷過程時,他坐在舞臺上看大象踢足球、跳舞和畫畫。他再也笑不出來了。他對周圍那些給出指示的人充滿了厭惡。
這部電影中有一段真實的馴化記錄。為了消除大象的野性,使它們能夠完全服從人類的管理,泰國舉行了一個名為" Pajaan "的儀式,在儀式中,兩歲以上活潑的小象被強行帶離它們的母象,一個像小象一樣大的狹窄的木柵欄被用作拘留場所,用腳鐐鎖住四肢和頭部,使它們不能坐下或躺下。村子裡的所有人都可以對小象犯下暴行。他們用鋒利的指甲和鉤子刺穿它的皮膚,用棍子狠狠地打它幾十天,直到小象完全失去抵抗力和自我意識。目標群體的馴化對當地人來說早已司空見慣,甚至是生活中一種罕見的儀式。在此期間,如果一頭小象精疲力盡而死,這隻死象可以被製成凳子甚至垃圾桶,而倖存的大象將開始漫長的奴役生活。在這部電影中,一隻70歲的大象提基裡被拍了下來。在過去的50年裡,它一直是宗教慶典的主角。當它被保護組織營救出來時,它脫下了彩色的衣服,只剩下皮包骨。當它被運送到救援現場時,提基裡一直在哭...它是如何度過漫長的50年還不得而知。
事實上,大多數被人類馴服的動物都非常聰明,並且有強烈的歸屬感。像大象和海豚這樣的野生動物生活在海裡。日本的太極鎮被稱為「海豚村」。每年,世界各地的水族館都會來這裡購買海豚用於海洋公園或水族館表演。中國是第一個進口國,其次是韓國。太極被動物保護組織稱為「海豚監獄」。
這不僅是海豚出口,也是海豚觀光點。數百個獨立的狹窄區域被海洋包圍,成為他們的生活和表演區。他們不僅需要每天面對直射的陽光,還需要通過表演來換取食物。根據這部電影,野生海豚的平均年齡是40-50歲,而被囚禁在這裡的海豚不能超過5歲。一旦監獄中發生死亡,將會有新的海豚來填補空的位置。人類可以從海洋中捕捉到源源不斷的海豚,這使得人類可以任意處決那些不好看的海豚,並將周圍的海鮮市場作為當地人的食物。
樸信惠在非洲草原上的大象救援站
太極的「海豚監獄」臭名昭著。2009年上映的電影《海豚灣》記錄了當地人對海豚的可怕屠殺,引起了全世界觀眾的憤怒。然而,10年後,從「人-動物」的角度來看,情況並沒有多大變化。在過去的10年裡,在太地町有9萬到1萬隻海豚被捕殺。
海豚是一種家庭關係密切的動物。一旦一個家庭成員被逮捕,大多數海豚不會不帶著他們的家庭成員離開,即使他們知道有危險。當地漁民利用海豚的弱點,使捕魚變得容易。十幾艘漁船衝到海洋深處,將海豚驅趕到狹窄的水域,甚至是尖銳的巖石邊緣,收縮漁網將它們全部捕獲。當海豚掙扎著躲避漁網時,潛水員殘忍地將它們推入水中,並用漁網將其捕獲。健康的海豚會成為囚犯,未被選中的海豚會被當場殺死。為了避免血染海岸的情況,漁民們在用鋒利的刀子刺傷海豚的脊椎後,立即用準備好的軟木塞堵住了出血的嘴,以避免輿論的批評。
當人們了解了這種馴服背後的真相時,全世界受傷的海豚表演的跳躍、翻騰和可愛的親吻成了人類最無法忍受的原罪。如果偷獵是人類對野生動物的折磨,那麼馴養就是對野生動物的長期精神和身體虐待。
不同職業的狩獵
在人類文明的漫長歷史中,一直有獵殺野生動物的傳統。它的歷史起源於歐洲貴族探險,象徵著高雅的品味、地位和對人類所謂的「貴族精神」的追求。到目前為止,一個名為戰利品狩獵的項目已經出現,以狩獵動物作為展示或休閒的目的。殺戮者也有一個名字「戰利品獵人」。他們跟隨嚮導進入合法的狩獵區狩獵和殺戮,最後將動物的頭和皮製成標本,這些標本將成為他們炫耀勇氣的戰利品。與此同時,作為代價,獵人必須向狩獵公司支付巨額費用。
如今,狩獵獎盃已經成為一種生意。根據紀錄片發布的信息,依靠這一行業獲得收入和生存的國家主要集中在非洲,收入最高的國家是南非共和國。2019年,該國通過提供這項服務賺取了1.12億美元。在非洲,有9000多家公司在經營這一業務,每年他們都會接待6000多名獵人來扣動扳機。這些獵人中有90%來自美國的中上層階級。
