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首白露詩詞秋深露重願君保重(10首寒衣詩詞涼風起)
2023-05-05 04:08:03 3
今天是十月初一,寒衣節。相傳在周朝時,就有了寒衣節。
寒衣節標誌著嚴冬的到來,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這是一個溫暖的節日。
先民們不忘逝去的人,燒衣獻故人,先民們掛念遠方的人,為他們寄寒衣。
10首寒衣詩詞,在詩詞中,感受古人的掛念與溫暖吧!
1、寒衣之擔憂
寄夫
唐·陳玉蘭
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
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這是一個思念丈夫的妻子的心聲。
你守衛在邊關,我卻在吳地,涼颼颼的西風吹到我身上的時候,我正在為你而擔憂。
想念你啊!想念你,我寄上一封簡短的書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淚,當寒氣來到你身邊的時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沒有?
她滿眼都是丈夫,西風吹到自己身上不覺冷,卻多的一份是對他夫君的擔憂。千載之下,讀來仍讓人感動莫名。
2、寒衣之思鄉
秋興八首·其一
唐·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這一年,杜甫在夔州,寒楓凋零,秋風蕭瑟,他的心情有些傷感。
花開花落已兩載,看著盛開的花,想到兩年未曾回家,就不免傷心落淚。小船還系在岸邊,雖然我不能東歸,飄零在外的我,心卻長系故園。
又在趕製冬天禦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搗制寒衣的砧聲一陣緊似一陣。看來又一年過去了,我對故鄉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古人趕製寒衣的習俗,冬天快到了,誰又能為我做一件寒衣呢?
3、寒衣之故園
江行見鸕鷀
初唐 · 宋之問
江畔鸕鷀鳥,迎霜處處飛。
北看疑是雁,南客更思歸。
嶺上行人絕,關中音信稀。
故園今夜裡,應為搗寒衣。
秋霜陣陣時,宋之問在江畔看到了鸕鷀。
乍一看,宋之問以為是大雁,這勾起了他的思鄉之情。想一想,今天晚上,故鄉的人一定都在搗寒衣吧!
搗衣,中國古代服飾民俗。即婦女把織好的布帛,鋪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軟熨貼,好裁製衣服,稱為「搗衣」。多於秋夜進行。
也許,只有在外的遊子,才會格外關心家鄉。
4、寒衣之溫馨
贈內子
唐 · 白居易
白髮長興嘆,青娥亦伴愁。
寒衣補燈下,小女戲床頭。
闇澹屏幃故,悽涼枕席秋。
貧中有等級,猶勝嫁黔婁。
815年,白居易因為越職言事,被貶江州。這一天夜裡,他給妻子寫下這首詩。
因人事的折磨,他頭髮已白,唉聲嘆氣。妻子在燈下補寒衣,小女兒在床頭嬉鬧,真是溫馨。家庭清貧,但詩人依然苦中作樂,詩樸實無華,患難夫妻也能溫暖寒冬。
世間最幸福的,莫過於,你回家時,妻子點著一盞燈,燈下縫衣,孩子在旁玩耍。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5、寒衣之愁人
十二時
宋 · 朱敦儒
連雲衰草,連天晚照,連山紅葉。
西風正搖落,更前溪嗚咽。
燕去鴻歸音信絕。
問黃花、又共誰折。
徵人最愁處,送寒衣時節。
展眼望去,衰草連到天邊,夕陽灑遍整個大地,紅葉成遍,西風吹來,搖蕩了樹葉,溪水流動,猶如人的哭咽。
燕子回去了,再也沒有音信傳來。黃花開了,誰又能與我共折呢?遠方的徵人們,最傷感的,就是送寒衣的時節了。
送寒衣時,有人歡樂,有人欣喜,今年,有人為我寄寒衣嗎?
6、寒衣之幽思
閨怨·去年離別雁初歸
唐·張紘
去年離別雁初歸,今夜裁縫螢已飛。
徵客近來音信斷,不知何處寄寒衣?
一位少婦,獨處空閨,深深地思念著遠徵邊塞的丈夫,情真意切,思致清幽綿邈。
唐代時,國力最為強盛,邊地多戰火,許多人遠徵在外,在家的女子都成了思婦。
去年離別正是北雁南飛,今夜燈下衣已不見流螢蹤跡。遠徵的丈夫近來沒有消息,棉衣做好了不知該寄向哪兒?
最傷心的不是寒衣何時達,而是寒衣不知寄往何處呀!
7、寒衣之孤獨
郡齋臥疾絕句
中唐 · 韋應物
香爐宿火滅,蘭燈宵影微。
秋齋獨臥病,誰與覆寒衣。
韋應物的秋日,頗有些寂寞。
燒了一夜,香爐裡的火滅了。燈具裡的影子,越來越微小了。秋天了,韋應物獨自在家,他生病了,躺在床上。誰來與他蓋上寒衣呢?
寒衣代表著溫暖,代表著關懷,代表著有人記掛你,有人想念你,你呢?是否有人來為你蓋上寒衣呢?
8、寒衣之神傷
南鄉子·搗衣
清·納蘭性德
鴛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轉自傷。
見說徵夫容易瘦,端相。
夢裡回時仔細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
已是深秋兼獨夜,悽涼。
月到西南更斷腸。
一個寒冷的夜晚,四下悄無聲息,只能聽見蕭瑟的砧杵聲一下一下地響起,真是悽涼。
屋外的瓦當上已結了一層薄薄的清霜,屋內孤燈下,我對著準備為他寄去的寒衣暗自心傷。
都說戍邊在外的人受盡苦寒,相貌容易消瘦,真想再好好地看他一眼啊,細細打量。如果今夜夢中可以相遇,一定一定要緊緊握住執手相望。
如果能在夢中相見,也是一種幸運吧!
9、寒衣之絕望
吊邊人
唐·沈彬
殺聲沈後野風悲,漢月高時望不歸。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猶自寄寒衣。
邊關打仗的肅殺聲不絕於耳,野風都為之悲號。圓月高懸,家人望穿秋水,仍不見徵人歸。邊塞沙漠中的累累白骨,都已經將草覆蓋的枯萎了,家人還依舊在給打仗的親人寄去禦寒的衣服。
親人已逝,家人還在寄寒衣,像極了那一句「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寥寥數語,讓人肝腸寸斷。
所有的期待,所有的希望,都只願你好好活著。世界上最好的祝福,是平安。
10、寒衣之兩難
憑欄人
元·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
這是一個矛盾的女子,天冷了,他想給丈夫寄寒衣,卻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徵夫遠在邊塞,久去不歸,她迫切地想將親手縫製的寒衣寄給親人。既然寄了徵衣,親人不還,那就「不寄徵衣」吧。
這似乎可以消除「君不還」的憂慮了,但她旋即想到:自己的親人又要忍受饑寒了。這是自己更不忍心,更為憂慮的。這兩句語意上的反覆,把人物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
如果你能在我身邊,我親自給你做寒衣,將是多麼幸福呀。
今天是寒衣節,是傳遞愛和思念的日子。
愛上一個人不需要努力,只需要緣分,可持續愛一個人卻需要很努力,這世界上最遺憾的事,一定是不曾盡力去愛。
親人們遠去了,愛永遠留在我們心底,寒衣節,願這西風,將我的思念送到你的身旁。
,