也許你會像我一樣好奇,這些獵人是什麼樣的人?在狩獵過程中,是什麼樣的邏輯和信念讓他們相信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尋找紀念品現在已經成為一種生意。
柳承龍拜訪了被動物保護組織稱為「嗜血劊子手」的獵人奧利弗·奧弗瑞。如果你沒有親眼見過,很難相信這個有四個孩子的家庭主婦實際上是美國最著名的獵人。這部電影展示了放置獎盃的奧利維爾的房間。在這裡可以看到來自非洲大陸的大型哺乳動物。她以近乎自豪的語氣介紹了她是如何殺死兩隻獅子的。她以前被擊敗的領袖現在被安排在大廳最顯眼的位置。
奧利維爾認為,「這樣保存動物標本是對生命的禮遇,那些追求、失敗、成功和艱苦的狩獵是對動物生命的紀念」。作為像奧利維爾一樣的戰利品獵人,他們有一個聽起來非常符合邏輯和自我一致的狩獵理論。獵人們相信,他們支付的高額費用最終會返還給當地社區,其中一些將被用於動物保護,從而使整個動物圈變得更加繁榮。正是這種邏輯讓獵人們感受到了崇高的信念和使命。但是事實真的和他們描述的一樣嗎?
這部電影記錄了奧利維爾的兩次狩獵。一次是在尚比亞狩獵一隻高大的羚羊。她只需要一顆銅子彈,羚羊就在她的口袋裡。奧利維爾撥弄著死去的羚羊,擦去它嘴裡的血,以便把一張完美的照片上傳到網際網路上,展示他作為勝利者的榮耀。她的第二個目標是浸泡在水中乘涼的雄性河馬。戰利品獵人認為他們只殺死成年雄性動物,而不殺死雌性動物和它們的孩子來保護野生動物的後代。在影片中,柳承龍採訪了牛津大學研究小組,該小組研究辛巴威國家公園的獅子,「殺死一個老年男性對人口有什麼影響?」專家勃蘭特說,該地區的雄性野生動物在保護它們的幼崽和族群方面發揮著作用。如果獵人殺死了其中的雄性父母,這將對動物的社會秩序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這部關於「人類和動物」共存的紀錄片呈現了兩種對立觀點的相互陳述,留下了更多的討論和新的想法。獵人們的信念被一點一點地戳穿了。他們以保護動物為名的狩獵行為無疑會影響野生動物的生存,甚至是食物鏈頂端的動物。他們談論的對非洲社會的經濟反饋實際上只是一個幌子。根據國際動物組織發布的一份報告,南非狩獵戰利品的利潤中只有3%花在了當地社區。大部分狩獵費用被狩獵企業拿走,而大量的狩獵費用落入腐敗的政府官員手中。
與富人追求快樂的炫耀性殺戮不同,當地人和動物之間的矛盾也引發了多起殺戮。影片中的一小段介紹了辛巴威西部的一個小村莊——馬塔貝萊蘭。這片不毛之地的居民依靠傳統畜牧業為生。牛是他們唯一的收入來源。在過去的50年裡,人口的爆炸式增長使獅子的棲息地減少了75%。由於人類和動物棲息地的重合,獅子經常進入人類生存範圍空去殺牛。對於與獅子共享空生活的非洲人來說,獸中之王只是他們生活的絆腳石,因為與動物的爭端仍在繼續,同時威脅著他們的日常生活。當村民提到獅子時,他們的牙齒會發癢,這也是當地人對戰利品獵人的出現持寬容態度的原因。不幸的是,和獅王生活在一起的人是世界上最貧窮的人。為了減少財產損失,村民們開始殘忍地報復獅子,毒化了獅子通過的道路。
在過去的21年裡,非洲的獅子數量減少了一半,其中48%是被非專業獵人的村民殺死的。專家預測,如果棲息地問題無法解決,未來20年,獅子的數量可能會減少到現在的一半。缺少獅子的非洲將會有更多的食草動物,而非洲將面臨快速的沙漠化,這將是人類更不可逆轉的災難。
富有的戰利品獵人階層和在貧困線上掙扎的土著村民生活在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況下。前者舉起獵槍來徵服欲望,而後者毒死它是為了與野生動物爭奪稀缺的生物資源。人類和動物的共存總是殺戮和被殺戮的關係嗎?
戰利品獵人有一個自我一致的邏輯。他們堅信,支付的高額費用將返還給當地社區,一些將投資於動物保護。
「人類主宰」
在最後一部紀錄片的開頭,金宇彬問道,「人類是地球生態世界的堅定夥伴,還是僅僅是一個傲慢的主宰?」人類學家賈裡德·戴蒙德在電影《槍炮、病菌和鋼鐵》中寫道:「今天,人類是地球上動植物滅絕的最大原因。但與此同時,防止人為破壞生態系統的努力也來自人類。」這多少給這部灰色絕望的紀錄片帶來了一絲曙光。
樸信惠站在一塊墓碑前,墓碑上寫著:蘇丹,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非白犀牛。這種巨大的食草動物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4萬年,由於人類錯誤的養生觀念,它們經常遭到破壞。人類相信將犀牛角磨成粉末可以有抗癌和陽痿的功效。事實上,這就像研磨後吃人類的腳趾甲一樣。沒有證據顯示它的功效。即使這是人類的錯誤,犀牛角仍然在黑市上以每公斤65000美元的價格出售。在高額利潤的驅使下,大量犀牛被捕殺。因此,當樸信惠來到肯亞時,世界上只有最後兩隻雌性北非白犀牛還活著。
在遼闊的草原上,兩隻北非白犀牛母女悠閒地吃著人類提供的食物。他們不知道他們是這個族群中唯一的一個。一旦它們因自然原因死亡,世界上就不會有任何北非白犀牛了。錄音小組去參觀並了解到人類通過技術從雄性北非白犀牛中提取精子。然而,兩個倖存的北非雌犀牛中的一個年齡太大而不能懷孕,另一個遭受子宮損傷。科學家們只能賭最後一輪人工授精體外將胚胎植入南白犀以完成代孕。節目錄製犀牛兩個月後,有了好消息。十個蛋最終成功培育出了兩隻北白犀的胚胎,它們被暫時儲存在生物銀行裡,等待南犀牛的母親明年懷上寶寶。似乎還有一個傑出的想法。科學技術使人類成為地球上最兇猛的獵手。與此同時,我們似乎足夠幸運,通過科學和技術讓動物再次繁榮。
「人類主宰」用科技手段拯救世界上最後一隻倖存的北非白犀
「主宰人類」是一個殘酷的種族,但不是每個人都對人類的缺點視而不見。海豚觀察者蒂姆·伯恩斯已經連續十年訪問日本的太極鎮,觀察海豚的生活狀況。一場大颱風來了。正當太極鎮的所有村民忙於躲避颱風時,蒂姆跑到港口,仔細觀察在風雨中不停搖擺的「海豚監獄」。如果風浪繼續,海豚可能會因為無法呼吸而死亡。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風雨中保持堅強,通過在線直播海豚向公眾投訴太極的罪行。
居住在新罕布夏州的黑熊保護專家本·基勒姆承認,許多黑熊寶寶在兩歲後失去了父母並得到了很好的照顧,然後被放歸大自然。鬣狗于禁了解到黑熊寶寶無家可歸的原因是人類對它們棲息地的侵犯。為了幫助黑熊,本和他的妻子已經在山裡生活了20年。日夜生活在一起在本和黑熊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聯繫,但他仍然堅持讓黑熊在兩歲時回歸自然。每次釋放,本的心情都很複雜。電影中即將離開的小黑熊有點像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即將走向自然的老虎。他們記得人類帶給他們的災難,但他們也感激人類給予的幫助。
作為一種「佔統治地位的人類」,樸信惠崩潰了,在節目中痛哭流涕,為人類的自私感到羞恥。柳承龍對人類尋求快樂的欲望感到憤怒。惠·于禁在哪裡?他說他對人類產生了恐懼。作為普通人,當真相大白時,除了後悔和道歉,我們還能做什麼?
這部紀錄片的結尾似乎給人以希望,聚焦於試圖拯救野生動物的普通人。澳大利亞的山火持續了好幾個月,給12.5億野生動物帶來了不幸。然而,也有人在災難中帶來了希望。派出的90%的消防隊員是自然公益團體的公民。金宇彬·年伯利的最後一句話是:「也許,在危機中跳出來的心是我們想為人類和動物的共存找到的唯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